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食管胃弓下吻合术是食管胸下段癌、贲门癌食管胃部分切除术后常用的吻合方法。一般采用手工吻合方法,可根据需要采用端端吻合、端侧吻合等方法。由于食管和胃管壁厚度不同、管腔大小不同、胃粘膜存在皱褶、纵隔食管床狭小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与胸腔内吻合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与胸腔内吻合的手术疗效。方法中下段食管癌患者16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胃食管颈部吻合组:73例,经左颈、右胸、上腹正中三切口手术40例,经左胸、左颈二切口手术33例。胸腔内吻合组:92例,经左胸或右胸径路行主动脉弓上吻合47例,弓下吻合45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术后食管胃颈部吻合组残端癌、手术死亡率和吻合口瘘死亡率均低于胸腔内吻合组(P<0.05);两组患者间5年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符合肿瘤根治原则,肿瘤切除彻底,残端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3.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狭窄再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胃吻合口严重狭窄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采用内窥镜下食管扩张术或再次开胸手术治疗。我们报道10例手术切除狭窄吻合口,原位食管胃端端吻合。无吻合口漏或手术死亡。随访1年5年,无吻合口再狭窄。现就再手术的适应证、术前准备和手术方法进行讨论并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0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在全麻下行食管癌切除术,其中97例行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8例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从行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的患者中选取9例与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的患者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两种吻合方式的术后咽食管功能.结果 97例行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的患者无手术死亡,吻合时间为15~30 min,平均为(21±3)min.16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肺部并发症7例,经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声带麻痹4例,其中2例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2例为喉返神经损伤所致永久性声带麻痹,但无需进一步处理;吻合口漏3例,经更换敷料痊愈;吻合口狭窄2例,经扩张1~2次痊愈.术后咽食管功能:行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患者的吻合口直径为(3.01±0.17)cm,而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患者为(1.69±0.26)c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5);2例行食管胃颈郎侧-侧吻合及4例行食管胃颈部手工端-端吻合的患者主诉有吞咽困难.结论 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是简单、安全、有效的吻合方法,吻合区的功能明显优于食管胃颈郎手工端-端吻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经裂孔行扩大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后,在纵隔内完成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的方法。方法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对15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患者在施行开放经腹膈肌裂孔扩大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后,采用腹段食管逆向置入抵钉座、弧形吻合器切断食管、利用缝线牵出抵钉座的方法予以双吻合技术完成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其中9例为近端胃大部切除行食管-管状胃端端吻合,6例为全胃切除术行食管-空肠吻合。结果全部病例吻合过程顺利,手术时间(185.5±13.1)min,吻合耗时(42.0±8.6)min,术中出血量(106.7±34.9)ml,食管切缘距肿瘤近端(4.4±1.2)cm.残端均无癌残留。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瘘发生,术后随访发现1例吻合口狭窄.经扩张后缓解。结论抵钉座逆向置人食管联合弧形切割闭合器双吻合技术能简单而安全地在下后纵隔完成食管-胃或食管-空肠吻合.可能成为食管胃交界处癌行扩大胃切除术后的一种较理想的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吻合术后残余食管胸胃运动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后不同部位的食管胃吻合对残余食管和胸腔胃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手术中食管胃吻合部位不同,将39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分为两组,弓上吻合组:21例,为食管中段癌患者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弓下吻合组:18例,为食管下段癌及贲门癌患者,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对照组:为6例无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健康人。3组均行食管测压、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检查,观察残余食管和胸腔胃运动功能。结果两吻合组部分患者均存在吻合口高压区,残余食管静息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与胸腔胃内静息压无明显差别(P>0.05);两吻合组残余食管和胸腔胃内静息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弓上吻合组残余食管蠕动性收缩幅度及原发蠕动次数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对照组,残余食管原发蠕动次数明显少于弓下吻合组(P<0.05)。术后3个月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显示,两吻合组患者胸腔胃底、胃体部均无蠕动性收缩,蠕动收缩自胃窦部向幽门运动,速度缓慢,胃内钡剂排空缓慢;术后1年两吻合组胃窦部蠕动收缩均有明显恢复。结论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食管胃吻合口无抗反流作用,食管胃吻合位置越高残余食管蠕动功能越差,但不影响残余食管和胸腔胃内静息压。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腔胃运动功能减弱,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但很难达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食管-胃单层斜面宽边吻合23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93年 2月~ 2 0 0 1年 3月 ,我院在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重建术中采用食管 -胃单层斜面宽边吻合 2 32例 ,无吻合口瘘和狭窄发生 ,临床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32例 ,男 16 0例 ,女 72例 ;年龄37~ 76岁 ,平均年龄 6 1.2岁。食管癌 182例 ,其中上段 2 1例 ,中段 96例 ,下段 6 5例 ;贲门癌 5 0例。行胸内吻合 115例 ,颈部吻合 117例 ,均经原食管床行食管 -胃吻合。1.2 手术方法 常规切除肿瘤 ,用心耳钳夹住食管断端上方约 2 .0~ 2 .5 cm处 ,将食管断端修剪成斜行向下约 30~ 35°的坡面 ,使食管黏膜比肌…  相似文献   

8.
