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法分娩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曼菁  佘守章 《广东医学》2001,22(10):889-890
目的 比较 0 1%罗哌卡因 (Rop)或 0 1%布比卡因 (Bup)与芬太尼 (Fen)分娩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的临床效应及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足月初产妇 (ASAⅠ~Ⅱ级 ) 30 0例随机分为 3组 ,A组 (n =10 0 )用 0 1%Rop +Fen1 5 μg/ml,以LCP模式行PCEA ;B组 (n =10 0 )用 0 1%Bup +Fen 1 5 μg/ml ,以LCP模式行PCEA ;C组 (对照组 )阴道自然分娩 ,未镇痛者 ;观察镇痛效应及对产程、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3组镇痛质量分数为A组≈B组 >C组 (P <0 0 1) ,镇痛起效时间A ,B组分别为 ( 7 5± 2 6 )min和 ( 8 6± 3 1)min (P >0 0 5 ) ;镇痛期间Bromage运动阻滞及下肢麻木活动障碍情况为A组≈C组 B组 >C组 (P <0 0 1)。A ,B组比C组活跃期明显缩短(P <0 0 5 ) ;阴道自娩率A组≈B组 >C组 (P <0 0 5 ) ;新生儿窒息率C组高于A ,B两组 (P >0 0 5 ) ;宫缩、胎心、使用缩宫素及出血量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0 1%罗哌卡因或 0 1%布比卡因辅以小剂量芬太尼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 ,对运动神经阻滞轻 ,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 ,产妇满意度高 ,且以 0 1%罗哌卡因加芬太尼LCP模式行PCEA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2.
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德清 《四川医学》2004,25(10):1135-1135
我院通过0.125%罗哌卡因与0.125%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井亏人自控镇痛(PCEA)对比观察镇痛作用、运动阻滞和副作用等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纯S型局麻药,诸多研究表明罗哌卡因具有:(1)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分离明显;(2)心脏和中枢神经毒性低;(3)具有外周血管收缩作用等药理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后常伴有切口剧痛及宫缩疼痛 ,本文观察了两种同等低浓度局麻药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加入等效剂量吗啡、氟哌利多硬膜外持续恒速注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运动阻滞程度的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 0例 ,术前病情估计 (ASA)分级Ⅰ—Ⅱ级 ,均为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足月产妇 ,年龄 2 3~ 34岁 ,平均 2 7 3岁 ,体重 5 0~6 8kg ,平均 5 7 5kg。1 2 方 法 所有病人均于关腹后硬膜外导管注入 0 15 %布比卡因 4~ 5ml中加入吗啡 1mg、氟哌利多 2 5mg(负荷剂量 ) ,术毕按镇痛药将…  相似文献   

5.
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及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9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年龄25~38岁、体质量59~87kg孕妇均分为3组: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罗哌卡因组(R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术后分别采用0.125%左旋布比卡因、0.125%罗哌卡因或0.125%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20μg/ml)行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观察各组术后48h内镇痛效果、运动阻滞程度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 3组产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产妇对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满意率有显著性差异(L组93.3%,R组70%,B组96.6%,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排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0.125%左旋布比卡因混合吗啡用于产科术后硬膜外镇痛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无明显毒剐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曲马多或吗啡复合哌卡因或布比止因行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CEA)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ASA-Ⅰ-Ⅱ级的髋关节以下手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20例。A对照组:0.9%生理盐水;B组,005%吗啡+0.125%布比卡因;C组:0.005%吗啡+0.2%罗哌卡因;D组:0.5%曲马多+0.125%布比卡因;E组:0.5%曲马多+0.2%罗哌卡因。CEA流速为2ml/h,负荷剂量3ml。记录术后第6、第12、第18及第24h各时间点VAS评分,并观察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VAS评分B、C、D、E组明显低于A组,术后第6hVAS评分D、E组分别低于B、C组(P<0.01),B、C组尿潴留发生率为9/20,显高于A、D、E三组(2/20,3/20,2/20,P<0.05,B、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20和10/20,显高于A、D、E三组(3/20;3/20;4/20,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B、C、D、E高于A组。结论:吗啡或曲马多复合布比卡因或罗哌卡因用于术后镇痛均可取得较佳镇痛效果,应用曲马多可减少镇痛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下腹部手术后0.2%罗哌卡因(Rop)或0.2%布比卡因(Bup)与吗啡(Mor)配伍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应。方法 选择经腹子宫全切术的病人6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三组双盲对照观察,R组(n=22);镇痛药为0.2%Rop+0.01%Mor,采用英国Graseby-9300PCA泵,以LCP模式给药;B组(n=22);镇痛药为0.2%Bup+0.01%Mor,PC  相似文献   

9.
