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提高无晶体眼视力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 :根据原有条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 :141例 (146眼 )术后平均随访 7.8(1~ 30 )个月 ,视力达 0 .5及以上者占 86.3%。结论 :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 ,是治疗无晶体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1993年9月至1994年3月,我们对53例(53只眼)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的眼压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21例,女32例,年龄47~78(平均65)岁,均为老年白内障患者.所有病例均无青光眼、葡萄膜炎及其它眼病史.以入院体检所测眼压作为术前眼压,均不超过2.74kPa.1.2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均在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并由同一术者操作.术前一小时用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以2%利多卡因加少许0.1%肾上腺素分别作球后、眼轮匝肌和局部麻醉,按摩眼球10分钟后用缝线开睑,作上直肌固定缝线.按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方法,分别作球结膜、角巩膜缘切开,用5号针头做成的截囊针行开罐式截囊,娩出晶体核,角巩膜缘切口作三针间断缝合,冲吸净晶体皮质,前房及晶体  相似文献   

4.
人工晶体的植入已成为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常规。但在二期植入手术中,使用后房型悬吊式晶体(PCL)还是弹性开放拌前房型晶体(ACL),意见却各不相同[1~3]。我们根据患眼的不同情况,手术中分别采用两种晶体并进行了比较。1材料与方法1.l病例选择:两组病人ZI例(21眼),年龄8~65岁。PCL组为无完整后囊膜,瞳孔可充分散大者,共10眼,均为外伤性白内障术后;ACL组为无完整后囊膜,有(或无)虹膜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后粘连,伴(或无)瞳孔变形、移位者,共11眼,9眼为外伤白内障术后,2限为老年白内障术后。1.2手术方法:PCL组采用…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比正常人早 ,发病率较高。随着人工晶体技术的进展 ,糖尿病不再是人工晶体手术的禁忌症。我院自1997年以来 ,对31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EC CE +IOL术。现将手术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例中男12例 ,女19例。年龄50~81岁 ,平均66岁。术前均经内科确诊为Ⅱ型糖尿病 ,病史3个月~16年 ,平均5年。4例胰岛素控制 ,7例饮食控制 ,20例口服药物控制。术前空腹血糖≤6.1mmol/L8例 ,6.1~8.9mmol/L23例。同时选31例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作对…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6年 6月至 1998年 3月行人工晶体植入术 80例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80例中男 2 7例 ,女 5 3例 ,10~ 87岁 ,平均 6 2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75例 ,先天性白内障 1例 ,并发性白内障 2例 ,青年性白内障 2例。粘稠剂用玻璃酸钠 6 0例 ,空气 2 0例 ;Ⅰ期植入 79例 ,Ⅱ期植入 1例。所用晶体为康明公司产 ,灌注液为乳酸林格氏液 19例 ,林格氏液 6 1例 ,术前散瞳用复方托品酰胺 ,术中缩瞳用北京制剂中心产匹罗卡品 ,切口为垂直倾斜式。1 2 方法 手术显微镜 8倍下常规完成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常用且安全有效的方法。认真做好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1 临床资料2 a来我院眼科共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32 6例。术后发生虹膜睫状体炎 5 3例 ,其中前房纤维素样渗出 16例 ,角膜水肿 32例 ,继发性青光眼 4例 ,人工晶体脱位1例 ,感染性眼内炎 1例 ,未出现前房出血、浅前房等并发症。术后经密切观察病情 ,及时处理 ,仅感染性眼内炎 1例取出人工晶体 ,其他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达到 0 .5~ 1.2。平均住院日由原来的 9d降至 5 d。2…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0年开展了白内障现代坐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21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18例行白内障现代集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老年性白内障135例,外伤性白内障54例,先天性白内障19例,并发性白内障10例。男129例,女89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3岁半。10例为双眼植入,共计228眼,一期植入211眼,二期植入17眼,术后随访时间1月至5年,1.2手术器械及材料全部手术均在同光轮照明的手术显微镜下用很微手术器械进行操作,用双管套轴灌吸针手动依吸,进口人工晶体141只,…  相似文献   

