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Gef26对果蝇原代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培养野生型、gef26突变体以及gef266/+;abl4/+双突变体果蝇胚胎的原代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对细胞骨架F-actin进行荧光染色,观察细胞骨架的分布。结果:在果蝇胚胎的原代细胞中,野生型肌肉细胞形态正常,gef26突变体的肌肉细胞形态明显异常;gef266/+;abl4/+双突变体肌肉细胞形态正常,即阿贝尔森酪氨酸激酶(Abelson tyrosine kinase, Abl)突变挽救gef26突变体肌肉细胞形态异常的表型;野生型肌肉细胞中的F-actin呈现出规整的形态和连续的排布,而两株gef26突变体肌肉细胞中的F-actin排布却呈现出不规整的形态和不连续的排布; gef266/+;abl4/+双突变体细胞中的F-actin呈现出规整的形态和连续的排布,即Abl突变挽救gef26突变体F-actin组装紊乱的表型。结论:Gef26影响肌肉细胞的细胞骨架组装,实验结果提示Gef26通过Abl信号通路调控肌动蛋白的细胞骨架组装。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正向遗传筛选斑马鱼肝脏、肠和胆囊发育缺陷突变体。方法 ENU诱变野生型斑马鱼并开展经典的F2代筛选,以lfabp为探针的全胚原位杂交、BES-H2O2-Ac荧光染料分别检测斑马鱼早期胚胎肝脏、肠和胆囊的表型。结果 在128个突变基因组中筛选获得了源自14个F2家族的斑马鱼消化器官发育缺陷突变体品系23个,并按表型划分为6类。结论 斑马鱼肝脏、肠和胆囊的发育调控机制有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斑马鱼原始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1276的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方法利用化学诱变剂N-乙基-N-亚硝基脲诱变野生型AB斑马鱼雄鱼的精原细胞,突变基因组保留传代,采用中性红染液对F3代的胚胎进行细胞化学染色,筛选原始
造血髓系细胞突变体。并通过细胞化学染色及检测不同谱系血细胞标记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对其中之一突变体1276进行表型鉴定及性状分析。结果成功筛选1296个F2家族,2140个突变基因组,发现中性红
染色信号异常突变体12个。突变体1276在原始造血阶段,中性红染色全身信号缺失,小胶质细胞标记基因apoe 表达缺失,巨噬细胞标记基因l-plastin,头部表达减少,背主动脉壁腹侧区域表达正常,粒细胞、红细胞均未见异常;在定向造血阶
段,巨噬细胞仍存在异常,但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以及造血干细胞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突变体1276在原始造血阶段,巨噬细胞存在功能障碍,以及不同程度发育及迁徙异常;在定向造血阶段这一性状并未得到代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pcDNA3.1 SHP-2野生型(WT)及SHP-2D61G突变型(MT)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SHP-2激活突变对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提供基础.方法 用RT-PCR 及定点突变法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中扩增出目的片段,双酶切后定向连入 pcDNA3.1载体,构建pcDNA3.1 SHP-2野生型及SHP-2D61G/+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测序检测其构建的准确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 NIH3T3细胞中SHP-2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法获得表达在NIH3T3细胞中的SHP-2蛋白,用 pNPP法检测其磷酸酶活性.结果 构建的pcDNA3.1 SHP-2野生型及SHP-2D61G突变质粒经酶切初步检测后,测序检测发现MT SHP-2在181位核苷酸由WT的G突变为T,转染NIH3T3细胞株能够表达SHP-2蛋白;且转染MT的NIH3T3细胞株内SHP-2磷酸酶活性较WT组升高2倍(P<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pcDNA3.1 SHP-2野生型及SHP-2D61G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SHP-2D61G突变的蛋白磷酸酶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斑马鱼cloche172突变体的基因鉴定。