洪毅  尹极峰  蒋永强 《新疆医学》2001,31(3):170-172
目的:对0.75%罗哌卡因和0.5%布比卡因对下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为罗哌卡因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32例下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硬膜外麻醉。在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n=16例)或0.5%布比卡因(n=16例)10~15ml,总量不超过20ml。结果:两组病人用药总量、感觉阻滞范围和肌松质量无差异(P>0.05)。罗哌卡因组病人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明显短于布比卡因组(P<0.01)。罗哌卡因组感觉运动阻滞分离较明显,止痛和肌松效果良好。结论:与0.5%布比卡因相比,0.75%罗哌卡因感觉阻滞完善,止痛和肌松效果良好,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明显,利于术后病人早期活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刘森  秦树国  赵明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9):762-763,767
【目的】探讨剖腹产术后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运动阻滞和副作用的异同。【方法】将80例足月行剖腹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0.2%罗哌卡因100ml+吗啡3.0mg+氟哌利多5.0mg)和B组(0.2%布比卡因100ml+吗啡3.0mg+氟哌利多5.0mg)。手术后分别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术后4、12、24、48h的生命体征,并记录镇痛效果、镇静评分、运动阻滞评分、不良反应及48h总用药量。【结果】A组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评分在12、24及48h分别显著低于B组评分(P〈0.01),A组和B组镇静、镇痛评分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剖腹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时下肢运动阻滞反应较弱,应用效果优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布比卡因配伍用于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治疗效果。②方法524例ASAⅠ~Ⅱ级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术毕均单次硬膜外腔注入含吗啡3mg、甲氧氯普胺20mg、布比卡因15mg的注射液5mL,然后Ⅰ组(n=260)持续硬膜外给予1.2g/L布比卡因+0.2g/L地塞米松,Ⅱ组(n=264)持续硬膜外给予1.2g/L布比卡因+0.005g/L芬太尼(两组全部2mL/h),观察并记录48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③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无显著差异(uc=0.036,P〉0.05),但Ⅰ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χ^2=7.79、13.41,P〈0.05)。④结论在单次吗啡硬膜外推注负荷量的情况下,地塞米松和布比卡因配伍持续硬膜外给药可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预先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的超前镇痛作用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择期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两组均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并于术毕硬膜外注入吗啡镇痛,实验组应用HANS超前镇痛。观察两组术后镇痛的情况及血清IL-6的变化。结果两组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时间及静息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运动时的VAS低于对照组(P<0.05),加用其它镇痛药的次数也少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血清IL-6水平均升高,但实验组升高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预先应用HANS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并对血清IL-6分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硬膜外吗啡、氯胺酮加吗啡行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儿茶酚胺的影响。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BM组),氯胺酮10mg加吗啡2mg(KT+M)组,对照组于术毕注入吗啡2mg(AM组)。术后患者需镇痛时肌注哌替啶75mg/次。观察镇痛效果,检测血浆NE、E、DA及CA变化。结果BM组与AM组相比,除运动时VAS评分降低外(P<0.05),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KT+M组与AM、BM组相比,首次要求镇痛时间延长(P<0.05),肌注派替啶次数减少(P<0.05),休息时VAS评分降低(P<0.005),运动时VAS评分与BM组相似。3组患者儿茶酚胺含量术后第l天均高于术前值(P<0.01),术后第3天下降,KT+M组下降最明显,与术后第1天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接近术前值;BM组和AM组儿茶酚胺变化相似,术后第3天低于术后第1天(P<0.05),但仍明显高于术前值(P<0.05)。结论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吗啡术后镇痛临床效果差异无显著性,联合应用氯胺酮和吗啡行超前镇痛效果较好,氯胺酮能增强吗啡的超前镇痛作用,且能有效地抑制术后疼痛所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后手术切口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18-60岁,ASAⅠ-Ⅱ级,拟在全身麻醉下实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于麻醉诱导前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Ⅰ组)、氯胺酮0.25mg·kg^-1(Ⅱ组)、0.50mg·kg^-1(Ⅲ组)、0.75mg·kg^-1(Ⅳ组)(稀释为5ml)。