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长程与短程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不同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1995年10月至1996年12月入我院的AMI患者50例,结合时域与频域的方法,分别进行长程(24小时),短程(1-3小时)分析。结果 长程短程HRV分析相关性很强,相关系数在0.74~0.98之间。 长程分析还是短程分析HRV,在6个月随访死亡病例中均降低,除高频(HF)低高频比值(LF/H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塞患者24小时心率变异性分析枣庄市立医院(277164)汪吉红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刘解心率变异性(HRV)为一项新而有价值的预测心性猝死的指标。本文选择34例心肌梗塞(MI)患者,对其24小时HRV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急性心肌梗塞(AMI...  相似文献   

3.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心率变异时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老年患者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了解AMI后HRV变化。方法以多单位协作方式对157例AMI后2周的老年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测HRV时域法5项指标,并与健康老年组对比分析。数据经EpiInfo(6.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①AMI患者的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低于对照组(P<0.01),而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相邻正常R-R差值大于50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虽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②AMI后HRV时域5项指标男、女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SDNN、SDANN和SDNNIn-dex在心肌梗塞各部位间无显著差异(P>0.05),RMSSD和PNN50前间壁低于下壁心肌梗塞(P<0.05)。结论老年人AMI后HRV降低。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的SDNN、SDANN和SDNNIndex和反映迷走神经活性的RMSSD和PNN502组指标变化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心电图统计24小时全部窦性RR间期,以测定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后17±4d的心率变异性(HRV)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指标,并同时测定心室晚电位(VLP)、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用Holter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VLP阳性与阴性组的HRV无显著性差异(P>0.05);HRV与LVEF呈显著正相关(P<0.005);Holter记录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成对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和每小时室早数>100次的SD值显著低于未记录到室早和每小时室早数<10次者(P<0.001)。提示AMI后HRV降低与VLP阳性与否无关;低LVEF者HRV亦降低;HRV降低者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增加。联合应用上述方法和指标,可望提高对AMI后高危患者预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的年龄与心率变异性指数(HRVI)的关系。方法171例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HRVI,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年龄与HRVI的关系。结果HRVI减低的发生率和平均HRVI在45~59岁组(45例)为57.8%,24.7±9.1;在60~74岁组(70例),为67.1%,22.9±10.3;在≥75岁组(56例)为76.8%,20.9±8.7(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RVI的变化与年龄(r=-0.2746,P=0.00012)和LVMI(r=-0.4015,P=0.00021)呈负相关关系,而与LVEF呈正相关关系(r=0.4283,P=0.00009)。结论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随年龄增长HRVI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纺变异性。方法 对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人工确认窦性心博后,经计算机处理,算出心率变异(HRV)的时域和频域的各项指标。结果 AMI组与对照组的平均心动周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相邻 R-R间期差值〉5ms的百分比(PNN50)、低频(LF)、高频(HF)及LF/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β-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影响,采用惠普系列双通道动态心电图机对5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3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进行了HRV分析。β-受体阻断剂治疗的AMI患者(B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的AMI患者即C组)相比,24h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大于50ms的百分比(pNN50)均增加(7.26±3.44msvs4.27±2.01ms,126.34±30.05vs91.48±29.21,P均<0.05),高频带(HF)增大(8.53±1.97ms2/Hzvs6.72±2.08ms2/Hz,P<0.05),低频带(LF)降低(12.64±3.05ms2/Hzvs15.31±4.21ms2/Hz,P<0.01)。ACEI治疗的AMI患者(A组)与对照组(c组)相比,pNN50增加(123.59±27.63vs91.48±29.21,P<0.05),低频与高频的比值降低(2.13±1.05vs2.35±0.87,P<0.05),其中伴有心力衰竭者与不伴心力衰竭者相比HRV改善较显著。ACEI和β-受体阻断剂对OMI患者?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塞患者24小时心率变异分析的临床意义武留信,闫春连,王红宇,齐志芬心肌梗塞(MI)后心率变异(HRV)缩小在国际上引起普遍重视,认为是预测MI后心脏事件发生与死亡的一个可靠性指标。作者对48例MI患者与正常人24小时动态心电图资料进行了分析。对...  相似文献   

9.
心率变异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与心率变异(HRV)的关系及HRV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晚电位(VLP)联合应用对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价值,对84例AMI后两周的患者进行HRV时域及频域分析和VLP检测,并进行长期随访。平均随访16.75±7.74(4~29)个月(12例失访)。结果表明:①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事件的AMI患者(15例)的HRV较无严重心律失常事件者(57例)明显下降〔SD:3.879±0.355ln(ms)vs4.077±0.281ln(ms),St.Georges指数:3.677±0.569vs3.929±0.358,LF:4.399±1.179ln(ms2/Hz)vs5.041±0.912ln(ms2/Hz),P均<0.05〕。②HRV对严重心律失常事件预测的敏感性为46.7%,高于LVEF(33.3%)及VLP(26.7%);阳性预测值为30.4%,与LVEF(31.2%)及VLP(30.8%)相近。③HRV分别与LVEF、VLP合用,可明显提高阳性预测值(依次为60%和50%)。提示AMI后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及心脏性猝死与HRV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出院前心率变异与预后及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心率变异(HRV)对心肌梗塞(MI)预后的临床意义,系列观察11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症状发生19小时和3周时,HRV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心脏死亡的患者在MI3周时HRV小于存活者,四项HRV指标(超低频成分、总成分、极低频成分、5分钟R-R间期标准差均值)对死亡有独立预测价值(r=0.6577、0.5750、0.5191、0.4724,P<0.01),并发现MI发病3周较发病初的HRV对预后的指导意义大。发病初,前壁较下壁MI的HRV小、心率快;3周后差异不显著。糖尿病、高血压、陈旧性MI等病史,年龄大、MI范围广、心肌酶谱值高、Kilip分级差及射血分数低者,HRV均较小,说明临床情况对预后的影响可能通过破坏自主神经的平衡性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