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例在宝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100例,仅给予丁苯酞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DS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所下降,认知功能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杨凌示范区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40 mL/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3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NIHS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DL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改善,及NSE、SOD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2000年1月至2017年5月,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篇RCTs (931例患者)。7篇采用C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597例),Meta-分析显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MD=-5.17,95% CI(-6.03~-4.30),P<0.01];7篇(593例)采用ADL评估独立生活能力,Meta-分析显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独立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MD=8.01,95% CI(6.06~9.97),P<0.01]。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SE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MD=-4.71,95% CI(-5.65~-3.77),P<0.01],S-100β蛋白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MD=-0.40,95% CI(-0.77~-0.22),P<0.01],SOD水平的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MD=13.84,95% CI(11.58~16.10),P<0.01]。结论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提高SOD活性,降低NSE和S-100β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江  曾爱民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0):1835-1838
目的 研究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安康市中心医院的7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每次30 mg,每天2次;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每次80 mg,每天1次。两组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ADL量表评分以及NIHSS量表评分,并于治疗后对两组采取颅脑CT复查,对患者的脑水肿程度进行分级评估。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10%,显著高于对照组76.32%(P<0.05)。两组治疗10 d后的ADL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5),NIHSS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水肿分级为D级的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最大峰值流速以及平均流速均显著升高(P<0.05),血管阻力指数以及搏动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依达拉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缓解脑水肿,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颖炜  徐竞  李美英  周曾 《安徽医药》2019,40(9):1006-1009
目的 评估急性脑卒中(ACI)患者静脉溶栓早期应用丁苯酞改善认知功能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64例ACI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按指南予以静脉溶栓,研究组静脉溶栓即刻予以丁苯酞。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出院后随访1年。分别评估治疗前与随访1年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溶栓治疗后第2天,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NIHSS评分及MoC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第2天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NIHSS评分及MoCA评分与1年后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复发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静脉溶栓早期应用丁苯酞能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以及短期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各指标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能有效改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丁苯酞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进行诊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性脑梗死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胶囊。观察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疗效,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血清尿酸和C反应蛋白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和血黏稠度均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丁苯酞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的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状态和生活自理活动能力,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ACI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解放军463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ACI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于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恶心、头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4%,对照组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I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和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针对脑梗塞,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诊疗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取某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的14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依达拉奉)与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观察脑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分及疗效。结果:予以两种方案后,比较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组显然效果更佳,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3.15%)明显优于对照组(82.19%)(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软胶囊配合应用,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益于患者快速康复,临床可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2010年10月-2016年5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急诊救治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和丙二醛(MDA)]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NSE、S100β蛋白、AOPP、MD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协同提高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且发挥协同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协同改变血清NSE、S100β蛋白、SOD、AOPP、M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4例急性期脑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脂、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控制血压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脑梗死的药物治疗,必要时应用脱水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0.9%的氯化钠溶液250 mL缓慢静脉滴入,1次/d,共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改善的情况,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肝、肾功能化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BI评分显著升高,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BI评分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7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塞通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尼莫地平片3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注射用血塞通400 mg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均治疗14 d。对比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1.54%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8.68%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不同程度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oCA评分和MMSE评分升高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更为显著,BI评分升高更为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塞通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脑科病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两组患者均按急性脑梗死诊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脑血疏口服液,10 m 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HI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0%和95.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5月在武汉市武昌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在脑部血栓内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0.3 mg/kg,总量不超过2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25 m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 RS)评分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0%、94.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对照组和治疗组BI评分优良率分别44.4%、6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对照组和治疗组m RS评分良好率分别为50.0%、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发脑梗死率分别为33.3%、8.3%,对照组和治疗组再发脑出血率分别为25.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出血率、再梗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舍曲林联合尼莫地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尼莫地平3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舍曲林50 mg,每晚1次。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量表(ADAS-co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指数)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MoCA评分、ADAS-cog评分、NIHSS评分和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MoCA评分和BI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ADAS-cog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MSE评分、MoCA评分和BI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DAS-cog评分和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3/34),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2/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舍曲林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减轻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刘涛  赵欣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44(5):1053-1059
目的 探讨麝香四黄颗粒联合注射用阿替普酶治疗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潍坊市中医院急诊收入的80例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注射用阿替普酶,其中所需总量的10%在1 min内静脉推注,剩余90%静脉泵入6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冲服麝香四黄颗粒,1剂/d,分早晚2次服,疗程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中医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梗死量表评分(NIHSS)、Barthel指数、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及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 d,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 d,两组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LDL-C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四黄颗粒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痰热腑实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脑苷肌肽注射液,10 m L/次加生理盐水25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理状况检验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8%、9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ADL评分均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计数(MPVLR)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于漯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非重症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活血化瘀类药物替换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配伍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注射,1次/d。两组患者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巴氏(Balthel)指数评分、MPV和MPVLR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PV、MPVLR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且观察组MPV、MPVL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患者MPV、MPVLR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日1次,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mg,每晚1次,口服,依达拉奉3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14 d。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HI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两组治疗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1例出现短暂性面红情况,减慢静滴速度后消失。两组肝功及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蛤蚧定喘丸联合多索茶碱片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饭前或饭后3 h口服多索茶碱片,0.4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蛤蚧定喘丸,6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量(FEV1)、或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率(FEV1%),及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γ干扰素(INF-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85%和9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VC、PEF、FEV1、FEV1%比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hs-CRP、EOS、INF-γ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蛤蚧定喘丸联合多索茶碱片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