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 TKR)后早期应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结合康复训练效果,探讨TKR后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8例20膝TKR后的患者早期应用CPM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法,以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HSS评分作为评定标准.结果CPM结合康复训练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方法,18例20膝患者均于术后第5天下地,术后平均ROM为(104.9±11.2)0,伸直均达到00;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平均为85.3 分.结论 早期应用CPM机结合康复训练可促进关节功能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秀芳  姜昊君  任萍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32-2832,2936
目的: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的最佳方法。方法:对2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分阶段进行康复训练,分别采取术前指导、术后当天至3个月指导康复训练。结果:22例术后关节活动正常,疼痛消失;5例膝关节活动时轻度疼痛,关节活动基本正常;2例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科学、全面的康复训练,可获得手术预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2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分阶段进行康复训练,分别采取术前指导、术后当天至3个月指导康复训练.结果22例术后关节活动正常,疼痛消失;5例膝关节活动时轻度疼痛,关节活动基本正常;2例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科学、全面的康复训练,可获得手术预期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宋宏晖  顾美珍 《中外医疗》2010,29(10):161-16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是采用假体关节代替严重受损关节的一种关节功能重建手术,其目的在于缓解膝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肢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高龄人群,术后卧床限制了老年患者的呼吸运动,使低氧血症及下肢血栓形成发生率增高,所以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沈勤  郑绿林  张晶 《甘肃医药》2011,(9):555-557
目的:缓解疼痛、稳定关节、矫正畸形,尽快地最大限度的促进损伤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手术前对病人讲解膝关节康复训练的一般程序,指导并帮助病人掌握增强肌力和恢复关节活动度的方法及要领,术后麻醉消除就开始按程序行康复训练,1周后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训练效果。结果:本组23例术后6~12个月膝关节可自由屈膝90~100°,无疼痛,关节稳定,可以无限制地自由活动。结论:早期、系统、有效的康复训练是重建关节活动度、有效减少并发症、确保全膝关节置换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姜会枝  李艳红  成良萍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129-129,138
目的探讨促进全膝表面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方法对42例行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系统训练组和对照组。系统训练组病人术后给予系统康复训练,并做好心理护理;对照组病人术后早期指导、协助并鼓励患者行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和膝关节主被动活动,每天数次。结果系统训练组病人术后膝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及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系统化康复训练有利于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被动活动器(CPM)的康复应用。方法将20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2组:CPM组术后第3天开始使用CPM机。对照组术后膝关节仅做主动屈伸训练,2周后测量膝关节活动范围。结果CPM组关节活动范围平均为94.62°.对照组活动范围为71.25°,2组相差23.37°。CPM组术后疼痛肿胀减轻。结论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是肯定的,可以提高关节活动范围,减轻疼痛和肿胀。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治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菲  杨辉  刘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538-53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0例,42膝,手术第1天~3天开始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同时疼痛部位行810nm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第2天~3天开始使用CPM治疗。结果:平均HSS评分82.8分,平均膝关节屈曲度为96.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可减轻粘连,缓解局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是提高术后疗效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30例,42膝,手术第1~3天开始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同时疼痛部位行810nm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第2~3天开始使用CPM治疗。结果:平均HSS评分82.2分,平均膝关节屈曲度为96.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可减轻粘连,缓解局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是提高术后疗效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立萍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9):172-173
目的:探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辅助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治疗疗效。方法:评价28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辅助持续被动活动治疗的实施效果。结果:CPM较传统方法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采用CPM机辅助持续被动活动,同时配合主动活动,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应激反应,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功能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后方复合松解对术中关节间隙变化及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经膝关节前方正中切口;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完成截骨后行关节后方复合松解;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完成截骨后行常规后踝增生骨清理。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屈膝间隙和伸膝间隙、术前和术后屈膝角度、术后3个月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伸膝间隙、术后屈膝角度、术后3个月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后方复合松解可改善术中伸膝间隙和提高术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例共35侧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情况、术中软组织平衡技术、术后效果及关节功能HSS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5侧膝关节术前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43.4分,其中26侧膝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畸形。2例术中残留屈曲畸形者,术后关节活动差,其余病例采用规范化软组织松解方法,达到了良好的软组织平衡,矫正了术前畸形,关节功能满意,出院时HSS评分平均74.3分,随访1年HSS评分平均85.6分,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8.8%。结论良好的软组织平衡可使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获得畸形矫正和功能恢复,应掌握规范的软组织平衡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对20倒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对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术后制定康复训练程序,早期应用CPM机辅助锻炼,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并应用CPM机辅助锻炼,是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刘红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9):624-626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28例,36膝手术当天开始正确的患肢体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CPM训练、肌力训练,逐渐增加负重、平衡、步行等训练。结果术后14d平均HSS评分75分,平均膝关节主动屈曲度92°.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减轻粘连,最大限度地改善假体膝关节功能,改善关节活动度,缓解局部疼痛,是提高术后疗效的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关节强直、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因外伤或肿瘤切除形成的大块骨缺损等的有效方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即用人工膝关节假体取代已严重损坏而不能行使正常功能的膝关节表面,从而达到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其稳定性和活动度的目的.TKA围术期需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可最大限度重建关节功能,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而康复训练,如:患肢的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及持续被动运动等训练,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和股四头肌痉挛,限制了患肢活动的力度和角度,影响假体关节的康复治疗效果.镇痛治疗是缓解TKA术后疼痛的有效方法,可促进术后康复训练及时、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1 336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14年所行1 336个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分析,探讨我国行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特点及不同的处理方法.方法: 1987年4月~2001年12月926名患者共1 336个膝关节置换,其中单膝关节置换术516人,双膝同时置换410人820个膝关节.诊断分别为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畸形包括内翻、外翻、屈膝挛缩、屈膝骨性强直、屈膝半脱位骨性强直及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多发关节破坏.结果: 有些被文献认为是膝关节表面置换禁忌的严重畸形,术后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通过手术技术的改进,高度屈膝畸形的术后并发症比早期起步阶段明显减少.结论:(1)我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病例的难度、传统观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比发达国家有更多的困难;(2)假体选择必须早定型以便得到更好的临床效果;(3)康复对临床效果至关重要,应建立专职康复队伍;(4)假体早日国产化,是推动我国人工膝关节置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对60例人工全骆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以CPM合用活血止痛汤内服,对照组单用CPM,6周后对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参照改良膝关节HSS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CPM合用活血止痛汤对人工...  相似文献   

18.
梁红   《中国医学工程》2013,(12):191-191
目的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术后疼痛的患者进行分析,分析疼痛发生的原因和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到我院行全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术后出现疼痛的50例患者进行疼痛原因分析,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各项康复训练计划。结果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疼痛的原因可以分为关节内、外因素与其他因素。结论通过上述方法大部分患者均提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9.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目的在于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训练不仅能促进患肢静脉血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且能减轻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最大限度改善假体关节的功能。因此,术后康复活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手术的好坏。但TKA术后约60%的患者伴有重度疼痛,显著降低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8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及早期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针对28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病人制定了康复护理计划,早期进行膝关节被动活动,肌肉等长收缩活动,借助CPM机以增加膝关节的活动度,对出院患者进行指导。结果: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术后护理及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加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等方面具有满意的早期疗效。自2001年~2004年间28例中无1例感染,膝关节僵硬,随访时间12个月,平均膝关节屈曲度为96.5度,平均HSS评分为82.8分。结论:术后早期实施康复功能训练,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假体膝关节功能,使个人生活能完全自理,进而重返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