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谭峥  李向平 《临床荟萃》2007,22(13):983-985
他汀类药物又称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阻滞胆固醇合成、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作用已被临床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揭晓,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逐渐被认识,其中抗心律失常作用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将他汀类药物抗心律失常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1抗心房颤动(房颤)的作用及机制1.1抗房颤作用近年来不少他汀类药物干预的研究发现其有抗房颤作用。Dernellis等[1]研究了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40例给予安慰剂(安慰剂组),40例给予阿伐他汀(治疗组),随访4~6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阵发性房颤的…  相似文献   

2.
董旭  刘素云 《临床荟萃》2008,23(8):604-606
他汀类药物又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由于HIMG-CoA还原酶是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对该酶的特异性竞争抑制,从而抑制胆固醇合成,增强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表达,加速血循环中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残粒清除,是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詹剑勇  霍正禄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30-1032
脓毒症的发病率正日益增加,目前仍是临床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因.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研究和基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有可能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其作用机制包括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血液的凝血活性及增加NO的生物利用度等.然而,他汀类药物能否广泛应用于脓毒症治疗仍有待于在将来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和氯吡格雷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治疗的两类重要药物,前者主要在肝脏通过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3A4来消除,后者通过此酶氧化成为有活性的抗血小板物质,两药之间是否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一直存在争议[1].许多学者对他汀类药物和氯吡格雷相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不同研究显示出的结果不同,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抗心律失常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1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学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2):2462-2463,2465
目的分析抗心律失常药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原因。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分析187例抗心律失常药致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各种抗心律失常药都有不同程度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尤其Ic类抗心律失常药致室心律失常作用较强。结论当左室射血分数降低(LVEF40%),联合应用利尿剂及/或地高辛,和/或应用抗精神类药物,用药后QT间期离散度增加等都可出现致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促心律失常作用(proarrythmia)是指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新的心律失常或原有心律失常的恶化。这个定义排除了药物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对原有病窦综合征(SSS,Sick sinus syndrome)、房室缺损、室内传导异常疾病患者诱发的心律失常(常指慢性心律失常)。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使用不当,均有不同程度的促心律失常作用,甚至导致猝死。因此有人提出将“抗心律失常药物”改名为“具有电生理作用的药物”,因为它们通过改变心脏组织的电生理作用,既可以“抗”,也可能“促”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已为人们熟知,近几年,其降脂外作用备受关注。总结他汀类药物的降脂外作用,分析并探讨其非降脂作用机制,为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8-01/2004-12关于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文章。检索词“statin,non-lipideffects”并限定文章语种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4-12相关文章,限定语种为中文,检索词为“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他汀类药物非降制作用的机制及其应用。②对其中某一作用的实验研究。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及重复性综述。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58篇,排除36篇,22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24篇关于他汀类药物非降制作用的实验研究,3篇关于他汀类药物非降制作用机制及应用的分析。资料综合:他汀类药物非降制作用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有关:心理健康、骨质疏松、脑卒中、神经炎症性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老年斑。这些非降脂作用与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与药理学机制密切相关。结论: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有很多非降脂作用,其非降脂作用应用于临床许多领域。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已证实他汀类药物(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除降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等作用,被称为"他汀的多效性"[1]。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领域效果肯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是心动频率和节律的异常。有的心律失常临床意义不大,有的则影响患者健康并危急生命。因此,对于此类心律失常,必须给予积极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防止意外发生。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心脏节律紊乱的药物。随着对心脏电生理特性以及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了解,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硫酸镁治疗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8例,男性4例、女性4例。5例在第一次用药过程中转复,3例在第二次用后2例得到控制,1例Ⅲ°AVB仍存在但心率40~50次/分,镁对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有效的,无付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炉  赵清  王锋 《中国临床医学》2022,29(2):288-292
造影剂肾病是指因血管内碘化造影剂暴露而继发的急性肾损伤。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他汀类药物在防治造影剂肾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回顾他汀类药物预防造影剂肾病的最新研究,探究药物剂量、种类、用药时间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对疗效的影响,讨论其保护肾脏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2.
13.
胆红素对免疫细胞影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胆红素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毒性作用,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胆红素对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粒细胞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芒果甙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芒果甙(mangiferin),又名芒果素、知母宁,是一种四羟基吡啶的碳糖甙,属双苯吡酮类化合物。芒果甙可从漆树科芒果树和扁桃树的叶、果实、树皮及龙胆科植物东北龙胆、川西獐芽菜、水龙骨科植物光石韦等中提取得到。现代药理和临床  相似文献   

