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TRAP法检测了176例不同病变胃粘膜组织端粒酶活性(TA),同时采用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了35例胃癌及其相应的19例癌旁和13例手术切缘组织端粒限制性片段(TRF)长度。结果显示:①176例不同胃粘膜病变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及胃癌(GC)TA阳性检出 率分别为24.6%、38.5%、37.5%及92.3%,而正常组织(N)未检出TA,明  相似文献   

2.
胃粘膜癌前病变组织中MG7—Ag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粘膜癌前病变组织中MG7┐Ag的表达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成都总医院汤礼军田伏洲麻晓林①晏才杰①周丁华①关键词胃肿瘤;抗原,肿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2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肠化生)及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异型增生)是内镜活检及手术切...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PCNA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用DNA重组法将人PC-NA基因反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DOR-neo中,构建成PCN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DR-PCNA,用LipofectAMINTM介导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经G418筛选获得的转染细胞系SGC/PCNA与亲本细胞相比,其生长速度减慢,RNA、蛋白质生物合成受到抑制,S期、G2/M期DNA含量降低,移植瘤生长速度减慢,瘤体平均直径(0.54±0.13)cm,明显小于对照组(1.51±0.11)cm。结果表明,PCNA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对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与细胞增殖及周期相关的PCNA、Cyclin D1和P27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包含正常胃黏膜组织、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组织的组织芯片.组织诊断由病理科医师对每一点进行检查、确定。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PCNA、Cyclin D1和P27从正常胃黏膜到胃癌组织的表达变化趋势。结果PCNA和Cyclin D1在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组织中表达均较正常胃黏膜增高;P27在胃癌、异型增生、肠化生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胃黏膜降低。结论PCNA、Cyclin D1和P27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与正常胃黏膜比较均有较大差异,且有逐渐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均与胃癌的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通过检测Aurora-A、Aurora-B在胃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胃癌组织,25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4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Aurora-A和Aurora-B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组织间、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组织间的表达差异与两蛋白之间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urora-A、Aurora-B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P〈0.05)和正常胃粘膜组织(P〈0.01);Aurora-A、Aurora-B蛋白在高、中、低分化胃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urora-A与Aurora-B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Aurora-A和Aurora-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组织中较高,且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PCNA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用DNA重组法将人PCNA基因反向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DOR-neo中,构建成PCN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DR-PCNA,用Lipofect AMIN^TM介导转梁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并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经G418筛选获得的转染细胞系SGC/PCNA与亲本细胞相比,其生长速度减慢,RNA、蛋白质生物合成受到抑制,S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g样蛋白的表达与恶性肿瘤分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2例乳腺癌,大肠癌,胃癌等上皮性恶性肿瘤及相位正常组织细胞内Ig样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Ig样蛋白与PCNA在这些肿瘤细胞内部呈阳性反应,而在相应的正常组织细胞内这两种蛋白表达很少或不表达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MRI相对信号强度与PCNA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的MRI相对信号强度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26例肺癌患者,术前用Resonex 0.38T磁共振成像系统,行横断而SE T1WI,GR序列成像,增强后行SE T1MI。术后标本采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PCNA在26例肺癌中的表达。结果 Gd-DTPA增强后增殖活性较低的肿瘤细胞(5%〈PCNA≤50%),其MRI相对信号强度啬值明显瘤细胞吸收Gd  相似文献   

10.
星形细胞瘤微血管数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3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微血管数(MVQ)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FGF)、细胞增殖活性(PCNA)表达,探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VQ与VEGF、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LI)及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表达阳性星形细胞瘤的MVQ显著高于VEGF阴性星形细胞瘤(P〈0.01),MVQ与VEGF表达、PCNALI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和0.3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血液系统肿瘤中N-ras癌基因点突变的活性。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8例恶性血液病Nras基因的突变活性,包括:ANLL6例,ALL12例,HD2例,NHL3例,MDS5例。结果:28例中PCRSSCP检测与正常对照,发生阳性者4例(14.6%),其中ALL1例(8.3%)、ANLL1例(16.6%)、MDS2例(40%)。4例中有2例临床缓解后持续阳性,1例为ALL患者,于骨髓移植后104d复发死亡。1例MDS患者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另2例临床缓解后3个月检测转阴,其中1例为ANLL,1例为MDS。结论:PCRSSCP方法可作为一种癌基因点突变检测手段常规应用于临床,但值得注意的是,PCRSSCP方法只能提供分析区域是否存在突变点,而不能提供突变性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国人北方汉族2型DM醛糖还原酶(AR)基因5’端的(AC)n的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易感性的关系,用^32PdCTP掺入PCR,6%甲酰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放射性自显影的方法,分析了116例2型DM「包括无并发症(NDC)组66例,视网膜病变(DRP)组50例」和42例正常对照组(CON)AR基因5’端(AC)n的多态性。结果显示,DM组和对照组均发现7种等位基因Z-6~Z+6,Z-2  相似文献   