9.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病,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是治疗白内障有效的手术。我科自1996年~1998年,完成846例,866只眼,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846例,866只眼,男528例,女318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年龄4岁,早期并发症以虹膜炎和人工晶体前膜为多,晚期并发症以后发性白内障为主。2手术方法常规消毒开睑,以穹窿为基底做结膜瓣,沿角膜缘后界前0.5mm处作10~2点板层切开,以7号外头穿刺入前房,以5号半截囊针进人前房,以开缺式截囊,全层切开角膜缘,扩大创口10~2点取出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后囊支撑的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三点固定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8例囊内白内障术后及后囊破裂不能一期置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或已行二点式悬吊失败者采用二期后房型人工晶体三点固定于角巩膜瓣下。结果:全部视力达到术前矫正视力,而且人工晶体全部端正固定在同一平面视轴上。结论:该手术方法为一种明显优于二点悬吊术,特别是能使人工晶体牢固地处于同一视轴上,达到了矫正视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2例高度近视散光患者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 d,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均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拱高约0.5~1.5 CT,未出现自然晶体混浊等并发症。术后无一例发生青光眼、白内障、人工晶体偏心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随访至2013年6月,所有患者视力均达最佳,随访时间1~8个月。结论:对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实施精心围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现代眼科显微手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普遍开展,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现代囊外摘除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已成为自内障手术复明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于2003年12月-2006年3月老年性自内障患者进行了小切口囊外摘除、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45例50眼进行了完整的视力的随访观察,现将视力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学的发展,常规的人工晶体植入技术已变得十分成熟和简单,但是在临床上仍然会碰到一些复杂的病例无法支撑后房型人工晶体的囊袋内或睫状沟内植入,需要通过缝线技术进行人工晶体的悬吊固定。由于后囊膜破裂往往会有玻璃体脱出,此时患者眼压往往很低,常规制作巩膜瓣,做巩膜瓣下悬吊线穿刺难度高,而且长时间低眼压和手术暴露操作,极易导致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然而在基层医院,同样存在有无法预备各种规格的悬吊式人工晶体的情况,从而无法满足临时应急的需求。我院针对以上情况,从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其中11名(11眼)需行人工晶体悬吊术的患者使用普通后房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体采用一种改进的人工晶体睫状沟悬吊固定缝合方法,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体后囊膜不完整或缺如的病例,植入人工晶体(IOL),由于前房型IOL植入后并发症较多.现多不主张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双襻或单襻固定术符合眼视觉生理,能满足人们对提高视觉质量的要求,同时也要求术者掌握手术操作技巧,加强术后观察,使复明率提高。笔者对一年半来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26例临床疗效及其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超声乳化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是目前首选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位是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报告985例1078只眼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病人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心理护理在白内障手术中的重要性,并就局部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最常用的方法[1] ,而术后后发障的形成是影响远期视功能恢复的主要并发症[2 ] 。术中行后囊切开或前部玻璃体切割是预防和减轻后发障形成的有效方法[3] 。我院 1995~ 1999年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38例 ,术中后囊切开 17例 ,术后有效降低了后囊混浊的发生率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5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们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38例 ,男 2 7例 ,女 11例 ,平均 18 6岁。常规手术 2 1例 ,术中后囊切开 17例。1 2 外伤性质…  相似文献   

19.
李莉  钟珊  李敏  杨珂 《新医学》2009,40(7):455-457
目的:探讨两种计算公式预测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125例(130眼)术前视力为光感至0.30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无缝线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分为2组,A组60例(65眼),术前测量眼轴和角膜曲率,根据SRK—T公式计算屈光度选择植入人工晶状体;B组65例(65眼),按经验公式选择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日、第7日裸眼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第1日、第7日视力(国际标准视力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组术后视力多数为0.5以上,而B组术后视力多数为0.4以下。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程度较轻,未影响视力。结论:对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SRK.T公式计算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视力恢复优于按经验公式选择植入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者。  相似文献   

20.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最佳治疗方法.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瞳孔前膜形成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作者将我院 1999年 10月~ 2001年 3月收治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 5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