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冯桂婷  赵芳 《河北医药》2009,31(12):1435-1437
目的 研究不同孕期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发病及其与围生期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在我院常规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376例,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假丝酵母菌培养鉴定,完整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围生期资料.结果 376例患者假丝酵母菌涂片或培养阳性率为30.32%,发病率19.15%,共检出假丝酵母菌菌株114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总数的62.28%,早、中、晚孕的VVC发病率分别为32.77%、22.76%、35.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VVC患者组和携带组剖宫产率、产褥感染率,胎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假丝酵母菌携带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妊娠期VVC发病率与孕期无相关性,妊娠VVC可致不良围生期结局,早期诊断、治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妊娠期患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发病的显性致病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l~10月建档并行规律产检、分娩的67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查问卷、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以及妊娠结局的随访,根据患者感染VVC与否分为VVC组和非VVC组。通过VVC组和非VVC组的比较了解VVC的显性致病因素。结果孕妇的不良卫生习惯、妊娠期间性生活、孕前曾患VVC是妊娠期VVC的显性致病因素。结论加强卫生习惯的宣教、妊娠期间的性生活指导、孕前进行相关检查,能够预防和减少妊娠期VVC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妊娠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有所升高。为探寻妊娠期VVC的更有效治疗方法,我们比较了2种方法治疗妊娠期VVC的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比较常见的外阴阴道炎,而孕妇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发病率为15%,并有增长趋势。为了解苦参栓对于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效果,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笔者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00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对妊娠结果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发生率,母婴垂直传播及对孕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定期产科检查的孕妇200例,进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未检出者为对照组,分娩时及产后3d评价妊娠的结局。结果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为40%,发病率22%。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造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占80%。与对照组相比,VVC感染阳性组胎膜早破及产褥感染发病率无明显增加,但增加早产的发生。结论孕期VVC发病率高,与孕期无明显相关性,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孕期感染VVC对胎膜早破和产褥感染的发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治疗的必要性及防治的方法,降低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发病率及复发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所门诊2007年48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临床资料。结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可以预防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发生,提高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治疗效果。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生和多种因素有关,可发生逆行感染,导致宫内感染等异常发生,故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防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而妊娠妇女比非妊娠期患病率高10~20倍.妊娠期阴道炎可引起胎膜炎,导致胎膜早破,甚至早产,对胎儿及新生儿可发生假丝酵母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一种主要累及阴道黏膜的假丝酵母菌感染性疾病,临床通常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异常。VVC发病率很高,国外资料显示,约有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VVC,其中有5%-10%的患者发展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卫红  温翠萍 《河北医药》2008,30(4):538-53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外阴阴道感染,而妊娠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免疫功能下降等原因,VVC的发病率上升,不仅给孕妇造成痛苦,而且可能增加新生儿感染机会[1]。一般认为75%妇女在妊娠期至少有1次外阴阴道炎发作,10%会经历2次[2]  相似文献   

10.
吴美芬 《安徽医药》2006,10(9):660-660
目的探讨凯妮汀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 lvovaginal cand id iasis,VVC)的疗效。方法选择孕12~35周诊断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妇女120例,凯妮汀阴道治疗2次。结果近期治愈率85%,涂片转阴率92.4%。远期治愈率89%,涂片转阴率98%。结论采用克霉唑治疗未发现子代畸形,且无明显副反应,未治愈者可重复用药。  相似文献   

