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腔肺连接术在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报道全腔肺连接术在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经验。方法 :本组 15例采用低温体外循环心房内侧隧道法 ,即将上腔静脉横断 ,远心端与右肺动脉上缘端侧吻合 ,下腔静脉经心内隧道经上腔静脉近心端与主肺动脉远心端 ,对端吻合 ,3例采用常温平行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外管道全腔肺连接术 ,18例均合并肺窄。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紫绀消失 ,出院时SaO2 达 91%~ 96% ,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全腔肺连接术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效果满意 ,适应证广泛 ,心外管道法手术操作简化 ,心脏不停跳 ,有利于心肌的保护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全腔肺连接术在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经验。方法:本组15例采用低温体外循环心房内侧隧道法,即将上腔静脉横断,远心端与右肺动脉上缘端侧吻合,下腔静脉经心内隧道经上腔静脉近心端与主肺动脉远心端,对端吻合,3例采用常温平行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外管道全腔肺连接术,18例均合并肺窄。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紫绀消失,出院时SaO2达91%--96%,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全腔肺连接术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效果满意,适应证广泛,心外管道法手术操作简化,心脏不停跳,有利于心肌的保护。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同种带瓣管道已经广泛应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临床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近中期效果,但其长期耐久性还有待提高.回顾性分析自行制备和液氮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①选择南京人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2003-01/2007-10应用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17例,其中法洛四联症7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问隔缺损3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2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2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3例,其中1例合并右心室双出口.②手术方式:肺动脉带单瓣血管片作右心室流出道跨环补片7例,Rastelli术4例,肺动脉-右心室流出道外管道连接术3例,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2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1例.⑨观察术后早期及随访期间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①16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1例术中心脏复跳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死亡.术后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心力衰竭:其余15例均痊愈出院.②随访1~48个月,15例患者生活质量良好.超声心动图示植入的同种带瓣管道无明显钙化、衰败.结论:液氮深低温保存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早、中期效果良好,远期防止同种带瓣管道钙化、衰败是临床进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对1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外科治疗,其中单心室7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并右心双出口3例,右室双出口并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例,合并三房心1例,左上腔3例,1例二尖瓣重度反流。结果:全组手术无围术期死亡,1例年龄大并二尖瓣成形者术后8d左右出现下腔静脉综合征表现,经治疗后好转;其余均无顽固性胸腹水发生。随访2~48个月,无心律失常发生,氧饱和度93%~97%,心功能(NYHA)Ⅰ~Ⅱ级。结论: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能有效治疗不能解剖矫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弥补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不足,而恰当的围术期处理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法乐氏四联症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其病变包括心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和右室肥大等四种畸形;其中又以心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为主要病变。四联症矫治术后,右向左分流矫正,血流方面方向改变,肺血流量明显增多,呼吸和循环  相似文献   

6.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往往合并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发育不良或闭锁,已往外科修复采用跨瓣环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但解除RVOT狭窄的同时往往会导致肺动脉瓣反流,而长期肺动脉瓣反流可致右心室容量及压力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心律失常、运动耐力下降或心力衰竭[1-2]。我科于2002年6月至2011年11月对例合并肺动脉狭窄或闭锁的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采用自身主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连接的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对14例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患者采用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其中三尖瓣闭锁5例,单心室6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2例,右室双出口1例,全组患者均有肺动脉瓣狭窄,其肺动脉主干及分支发育较好。全组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7.1%)。此外,1例出现脑部并发症,1例乳糜胸经手术治愈。术后未出现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示吻合口均通畅。术后随访1~25个月,无死亡。动脉血氧饱和度91%~95%,恢复良好。结论:对手术适应证合适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全自体组织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可取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有望成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其发病率占 1 0 %。由于瓣口狭窄 ,右室射血阻力增加 ,致右室与肺动脉之间出现收缩期压力阶差 ,狭窄越重 ,其压力阶差越大。随着病变进展 ,右室和室间隔变厚 ,右室腔变小 ,重者可发生右心衰竭。作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 (简称PBPV)治疗肺动脉瓣狭窄 2 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患儿均经临床体检、心电图、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诊断为肺动脉瓣狭窄 ,男 1 6例 ,女 4例 ,年龄 2 5~ 1 3岁。在全麻下穿刺左、右股静脉 ,经一侧股静脉送入右室造影导管 ,于右室中部造…  相似文献   