方法采用化学诱变剂N-乙基-N-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ourea,ENU)诱变雄性野生型AB斑马鱼,实施大规模正向遗传学方法筛选髓系细胞标记物lysozymeC(lyC)表达缺失突变体,并对其中一个名为cloche172突变体进行大体形态学观察,基因定位克隆和遗传学互补实验。结果大规模正向遗传学筛选出4个lyc表达缺失突变体,其中一个cloche172突变体受精后3d(day post fertilization,dpf)时期大体形态改变与已知但基因不明的cloche突变体相似。遗传学互补实验观察到有1/4胚胎出现类似cloche突变体的表型。同时,cloche172突变体基因定位在13号染色体近端粒的区域,与cloche突变体基因定位区域一致。而o-dianisdine实验证实cloche172突变体有较多红细胞聚集,cloche突变体仅有少量在尾部存在。结论cloche172基因与cloche基因定位一致,cloche172突变体是一个新的点突变位点的cloche突变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在细胞表面介导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目的是解析小鼠uPA蛋白结构中与其受体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方法包含小鼠uPA全长cDNA的质粒购于ATCC公司,小鼠cDNA序列进一步克隆至Puro-pMT表达载体。用定点突变法构建各类uPA突变体表达质粒。表达质粒用磷酸钙转染至S2细胞中,用10μg/ml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别用CM sephadex柱和sephadex G75柱纯化。纯化后的蛋白分别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鉴定。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检测重组uPA与uPAR的结合常数。结果用定点突变法成功构建小鼠uPA S22、Y23、K24、Y25、F26、S27、I29、R31、E41、S358分别突变为丙氨酸的突变体及R28、30、31突变为N28、H30、W31的突变体M3。经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纯化,重组蛋白的纯度均大于95%并能被小鼠uPA抗体所识别。结合试验表明野生型uPA和M3型uPA的KD值分别为0.467 nM和1.64 nM,10种点突变uPA的KD值范围为0.388 nM至36.5 nM。结论小鼠uPA中至少有7个氨基酸(Y23、K24、Y25、F26、S27、I29、R31)涉及小鼠uPA-uPAR的结合;Y23、Y25和F26是其中的关键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KLF7b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体外转录野生型KLF7b mRNA、KLF7b 乙酰化位点突变体mRNA;设计合成特异性KLF7b反义吗啉代寡核苷酸(morpholino oligonueleitide,MO);在1~2细胞期注射到斑马鱼胚胎体内以实现KLF7b的过表达、位点突变与敲降;观察胚胎表型并利用定量PCR检测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钙黄绿素染色观察斑马鱼骨骼发育情况。结果:过表达KLF7b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无明显影响;敲降KLF7b或注射乙酰化位点突变的KLF7b后,斑马鱼胚胎出现心包积液、体轴和头部发育的异常,肌肉发育标志基因表达下调。结论:KLF7b可通过乙酰化修饰影响斑马鱼的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PSD-95(postsynaptic density-95)及其突变体PSD-95Y523F和PSD-95Y533F(523和533位酪氨酸分别突变成苯丙氨酸)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检测腺病毒颗粒对体外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的感染能力。方法双酶切将PSD-95及其突变体的基因分别从载体peDNA3.1(+)亚克隆至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电穿孔法将穿梭重组体转化到电转感受态细胞BJ5183中,使其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同源重组;同源重组体经PacI酶切线性化,脂质体法转入HEK293H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病毒颗粒分别感染HEK293T细胞和原代皮质神经元,荧光检测或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酶切电泳鉴定和序列测定证明同源重组体中含序列正确的目的基因;重组腺病毒颗粒感染HEK293T细胞后,免疫印迹显示有较高水平的目的蛋白表达;重组腺病毒具有感染原代皮质神经元的能力,在未成熟神经元(体外培养5—9天)中感染率低,而在成熟神经元(体外培养13天)中感染率较高。