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组织芯片(Tissuechip)是用大量组织标本高密度排列而成的组织微阵列(tissuemicroassays),即微缩组织切片。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芯片,该技术自1998年问世以来,已经应用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肿瘤的研究中[1~4]。由于其具有高信息量,实验误差小,标本利用率高和成本低等优点,又如同普通组织切片一样,可以做HE、特殊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故为寻找肿瘤基因、检测生物试剂、质控及标准化、甚至教学和考试等方面的有效方法[5~7]。虽然国内外已有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尝试,然报道不多[8~10]。我们采用组织…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基因组学的迈进,迫切需要建立高效、准确、自动的遗传信息分析系统,微阵列(microarray technique)技术于是应运而生。在过去的10多年中,输血医学的基础研究发展迅速,ABO、Rh等29种红细胞血型系统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HPA)的分子基础得到阐明,每个月都有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等位基因被正式命名[1~3]。微阵列技术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且应用前景广泛,笔者对此作一简单综述。1微阵列技术的基本概念微阵列技术又称生物芯片(biochip)技术,是近年来生…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研究的逐步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基因序列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怎样去研究如此众多基因在生命过程中所担负的功能,解析生命本质并从根本上解除疾病困扰,是全世界生命科学工作者共同的课题;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平台。生物芯片技术是指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将组织、细胞、核酸、蛋白质、糖类以及其它生物组分固化于薄片载体上构成高密度微阵列,即生物芯片(BioChip);芯片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实现对生物样品的分析;具有无可比…  相似文献   

4.
生物组织芯片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芯片又称组织微阵列 (tissuemicroarray)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上千个小的组织片整齐地排列在某一载体上(通常是载玻片 )而成的微缩组织切片。组织芯片与基因芯片 (genearray)和蛋白质芯片 (proteinarray)一起构成了生物芯片 (bio chips)系列 ,被誉为医学、生物学领域的一次革命。1 组织芯片产生的背景早在 1986年Battifora等制作了多肿瘤组织块 (multitumortissueblock)用于病理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到 90年代中期国外的许多大的生物制品公司在不断…  相似文献   

5.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临床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物芯片由美国Affymetrix公司首先开发 ,在短短数年中 ,芯片技术进步迅速 ,并呈现发展高峰。所谓生物芯片是由固定于不同种类支持介质上的高密度的寡核苷酸分子、基因片段或多肽分子的微阵列组成 ,其中每个分子的位置及序列为已知 ,当荧光标记的靶分子与芯片上的探针分子结合后 ,可通过激光共聚焦荧光扫描或电荷偶摄影像机 (CCD )对荧光信号强弱的检测而判断样本中的靶分子数量 ,以实现对化合物、核酸、蛋白质、细胞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和大信息量的筛检 ,其特点是高度平行性、多样性、微型化和自动化。按芯片上探针的不同 ,生物…  相似文献   

6.
组织芯片又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ocrparray)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上千个小的组织片整齐地排列在某一载体上(通常是载玻片)而成的微缩组织切片^[1]。此技术具有高产出,实验误差小和省时、省力、节约经费等优点,并能应用于科研、教学、生物试剂测试、质量监控及标准化等领域^[2]。因此它是目前很热门的一种技术方法。我们在尝试此项技术的同时,摸索出一种制作组织芯片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生物芯片技术又称微阵列技术,主要是指由数量众多的生物样品(DNA、蛋白质、组织细胞)密集排列于硅片、玻片、聚丙烯或尼龙膜等固相载体上,再由荧光或同位素标记的探针与之在严格条件下杂交,最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设备获取图像信息,经计算机分析处理获得大量信息的技术集合。其中含有大量生物样品的固相载体称为生物芯片,又称微阵列。根据储存生物样品的类型,可分为DNA芯片、蛋白质芯片和组织芯片三大类。生物芯片容纳的信息量大,可以一次性获得大量的数据并进行平行分析,在一个生物芯片上进行多样本的比较,可以排除一系…  相似文献   

8.
微阵列抗体捕获技术是以活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生物芯片技术,它是适应后基因时代人类对生命科学探索的要求而产生的[1]。作为细胞研究领域的一种新技术,其既保持传统的细胞研究方法的优点,又满足了高通量获取活细胞信息等方面的要求[2]。为了更好地将科技应用于临床实践,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设计了一种新型微阵列抗体捕获芯片,其原理是应用细胞膜表面的不同抗原物质与结合在玻片上的不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自动捕获将所获目的细胞固定在特定区域,以此对脑脊液中恶性肿瘤细胞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应用通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检测病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常规的细菌检测通常包括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和生化鉴定 ,常规方法通常需要 2 4h左右才能获得较确切的结果 ,会延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对于临床而言 ,建立一种快速且特异性强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生物芯片是一种新兴的高通用技术 ,在面积较小的载体 ,如玻片上可以实现对多种目标基因的同时检测[1 ] 。本研究对利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实现病原菌的通用检测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 .试验菌株 :标准菌株由本所菌种保藏中心提供 ;细菌模板DNA提取按照NaI裂解 玻璃粉吸附法进行[2 ] 。2 .引物及探针设计 :2条通…  相似文献   