食管胃黏膜延长分层吻合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及低位食管癌以胃重建食管为常用方法,术后普遍存在胃食管反流,我们采用食管胃黏膜延长分层吻合法临床应用86例,进一步探讨抗反流疗效。  相似文献   

9.
食管胃吻合多采用对端或端侧吻合法 ,然而 ,该方法术后仍有一定的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 ,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更难预防。我们采用改良后的食管胃置入连续单层吻合方法 ,临床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3例 ,男 2 1例 ,女 2例 ,年龄 5 4~72岁 ,平均 63岁。中段食管癌 10例 ,下段食管癌 8例 ,贲门癌5例。弓上吻合 18例 ,弓下吻合 5例。二、吻合方法 :经左后外侧标准剖胸切口入胸 ,分离、切除肿瘤 ,闭合残胃提入胸内 ,以无张力为度。把食管断缘约 1cm长的肌层于粘膜下分离切除 ,将粘膜翻转与肌层结节缝合 ,以…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平面吻合加盖大网膜或下肺韧带预防食管,胃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改进食管胃吻合方式,降低吻合瘘及狭窄的发生率。方法 将55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荷包式吻合;食管胃分层吻合;食管胃不同平面吻合,吻合口加盖大网膜或下肺韧带三种不同的吻合方式,比较各组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结果 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3.75%,1.09%和0;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8.1%,3.25%和0.96%。三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食管胃不同平面吻合,吻合口加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进食管胃吻合方式,降低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方法将552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荷包式吻合;食管胃分层吻合;食管胃不同平面吻合,吻合口加盖大网膜或下肺韧带三种不同的吻合方式,比较各组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3.75%,1.09%和0;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8.1%,3.25%和0.96%。三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食管胃不同平面吻合,吻合口加盖大网膜或下肺韧带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改良的食管胃吻合术治疗贲门癌96例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癌切除术后多以胃代替食管重建消化道。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返流性食管炎等是贲门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预防上述并发症 ,我们采用食管粘膜对胃粘膜套入式吻合术治疗 96例贲门癌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中男性 5 8例 ,女性 3 8例 ,年龄分布在 3 9~ 73岁之间 ,平均 62岁。至就诊时病史 1~ 18个月 ,平均 6个月。所有病例均经X线食管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1.2 手术方法 :游离胃、食管下段 ,切除贲门癌后 ,将残胃制成胃管 ,然后将吻合端全周浆肌层剥除 3 .5cm ,上提至胸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食管切除术中胃浆膜下血流量在胃游离前后的变化,评价胃底浆膜下血流量对于选择胃-食管吻合部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94例行食管部分切除 胃代食管吻合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常规组于胃底最高点吻合,改进组先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胃游离前后胃底不同部位浆膜下血流量变化情况,然后选择血流量最丰富部位吻合,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结果胃游离前后胃底浆膜下血流量有统计学差异,游离后浆膜下血流量均比游离前明显下降(P<0.05)。胃底不同部位血流量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后壁下降最少(46.1%),胃小弯侧下降最多(73.2%)。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改进组(0.60%)明显低于常规组(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测定胃底浆膜下血流量具有非侵入性、方便、准确的优点,有助于选择血流最丰富部位进行胃-食管吻合,从而减少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是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已经在临床上广泛普及并发展成熟。然而, 吻合口相关并发症仍然较为常见, 如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食管胃反流等, 严重地影响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和生活质量。食管胃吻合术是该术式的核心与难点所在。近年来, 人们发现了不同的食管胃吻合方法和技巧, 可降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改善临床结局。