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探讨其生理意义。方法:选用足月胎儿尸体标本11具,解剖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用游标卡尺进行相关测量。结果:在22侧腰椎标本中未发现横孔上韧带,L1、L2和L3横孔下韧带的宽度、厚度和长度分别为:L1:(1.4±0.4)mm、(0.4±0.2)mm、(2.8±0.5)mm,L2:(1.3±0.4)mm、(0.4±0.2)mm、(2.8±0.5)mm,L3:(1.6±0.1)mm、(0.4±0.1)mm、(2.8±0.9)mm,L4和L5椎间孔内未发现横孔下韧带;标本中未发现体横上韧带,体横下韧带分布于L3~L5椎间孔的外侧,其宽度、厚度和长度分别为:L3:(2.1±0.4)mm、(0.6±0.1)mm、(4.5±1.2)mm、L4:(2.0±1.2)mm、(0.4±0.2)mm、(5.7±0.8)mm,L5:(2.4±0.8)mm、(0.4±0.2)mm、(5.0±1.0)mm。结论:胎儿腰椎间孔韧带普遍存在,其为腰椎的正常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胸腰结合区椎骨的关节突从冠状位向矢状位转变的性状特点和分型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完整成套椎骨,仔细观察第9胸椎~第5腰椎(T9~L5)各椎骨关节突方位的性状,及其与相应乳突的位置关系。结果:在男性和女性椎骨中均发现,胸腰结合区椎骨的关节突从冠状位转变为矢状位,均有2种方式,即突变型与渐变型,男性中突变型占35.3%,渐变Ⅰ型44.1%,渐变Ⅱ型20.6%;女性中突变型占52.2%,渐变Ⅰ型34.8%,渐变Ⅱ型13.1%。男女各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女性椎骨关节突方位转变在受力特点和形态学特征存在差异,对预防脊柱胸腰结合区运动损伤和临床治疗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20具成人腰骶部脊住标本上,作钝性分离,解剖和观察了腰椎关节突关节的神经支配。结果显示;腰推关节突关节是由腰神经后内侧支支配,每一后内侧支发出三个关节支(上关节支、中夫节支和下关节支),支配三个相邻的腰椎关节突关节。而就一个腰椎关节突关节来说,同时受相邻的三个节段的后内侧支支配,形成三节段的分布模式。根据这一分布模式,提出了腰椎关节突关节损伤后外科治疗时应用环形切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椎上关节突外缘的形态特点及其与椎弓根中心的关系。方法 :对 10 0套成人干燥腰椎骨标本上关节突乳突的形态特点及其外缘切线与椎弓根外侧骨皮质及中心进行了观测。结果 :L110 0 % ,L2 98.1% ,L396 .4% ,L4 4 5 .8% ,L58.1%上关节突外缘切线位于椎弓根中心的外侧。上关节突外缘切线距椎弓根外侧骨皮质的距离为L1(1.8± 0 .7)mm ,L2 (1.5± 0 .5 )mm ,L3(2 .3± 1.5 )mm。结论 :上关节突外缘多位于椎弓根中心的外侧 ,以它做为椎弓根螺钉进钉的定位标志过于偏外。  相似文献   

5.