9.
正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stenosis,PS)即肺动脉口的狭窄,是一种由于肺动脉瓣病变导致的右心室到肺动脉血流受阻的情况~([1]),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8%~10%~([2])。由于病情发展缓慢,成人病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继发性右心室肥厚,15%~20%可引起明显的右室流出道梗阻~([3]),部分重症病人可出现严重低氧和右心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临床上有不适症状、存在明显梗阻[右室/肺动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用同种带瓣管道矫治复杂先心的体会。方法:自1996年5月至2002年12月用同种带瓣管道治疗复杂先心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19岁,Fauot四联症17例,右室双出口3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4例,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共用同种主动脉管道15例,肺动脉管道9例,Fallot四联症和右室双出口均用同种带瓣管道作跨瓣环补片,保持管道动脉瓣和病人肺动脉瓣在同一平面上,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作左室到主肺动脉同种主动脉反“C”字管道连接,管道近端接一段长约2.5cm预凝人造血管。结果:术后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1例病人随访过程中出现慢性心功能不全,其余病人均健康生存,心功能Ⅰ级18例,Ⅱ级2例。结论:用同种带瓣管道矫治复杂先心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血流动力学好、毋需抗凝、抗感染效果好、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告应用解剖矫正术治疗合并心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方法采用Rastelli术对15岁和17岁2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解剖矫正。采用涤纶片做心内隧道,牛颈静脉带瓣管道做心外管道。结果术后无死亡。随访2~5个月,疗效满意。结论Rastelli术解剖矫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心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狭窄,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带瓣管道通常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重建右心室与肺动脉的连接。已经有多种管道在临床中应用,如同种带瓣管道,牛颈静脉带瓣管道等,本文总结了采用新鲜自体心包手工缝制三个瓣叶的带瓣心包管道的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狭窄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9例患儿接受了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其中心外管道1例,心内板障8例,板障开窗6例.病种分别为单心室6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伴完全性房室共同通道(CAVSD)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所有病例均有肺动脉瓣狭窄.结果 8例痊愈出院,1例早期死亡,为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和肝静脉单独回流于心房的患儿,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症和缺氧.结论 TCPC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完全生理性矫治的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和近远期效果,手术指征的选择、手术中足够大的吻合口和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但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4.
高云楷  李淑娟 《天津护理》2007,15(6):361-362
心房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TCPC)是将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端侧吻合;横断下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逢闭近心端,将下腔静脉通过人工血管与主肺动脉端侧吻合,增加肺循环血流量。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主动脉阻断时间短,可分期手术,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低等优点。我病房2006年12月26日为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心房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例简介患儿女性,6岁半,出生后3个月即诊断为“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曾于2年前在外院行双向格林术及动脉导管结扎术。于2006年12月19日以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一单心室、大…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1年1月至1988年1月,对各种先天性心脏病行带牛心包单瓣补片手术共505例,其中包括严重肺动脉狭窄的紫绀型法乐氏四联症422例;右心室双出口、假性动脉干、法乐氏三联症、肺动脉狭窄和肺动脉闭锁等83例。近期和远期效果均良好,并能  相似文献   

16.
全腔静脉与肺动脉连接术是近年来治疗复杂性心脏畸形的一种新方法。术式特点是将上腔静脉切断后用其远心端与右肺动脉作端侧吻合,同时将下腔静脉通过右心房隧道或管道与上腔静脉连接,最后作上腔静脉近心端与肺动脉端侧吻合,使全身静脉血液不通过右心房直接进入肺脏。由于病变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国内开展单位较少。我科  相似文献   

17.
肺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约为先天性心脏病的10%.由于瓣口狭窄,流入肺部的血液量减少,致右室压力增加,右室和肺动脉之间产生收缩期压力阶差,引起右心室肥厚,最终出现右心室扩张和右心衰,轻微者只听到心脏杂音,重度狭窄者可有运动耐力差、易疲倦、末梢紫绀,甚至出现运动后晕厥或猝死,传统方法是进行肺动脉瓣切开术[1].  相似文献   

18.
右心室双出口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总结右心室双出口(DORV)病人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6年5月至2004年6月,87例DORV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主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VSD)74例,肺动脉瓣下型VSD5例,两大动脉瓣下型VSD8例。有肺动脉高压者14例,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8例。采用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跨瓣或不跨瓣补片加宽右室流出道73例,左心室-主动脉心内隧道连接及右心室-肺动脉心外管道连接3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8例,姑息手术3例。结果:全组早期死亡5例,其中因重度肺动脉高压死亡3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死亡2例;82例生存者中76例随访5个月~8年,晚期死于重度右心衰1例;1例病人术后发现VSD残余分流,再次手术缝闭;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根据右心室双出口的不同类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保证重建的左右心室流出道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无肺动脉狭窄的DORV,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治疗,以避免产生不可逆的肺血管病变,增加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术式的应用范围及近、中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自1999年至2007年31例TCPC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分为儿童组(≤16岁,21例)和成人组(10例),全部病例中单心室15例,完全性心内膜膜垫缺损并右心室双出口8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并右心室双出口3例,三尖瓣闭锁3例,右心室双出口并左心室发育不良1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住并法洛四联症1例.其中合并3房心1例,永存左上腔10例,二尖瓣中、重度返流1例,共同瓣中度返流3例.所有病例均合并肺窄且肺动脉发育良好.行TCPC,其中心内隧道10例,心外管道21例;28例在体外循环下手术,3例为非体外循环手术.结果 儿童组无囤术期死亡,无顽固性胸腔积液;成人组死亡2例,3例出现顽固性胸腔积液,1例出现下腔静脉淤滞症状,经治疗后消失.随访6个月至8年,心功能Ⅰ级26例,Ⅱ级2例,Ⅲ级1例.结论 TCPC手术是功能性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有效方法,成人术后并发症较多,近、中期效果主要与房室瓣返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例右室双出口矫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右室双出口患者室间隔缺损均为主动脉瓣下型,均采用心内隧道连接室间隔缺损与主动脉开口,自体心包片加宽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无左室流出道狭窄或右室流出道狭窄。随访3月-9年,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右室双出口解剖类型复杂,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决定手术方案。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重建左室流出道及右室流出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