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明确某焦化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查表法等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高温及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萘、苯酚、二硫化碳、CO、NO、NO2、SO2、NH3、氢氧化钠、硫化氢、氰化氢、硫酸、碳酸钠共18种有毒物质;经现场检测,16种有毒物质的合格率为100.0%,焦炉逸散物超标率达69.2%,1个一氧化碳作业点超标,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合格率为75.0%,短时间接触浓度合格率为75.8%。噪声超标率为11.9%。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进一步改进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加大职业病防护知识宣传,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某焦化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定期检测和现状评价,探讨焦化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某焦化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焦化企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氰化氢、苯系物、萘、苯酚、硫酸、氢氧化钠、甲醇、焦炉逸散物、高温等。粉尘和焦炉逸散物的浓度、噪声的强度存在超标情况,高温强度接近职业接触限值,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均不超标。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浓度2011-2014年合格率分别为89.6%、100.0%、96.8%、100.0%;焦炉逸散物浓度2011-2014年合格率分别为25.0%、100.0%、91.6%、100.0%;噪声强度2011-2014年合格率分别为69.5%、78.2%、60.5%、50.0%。结论粉尘、毒物、噪声的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某新区1#焦炉工程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方法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定量分级法、经验法等相结合进行评价。结果对该工程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氰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及高温热辐射、粉尘、噪声等。结论该工程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具备较完整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措施,自动化程度高,工作场所粉尘、一氧化碳、焦炉逸散物等3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可能超标,应加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清洁型焦化厂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毒物危害,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在对青海省某清洁型焦化厂职业卫生现况调查的基础上,识别出主要毒物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结合体检结果及该企业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对该厂毒物危害现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结果清洁型焦化厂产生的主要毒物为焦炉逸散物、苯、一氧化碳、氨等,部分场所毒物浓度超标。工艺改造后样品合格率较之前的58%上升到94%,但苯及其化合物、焦炉逸散物、一氧化碳、氨4个毒物浓度仍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厂防毒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职业卫生问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某焦化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和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对策。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识别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索的种类及产生的主要环节。检测工作地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评价其职业病危害程度及防护设施的效果。结果(1)某焦化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高温、辐射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苯、甲苯、二甲苯、酚、氰化物、焦炉逸散物、苯并(a)芘;(2)在检测的工作场所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苯、甲苯、二甲苯、酚7种毒物的浓度均达到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3)粉尘、噪声超标较为严重,其中粉尘超标率达50.0%,噪声超标率达31.6%;(4)苯并(a)芘浓度大部分超过了标准要求,超标率达84.6%。结论采取行之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护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检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应急救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等工作,该焦化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效果基本能够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冶金焦化企业在生产焦炭的同时还回收焦炉烟气中的多种化工成品,焦化生产属于钢铁企业中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生产工艺环节,存在粉尘、焦炉逸散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氨、苯系物、萘、硫化氢、酚等多种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1])。上述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焦炉逸散物及粉尘危害最为突出~([2])。为了解某冶金焦化企业焦炉逸散物及粉尘职业病危害情况,我们对某冶金焦化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现场检测、分析与评价,并对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某油页岩综合利用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找出关键控制点,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焦炉逸散物、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噪声等。检测结果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为12.7%~18.3%,粉尘浓度检测10个岗位,岗位超标率为50.0%,噪声强度检测12个岗位,岗位超标率为33.3%。高温检测5个岗位,岗位超标率为25.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较复杂,其中主要危害因素为粉尘、焦炉逸散物和噪声,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防治。综合评价表明,该工程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8.
钱海洋  谢石  葛琴娟  杨庆松  张剑 《职业与健康》2011,27(20):2297-2300
目的了解与分析评价某焦化厂的职业病危害现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类比法、经验法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煤矿进行评价。结果该焦化厂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卫生辅助用室设置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该焦化厂生产过程中可产生煤尘、其他粉尘、硫化氢、氨、碳氧化物、氮氧化物、苯和苯并(a)芘、萘、酚类化合物、二硫化碳、氰化氢、焦炉逸散物、噪声、振动、高温和热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部分岗位粉尘作业危害达到Ⅰ级,噪声作业危害达到Ⅱ级。结论该厂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但部分岗位仍需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9.