下腰椎椎板、关节突的影像学测量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测量30例腰痛患者的腰椎X线正位片及下腰椎椎板、关节突CT平扫片,获得椎板、关节突钉道长度、椎板厚度、椎板外斜角及柞板下倾角的相关数据.结果:下腰椎椎板、关节突钉道长度(cm):L3/4男性为(4.63±0.75),女性为(4.40±0.63),L4/5男性为(5.12±0.45),女性为(5.03±0.39),L5/S1男性为(5.47±0.65),女性为(5.35±0.57),钉道长度自L3/4至L5/S1逐渐增大,且测鼍数据男性较女性长,有统计学意义.椎板厚度(mm):L3男性为(5.4±0.8),女性为(5.2±0.73),L4男性为(6.7±1.4),女性为(6.4±1.5),L5男性为(6.4±1.4),女性为(6.2±1.45),椎板厚度L4较L3厚,L5较L4薄,男性较女性厚,有统计学意义.椎板外斜角(°):L3/4男性为(46±5.1),女性为(45±4.8),L4/5男性为(43±3.8),女性为(44±4.1),L5/S1男性为(36±3.5),女性为(35±3.0),椎板外斜角自L3/4至L5/S1逐渐减小,男性与女性之间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椎板下倾角(°):L3/4男性为(49±3.6),女性为(48±3.0),L4/5男性为(47±3.1),女性为(48±2.2),L5/S1男性为(51±2.5),女性为(50±1.8),椎板下倾角L4/5较L3/4小,L5/S1较L4/5大,男、女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测量患者影像学资料可获得个体化的下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应用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应用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临床提供青少年关节突及椎管相关的解剖学测量数据.方法:年龄在14~19岁(平均16.5岁)25例原配完整的胸腰椎(T1~L5)标本,分别测量卜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下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下关节突根部外缘宽度、椎弓根内缘间距和椎管前后径,并与成人数据比较.结果:上、下关节突间距、椎弓根内缘间距和上关节突内缘间距/椎弓根内缘间距由上到下都旱两边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变化趋势而椎孔前后径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上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与下关节突内缘间距相关系数为0.92,下关节突内缘间距与下关节突根部外缘间宽度相关系数为0.83.结论:14~19岁青少年以上测量数据与成人数据均无显著性差异,并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为临床青少年脊柱椎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上关节突内缘中点间距总是小于椎弓根内缘间距,中、下胸段椎弓根螺钉间距要小于上胸段和腰段.  相似文献   

7.
胸椎上关节突基底外1/3点为椎弓根进钉点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胸椎上关节突基底外1/3点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为胸椎椎弓根穿钉提供一种新的定位方法。方法:选取45具成人干燥骨标本(男25具,女20具),测量胸椎上关节突基底外1/3点至相应椎弓根上缘、下缘、中轴线垂直距离,至内缘、外缘、中轴线水平距离,最适内倾角度、最适尾倾角度、最大内倾角度、最大尾倾角度。据测量结果设置穿钉参数,在5具尸体上模拟穿钉,CT评价螺钉位置。结果:各组长度、角度之性差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胸椎上关节突基底外1/3点在椎弓根上缘、下缘、内缘、外缘所成框内,与椎弓根中轴线接近;最适内倾角度T1 ̄T3为25°,T4 ̄T10为15°,最适尾倾角度10°,据此参数在5具尸体上模拟穿钉均获成功。结论:胸椎上关节突基底外1/3点作胸椎椎弓根穿钉定位点,具有准确、可靠、简单实用等优点,是一良好的解剖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胎儿胸椎间孔韧带的观测,为国人提供胎儿胸椎间孔韧带的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足月胎儿尸体标本15具,解剖观察胸椎间孔韧带,用游标卡尺进行相关测量。结果:在30侧胸椎标本中未发现横孔上韧带和体横韧带,T1 ̄T12均发现横孔下韧带,其出现率从T1 ̄T12分别为10.0%、10.0%、23.3%、30%、46.7%、53.3%、76.7%、80.0%、80.8%、86.7%、90.0%、86.7%;T3 ̄T12横孔下韧带的长度随着椎骨序数的增加而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胎儿胸椎间孔韧带普遍存在,其为胸椎的正常组织结构,对胸椎神经根管内的结构具有固定、支持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阮彩莲 《解剖学报》2014,45(1):94-97
