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晋城市三河镇50岁以上人群盲及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西省晋城市三河镇50岁以上人群盲及低视力的患病情况。方法对该人群进行视力检查及免散瞳数码眼底照相。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视力损伤标准进行盲及低视力分级,并确定眼病病因。结果检录6997人中受检人数为6769人,应答率为96.7%,盲及低视力人数397例(5.86%)中,双眼盲86例(1.27%)、单眼盲79例(1.17%)、双眼低视力144例(2.13%)、单眼低视力88例(1.30%)。盲及低视力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总患病率高于男性。其眼病中白内障居首位,其次为眼底病变、翼状胬肉、青光眼和角膜病变等。结论该地区防盲及改善低视力的工作重点是白内障,加强卫生宣传和基层眼病普查仍然是农村眼病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东帝汶低视力患病率及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展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8):2834-2836,2839
目的探讨东帝汶≥40岁人群中视功能情况以及分析导致眼疾的病因和诱因。方法2004年11月~2005年7月对东帝汶两个行政区的目标人群进行了视功能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分层配额抽样后,由视光学医师对抽样人群进行视功能、眼前后节形态检查以及眼病意识问卷调查;初筛出眼盲和低视力患者后,由东帝汶首都医院眼科医师进一步对患者进行确诊和治疗。结果共纳入1500人调查,实际调查1414人,受检率为94.3%。东帝汶盲眼率比例为(4.7±1.1)%,低视力眼比例为(18.5±2.0)%。受检男性盲眼率为2.49%,低视力率为15.93%,受检女性盲眼率为6.5%,低视力率为21.1%。女性盲眼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而低视力患病率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东帝汶盲人中,最终的致盲病因前三位的依次是白内障62.12%,角膜病24.24%,先天性疾病13.64%;而在低视力人群中,致病原因的前三位因素是屈光不正54.41%,白内障39.08%,角膜病6.51%。东帝汶社会族氏及家庭、患者家庭经济收入、眼病相关卫生知识、个人文化程度、职业及心理等因素对当地患者延迟眼科治疗有影响。结论东帝汶为达到WHO的“视觉2020”行动纲领的治盲重点在于白内障和屈光不正。特别要加强老年患者、女性患者、边远地区患者的治疗和普及基本的眼疾卫生知识。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调查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桓台县进行视力残疾重新鉴定的残疾人的等级分布、主要致残原因及性别差异,为地区防盲、治盲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桓台县进行视力残疾重新鉴定并明确诊断的视残患者560例。记录患者的眼部情况,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废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级并明确致残原因。不同致残原因所致盲和低视力频数分布的差异进行χ2检验。结果男性299名和女性261名,性别没有明显差异。560名视残患者中盲442例(78.93%),其中一级372例(66.43%),二级70例(12.50%);低视力118例(21.07%),其中三级50例(8.93%),四级68例(12.14%)。白内障22例(3.93%),其中盲4.1%,低视力3.4%。盲与低视力主要致病原因的构成不完全相同(χ2=32.79, P<0.01)。致盲病因主要为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29.4%)、视网膜、色素膜病变(23.5%),而致低视力病因主要为视网膜、色素膜病变(32.4%)、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23.7%)。结论桓台县2009年7月-2013年4月期间确定的视力残疾中盲患者明显多于低视力患者,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以及视网膜、色素膜病变分别是致盲和低视力的首要原因,其中白内障所占比率已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7.
1987年4月我们按中国视力残疾的分级标准,随机抽查了新疆地区30896人,共查出视力残疾者172人,占受检人数5.6‰,其中双盲72人,占0.23%,双低视力100人,占0.32%,主要致病原因依次为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屈光不正/弱视、先天/遗传病、网膜脉络膜病、沙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日照市东港区盲与低视力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盲目分级为标准,对全区按1.92%抽样比例抽取3 090人进行盲和低视力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发现双眼盲14人,盲率0.45%;双眼低视力26人,低视力率0.84%;≥60岁盲及低视力病人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低文化程度盲及低视力病人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致盲和致低视力的眼病均以白内障居首位,其次为角膜病、青光眼、眼底病等.结论 治疗盲和低视力工作重点应放在白内障的治疗方面.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区与秦巴山区盲及低视力调查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04-01~1987-06-01,按照“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对陕西省3001.7万人,106个区、县的盲及低视力患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其中的西安市区和秦巴山区盲及低视力调查结果对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全国0~6岁儿童视力残疾抽样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我国儿童视力残疾的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2001年对全国0~6岁儿童进行低视力和盲的抽样调查。在全国抽取6个省(市)0~6岁儿童共6024人,由专业医生检查视力,筛查并进行诊断。结果在抽查儿童中,视力残疾64人,总患病率1.1%,其中盲童20人,患病率0.33‰,低视力44人,患病率0.73‰。视力残疾主要原因为弱视21例,占32.80%,其次是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10例,占15.6%,先天性白内障9例,占14.1%。结论我国0~6岁儿童视力残疾总患病率1.1‰,其中盲的患病率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视力残疾以低视力占多数,致病原因中,弱视为首位,而弱视、白内障等大多可以通过早期治疗脱残。 相似文献
12.