对某焦化厂炼焦车间生产、检修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识别与检测,明确炼焦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焦炉逸散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氨、苯、甲苯、二甲苯、煤焦油沥青挥发物、煤焦油、煤尘、噪声、高温,65%的作业岗位焦炉逸散物浓度超标,发生肺癌的风险较高。结合检测结果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炼焦环节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为炼焦企业在新时期有效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冶金焦化生产的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关键控制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冶金焦化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部位与控制点,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 冶金焦化生产存在焦炉逸散物、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氰及腈类化合物、吡啶、二硫化碳、酚、萘、苊、沥青、高温、粉尘、噪声、振动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在焦化生产的不同工艺过程与生产活动之中。结论 焦化生产职业病危害因素复杂,导致的职业病危害复杂,且较为严重,尤其是焦炉逸散物的致癌危害;此外还存在发生苯、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等职业中毒和高温中暑、尘肺以及噪声聋的危险。职业病危害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控制部位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油田公司职业卫生现状。方法现场调查该公司各分厂生产工艺流程、有害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接触人数、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的情况。对有害作业岗位作业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全公司从事有毒有害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该公司存在有毒有害因素分厂的8家企业,检测噪声强度315个点,合格率95.2%;化学毒物524个点,合格率96.7%;粉尘浓度26个点,合格率100%;职业病检出率为0,但1426人接触噪声人员中,检出听力损失医学观察对象85人,异常检出率5.96%。体检项目:电测听异常率最高为21.3%,其次B超异常检出率为18.3%。结论该油田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苯系物、粉尘及职业危害因素的联合作用,噪声危害应成为职业卫生工作的防治重点。虽然该公司各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较高,但应加强超标点个人防护用品有效使用和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新疆某新区1#焦炉工程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等相结合对该焦炉工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焦炉逸散物、苯、甲苯、二甲苯、CO、CO2、HS、SO2、NO、NO2、氨、氰化氢、高温、粉尘、噪声、电离辐射、工频电场等进行评价。结果工作场所苯、甲苯、二甲苯、CO、CO2、HS、SO2、NO、NO2、氨、氰化氢、粉尘、电离辐射、工频电场强度(浓度)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但有4个检测点焦炉逸散物浓度、5个检测点噪声强度、11个测量点WBGT指数超过职业限值,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应加强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结论该工程在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运行正常、个体防护措施到位、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采纳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报告书提出的建议的情况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可以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重点治理目标,使搬迁后的企业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符合职业卫生要求,降低职业病发病率。方法对生产工艺、已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等进行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粉尘、毒物,噪声、高频等采用检验检测法,并进行作业岗位危害分级。结果噪声测试岗位47.6%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危害。检测22种毒物在作业岗位中的空气浓度,不合格毒物是苯和溶剂汽油。80个毒物作业点中2个不合格。1个粉尘作业岗位粉尘浓度不合格。高频都合格。结论 搬迁后的企业噪声危害仍然十分严重,其次是毒物,排气罩不符合卫生要求比例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汽车改装厂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查找超标原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结果该汽车改装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有毒物质(苯、甲苯、二甲苯、CO、NO、NO2、MnO2),紫外线辐射和噪声。检测13个作业岗位的粉尘浓度,8个岗位不合格,超标率为61.5%;检测14个岗位的噪声强度,8个超标,超标率57.1%;除调漆室和室内喷漆岗位的苯浓度超标外,其他岗位的化学有毒物质经检测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应从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部位,综合采取防尘、防毒、防噪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某以焦炉气为原料合成甲醇装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防治对策,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检测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分析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结果检测生产性粉尘、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共23种,其中粉尘检测点位15个,合格点位8个,合格率53.3%;检测化学毒物18种,共计201个点位,其中氨的合格率为93.7%,其余化学毒物检测合格率100%;噪声检测涉及37个点位,噪声个体检测5个工种,合格率为40%;照明检测合格率为100%。结论煤尘、矽尘、氰化氢、苯并(a)吡、苯系物、硫化氢、萘、二硫化碳等是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且危害程度十分严重,应通过工程技术改造,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福田区企业工作场所中有毒有害因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工厂企业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情况,为今后职业卫生防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深圳市福田区工厂企业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分别对生产环境中的毒物、粉尘含量和噪声进行测定。结果深圳市福田区176家有毒有害工厂企业中共监测有害因素1283点,合格998点,合格率为77.78%。其中毒物合格率最高(90.46%),噪声合格率最低(69.76%)。不同行业总合格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印刷行业合格率最高(85.29%),机械行业合格率最低(65.14%)。结论深圳市福田区工厂企业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卫生问题不容忽视,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确定作业场所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结果工作场所中粉尘、SO2、HCl、CO、H4N2、H2S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噪声合格率为92.86%。结论该项目对粉尘、噪声、化学性有毒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工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8.
张放  邵华  张志虎  冯斌 《职业与健康》2009,25(4):420-422
目的对某焦化厂焦炉工程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提出补充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以控制和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控制和杜绝职业病发生。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采用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等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焦炭尘、一氧化碳、苯并芘、苯溶物、噪声等;检测结果示焦侧苯并芘的最高接触浓度、炉盖工、出炉工苯溶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及输焦振筛的噪声强度超标,其余检测点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项目在建设阶段基本上执行了国家的有关规定,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但仍要进一步加强完善职业病防护措施,尤其是对苯并芘及苯溶物的防护,以切实保障职工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9.
洪惠民  张忠  林辉 《职业与健康》2008,24(3):212-214
目的分析汽车工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其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按国家职业卫生规范与标准,调查分析汽车工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状况和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结果生产性粉尘主要分布在铸造和电焊工作场所,矽尘测点超标率为20%,电焊烟尘为11.8%。化学毒物共测14种,有6种超标,主要分布在涂装、零件清洗、汽车内装配件、电焊等工作场所;其中甲苯测点超标率为15.6%,二甲苯为6.1%,三氯乙烯为7.3%,二异氰酸甲苯酯为12.0%,二氧化锰为5.1%,铅烟为9.1%。噪声测点超标率为23.5%,超标点分布广,接触机会多,但以铸造、冲剪压和电焊工作场所受影响较突出。高温作业主要分布在铸造与热处理工作场所,高温级别范围为在Ⅰ或Ⅱ级呈高温强热辐射特点。结论根据各汽车工业企业的具体实际,实行企业管理措施、职业健康教育、卫生技术服务等综合干预措施才是消除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杨 《职业与健康》2007,23(24):2316-2318
目的了解某汽车改装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情况。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确定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浓度(强度)检测。结果工作场所中粉尘、苯、甲苯、二甲苯、汽油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噪声合格率为48.28%,照明合格率为78.6%。结论该项目粉尘及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其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接触噪声的工人应配戴防噪声耳罩或耳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