10.
生物芯片因其可将许多不同的分析步骤,如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分离检测等在单一器件上实现集成,现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分析工具。生物芯片种类较多,包括微流控芯片、微阵列芯片和生物电子芯片。本文就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水平在疾病检测和预防中的应用和局限性以及技术展望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生物芯片(biochip)的设想起始于80年代中期,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芯片及芯片实验室三大领域[1]。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的发展与完成[2],以功能研究为核心的人类后基因组计划时代已经到来,建立新型、高效、快速的检测和分析技术已势在必行,这些高效的分析与  相似文献   

12.
生物芯片因其可将许多不同的分析步骤,如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分离检测等在单一器件上实现集成,现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分析工具.生物芯片种类较多,包括微流控芯片、微阵列芯片和生物电子芯片.本文阐述了生物芯片技术进展、临床应用和局限性以及技术展望.
Abstract:
Biochips have become important analytical tool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diagnostics because they have the advantage to integrate many different analytical steps, such as sample preparation, chemical reactions, analytical separation, all on the same device.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biochips including microfluidic chips, microarray chips and bioelectronic chip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gress of biochip technology,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and technical outlook.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例生长发育迟缓患儿的致病原因与遗传学诊断,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分析对患儿进行检测。结果 患儿微阵列检测结果为arr[hg19]13q14.11q34(44,446,733~115,107,733)x3,提示13号染色体长臂13q14.11q34区段重复约70.7Mb。结论 确诊了1例生长发育迟缓患儿的致病原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芯片技术有助于发现染色体微重复,为明确生长发育迟滞患儿的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生物芯片(Biochip)又称微阵列(Microarrav)技术,是近年来生命科学与微电子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犬,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研究发展应运而生。根据芯片上的探针不同,可分为蛋白芯片和基因芯片,如果芯片上固定的分子是寡核苷酸探针或靶DNA,称为基因芯片,如果芯片上固定的是肽或蛋白,则称为肽芯片或蛋白芯片。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在临床病原菌、毒力基因、抗药性基因、致病因子的快速检测等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又称为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自2002年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因发明该技术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后,该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药学、基因学、临床诊断、生物信息等诸多领域[1]。其在临床实验诊断学中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蛋白质芯片(proteinchip)和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  相似文献   

16.
组织芯片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1998年Kononen等〔1〕在Nature《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组织芯片在肿瘤分子高通量分析中的应用” ,给病理学及生物分析技术开辟了新的领域。组织芯片 (tissuemicroarray ,TMA)是将多个微小组织片汇集在一张固相载体上所形成的组织微阵列生物芯片 ,简称组织芯片〔1 ,2〕。TMA克服了传统病理学技术步骤繁琐、试验速度慢和效率低的缺点 ,具有小体积、多样本、大信息、可同时分析数百种组织样品的优点。TMA可根据实验要求和目的 ,设计出不同的排列组合 ,在疾病的分子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个体化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17.
生物芯片技术(biochip,BC)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价值,又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前景。悬浮式点阵(suspension array,SA)是生物芯片技术领域又创新,由于检测过程中分子杂交在悬浮液体中,故又被称之为液态芯片(liquid chip,LC)。  相似文献   

18.
高密度蛋白微阵列芯片技术及其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具有高通量特点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成为大规模研究蛋白分子间相互作用,快速高效地揭示机体许多生命活动现象的必备手段,并在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高密度蛋白微阵列芯片(Protein microarrays chip)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大规模同时检测分析一个物种的蛋白,以及对这些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和相关功能的分析,同时提供不同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是高密度蛋白微阵列芯片的用途之一。  相似文献   

19.
基因芯片(Genechip),又称DNA芯片,DNA微阵列(DNAmicroarray),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是将大量的DNA片段按预先设计的排列方式固化在载体表面如硅片、玻片,并以次为探针,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样品中待测的靶基因片段杂交,通过检测杂交后的信号,实现对靶基因的快速检测。基因芯片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常见并广泛应用的有cDNA微阵列(cDNAmicroarray)和寡核苷酸阵列芯片(Oligo microarray)2种。[1]基因芯片技术以一种系统、整体的方法进行研究,打破了“一种疾病,一种基因”的陈旧模式,整体宏观地研究生物体基因的表达及功能。…  相似文献   

20.
固定化抗体与相应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常用于造血干细胞分选,白血病免疫分型,及磁性微球在血液病中的应用等。但均不能满足高通量分析与研究的要求。我们已用蛋白质微阵列技术研究多克隆抗体检测RBC的价值,但鲜见固定单克隆抗体检测WBC的研究报道。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D)45为WBC表面共同抗原,我们通过观察固定CD45单克隆抗体与WBC结合效果,找出最佳试验条件,为WBC检测及分型的蛋白质微阵列芯片研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