13.
采用自行设计、选择含天然HDAg部分片段的人工合成27肽建立EIA检测抗HDV方法,在国内8家医院检测各类人员中血清抗HDV状况。HDV抗原合成肽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合成。结果:献血员(315例),甲型肝炎(113例)和非乙型肝炎(154例)中2例阳性;在HBV感染者中共检出抗HDv(+)为2l5/1482(14.51%)。其中AsC为14/414(3.38%)、AH为11/76(14.47%),CPH为5/28(17.86%)、CAH为32/181(17.68%)SH为17/86(19.77%),LC为52/142(36.62%),PHC为30/130(23.08%),另54/425(12.71%)未分型。同一单位抗HDV的检出与已往用市售试剂结果基本一致,与Abbott试剂符合率为94.9%(74/78)。提示本HDV抗原27肽具有HDV抗原活性,能特异地为天然抗HDV识别,可作为检测抗HDV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14.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一种分子量为33~36kDa的非线核蛋白,其表达因细胞周期而异,大部分G0~G1期细胞无明显的PCN表达,G1晚期其表达大幅度增加,S期达高峰,G2~M期下降,本文就PCNA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分级和预后估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满足丙型肝炎病毒(HCV)EIA检测的需要,构建含优势抗原表位的HCV嵌合重组抗原。方法: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获得了不同的HCV嵌合抗原NC1和NC2。含嵌合基因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目的抗原,其中包括结构区核壳蛋白C22和不同长度的非结构区蛋白NS3;表达产物经离子交换和盐析纯化。结果:用针对C22或NS3抗原表位特异性血清及系列血清进行了检测,表明NC1和NC2均同时具有C22和NS3抗原的免疫反应性。以嵌合抗原制备的抗HCVEIA试剂检测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第三代Panel血清时,其阳性、阴性通过率都符合要求。结论:构建的嵌合抗原有多个优势抗原表位,可用于HCVEIA检测  相似文献   

16.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蛋白,在DNA复制和修复中起作用。本实验用γ射线照射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CREF)诱导p53,研究照射后PCNA表达的机制。方法:实验用pBACAT(其PCNA-氯霉素转移酶报告基因区域内含有人PCNA启动子序列)和pCMV-DMp53(表达突变型p53蛋白)两种质粒,照前24小时用磷酸钙介导法将报告质粒转染细胞,6小时后实行甘油休克;转染24小时后用137 Csγ射线照射CREF12Gy,剂量率为1.25Gy·min-1。照后在48小时内进行细胞瞬…  相似文献   

17.
罗晓勇  张少华 《人民军医》2000,43(5):268-269
胃癌肝转移是血道转移的主要路径,B超、CT和磁共振( MRI)虽被认为是肝转移癌很有价值的诊断手段,但对早期微小肝转移癌的诊断仍有困难。为此,我们对患者十二指肠引流液中肿瘤相关抗原 MG-Ags含量进行测定,以探讨胃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住院病人49例。其中非肿瘤组(A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0~72岁,平均56岁。胃癌组(B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6~80岁,平均58岁。胃癌合并肝转移组(C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40~75岁,平均61岁。49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乳头瘤病毒(HPV)、细胞角蛋白13(CK1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在子宫颈癌的表达及对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预后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多聚酶链反应PCR法,对30 例子宫颈癌组织标本石蜡切片中HPV、PCNA、DK13 的表达进了观察研究。结果:①感染乳头瘤病毒HPV18型是子宫颈癌的原因之一;②子宫颈鳞癌细胞核中PCNA含量与鳞癌分级呈正相关;③CK13 在子宫颈鳞癌细胞中的表达率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度、预测预后的指标。结论:子宫颈癌的发生与乳头瘤病毒HPV18 型感染相关;PCNA、CK13 在子宫颈癌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宫颈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三者之间尚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建立了一套人白细胞抗原配型技术,包括HLA-DR单链构象多态性,异二聚体分析和HLA-DR,DP-DNA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对63例骨髓移植供,受体进行了分析,其中经血清学确定为HLA相合的15对PCR-SCP分析完全相合;5对因病人血细胞数目和功能异常而供,受体血清不方法无法分型,PCR-SCP分析确定3对相合,2对不相合,病人临床缓解后重复血清学HLA  相似文献   

20.
应用组织学,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对189例各组织学类型胃癌的神经内分泌(NE)细胞进行观察,并对其中127例患者进行随访。85例检出CgA阳性癌细胞(45.0%),其中73例进一步做各类激素抗体检测,所采用的9种激素抗体在胃癌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NE阳性癌细胞多出现在分化差的胃癌组织学类型中(P<0.01),某些激素种类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关系较密切。NE阳性胃癌组40例的淋巴结转移癌灶中19例有转移NE阳性细胞,其中13例HCG表达阳性(68.42%),明显高于其他激素的阳性表达(10%~31.6%,P<0.001)。胃癌中产生某些激素与患者存活期有关。上述结果提示:胃癌中某些NE细胞分泌的激素产物可能对胃癌浸润转移及预后有较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