2010年4至7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淮海社区≥60岁户籍常住人口进行小孔视力和日常生活视力及相关眼部检查。双眼盲31例,患病率0.49%(95%CI:0.32—0.66),低视力104例,患病率1.65%(95%CI:1.34~1.96)。致双眼盲的主要原因依次为黄斑变性、白内障、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在经济发展较快的老龄化社区中,开展白内障手术复明和眼病筛查是防盲治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2000~2005年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妇女病普查状况,掌握常见妇女病的患病率及其特点。方法汇总2000~2005年北京地区18个区县妇幼保健院统计上报的妇女病普查结果,对6年间常见妇女病的患病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6年来,接受妇女病普查的人数逐年增加,而妇女病患病率上升(P<0.05)。乳腺增生、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盆腔炎是普查中最常见的5种妇女疾病,乳腺增生和子宫肌瘤的患病率升高(P<0.05);乳腺癌和宫颈癌的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患病率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6.14%,宫颈癌为4.71%。结论应加强对乳腺增生和子宫肌瘤的防治,并不断提高乳腺癌和宫颈癌普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我国西部省份青海、云南、贵州和广西50岁及以上人群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病率.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青海平安、云南楚雄、贵州六盘水、广西崇左地区年龄≥50岁的农业人口共5562人进行横断面调查.视力低于0.7同时存在任何类型晶状体混浊且波及瞳孔区者诊断为ARC;将晶状体混浊分为核型、皮质型及后囊下型,3种或其中任意2种同时存在判定为混合型;根据LOCSⅡ对晶状体混浊程度分级.结果 青海、云南、贵州和广西4个人群的ARC总患病率分别是41.8%、48.2%、18.8%和39.4%;随着年龄的增加,ARC患病率明显升高.青海平安、贵州六盘水晶状体混浊以皮质型最多见,云南楚雄、广西崇左以核型最多见;4个地区均以后囊下型所占比例最低.4个地区ARC患者中4种不同类型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均呈现分级由低到高而比例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晶状体混浊4级的比例以青海平安最高,为17.49%;广西崇左最低,为10.00%.结论 我国西部地区50岁及以上农村人口的ARC总体患病率较高,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防盲治盲工作应对西部ARC患病率高的地区有侧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抽取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农村居民1784人进行调查,并进行体检和肺功能检测,对COPD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共检出COPD患者210例,总患病率为11.78%,其中男性为14%,女性8.2%,男性高于女性(χ2=26.87,P〈0.001);随年龄增高患病率逐渐上升(χ2=79.8,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吸烟、做饭频率、家族史、14岁以前经常咳嗽为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农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怀柔区25个幼儿园(其中区中心15个,郊区10个)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视觉状况的普查,比较城区和郊区儿童视觉状况。方法:2009年分别对城区2150例儿童和郊区1679例儿童进行了视觉检查,包括远近视力(裸眼和戴镜视力)、外眼检查、眼位及眼球运动。对视力〈0.8者进行散瞳验光。结果:怀柔区城区和郊区儿童视力低常率有显著性差异(13.02%vs 9.17%,P〈0.01)。视力低常率:4岁组为8.63%,5岁组14.67%,6岁组10.31%。各年龄组视力低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力低常的病因有屈光不正、斜视、先天眼病(先天上睑下垂和先天眼球震颤)及眼外伤,其中屈光不正占96.31%,包括远视(74.16%)、近视(10.77%)和混合散光(15.07%)。弱视患病率4.3%,以轻度弱视居多,屈光不正(46.06%)是形成弱视的主要原因。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率和地域有一定的关系。低常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表明儿童视功能发育逐渐成熟。远视是4~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儿童视觉普查应加强近视、斜视、弱视的普查,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北京市低年级小学生肥胖症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早期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对10221名1~2年级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及相关因素家长问卷调查.结果低龄学童肥胖率为15.4%,超重率为 12.5%;男高于女,以年龄递增,肥胖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占80%以上.与儿童肥胖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父母肥胖、高出生体重、早期喂养、运动、父母文化程度及其他不良家庭和环境因素.结论大城市低龄学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有明显升高趋势,此阶段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对预防青春期及成年期肥胖和其他相关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1987至2006年白内障患病趋势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浙江省1987至2006年白内障患病趋势及防盲治盲效果.方法 采用浙江省1987年、2006年残疾人普查数据、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防盲治盲数据库、浙江省防盲治盲办公室1987-2006年有关初级眼保健和防盲治盲工作的规划、计划、总结报告及会议纪要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浙江省范围内对双眼盲与低视力者进行的流行病学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共调查95 392人,其中盲人255例,患病率2.67%o;低视力患者567例,患病率5.94‰.白内障患病率为7.35‰,女性高于男性(x2=81.66,P<0.01).由白内障致盲占盲人的58.86%,低视力患者中63.79%为白内障所致.与1987年第一次残疾人调查结果比较显示,盲患病率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4,P=0.535),而低视力患病率却显示明显增加(x2=32.434,P<0.01).两次调查结果都显示了白内障占致残原因的第一位.结论 白内障仍是导致盲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防盲治盲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我省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白内障患者将继续增加,防盲治盲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re are few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on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rural population. This cross sectional study was done to determine the same in a rur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