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尔伦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多发病、常见病。它的病死率、致残率高 ,预后差 ,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时内源性阿片肽 ,尤以 β -内啡肽 ( β -EP)含量最高。内源性阿片肽参与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继发病理生理过程 ,加重临床症状。纳洛酮作为阿  相似文献   

2.
纳洛酮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纳洛酮(naloxone)于1960年合成,1963年开始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肽(β-EP)在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进一步明确。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学科。现就近几年的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纳洛酮临床应用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在脑梗死的治疗中应用盐酸纳洛酮已受到广泛重视.纳洛酮是通过抢先和阿片受体结合,阻断内源性阿片肽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结合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的.为探讨纳洛酮的临床疗效,我们取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了纳洛酮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纳洛酮是体内阿片受体的竞争性拮抗剂。颅脑损伤后血浆、脑脊液和脑内源性阿片肽,特别是β内啡肽明显升高。纳洛酮可以降低动物体内阿片样物质水平,减少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其预后。本院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10月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0例,现就其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纳洛酮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85,自引:1,他引:84  
在各种危重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内源性损伤因子有重要作用,其中包括一些受体与相应的递质如内源性阿片肽、乙酰胆碱、单胺类及兴奋性氨基酸等,特别是内源性阿片肽的病量生理变化导致脑血流及组织代谢障碍或直接杀伤神经细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阿片受体及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近期研究结果表明,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昏迷、高热、休克、急性药物、酒精中毒等应激状态下,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肽释放增加,参与了各种应激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因此对上述应激性疾病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阿片肽、阿片受体及其拮抗剂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损伤可由许多内源性介质、缺氧缺血和炎性反应等诱发,其中内源性神经介质特别是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增加,能加重这种损伤,导致语言、肢体障碍及神志改变甚至昏迷.因此,在治疗中除合理使用对因药物、脑保护剂、脱水剂、纠正酸碱平衡及低氧血症外,正确选用阿片受体拮抗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阿片肽、阿片受体及国内临床应用较多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的基础药理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纳洛酮在院前急救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洛酮(naloxone)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受体的特异拮抗剂,与阿片受体的亲合力大于吗啡和脑啡肽,能竞争性阻断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结合,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近年来纳洛酮在院前急救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特别对于急性中毒(酒精、一氧化碳、催眠药、硫化氢等中毒)、昏迷、休克、呼吸衰竭、颅脑损伤、脑卒中、心绞痛等急危重病方面应用有了新进展,本文对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纳洛酮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红  牟宗利 《临床荟萃》1998,13(11):488-489
纳洛酮(NLX)为阿片受体完全阻断剂,国外已取代阿片受体部分阻断剂烯丙吗啡用于临床、自1978年Holaday等发现NLX对内毒素性休克有治疗作用后,对内阿片肽在休克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NLX对多种动物休克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开展了研究。实验与临床应用证实纳洛酮具有良好的防治休克效果。现就纳洛酮(NLX)抗感染性休克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纳洛酮在应激性疾病中的应用贾暮霞解春玉陈方焘纳洛酮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专一拮抗剂,最早用于治疗麻醉镇痛药物过量和中毒。近年来的临床基础和药理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内阿片样物质———脑啡肽、内啡肽(β-EP)、强啡肽的改变有关,阿片受体不仅...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NX)为阿片类受体拮抗剂,其本身没有内在的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阿片类药物某些副反应的逆转.近年来研究,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AAI)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拮抗过量的内源性阿片肽而起作用.本试验着重于研究大剂量NX对人体血中乙醇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脑啡肽代谢抑制剂在外周炎症时的镇痛作用近来有些报道表明内源性阿片肽可通过炎症组织中的外周阿片受体产生中枢系统以外(非中枢性)的镇痛作用,即内源性阿片肽参与控制这种外周水平的疼痛。β-内啡肽、甲硫脑啡肽和强啡肽可能在炎症组织的免疫细胞内合成加工并在炎症...  相似文献   

12.
纳洛酮系阿片受体桔抗剂,国外1960年人工合成.1963年应用于临床,国内1983年人工合成,早期应用于麻醉镇痛药过量和中毒的治疗。i975年相继在脑内和外周组织中发现内源性阿片样物质脑啡肽、内啡肽、强啡肽,并发现内源性阿片类特别是卜内啡肽在调节精神、神经、内分泌、觉醒以及呼吸、心血管生理活动中有重要作用。因此,纳洛酮已广泛应用于阿片肽类生理功能失调所致的各种疾病,现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介绍如下。1眩晕症盛举仁等[1]应用纳洛酮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36例,其中有梅尼埃病13例,脑血栓形成10例,头部外伤6例,椎基动脉…  相似文献   

