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失重或模拟失重环境下,人体内流体静压消失,体液头向转移,对机体血管产生显著影响,导致血管发生重塑和功能改变适应失重或模拟失重。由于不同部位血管结构和血流变化不同,因此失重或模拟失重可能会对人体各部位的血管产生不同的影响。综述了失重或模拟失重条件下脑血管、眼部血管、心血管、肺脏血管、胸腹部血管、下肢/后肢血管和微血管等不同部位血管适应性变化的特征,总结了失重/模拟失重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功能改变的机制。血管结构重塑、功能适应既是机体自我调节维持机体稳定的结果,也是最终导致飞行后立位耐力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围绕长期飞行任务密切相关的防护手段如运动锻炼、下体或四肢负压装置、人工重力和药物防护等进行了分析,在对抗措施的应用上建议应多注重选用联合对抗方案,以期为未来长期载人航天制定有效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失重或模拟失重对人体交感肾上腺活动的影响杨玉华高淳航天时航天员的体液头向转移,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心血管功能失调是航天员返回地面时超重耐力和立位耐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失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失重时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性变化过程,一直是航天...  相似文献   

3.
失重或模拟失重时脑循环的改变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目前对失重条件下脑血流的变化及其时程,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本文综述了失重/模拟失重时脑循环改变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失重/模拟失重对脑循环的可能影响机制及其生理意义,从中可以看出,脑循环改变既是机体自我调节维持脑功能稳定的结果,又是导致脑血管结构重塑、服务态度科导致飞行产位耐力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空间失重环境可引起人体体液头向转移、肌肉萎缩、骨丢失、消化道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生理适应性变化.完整的肠黏膜屏障在抵御外源性抗原入侵机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失重/模拟失重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失重/模拟失重对肠道黏液、肠黏膜上皮屏障、组织形态和通透性造成影响;在肠黏膜免疫功能方面,失重/模拟失重影响免疫...  相似文献   

5.
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结构,功能及神经支配的可塑性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前对失重条件下动脉血管系统是否会发生结构重塑及功能调整变化,尚不甚清楚。为此,本实验室近年曾采用尾部悬吊大鼠模型,对模拟失重下不同部位动脉血管结构、功能及血管周围神经支配状态变化的性质、时程俄琢其可逆性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与阐明。结果发现,模拟失重可引起悄同部位动脉血管发生截然相反的可塑性变化;在身体后部,可引委缩性结构重塑、反应性升高及收缩反应性降低及血管周围神经支配减弱;在身体前部,则  相似文献   

6.
失重或模拟失重条件下血管收缩功能的改变是立位耐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血管功能的实现与血管内的压力、血流状态和血管结构有密切关系,由于血管所处部位不同,其结构和特点也不尽一致。失重或模拟失重时流体静压消失和血液的头向分布,使身体各部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作了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7.
短期模拟失重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深入探讨失重对动脉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观察短期模拟失重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变化。方法将16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与尾部悬吊呈头低30°2周模拟失重组。利用离体动脉血管环,比较模拟失重对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结果模拟失重大鼠腹主动脉与股动脉对氯化钾(10mmol/L~80mmol/L)与苯肾上腺素(10-9mol/L~10-4mol/L)的收缩反应均减弱,而颈总动脉对氯化钾与苯肾上腺素的反应无明显变化;腹主动脉对乙酰胆碱(10-9mol/L~10-4mol/L)的舒张反应在悬吊大鼠明显减弱;三处动脉对硝普钠的舒张反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短期模拟失重可能减弱了动脉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能力与内皮介导的舒张能力,此变化主要局限于后半身动脉。  相似文献   

8.
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及下体负压的对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近年来本实验室有关模拟失重对心血管功能影响及下体负压对抗作用的研究,讨论了模拟失重致立位耐力不良的机理可能与心血管功能降低,脑血流降低及内分泌改变等有关,以及采用数学模型方法探讨失重致立位耐力降低机制的作用意义,重点论述了下体负压对抗方案问题。  相似文献   

9.
空间飞行期间,失重和辐射威胁航天员身心健康。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空间特因环境导致的机体适应性改变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龙血竭是一味珍稀名贵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炎镇痛、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龙血竭可以防护模拟失重和辐射引起的应激损伤,减轻神经系统氧化损伤,缓解脑组织炎症,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同时下调心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大鼠血液流变性质和凝血功能以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功能等。此外,龙血竭有效成分在模拟失重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改变,组织分布变化,代谢率降低,排泄规律受到影响。通过综述近年来龙血竭对模拟失重和辐射导致的神经及心血管系统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失重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以期为龙血竭在航天医学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失重/模拟失重下肌肉萎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失重/模拟失重下肌肉萎缩的研究进展马永烈孙亚志中、长期失重或模拟失重条件下,人或动物的肌肉组织,特别是下肢抗重力肌出现了废用性萎缩。这是航天医学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肌肉萎缩不仅影响航天员的飞行时间和工作效率,而且影响航天员返回地面后的再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雄激素在失重骨丢失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雄激素在骨质疏松症病因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在航天失重环境所导致骨量丢失中的作用仍然还不是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失重引起机体中雄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雄激素对骨质疏松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另外,对雄激素可能参与航天失重导致骨质丢失发生以及在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失重与航天员高温应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载人航天中,高温应急事件已数起。本文分析了失重状态体重新分布、体液丧失、心血管功能改变、运动耐力下降、能量代谢改变等对人体高温耐力的可能影响。阐明了为保证航天员健康和安全研究航天中人体热调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失重或模拟失重时脑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天员飞行中的工作效率与脑的功能状态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脑学习记忆机制的研究成果,失重或模拟失重对脑的学习、记忆、注意等高级脑功能活动的影响,及有关神经递质的改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失重或模拟失重引起下肢顺应性的增加,使立位时有较多的血液潴留在下肢,回流至右心房的血液减少,从而促使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下降,因而其变化是失重或模拟失重后立位耐力下降的主要机理之一,其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立位耐力的下降机理和发展对抗方法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对失重或模拟失重时下肢顺应性的变化,测量方法,变化机理和防护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失重对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人体适应航天环境中,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发生了变化。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载人航天中水和电解质的研究方法、失重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以及变化机理和危害。  相似文献   

16.
失重对脑血流影响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应用计算机仿真探讨失重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根据流体力学参数与电学变量等效的原理,利用Pspice语言建立人体心血管系统模型,包括人体心脏模型、动脉系统模型、静脉系统模型以及外周血管模型等四部分。仿真了0G与1G下脑血流、颈动脉血压与主动脉弓血压的变化曲线。结果 0G时脑血流量比1G时增加10%左右,颈动脉血压比1G时增高10mmHg。结论 本模型可以较好 地模拟失重条件下脑血流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失重对脑血流的影响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失重条件下人体动力学方程及开门动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失重时人体动力学方程及开门动作,利用Kane-Huston方法,建立了失重状态下人体动力学一般方程组,并针对人在太空中的实际情况给了同该方程组运用于“悬空”和“单点支撑”时的具体形式,分析研究了人在太空中开门的动力学问题,计算了开门后的人的“漂浮”运动演化情况,给出运动演化曲线和位置变化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