11.
王丽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4,(17):2599-2601
目的:了解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孕妇1823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其中确诊妊娠期糖代谢异常105例作为病例组,从1718例健康孕妇中选择同期入院的112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孕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发病率为5.76%,其中妊娠期糖尿病( GDM)为31例,糖耐量异常(GIGT)74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产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糖代谢异常发病率增加,但GDM和GIGT孕妇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值=3.786,P=0.001)、孕前BMI(OR值=2.424,P=0.013)和糖尿病家族史(OR值=1.554,P=0.003)是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和孕前BMI是孕妇妊娠期发生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肥胖症临床特点与代谢综合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体重指数(BMI)≥28kg/m2的单纯性肥胖儿童94例,匹配同班同龄同性别非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临床表现、家族史、生活习惯、运动量,测定体血压、血脂、血糖等,考查其与改良儿童MS相关指标的吻合情况。结果(1)肥胖儿童中36.17%表现为头晕、乏力、嗜睡等症状,84.02%喜食油炸甜食,79.79%多静少动,24.49%有肥胖家族史;(2)肥胖儿童收缩压和脉压差高于非肥胖儿童(P〈0.05);(3)肥胖儿重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及血压高于非肥胖儿童(P〈0.05),肥胖儿童与MS指标的吻合度高于非肥胖儿童(X2=48.080,P=0.000)。结论儿童肥胖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肥胖儿童血脂、血糖、血压异常,与MS联系密切。合理饮食、加强锻炼是预防肥胖、截断MS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妊娠中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胰岛自身抗体分布及其对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中期糖代谢异常孕妇82例,检测患者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胰岛细胞自身抗体(ICA)及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依据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阳性亚组和阴性亚组,比较2亚组年龄、腰围、妊娠史、糖尿病家族史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妊娠糖耐量受损组患者GADA、ICA、IAA阳性率及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各组内GADA及IC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亚组年龄、腰围、妊娠史、糖尿病家族史和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胰岛自身抗体发生率较高,其中胰岛素自身抗体的阳性率最高,且妊娠糖尿病与妊娠糖耐量受损者胰岛自身抗体阳性患者临床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孕前与孕足月血脂代谢异常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针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在大连市旅顺口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定期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选取孕12周前在门诊建册并化验了血脂水平的孕妇,在孕期确诊为子痫前期的孕妇112例为实验组,孕期及孕前无心、肝、肾及内分泌疾病的健康孕妇263例为对照组,记录孕足月,分娩前的血脂水平,与孕12周前血脂水平对比,比较两组间及组内孕期血脂代谢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孕12周前TG即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足月时实验组的TG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也就是说实验组的孕妇在孕期持续保持较高的TG水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存在血脂代谢调节异常,这种异常从孕早期即有体现,其中血浆三酰甘油(TG)升高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因此孕早期监测血脂TG水平,对于早期筛查出子痫前期的潜在患者,并于孕期采取适当措施早期干预,以达到预防子痫前期发病或减轻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间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97例,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47例作为GDM组,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50例作为GIGT组,选同期非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产妇45例作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乙肝病毒携带情况等资料并分析。结果 GDM组50例,HBV携带者4例,GIGT组47例,HBV携带者6例,对照组HBV携带者7例,GDM组和GIGT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糖代谢状态及其相关因素。方法:167例高血压患者晚餐后禁食12~14h,次日清晨抽血,分别测定血糖、TC、TG、HDL-C和LDL-C,并完成血压、体脂参数等测定。结果:本研究中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达68.3%。在对高血压患者不同糖代谢状态所占数目及其构成比的研究中,DM组、IFG组和IGT组的男女数目经统计,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组例数的分布情况看,46~55岁和56~65岁两个年龄段的数目比例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饮酒、肥胖、T2DM家族史、高血压病程、BMI、血脂与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独立正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较常见;男性患者更易发生糖代谢异常;性别、年龄、饮酒、原发性高血压病(EH)家族史、T2DM家族史、EH病程长、高收缩压、高血脂是糖耐量正常EH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怀疑,应积极干预,及时进行危险因素评估。  相似文献   

17.
冯善军 《药品评价》2009,6(7):279-281
目的调查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45岁以上农民糖代谢异常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该地区具有本地农业户口、45岁以上的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FPG采用1997年ADA建议的标准,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腹血糖损害(IFG)患病率为15.62%,糖尿病(DM)患病率为12.7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糖代谢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血压、超重或肥胖及脂代谢异常。结论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农民IFG及DM人群发病率较高,应予以综合评估,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18.
程兰 《天津医药》2012,40(4):352
摘要 目的:描述不同时点糖代谢异常孕妇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特点,阐明不同糖耐量状态人群IR和?细胞分泌功能的不同。方法:收集孕前体质指数正常,无孕前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史,无其他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50g葡萄糖负荷试验阳性患者504例,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依ADA诊断标准分组,计算HOMA-IR、 HOMA-β及△PI/△PG,比较不同时点血糖异常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细胞功能。结果:1、不同时点糖代谢异常患者胰岛素释放趋势不同。 2、 HOMA-IR结果,与NGT组相比,糖代谢异常组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GDM组与NGT组、GDM组与GIGT2、3组,GIGT0组与GIGT3、NGT组,GIGT1组与GIGT3、NGT组,GIGT2组与NGT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OMA-β结果,与NGT组相比,糖代谢异常各组均有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PG值各组与NGT组相比均呈下降趋势,NGT与GD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胰岛素释放特点不同,不仅存在胰岛素抵抗,还有?细胞功能的受损,GIGT中不同时点血糖异常者具有潜在不同的代谢特异性,GIGT0、GIGT1与GDM相近似,GIGT3的代谢特点与正常组近似。故加强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的管理,及早干预,尽量减轻胰岛细胞的过度分泌,延缓β细胞功能的衰竭,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婚育龄妇女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发病危险因素,探讨其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调查1500例育龄妇女RVVC的发病率,并研究RVVC与其一般情况的关系,比较RVVC与未发生RVVC人群中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差异,调查RVVC治疗前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结果 RVVC的危险因素有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较低、公用卫生间、住房不通风、内衣不单独洗涤、内衣晾晒方法不当、多位性伴侣、人工流产、性伴侣疾病、性行为频繁、性行为清洁习惯、糖尿病、抗生素病史。RVVC人群(572例)中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例(408例,占71.33%)高于未发生RVVC组(57例,占7.22%),RVVC治疗后性功能障碍的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RVVC的发生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RVVC的发生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对RVVC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后有助于减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