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临床实践证明,包括穴位注射在内的针灸与药物的结合应用可以产生更好的疗效。而针药结合增效作用的机制迄今不甚清楚。本文结合既往的研究,提出针灸可能通过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过程等,从而改变血药浓度、靶器官药物浓度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可通过影响靶器官细胞上特异性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路径而改变细胞对药物的反应性或敏感性,最终提高药物的疗效。上述思路将可能为针药结合增效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陈小燕  韩旭  余芝  徐斌 《世界中医药》2023,(17):2536-2540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胃肠道并发症,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临床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其治疗一直为临床所重视。目前研究表明,针药结合较单纯用药及单纯针灸具有明显优势,但大多属于临床小样本观察,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元康胶囊是黑龙江永康中医药研究院暨哈尔滨市永厚神志病门诊院长赵永厚博士的经验方,该方作为院内制剂,在临床中应用多年,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满意。研究院在应用本药治疗的同时,合用了针刺疗法,疗效大大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药结合是在辨证审因确立治法之后,依据患者具体病情以及针药的不同特长,针对同一患者的同一病证,同时运用针灸和方药的辨证施治模式。辨证用药和辨证取穴都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平衡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配伍理论同样适用于指导"针药结合"治疗模式的构建,据此提出"针药配伍"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对针药结合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洪 《河南中医》2003,23(10):10-11
针药结合是指在同一患者身上 ,针对某一病症同时施以针灸和药物等治疗措施 ,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先进手段的引入 ,当前针药结合无论在方法上或应用范围上较传统的针药结合均有较大的发展 ,特别是针药复合麻醉和穴位给药等研究的不断深入 ,为针药结合的机理探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针灸与药物能取长补短 ,相互辅佐 ,其作用主要有针药间的协同作用 ,针灸减轻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反应 ,药物对针灸疗效的辅助作用 ,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 ,达到作用互补 ,疗效叠加的目的。1 针药并用的相互协同作用对于某些疾病 ,针灸、药物对…  相似文献   

6.
针药结合治疗恐惧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案 王某,男,32岁,害怕与人交往半年余.因生活和工作琐事,半年前出现失眠,心烦,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尤其不愿与人谈话,恐惧见人,独居一处,时有喃喃自语,到专科医院(哈尔滨市精神病院)诊为神经症,服用维思通治疗.  相似文献   

7.
《针刺研究》2009,34(3)
针药结合是针刺和药物两种治疗方式的有机组合,临床使用广泛,机制研究也日趋深入。本文从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调节3个方面回顾了近10年来针药结合的机制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针药结合疗法的增效机制可能涉及以下3个方面:①针刺穴位可能通过影响血清药物浓度的改变,从而介导针刺对药物的增效作用;②穴位针刺能够特异性地引起与其相关联的内脏靶器官对于靶向性药物的吸收增加;③穴位针刺特异性地提高了靶器官对该药物的反应性或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针药结合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概述(之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笔者查阅了近10年来有关针药结合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相对合理的文献报道进行了综述,包括临床和实验研究两部分,并对针药结合优化规律的意义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针药结合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针灸与中药相结合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针药结合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在中医发展的长河中经过历代医家的继承和发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针灸和中药的结合需要辨证施治,将针药结合灵活应用于临床,对于医者治疗疾病有显著的优势,也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的40例失眠患者采取中药内服、外用针刺的结合疗法,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取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100%。结论:针药结合是治疗失眠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体针配穴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配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头痛指数评定方面,治疗后两组的头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头痛指数和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治疗组在缓解头痛症状上优于对照组。在总体疗效评定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配穴疗法可明显改善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且优于对照组。头体针配穴疗法治疗偏头痛在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优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西药与针灸治疗抑郁症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探讨分析了近年来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势,以期能为抑郁症的研究及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针药结合治疗中风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内容及方法、机理研究重点等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对针灸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优选,进而优选针药结合方案,可提高对中风病治疗的疗效,对其机制研究的重点应放在脑屏障及脑保护方面。  相似文献   

14.
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提出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向。方法回顺针灸学研究的历史,重点结合多年针灸作用原理研究和近年针灸血清蛋白质组研究工作基础,展望未来针灸学研究发展方向。结果阐明了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向的背景、定义、理论依据、目标、技术路线及其生命科学价值。结论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方向以生命现象的本质为战略出发点,以针灸效应的响应基因和应答蛋白为主要技术策略,研究针灸效应的物质基础,阐释针灸效应的生物学机制,具有明艟的理沦高度和学术创新。对保持我国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率先拥有源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确诊为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联合药物治疗。按要求治疗两个疗程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观察头、体针联合药物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体针联合药物组临床疗效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体针联合药物组相比,头、体针联合药物组疗效更明显(P〈0.01)。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头、体针联合药物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体针联合药物及头、体针联合药物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也证明了应用针刺手段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过程中头、体针联合应用的效果好于单纯体针疗法。  相似文献   

16.
针灸组方配穴是针灸临床疗效得以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有关腧穴间配伍规律及协同效应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该文通过探讨腧穴协同作用的概念,古代常用腧穴的配伍,腧穴配伍的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并结合作者的相关研究,提出对今后腧穴协同作用研究的思考和展望,旨在进一步揭示腧穴间协同效应及选穴配伍的规律,以指导临床配穴,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10天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68.75%,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针灸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提出精品课程建设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改革,具体方法有打造名师、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梯队、优化教学内容、凝炼精品课程特色、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的相互促进、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疑难知识点教学、适当开设专题讲座和选修课、优化实验教学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采用针刺结合药物治疗输尿管结石 80例 ,并设单纯药物组和针刺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与结论 针药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药物组和针刺组 (P<0 .0 5 ,P<0 .0 1) ,药物组与针刺组比较 ,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