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内腱鞘囊肿又称邻关节囊肿,较为少见,本病术前常不易作出正确的诊断。现将我们诊治2例报告如下。例1 于某,男,25岁,农民。因左踝外侧肿痛8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8年前曾有左踝部扭伤史。左外踝增粗,局部有轻变压痛,踝关节活动无明显障碍。X线片:左肺骨下端外踝部有3×3cm  相似文献   

2.
踝关节前脱位临床少见,治疗多以早期手法复位为主。对踝穴内嵌入组织及陈旧性脱位临床治疗报道甚少。我科自1998~2001年,共收治3例踝穴内嵌入组织伴陈旧性脱位,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19~32岁,平均25.3岁,病程1~3个月。均有车祸外伤史。重度颅脑外伤,左踝关节前脱位并内踝骨折2X线示:左踝关节前脱位,左内踝骨折,左胫腓下联合分离(图1)。入科后行手术切开复位,常规作左踝前外侧切口,见胫骨下端前唇骨质劈裂骨折,距骨向前滑出,屈膝关节,足背伸进行牵引,推距骨向下向后,不能复位。故改行左踝…  相似文献   

3.
腱鞘巨细胞瘤是来源中胚叶的腱膜或滑膜内衬组织的良性病变,临床少见于大关节,现报告一例。患者女,61岁,住院号46868。左踝部有渐增大的肿物10年,伴疼痛,行走困难1个月。既往左踝部扭伤史12年。局部检查 左踝部前方隆起,内、外两侧可见2个巨大的圆形包块,实性感、边界清,活动度欠佳。内侧包块10cm×9cm,外侧包块9cm×8cm。X线检查:左踝部前方软组织肿物影,形态不规整,密度中等,边界清晰,最大直径12cm,胫骨远端,距骨前上骨质破坏,距骨前上呈弧形硬化边缘(图1)。手术所见 左踝部间断横切口保留中间部分皮肤。肿瘤位于皮下,包膜不完整,黄褐色、有分叶,整个肿瘤呈不规则亚铃状。将肿瘤组织及受损的关节囊、韧带、伸肌腱腱鞘切除,刮除受损的胫骨下端、距骨前上骨组织。术后肿瘤的体积为12cm×10cm×8cm,病理诊断:腱鞘巨细胞瘤(图2.3)。  相似文献   

4.
病例资料患者于2006年不慎发生车祸到当地医院诊断为左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行开放复位胫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左踝关节固定,不能活动,术后复查X线示一枚内固定螺钉经胫距关节面直达距骨颈部,于2008年行内固定取出术,术后左踝关节仍固定不能活动,且行走活动时疼痛,复查X线示左踝关节间隙变窄,相邻关节面不规则,大量骨赘增生。诊断为创伤性左踝关节炎。为改善该患者功能行踝关节置换术。手术步骤在连续硬膜外麻醉止血带下施行手术:(1)取踝前纵向切口,以踝上8 cm为起点,长约10-12 cm。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内腱鞘囊肿的CT影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骨内腱鞘囊肿患者12例,均行CT检查,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12例骨内腱鞘囊肿患者共17个病灶,单房囊肿14个,多房囊肿3个,病变范围1.5 ~3.6 cm.位于髋关节3例(5个病灶),膝关节6例(9个病灶,1例为双侧膝关节对称发病),踝关节3例(3个病灶).结论 结合病变的特定部位、好发年龄、临床表现,并注意与其他类似疾病鉴别,CT可对骨内腱鞘囊肿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是人体是大的载荷关节,踝穴是由胫骨下端关节面与外踝共同组成的窝状关节面。由于胫骨纵轴线的直接暴力.经距骨向上方冲击而引起胫骨下端前缘关节面破裂。松质骨的塌陷压缩移位。这类骨折作者称为踝穴塌陷性骨折,如处理不当.易引起创伤性关节炎。本组对9例此类骨折进行撬拔复位内固定的治疗和随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本院自1992年1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踝穴塌陷性骨折9例.均为闭合新鲜骨折,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31~53岁.平均年龄42.1岁。其中单纯踝穴塌陷性骨折4例.合并内踝骨折2例.合并腓骨下端…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腓骨内固定结合胫骨超踝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对本法进行疗效评估.方法:2例手术采用腓骨钢板内固定,胫骨以螺钉或克氏针固定分离的踝关节面,闭合复位胫骨骨折,“T“型单侧超踝外固定支架的近侧螺钉置于胫骨骨折近端,远侧螺钉置于跟骨和距骨上,术后早期放松远侧万向关节,活动踝关节.结果:术后有19例获得优良关节面复位(90.4%),20例肢体力线恢复良好(95.2%).临床评分(Phillips及Shwart踝关节评分)55分~92分(平均为83分),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结论:本法治疗胫腓骨下端粉碎性骨折能有效地避免伤口并发症及骨不连,恢复踝关节面的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能够早期活动,恢复功能较好,是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男,23岁。1987年患“颈部淋巴结结核”经切开换药治愈。1988年因右踝关节扭伤拍X线片见右跟骨及右胫骨下段多发囊肿样改变。为诊断经多部位摄X 线片检查见右桡骨中段、右胫骨上端、左胫骨下端、左跟骨有同样骨质X线改变。继而右足跟后及外踝处破溃溢少量黄色水样分泌物,经久不愈.病后伴午后低热、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7岁,因右小腿下端疼痛,行走时加重入院.患者自述7个月前不慎摔倒后出现右踝关节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无放射痛.体格检查:右小腿下段稍肿胀,胫骨下段压痛,未扪及包块,无骨擦感,踝关节活动正常,负重时胫骨下段疼痛加剧.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正常.  相似文献   