目的 采用影像学的方法测量下腰椎中的上关节突以及椎弓峡部的相关解剖结构,并分析新型腰椎后路植骨术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范围以及其与患者的身高、体重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腰椎正侧位X线片正常的成年人300例,男女各150例,采用Digimizer软件测量第3~5腰椎(L3~5)椎体的上关节突的宽度、长度、深度、峡部深度、植骨长度以及绝对深度,并采用线性回归方程法分析这些指标与患者的升高、体重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 男、女上关节突的宽度、长度、深度以及峡部的深度和绝对深度与患者的体重和身高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植骨床的长度与身高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而与体重之间无相关性,P>0.05。 结论 采用影像学法测量下腰椎中的上关节突以及峡部的相关解剖结构,能够为腰椎后路植骨手术操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变化及其对腰椎退行滑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研究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变化及其对腰椎退行性变滑脱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42例腰椎退行性变滑脱(LDS)、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病人的X光、CT进行测量其椎间盘的高度比、关节突关节的角度以及关节突关节的横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结果:与LDH组相比,LDS组的关节突关节角偏矢状角,其椎间盘的高度比以及关节突关节的横径均较少。结论:腰椎关节突关节宽基部横径越小,该关节角度越趋于矢状位,腰椎滑移几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
椎板下棘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出现率及形态特征,探讨其与黄韧带骨化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82套成人全脊椎配套骨标本和12例全脊柱尸体标本进行观测、分型,并对其长、宽、厚测量。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C7 ̄L5,出现率较高段在T8 ̄12,最高为T10达80.5%,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长与宽最大均值区间均为T9 ̄12,其最大均值均位于T10,分别为(4.1±2.1)mm和(4.4±2.3)mm。结论:下胸段椎板下棘的出现率高且形体较大;总体分布呈以T10为峰顶的“山峰”形变化趋势;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椎板下棘成因可能与小关节的活动度及黄韧带骨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Thirty-two human vertebral column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Kanazawa Collec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Kanazawa, Japan. The superior articular joint surface was categorised into the thoracic type and the lumbar type, and the pattern of the change from one type to the other in the lower thoracic and upper lumbar region was examined. In 21 of 32 cases (66%), the change from the thoracic to the lumbar type occurred over 2 vertebral segments, either between the 12th thoracic and 1st lumbar vertebrae (44%) or between the 11th and 12th thoracic vertebrae (22%). In the remaining 11 cases (34%), the change occurred over 3 vertebral segments, with a transitional type of articular surface. The change from the thoracic to lumbar type of articular surface has been believed to occur over 2 vertebral segments, but occurs over 3 segments in as many as 34% of the articular surfaces.  相似文献   

13.
椎板下棘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形态特点,探讨其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具成人干燥椎骨和10件脊柱腰骶段标本的椎板下棘进行观测,分析其对椎间管构成的影响;结合MED术式的通道和操作过程,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结果:椎板下棘位于椎板下缘前外近椎弓根下切迹处。可出现于所有胸腰椎,出现率为83.3%;出现率最高在第12胸椎,为52.4%。椎板下棘分布不规则,出现在胸腰段较多。结论:椎板下棘是胸腰椎的骨性结构,有必要给予命名;椎板下棘参与构成神经根管的骨性后壁,可造成神经根受压;后路MED可引起椎板下棘断脱,造成神经根受压或损伤。  相似文献   

14.