本文将归纳近几年国内外有关食管胃吻合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为广大胸外科医师提供参考, 促进食管胃吻合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胃瓣膜式吻合术在下段食管癌切除术后抗吻合口反流中的作用. 方法: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对31例食管下段癌行癌肿切除,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年龄34-76岁,男25例,女6例.其中3例食管下段癌行弓上吻合,余28例均行弓下吻合.结果:全组无近期手术死亡,无明显返酸、嗳气、烧心、胸痛等返流症状发生.术后8-14天对全部患者行上消化道造影,影像学表现吻合口处极象正常人的贲门管存在,通畅无狭窄;患者倒立位,亦无造影剂返流.术后14天至1.5年对全部患者行吻合口上5cm的食管、吻合口、吻合口下5cm的胃腔内测压及食管内24小时pH的测定并行内镜检查,结果显示食管胃吻合口上方的压力明显高于吻合口下方,24小时食管pH监测结果表明不存在病理性胃食管返流,胃镜检查全部患者吻合口上方的食管粘膜清亮、光洁,无潮红、充血、糜烂、溃疡等食管炎的征象发生.结论:食管-胃肌瓣胃腔内瓣膜式吻合术是抗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返流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改良术式减低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是常用的食管重建术式,其特点是增加了食管切除长度,减少了食管残端癌导致的局部复发,但其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1994年以来我们用改良术式为320例病人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无1例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94至1998年行食管癌切除760例中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改良术式者320例。其中男223例,女97例;中位年龄56.7岁。食管癌发生于胸上段者161例,胸中段137例、胸下段21例,胸中、下段双位癌1例。…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食管闭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32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手术均采用食管上盲端前壁肌层U形翻转,即经胸膜外入路充分游离食管上端及瘘管,近气管侧缝扎切断瘘管。用剪刀将远端食管前壁纵行剪开5min,吻合前距吻合口上方10min处行食管上下两端浆肌层缝合3针,然后距吻合口上方15~20min处将食管前壁肌层切开,从切开处向吻合口方向从两侧纵行切开肌层至吻合口约5mm,轻轻分离前壁肌瓣,形成U形向下翻转,缝合在食管远端浆肌层上。结果 32例中17例采用此方法未发生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2例成功行一期胃代食管术。结论 食管上盲端前壁肌瓣U形翻转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及狭窄。Ⅰ、Ⅱ型食管闭锁采用一期胃代食管术,可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肿瘤、贲门癌行肿瘤切除后,以胃重建食管时食管-胃吻合技术的改进,预防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方法采用Gambee单层吻合法及全层间断单层吻合法交替应用。结果采用此方法吻合的286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2.7%(4/146)。吻合口瘢痕狭窄0.7%。束出现胸腔内吻合口瘘及近期吻合口狭窄。结论此法适用于食管-胃吻合术,特别适用于贲门癌胃切除较多的弓下食管-胃吻合术及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迄今,在广泛应用吻合器的情况下。手法缝合食管、胃吻合仍是外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本文介绍的改良Gambee吻合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作者为9例食管良性狭窄患者施行食管胃双吻合术,将胃上提至胸腔,与狭窄段食管上端侧侧吻合,狭窄段下端与胃小弯侧端侧吻合。狭窄段食管留置。术后全部治愈出院,无手术死亡。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双吻合术不需游离和切除已狭窄的食管,不但可避免游离狭窄段食时误伤邻近脏器及其他合并症而且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儿童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治疗儿童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经验,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2月至2006年2月我科治疗食管良性狭窄15例,早期采用食管扩张术9例,胃代食管术1例,食管端端吻合2例;后期应用结肠代食管术3例。结果15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1例发生胃食管反流,经增强胃动力药物治疗痊愈;1例食管穿孔,经胃造瘘和胸腔引流,静脉应用“全合一”高价营养液保守治疗3周治愈。15例分别随访3个月~4年,食管X线钡餐造影显示:钡剂通过顺利,无狭窄表现,均恢复普通饮食,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对儿童食管良性狭窄患者早期采用食管机械扩张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可回收性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可替代反复食管扩张,当扩张无效时应积极手术治疗;在食管重建术中以结肠代食管为好;下段食管狭窄可采用食管切除胃代食管重建术;对气管软骨食管异位症引起的食管狭窄宜作软骨切除食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