10.
王清林 《吉林医学》2008,29(20):1838-1838
1病历摘要例1:男,16岁。因左小腿下端发现肿块7个月,近2个月来有轻微肿胀感就诊。体检:左胫骨下端局限性隆起,约4cm×3cm×2cm,质硬,有压痛,表皮暗紫。膝、踝关节活动自如。X线检查:左胫骨下段干骺段外侧有一2.5cm×5.5cm大小与骨干长轴一致的椭圆形、扁心性囊状骨质透亮区,其间有粗细不一的骨嵴构成的蜂窝状改变,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且骨端膨胀,近髓腔侧右轻度骨硬化。胫骨下段骨干有平行状骨膜反应。X线诊断:为骨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骨内腱鞘囊肿是一种少见的骨内良性病变,又称邻关节骨囊肿、关节旁骨囊肿、骨内黏液囊肿等。1956年Hicks首次使用"骨内腱鞘囊肿"描述该病变,1972年WHO统一命名骨内腱鞘囊肿,定义为"邻关节软骨下的良性囊性病变,为纤维组织构成的多房型病变伴广泛的黏液样变;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晰、周边硬化的溶骨性囊性病变"。本院自2003年6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腕骨骨内腱鞘囊肿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内腱鞘囊肿的核磁共振(MRI)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6例经病理证实的骨内腱鞘囊肿的临床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6例,膝关节5例,其中1例双膝关节病变.踝关节3例,肩关节1例,髋关节6例,腕关节1例.较典型的M RI表现为类圆形长T1、T2信号灶,11例病灶周边有低信号环,15例病灶内...  相似文献   

13.
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迄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踝周骨内腱鞘囊肿患者资料,以总结经验、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韦玮  唐毓金 《右江医学》2009,37(5):568-569
踝关节结构复杂,三踝骨折是踝关节同时合并有内踝、外踝及胫骨远端后唇(后踝)的骨折,容易造成踝关节后外侧不稳并距骨脱位或下胫腓联合分离,是一种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治疗上多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2004年10月~2008年8月,我科共收治三踝骨折合并距骨半脱位患者27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三踝骨折56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踝关节由踝穴、距骨和周围的韧带组成。胫、腓骨远端分别称为内、外踝,胫骨前后缘的突起分别称为胫骨前突起和后踝。损伤机制比较复杂,需要解剖复位。我们对我院2001年5月-2007年3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三踝骨折56例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性 ,4 8岁 ,左下肢被摩托车碾压 ,拖行近10m ,于伤后 5h入院。查体见左小腿中下段前外侧部、左足背及踝关节前外侧有一 2 5cm× 10cm软组织复合性缺损区 ,伤口边缘不齐 ,呈锯齿状改变 ,伤口内软组织污染较重 ,有少量泥沙 ,可见口止母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均呈完全性断裂 ,缺损约 10cm ,胫前动静脉及腓深神经于踝上 7cm处断裂、挫灭 ,缺如约 10cm ,胫骨下段踝关节上方 10cm处呈粉碎型骨折 ,腓骨下段骨折 ,腓骨外侧及距骨外侧缘见 5cm× 5cm皮质骨缺损 ,露出其下松质骨 ,大面积平挫伤状 ,左胫骨前肌腱未断裂 ,但完…  相似文献   

17.
可吸收螺钉张力带钢板在治疗三踝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距骨,还有下胫腓联合韧带,侧副韧带,分为内外后踝。踝关节是常易受伤的关节之一,踝关节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4%,而其骨折为关节内骨折,三踝骨折是较为严重的踝关节损伤,治疗不当,容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因此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变得更加重要。本组选择我科2001年8月~2005年10月住院手术病例。1临床资料本组18例中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5.2岁。受伤原因:跌倒扭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机动车撞击伤6例。左踝骨折10例,右踝骨折8例。2治疗方法闭合骨折因肿胀严重,皮肤水泡或糜烂者,待皮…  相似文献   

18.
<正> 足外伤截肢后,既使安装最理想的假肢也无法代替原来的肢体。但行跟胫融合术则可保留肢体。其手术方法与经典者略有不同:将距骨摘除后,自跟骨截距突后缘将跟骨截断,断面与跟骨纵轴垂直;将踝穴内关节软骨切除,胫骨下端断面与胫骨纵轴垂直,踝穴扩大到恰能容纳跟骨,将跟骨向前上翻转与胫骨下端之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周围主要的韧带有内、外侧副韧带和下胫腓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 ,起于内踝 ,自下呈扁形附于跗舟状骨、距骨前内侧、下跟舟韧带和跟骨的载距突是一条坚强的韧带 ,不易损伤 ,外侧副韧带起自外踝 ,止于距骨前外侧的为腓距前韧带 ,止于跟骨外侧的为腓跟韧带 ,止于距骨后外侧的为腓距后韧带 ;下胫腓韧带又称胫腓联合韧带 ,为胫骨与腓骨下端之间的骨间韧带 ,是保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韧带。行走不平道路 ,上下楼时不慎 ,或骑车跌倒时 ,如踝关节处于跖屈时 ,因距骨可向两侧轻微活动而使踝关节不稳定 ,可引起损伤。临床上分内翻扭伤和外…  相似文献   

20.
<正>胫腓骨下端相接触之处通过下胫腓前、后韧带及骨间韧带相联,构筑为下胫腓联合,其功能是维持踝穴形状并保证踝关节活动时的稳定,临床对这种踝部伴有损伤因缺乏深刻认识,而仅注意踝部骨、关节的骨折、脱位诊断,易产生漏诊。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该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