腰骶移行椎椎体及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腰骶移行椎椎体及椎板的形态学特点,为临床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91例腰骶移行椎椎体上面矢状径/横径,椎体前高/后高,上关节突关节面的矢状径、横径及其与正中矢状面夹角等进行测量.结果:腰骶移行椎椎体上面矢状径与横径比为0.64,前/后比为1.21.上关节突关节面高度,左(14.1±2.1)mm,右(13.9±1.5)mm;宽度,左(16.0±1.8)mm,右(16.2±1.5)mm;与正中矢状面夹角,左(56.3°±7.8°),右(55.9°±7.3°).结论:(1)腰骶移行椎椎体的形态与正常L5椎体形态相近,故在腰椎正侧位片及CT、MRI片难以根据其椎体形态学特点推断是否为移行椎,后路手术时很难根据椎板及棘突上关节突的形态特点来判断腰骶移行椎.(2)腰骶移行椎的下关节突明显小于上关节突,说明小关节突很少或几乎不向下传导应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量国人腰椎4、5(L4、L5)棘突、椎板及下关节突相关解剖学结构,为设计最优化的椎弓根螺钉- 翼状曲面钢板系统提供数据基础,为下一步临床试验奠定基础。方法:选取长征医院患者的脊柱三维CT影像学资 料,并将其通过3D打印技术建立模型,采用不同影像学测量方法及在3D模型上进行实物测量的方法,获得L4、L5 棘突厚度、棘突侧面大小、下关节突厚度、椎板与棘突成角、下关节突与椎板成角、下关节突与棘突成角、棘突 根部至上关节突根部的距离等数据。结果:男、女性测量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以男性为例,L4的棘突边距、 棘突中央高度分别为(24.55±2.31)mm、(23.06±2.89)mm,L5的棘突边距和棘突中央高度则分别为(20.87± 2.61)mm、(21.52±3.08)mm,两椎体的棘突厚度均呈从上至下增厚的趋势。在L4,棘突根部至上关节突根部距 离、棘突侧面与下关节突面夹角、下关节突面与椎板面夹角(A2)、下关节突面中心处矢状线方向厚度和下关节突 面中心处垂直于下关节突面方向的厚度分别为(10.33±1.03)mm、(149.74±6.40) °、(140.53±12.33) °、(10.51± 0.53)mm、(10.98±0.65)mm ;在L5,由于3D打印模型的L4、L5为一个整体,影响了A2的测量,其他指标分别 为(16.42±1.66)mm、(146.47±7.90) °、(11.38±0.86)mm、(10.15±0.62)mm。结论:国人脊柱L4、L5椎板、 棘突及上、下关节突的解剖学数据可为腰椎峡部翼状曲面钢板的设计研发提供精确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临床诊治脊柱胸段及胸廓疾患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填补国人人类学数据。方法:观察成人成套椎骨标本及新鲜尸体脊柱(C7~T12)。结果:T1、T2存在凹面形和平面形,但还存在横槽形,从T1~T4凹面形横突肋凹逐渐增多,T3、T4均为凹面形,T5~T9平面形逐渐增多;T10~T12无明显横突肋凹并逐渐增多;横突肋凹的位置在前端上中位T1~T3均为零,T4~T9逐渐增多,到T10渐减。结论:横突肋凹T1、T2存在横槽形,T3、T4均为深凹面形;横突肋凹形态特征T1~T12与相应椎骨肋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胸、腰椎横突形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测量45具胸、腰椎干燥骨标本T1~L5节段(T11-T12除外)横突长度、厚度、高度、上仰角、及后仰角,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胸椎横突与腰椎横突形态的具体差异.结果:胸椎横突与腰椎横突间各项测量参数除个别节段外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胸椎横突长度长于腰椎(L3及L5除外),厚度厚于腰椎(L5除外),高度高于腰椎(L5除外),后仰角大于腰椎.结论:胸腰椎横突形态明显不同,胸椎横突可做内固定之用,腰椎横突宜做定位标志,从胸椎横突至椎体螺钉固定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腰椎棘突间区的解剖学参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械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测量52具成人完整福尔马林固定标本T12-S1。段脊柱的棘突间距、棘突顶距、棘突长度、相邻棘突上下缘及中央厚度。测量数据用SPm115。软件行方差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数据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棘突间距从上到下逐渐减小,L1~2为7.61mm(女,7.75),L5~S1为4.03mm(女,6.49)。棘突顶距、棘突长度中段较大,上段和下段较小。棘突顶距,T12~L1为54.63mm(女,54.63),至L2-3,增大为60.18mm(女,53.64)又逐渐变小,至L4~5,减小为45.07mm(女,49.40)。棘突长度,L3最大,25.45mm(女性L4最大18.71mm),L1和L5分别为21.63mm(女,17.08)和21.41mm(女,17.44)。相邻上-棘突下缘厚度普遍大于下一棘突上缘厚度。差值呈偏态分布,中位数为3.28,75%位数为5.13。棘突顶距与身长呈中低度正相关。相邻椎间隙指标呈中高度正相关。女性较男性棘突较短、薄、矮。结论:该研究为腰椎棘突间内固定器械的设计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