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认为《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出的“气反”理论,与近代学者提出的“生物全息律”相一致,为后世上病取下,下病取上,中病傍取,内证外治,外证内治,上下并治等治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可弥补八纲辨证及“八法”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五常政大论》又云:“汗之则疮已”.《外科正宗》在肿疡治法中说:“身体拘急,脉紧恶寒,饮热就暖者,邪在表也,宜汗之”.  相似文献   

3.
张铨 《西部中医药》2006,19(9):27-27
气反治法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原文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即言其疾病的症状表现部位与病机不相一致时,则当求其本而治之.  相似文献   

4.
《傅青主女科》是一部临床价值颇高的妇科专著。它不但医理论述精辟,立方用药新颖,在治法方面也有独道之处。现仅淡淡书中的间治法。间治法即间隔之法,亦称偏治法。《石室秘录》曰:“偏治者,乃一偏之治法。譬如人病心痛,不治心而偏治肝;譬如病在上而偏治下;譬如病在右而偏治左;譬如病在四肢手足而偏治其腹心也。”间治法源于《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此后,  相似文献   

5.
气反治则始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内说:“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言其疾病的症状部位与病机不相一致时,则当求其本而治之。气反治则临床运用十分广  相似文献   

6.
《灵枢·终始》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素问·五常政大论》亦载:“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此即“上病下治”和“下病上治”的理论依据。由于中医学视人体为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基于这个理论,还有“内病外治”、“外病内治”、“脏病治腑”、“腑病治脏”等治法。这些治法均是从整体高度把握病机的关键,以“治病必求  相似文献   

7.
试论“气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反”一词,见于医籍记载的,首推《素问》五常政大论。气是病气(即病理),反是相反,意思是内在的病理变化与外在的症状表现不一致。“五常政大论”主要是论述五运有政令之常,也有其变,进而说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其普遍规律,也有其特殊情况,因此在治法上就不可守成不变。“气反”在这里提出,正是说明疾病的发生有这样一种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8.
余尝撰文,言老子西去不知所终事,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老君乃欲登高延寿,遂其“长生久视”之志。后世仙家,踵哲人迹,多事山居。段玉裁注《说文》:“《释名》曰,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字‘人’旁作‘山’也。”老而不死固未之有也,登高延寿则含医理。《素问·五常政大论》谓:“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  相似文献   

9.
“气反”治则 ,见于《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有“气反者 ,病在上 ,取之下 ;病在下 ,取之上 ;病在中 ,傍取之。”的论述 ,亦即病情出现病“本”在此 ,而病“标”在彼者 ,按中医治病救本治则 ,针对病本进行治疗 ,而不是对症处理 ,就是属于《内经》“气反”治法的范畴。《伤寒论》中虽没有明确提及“气反” ,但六经病证治中却包含了许多“气反”治法运用的实例 ,现分析《伤寒论》中“气反”治法运用的条文 ,揭示其临床运用的内在规律 ,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精髓的理解。1 宣上通下 ,下病上治《伤寒论》原文 44条指出 :“太…  相似文献   

10.
从肝主疏泄谈调畅情志和女子亚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泄”一词最早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云:“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王冰注曰:“生气上发,故土体疏泄;木之专政,故苍气上达。达,通也。”张介宾《类经·运气类》云:“木气动,生气达,故土体疏泄而通也。”与《素问·宝命全形论》的“土得木而达”.是同一意思,指木气条达,土得木制化而疏通。隐含了肝木具有条达、疏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出“气反”的治法以后,历代医家宗其旨而代有发展。张景岳云:“气反者,本在此而标在彼也,其病既反,其治亦宜反”。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这一理论,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暖气、耳呜、痛经,效果较好。兹举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2.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灵枢·终始》篇亦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在这些治法中,仅指出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头病取足。至于临床中并非罕见的上下交病如何处理,经文未及。《临证指南医案·吐血》某上下失血案云:“今饮食甚少,上下交病,治在中焦”。由此有“上下交病治其中”之说。中指脾胃而言。《金匮要略心典》云:“中者脾胃也……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故中央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及于偏……是故求阴阳之机者,必于中气”。此…  相似文献   

13.
一、生化学说之由来《素问·天元纪大论》里关于“形气相感”,“万物化生”学说,笔者认为确有科学价值,值得探索。《五常政大论》说:“气始而生化,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等,阐述生命发生、发展的道理,《六微旨大论》进一步说  相似文献   

14.
顼祺 《山西中医》1989,5(4):49-52
一、治则学说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法则,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提出的具体治疗方法。《内经》在治则学说中,主要论述了治则,治法和制方的基本原则,在《索问》的《至真要大论》、《异法方宜论》、《标本病传论》、《阴阳应象大论》和《五常政大论》等篇作了介绍。 (一)治则治法《内经》对于治疗法则,主要提出了三因制宜、标本缓急和正治反治等法则,并根据临床实践相应地论述了各种治法。 1.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因人、因时、因地而确定治疗的原则。由于人与自然界密切  相似文献   

15.
气化学说始于《内经》,《气交变大论》说:“各从其气化也”。“用之升降,不能相无也。”又《五常政大论》亦说:“阳和布化,阴气乃随”。“阴气内化,阳气外荣”。《阴阳应象大论》还说:“阳化气,阴成形。”由此可见,谈气化必谈阴阳。也就是说,谈阴阳,也离不开气化。进而言之,也就是阴阳气化在人体的升降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生理活动全过程中,因此气化活动停止了,人之生命也就随之停止了。故《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散则  相似文献   

16.
弓永莉  李建杰 《中国中医急症》2014,(4):588+612-588,612
“上病下治”与“下病上治”法在《素问·五常政大论》里曾首先提到“病在上,治之下;病在下,治之上”,说明对于疾病的处理,除了通常的治法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上病下治法救治急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体会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同病异治法是指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病情、病机、正邪消长的变化,在治疗同一病证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1]。"同病异治"源于《内经》并率先运用于临床实践中,《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提出"同病异治"的概念,指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2]。《素问·病能》将同病异治法在临床实践中进行了具体运用,如"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  相似文献   

18.
论痰证     
论痰证沈施德(上海中医药大学文献研究所上海200030)1痰证概述痰与痰证理论起始于《内经》,但无痰饮之分,只有“饮”的记载。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太阳司天……湿气变物,水饮内蓄,中满不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太阴所至,为积饮痞膈。”...  相似文献   

19.
《内经》一书,通借字颇多,这给阅读与理解经文带来了不少困难。现列举《灵枢》《素问》以及《太素》中所见通借字十则,试释如下,以供参考。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傍通旁,旁,借作方。《说文》:“旁,溥也,从二阙,方声”。“旁”以“方”为声符,故得借“旁”作“方”。《仪礼·士丧礼》“牢中旁寸”句,郑玄注曰:“今文旁为方”。《尚书·吕刑》:“庶戮方告无辜于上”,《论衡·变动》引作“庶僇旁告无辜于天帝”。是皆“旁”、“方”通借之例。  相似文献   

20.
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化,气郁痰凝,脾胃虚弱,导致脾失健运,升降失常而成。痞满一证,在《内经》中称为“否”、“满”、“否塞”、“否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脏寒生满痞”;《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说“备化之纪……其病痞”,“卑监之纪……其病留满痞塞”;《至真要大论篇》说“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这些均是指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而言的。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诸痞候》提出“八痞”、“诸痞”之名,说明引起痞的原因非只一端,概其病机,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