记录患者清醒拔管时、术后1h、2h、4h、6h、24h切口疼痛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评分,麻醉药的用量、麻醉时间、麻醉清醒时间,术后病人头疼、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Ⅳ组病人在拔管时、术后4h、6h、24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h、2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病人术后6h的VAS评分低于Ⅱ组(P〈0.05),术后24h的VAS评分低于Ⅱ、Ⅲ组(P〈0.05);Ⅰ、Ⅱ、Ⅲ组组间各观察时点的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药用量、麻醉时间、麻醉清醒时间,术后头疼、恶心、呕吐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静注0.75mg·kg^-1氯胺酮可降低瑞芬太尼使用后的痛觉过敏,而0.25mg·kg^-1、0.50mg·kg^-1氯胺酮对此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ASA Ⅰ~Ⅱ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组(K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在常规麻醉的基础上,F组患者切皮后45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2.0 μg/kg;KF组患者切皮前10 min和手术结束即刻分别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并于切皮后45 min追加芬太尼2.0 μg/kg;C组患者不做特殊处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双盲评估患者术后拔管即刻、3,6,12 h、第1,第2,第3,第7天的疼痛程度,观察术后48 h内其他镇痛药的使用情况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F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3,6,12h、第1,第2天的VAS评分均比F组和C组患者低(P<0.05);F组患者术后拔管即刻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3,6,12h、第1,第2天F组和C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第7天3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48 h镇痛药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静脉注射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可减轻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早期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经手术治疗2890例妇瘤患者术后一月内发生肠梗阻29例,均为粘连型,24例保守治疗好转,5例绞窄,绞窄5例中3例手术治疗好转,2例保守治疗残废,提示绞窄型肠梗阻非手术不可治愈。本文集中讨论对绞窄型肠梗阻的认识和当机立断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时点应用个体化剂量的帕瑞昔布钠对病人全身麻醉拔管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等的影响,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方法 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超前镇痛组(P组)麻醉诱导前30 mi n将帕瑞昔布钠按0.65 mg/kg溶于5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常规镇痛组(R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P组剂量的帕瑞昔布钠。观察并记录各组入手术室后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拔管后0、2、4、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分。结果 3组病人拔管期MAP、HR变化、合作情况和各时点镇静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与C组相比,P组、R组在术后2、4、6、12 h的VAS评分较低(t=2.58~8.74,P〈0 0.5);与R组相比,P组在术后2、4、6、12 h的V AS评分较低(t=2 0.4~3.54,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帕瑞昔布钠具有安全、有效的超前镇痛作用,但是其对拔管期应激反应和合作情况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不同镇痛方法在分娩镇痛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法在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低浓度局麻药(0.5%利多卡因)与小剂量阿片类镇痛药(2ml/L)合用,PCEA用于分娩镇痛作为实验组;硬膜外间断给药分娩镇痛,二氢埃托啡含服分娩镇痛及未镇痛组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各组产程、胎心率、胎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脐动、静脉血血气分析、产后出血量及母血皮质醇变化。结果:PCEA分娩镇痛优良率100%,母血皮质醇上升幅度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镇痛方法在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0.5%利多卡因与芬太尼2μg/L合用,利用PCEA用于分娩镇痛作为实验组;用硬膜外间断给药分娩镇痛,二氢埃托啡含服分娩镇痛及未镇痛组作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各组产程、胎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脐动、静脉血血气分析、产后出血量。结果:PCEA分娩镇痛优良率100%,硬膜外分娩镇痛优良率62.5%,二氢埃托啡分娩镇痛效果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炎病栓时泌尿系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对46例手术后疼痛患者,消炎痛栓直肠内给药。结果:总有效率达87.0%,镇痛时间持续12小时以上。结论:消炎痛栓对泌尿系手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