13.
纳洛酮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纳洛酮(Nalooxone,NAL)又名烯丙羟吗啡酮,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特异性受体拮抗剂,其化学结构与吗啡很相似,对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比吗啡大,能阻止吗啡样物质与阿片受体结合,为阿片碱类解毒剂。近年来发现NAL除对抗吗啡类药物呼吸抑制及用于阿片依赖者的诊断外,其临床应用又有新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氧结合纳洛酮对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21分患者20例,每天应用纳洛酮4.0~8.0mg,结合高压氧治疗;随机20例同等病情未用高压氧及纳洛酮病例做对照组,观察意识变化、临床征象、颅内压、颅脑CT变化。结果觉醒天数缩短,有效降体湿,颅内压降低明显,致残率降低。结论纳洛酮对内源性阿片肽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应激性疾病起效快,降体温作用显著,降低颅内压效果明显,缩短昏迷时间。高压氧可改善脑的内环境,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结合纳洛酮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旗  苏刚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4):2120-2120
目的 探讨应用高压氧结合纳洛酮对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21分患20例,每天应用纳洛酮4.0-8.0mg,结合高压氧治疗;随机20例同等病情未用高压氧及纳洛酮病例做对照组,观察意识变化、临床征象、颅内压、颅脑CT变化。结果 觉醒天数缩短,有效降体湿,颅内压降低明显,致残率降低。结论 纳洛酮对内源性阿片肽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应激性疾病起效快,降低温作用显,降低颅内压效果明显,缩短昏迷时间。高压氧可改善脑的内环境,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狄岩  张秀清 《临床荟萃》2000,15(5):239-240
纳洛酮 ( naloxone,NLX)是阿片受体拮抗剂。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 ,对调节感知与运动、睡眠与觉醒、心血管功能和呼吸运动等 ,起着神经递质和调节作用。国外于 1 96 2年人工合成 ,1 96 3年应用于临床 ,国内于 1 983年人工合成。随着近年来对NL X的深入研究 ,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现结合文献将其临床应用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 抗休克许多实验发现内源性阿片肽对休克病理生理演变具有重要作用 [1 ] ,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末梢 ,产生心血管神经抑制作用。NLX能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动物的血流动力学 ,并能降低乳酸…  相似文献   

17.
纳洛酮在危重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各种危重病发生发展过程中 ,内源性损伤因子有重要作用 ,其中包括一些受体与相应的递质如内源性阿片肽、乙酰胆碱、单胺类及兴奋性氨基酸等 ,特别是内源性阿片肽的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脑血流及组织代谢障碍或直接杀伤神经细胞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阿片受体及内源性阿片肽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近期研究结果表明 ,内阿片肽是一类神经递质或调质 ,存在于心血管、脑、肺、肾、膈肌等组织器官内。正常人体内有衡量的内阿片肽 ,通过阿片受体及神经体液免疫系统 ,对神经、精神、内分泌活动、呼吸及循环系统的调节 ,保持正常的体内功能…  相似文献   

18.
纳洛酮又称丙烯吗啡酮,为阿片受体竞争性抑制药物,与分布在脑干等部位的阿片受体结合能有效阻断内源性阿片物质(如β-内啡肽等)介导的各种效应。速避凝是一种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解,纯化而得的低分子肝素钙盐,其中90%的分子量在2000~8000道尔顿之间,这种窄谱分子量的分布使它的抗血栓作用显著增强,且出血的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阿片肽外周镇痛机理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阿片肽外周镇痛机理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的综述。在人和动物炎性组织中发现了内源性阿片肽 ,并在外周感觉神经元上发现阿片受体 ,两者相互作用产生内源性的镇痛作用。另外 ,外周阿片受体还能调控感觉神经冲动 ,类似于中枢的方式产生激活作用。以往认为当躯体受到伤害时 ,脊髓的初级中枢与镇痛相关的传导神经细胞被激活 ,标志着内在镇痛活动的开始。目前认为内在镇痛作用却早在内源性阿片肽激活外周传入神经末梢上的阿片受体时之前就已经产生。这种作用的传入信息并不限制在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 ,也通过免疫系统和感觉神经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相互作用而起作用。阿片肽的外周活性为控制疼痛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它可以避免其中枢性的副作用 ,如呕吐、呼吸抑制、成瘾等 ,也没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局麻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盐酸纳洛酮(Naloxone hydrochloride,NLX)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竞争性地阻滞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临床用于治疗阿片类中毒及应用于麻醉剂与非麻醉剂过量、休克、婴儿窒息、急性乙醇中毒、脑血管病等应激状态,用以拮抗体内β-内啡肽(β-EP)增多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