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对3 5例急性脑梗塞治疗 ,并设对照组。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对治疗组其中 2 0例行经颅多谱勒超声 (TCD)检测 ,观察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中动脉 (MCA)和大脑后动脉 (PCA)平均血流速度 (Vm)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 <0 0 5 ) ;ACA及MCA平均血流速度增加 (P <0 0 5 )。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肯定 ,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促神经功能恢复 ,并改善脑血流、脑循环。  相似文献   

2.
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宁  尤春景 《中国康复》1997,12(2):58-60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4例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其中28例为康复治疗组,另26例为对照组,并与20例政常人的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脑梗塞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康复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浆内皮素水平无明显差异较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内皮素(endothelin,ET)在脑梗塞发病学中的意义,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拮抗ET合成和释放,阻断其生物学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脑梗塞后缺血性脑损伤。本实验旨在观察紫外线照射腹部对脑梗塞患者的血浆E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资料和方法  发病3天以内的脑梗塞患者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47~66岁;临床诊断符合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随机分为UV照射组和治疗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正常对照组男性10名,年龄40~52岁,均为门诊健康查体者。3…  相似文献   

4.
本院于2002年1月起,应用针刺合氧疗法治疗脑卒中60例,通过对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测定及运动能力、生活日常能力的评定,从血ET角度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用国际公认的Bathel法对肢体运动功能作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周青蕊  景玉珍 《中国康复》2009,24(2):127-127
目的:观察小脑电刺激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疗效。方法:59例CP患儿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8例,均采用运动及作业疗法等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接受小脑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训练联合小脑电刺激治疗可更显著促进脑瘫运动功能发育,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6.
老年脑梗塞血浆内皮素—1浓度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薛慎伍  李元奎 《现代康复》2000,4(2):224-225
目的:对79例老年急性脑梗塞(ACI)患血浆内皮素-1(ET-1)研究。探讨脑梗塞发病机理估价预后和制定对策。方法;采用放免分析倘血冰中ET-1浓度。结果;患组血浆ET浓度(75.13±22.64)显高于健康对照组(56.14±23.42),P〈0.01。轻病组预后较好(P〈0.05)。病灶越大血浆ET-1越高。知浆中不同ET-1浓度改变对脑梗塞及后影响较大,血浆浓度大于60Pg/ml以上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79例老年急性脑梗塞(ACI)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1)研究 ,探讨脑梗塞发病机理,估价预后和制定治疗对策。方法 :采用放免分析法(RIA)检测血浆中ET-1浓度。结果 :患病组血浆ET浓度(75.13±22.64)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6.14±23.42) ,P<0.01。轻病组预后较重病组好(P<0.05)。病灶越大血浆ET-1越高 ,预后差。血浆中不同ET-1浓度改变对脑梗塞预后影响较大 ,血浆ET浓度大于60Pg/ml以上时预后较ET浓度低的组差(P<0.05)。结论 :ET-1血浆浓度改变与病损程度和患病症状轻重有关。ET浓度异常增高可提示ACI预后不良。因此早期使用钙拮抗剂和脑神经保护剂 ,可提高ACI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CFNs)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ACI患者80例,随机分为CFNs治疗组及ACI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第14天时患者血浆NPY、CGRP水平。结果 CFNs治疗组与ACI对照组治疗前血浆NPY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GRP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CFNs治疗组与ACI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浆NP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01,P〈0.01),且CFNs治疗组治疗后血浆NPY水平较ACI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显著(P〈0.01);而治疗后CG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0l,P〈0.01),且CFNs治疗组治疗后血浆CGRP水平较ACI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 CFNs对ACI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浆NPY、升高血浆CG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电刺激脑梗死患者小脑顶核的治疗方法,观察其神经病学评分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浓度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电刺激小脑顶核组)和常规药物组,另设4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浓度的变化.结果:电刺激治疗组较常规药物组神经功能恢复更好(P<0.05);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浓度也均较常规药物组下降更快(P均<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可促进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浓度下降,这可能与电刺激小脑顶核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程明珍 《现代护理》2007,13(1):12-13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2组,50例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组),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病后第4天进行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2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变化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01),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7.52d,对照组为29.46d。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ET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81.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经治疗后两组ET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将脑梗死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32例除常规护理外,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方法.观察患者入院和病后1个月医院焦虑、抑郁(HAD)和运动评定量表(MAS).结果:实验组病后1个月MAS评分显著提高(P<0.01),焦虑测定(A)与抑郁测定(D)有反应者明显减少,无表现者明显增加(P<0.01).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接受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43 例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45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提高(P<0. 05);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 .01);血液粘稠度明显下降(P<0 .01)。结论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有利中风患者早期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动态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低频电刺激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及血浆中NSE、ET、CGRP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低频电刺激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及ADL评分显著改善,对病情程度不同的患者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治疗后14 d血浆中NSE、ET的水平显著下降,21 d CGRP的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梗死导致的神经元损伤、改善局部脑血流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循环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UBIO综合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采用放免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0 d 后TNF、ET含量。结果 UBIO组治疗前TNF、ET含量分别为(0.98±0.56)ng/ml、(74.86±25.72)pg/ml,治疗20 d 后TNF、ET含量显著下降,分别为(0.61±0.45)ng/ml、(56.32±21.33)pg/ml(P<0.01),而常规治疗组下降无显著性(P>0.05)。结论 UBIO能从多方面干预TNF、ET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老龄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浓度的影响 ,以探讨尿激酶治疗AMI的非溶栓机制。方法 :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制备老龄鼠AMI模型 ,尿激酶腹腔注射进行AMI溶栓治疗 ;设正常对照组、AMI组 (AMI 1d)、尿激酶溶栓组 (AMI尿激酶治疗 1d) ,测定 3组中各血液流变学指数及血浆ET的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AMI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数及血浆ET浓度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尿激酶溶栓组中大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数与血浆ET浓度均显著低于AMI组(P <0 0 5 ) ,其中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数与血浆ET浓度之间呈显著相关 (P <0 0 1)。结论 :尿激酶作为纤溶酶原激活剂 ,可部分改善AMI局部冠脉血液循环并逆转血浆ET浓度的病理性升高。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于疗程结束后进行康复效果调查.结果:实验组有33例患者能达到生活完全自理,有23例患者能达到生活部分自理;对照组有19例患者能达到生活完全自理,有20例患者能达到生活部分自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计划地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皮素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浆及脑脊液中内皮素的含量 ,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急性期血浆、脑脊液内皮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伴高血压的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较不伴高血压的患者显著升高 ,而脑脊液水平虽高 ,但没有显著性差异。患者急性期血浆内皮素水平与血脂、纤维蛋白原及血流动力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结论内皮素在脑梗死发病中可能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樊影娜  赵佳 《中国康复》2016,31(1):28-30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16例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TMS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语言训练,rTMS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低频rTMS和语言训练同步交叉的方法来进行康复。采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价失语指数(AQ)及理解、复述、命名、自发言语等成分的得分情况。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汉语失语成套测验语言功能评分百分率提高程度和语言交流障碍好转程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0d后,2组AQ评分及理解、复述、命名、自发言语4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rTMS组提高幅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rTMS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低频rTMS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