15.
他汀,即羟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HMG-Co A)抑制剂,是过去几十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领域的药物之一。最近一些研究表明他汀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血管炎症反应的影响超过其最初被发现的降脂作用。因此,本文将对他汀在这些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s, PRMTs)介导一系列精氨酸残基蛋白底物的甲基化,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侵袭等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对9种PRMT家族成员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综述,目前关于PRMT1、PRMT5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较多,而其他类型(如PRMT2、PRMT3、PRMT4、PRMT7等)在肿瘤中的机制作用还不是很清楚。PRMT蛋白是很有潜力的肿瘤药物靶标,一些PRMTs已成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目前多项研究致力于开发PRMTs抑制剂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在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关注PRMT抑制剂对癌细胞、免疫细胞、炎症因子等的影响,进一步探索治疗靶点,以期为PRMTs相关肿瘤提供精准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传染病爆发早期预警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峰  马家奇 《疾病监测》2007,22(5):289-291
美国炭疽生物恐怖事件、中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全球范围内禽流感的爆发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提高对传染病爆发早期预警能力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修订了《国际卫生条例》,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Reduction of platelet activity induced by statins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positive effect exerted by such molecules on vascular thrombotic events. However, the relations among cholesterol (LDL-C) reduction, the timing of the antiplatelet effect, the involved mechanisms and the doses of each statin able to reduce platelet function are not actually well known. The aim of our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simvastatin (20 mg day-1), atorvastatin (10 mg day-1), fluvastatin (40 mg day-1) and pravastatin (40 mg day-1) on platelet function in hypercholesterolaemic subjects with relation to (LDL-C), oxidized-LDL (ox-LDL) and antiport mechanism modifications. MATERIALS AND METHODS: Sixteen subjects were assigned to each treatment (40 males, 24 females, mean age 48.7 +/- 13.4, LDL-C 5.13 +/- 0,23 mmol L-1) and evaluated for platelet surface P-selectin (P-sel), lipid profile, ox-LDL, platelet-associated ox-LDL (Pox-LDL), platelet cholesterol content, antiport mechanisms, and intracellular and systemic NO synthase every 7 days for one month. RESULTS: Our data show a strong relation between enhanced P-sel and Pox-LDL (r = 0.68, P < 0.01). Simvastatin, atorvastatin, fluvastatin and pravastatin reduce platelet activity after 1, 2, 3 and 4 weeks of treatment, respectively (P < 0.001, P < 0.001, P < 0.01, P < 0.05). Pox-LDL are modulated early by simvastatin, atorvastatin and fluvastatin Pox-LDL (r = 0.66, 0.65 and 0.52; P < 0.001, 0.001 and 0.01, respectively) whereas LDL-C and ox-LDL reductions associated to modifications of antiport activity act later. Moreover, they are the most relevant finding in pravastatin-related subjects. CONCLUSIONS: Our data suggest a different impact of several statins on platelet function, which is initially related to interference with Pox-LDL rather than LDL-C reduction.  相似文献   

20.
利拉鲁肽是常见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之一,除有良好的降糖效应外,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压、体重、血脂及减少蛋白尿、改善心功能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其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患者耐受性良好。国内外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具有一定的降压效应,其主要涉及的机制可能包括降低体重、增加尿钠排泄、减少游离脂肪酸(FFA)、改善内皮功能等方面。本文就利拉鲁肽的降压效应具体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