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总结糖尿病下肢动脉栓塞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栓塞病人行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病人经造影血管开通率10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足背动脉搏动均可触及,血液循环明显好转,已发生足趾发黑的3例足趾截趾手术后经治疗伤口愈合.[结论]加强糖尿病下肢动脉栓塞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对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经颈静脉导管血管内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进行经颈静脉导管血管内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16例病人血栓完全溶通;6例在溶栓过程中发现髂总静脉呈局段性狭窄,予狭窄处植入支架;8例出现侧支循环,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经颈静脉导管血管内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临床效果显著,加强围术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痛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对于已明确诊断的糖尿痛下肢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的病人运用seldinger技术,经一侧或两侧股动脉穿刺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在围术期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患肢的观察等.[结果]通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病人足部皮肤温度升高,末梢血液循环明显改善,足部动脉搏动增强,近期疗效明显,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创伤小,安全有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通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手术并发症,缩短了病人住院天数,减轻痛苦,提高了其生活生命质量,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及穴位、反射区按摩对糖尿病高危足的干预效果.[方法]将45例糖尿病高危足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和降血糖治疗,同时配合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中药熏洗及穴位、反射区按摩;对照组以温水泡足,15d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病人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总有效率91.30%;试验组病人治疗后双侧踝/肱指数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疗效及踝/肱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反射区按摩,对糖尿病高危足病人进行积极干预,可预防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的发生,避免截趾或截肢.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对已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人,在抗凝、溶栓期间,检测凝血指标,观察出血倾向,对肿胀的肢体行肿消散外敷,在置管溶栓期间做好溶栓导管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肺栓塞的发生.[结果]本组病人经治疗护理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缓解.[结论]采取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和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措施是防止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刘晓春  王会芳  凌玲 《护理研究》2012,26(15):1391-1392
[目的]探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穴位按摩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分型穴位按摩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疗效.[结果]干预14 d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7d、14d效果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实施中医辨证分型穴位按摩,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及使用过程中的监测与护理.[方法]应用尿激酶对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进行溶栓治疗,溶栓前检查凝血功能,做好心理护理等,溶栓中做好监测及护理,溶栓后做好健康教育.[结果]治愈4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其中3例发生皮下出血,多为手术切口处,1例食欲缺乏,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尽早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应用尿激酶溶栓,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和加强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毕格尔运动法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毕格尔运动法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 95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 (4 4例 )和实验组 (5 1例 ) ,对照组只采用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 ,实验组加用毕格尔运动法。对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 =6.87,P <0 .0 5 ) ,6个月至 2年内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9.63 ,P <0 .0 5 )。 [结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毕格尔运动训练 ,既提高了治愈率 ,又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崔宇 《全科护理》2014,(31):2904-2905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的疗效,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36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病人血管功能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发生并发症2例(5.56%)。[结论]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可改善病人血管功能、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的疗效,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36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采用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病人血管功能优于治疗前,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发生并发症2例(5.56%)。[结论]经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病人可改善病人血管功能、减轻病人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两种护理措施对预防下肢骨牵引病人便秘的效果,为改进护理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56例持续下肢骨牵引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定时翻身、腹部环形按摩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持续仰卧位减压法、平静腹式深呼吸的护理措施。应用临床症状积分量表分析两组病人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出现便秘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较高,且随时间延长而没有明显减少,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较低,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对照组与观察组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46.43%和2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仰卧位减压法、平静腹式深呼吸能有效预防下肢骨牵引病人便秘的发生,且可减轻护理工作量,预防压疮,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开塞露纳肛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治疗护理方法。方法:自2001年1月至2002年11月收治产后尿潴留患10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49例,实验组给予开塞露纳肛治疗,对照组采用下腹部热数、按摩、听流水声等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尿潴留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1)。结论:开塞露纳肛治疗产后尿潴留,无副作用且效果显,是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及小茴香腹部热熨对下肢骨折病人术后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32例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穴位按摩及小茴香腹部热熨,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排便时间比对照组少,排便次数比对照组多,且排便症状分级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骨折病人在手术后容易出现便秘,使用穴位按摩及小茴香腹部热熨能够缓解便秘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从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到本院诊治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12%低于对照组(χ2=13.295,P<0.05);观察组溶栓后6h NIHSS评分为(12.33±2.62)分低于对照组(t=8.469,P<0.05),溶栓后24h为(8.42±1.25)分低于对照组(t=9.738,P<0.05),溶栓后7d为(7.05±1.11)分低于对照组(t=8.517,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避免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溶栓后NIHSS评分,恢复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经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每天鼻饲前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实施腹部按摩,比较两组病人呕吐、腹胀、腹泻发生率,并观察观察组病人对腹部按摩的耐受程度,即比较按摩前后病人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按摩前后病人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肠内营养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能耐受腹部按摩操作,腹部按摩能减少病人腹胀的发生率,从而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便秘的效果。方法 2012年1-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化疗的120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化疗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于化疗前1d开始实施中药敷脐联合腹部按摩,1次/d,直至化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第1次排便时间段等。结果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排便次数、排便困难程度及第1次排便时间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预防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便秘效果理想,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抚触疗法对新生儿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对200例生理产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单纯沐浴护理,研究组100例给予游泳+抚触疗法。观察两组新生儿胆红素的动态变化及24h后母乳喂养次数、新生儿体重、睡眠时问。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胆红素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有2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对照组13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研究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次数、新生儿体重、睡眠时问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游泳+抚触疗法可减少“肠一肝”循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康复进程及并发症预防的实用性和效果。方法: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均静脉溶栓治疗,并按内科护理程序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心电监护下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被、主动翻身、起坐、站、洗漱、排便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溶栓治疗2周后干预组患者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AMI静脉溶栓治疗后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的效果。方法:70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无严重合并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2组均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按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操作常规护理。于预组患者同时制定每日康复护理计划,循序渐进的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主被动翻身,活动肢体,床上或床边的ADL等,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不适应症状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轻或降低(P<0.05,0.01);平均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实行系统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引入中医学及生物全息论有关产后康复按摩的理论和方法护理产妇,将400例住院产妇随机分为剖宫产实验组和对照组、顺产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分别于按摩前、按摩后记录产妇主观睡眠时间,出院前评价产妇睡眠质量。[结果]完成治疗325例。按摩后产妇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比较,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实施康复按摩,有助于改善产妇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