结论成功构建了PSD-95、PSD-95Y523F、PSD-95Y533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获得具有感染能力的重组腺病毒颗粒,易于感染成熟的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敲除编码小鼠T、B细胞的Rag2基因及编码NK细胞的IL2rg基因,构建T、B细胞及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方法:根据Genbank报道的Rag2及IL2rg基因序列,分别针对其外显子设计25bp左右的sgRNA并进行合成, sgRNA退火后克隆入pX330载体。Rag2-sgRNA、IL2rg-sgRNA及Cas9重组质粒体外转录为mRNA后显微注射入BALB/c小鼠受精卵细胞,受精卵细胞移植到受体动物获得子代小鼠,首建鼠(F0)与野生型小鼠交配获得F1代小鼠,突变的F1代小鼠互交后筛选F2代纯合子小鼠。通过基因测序、流式细胞术及接种人源性肿瘤细胞系方法检测子代小鼠基因型和表型。结果:成功构建了Rag2-sgRNA、IL2rg-sgRNA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了体外转录,mRNA显微注射并移植后获得57只F0小鼠。连续交配后,获得F2代纯合子小鼠。序列分析表明子代小鼠中IL2rg有两个基因型,分别是10bp和11bp的缺失突变;而Rag2只有一个基因型,为8bp的缺失突变。与野生型BALB/c小鼠相比,小鼠外周血中CD3、B220及NKp46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降低。接种人乳腺癌细胞系SKBR-2HL后,肿瘤生长良好,且随着时间延长肿瘤组织逐渐增大。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有效实现BABL/c小鼠体内Rag2、IL2rg基因突变,并导致小鼠T、B及NK细胞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CRISPR/Cas9技术靶向敲除编码小鼠T、B细胞的Rag2基因及编码NK细胞的IL2rg基因,构建T、B细胞及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小鼠。方法 根据Genbank报道的Rag2及IL2rg基因序列,分别针对其外显子设计25 bp左右的sgRNA并进行合成, sgRNA退火后克隆入pX330载体。Rag2-sgRNA、IL2rg-sgRNA及Cas9重组质粒体外转录为mRNA后显微注射入BALB/c小鼠受精卵细胞,受精卵细胞移植到受体动物获得子代小鼠,首建鼠(F0)与野生型小鼠交配获得F1代小鼠,突变的F1代小鼠互交后筛选F2代纯合子小鼠。通过基因测序、流式细胞技术及接种人源性肿瘤细胞系方法检测子代小鼠基因型和表型。结果 成功构建了Rag2-sgRNA、IL2rg-sgRNA重组质粒并对其进行了体外转录,mRNA显微注射并移植后获得57只F0小鼠。连续交配后,获得F2代纯合子小鼠。序列分析表明子代小鼠中IL2rg有两个基因型,分别是10 bp和11 bp的缺失突变;而Rag2只有一个基因型,为8 bp的缺失突变。与野生型BALB/c小鼠相比,小鼠外周血中CD3、B220及NKp46阳性细胞数量明显降低。接种人乳腺癌细胞系SKBR-2HL后,肿瘤生长良好,且随着时间延长肿瘤组织逐渐增大。结论 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有效实现BABL/c小鼠体内Rag2、IL2rg基因突变,并导致小鼠T、B及NK细胞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构建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interacting protein 1,GIT1)野生型(WT)及点突变型(Y293F)慢病毒载体,探讨293位点对GIT1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CR从小鼠cDNA文库中扩增GIT1-WT,将其连接到慢病毒载体PLJM-GFP中,构建质粒PLJM-GFP-GIT1-WT,测序鉴定?利用TaKaRa MutanBEST Kit试剂盒,对PLJM-GFP-GIT1-WT进行定点突变,构建质粒PLJM-GFP-GIT1-Y293F,测序鉴定?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包装细胞293T,获取病毒上清感染培养至第4代的小鼠成骨细胞?划痕愈合试验检测成骨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通过PCR鉴定?双酶切鉴定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PLJM-GFP-GIT1-WT与PLJM-GFP-GIT1-Y293F?划痕愈合试验观察,与PLJM-GFP-GIT1-WT相比,PLJM-GFP-GIT1-Y293F明显抑制成骨细胞迁移?结论:GIT1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293位点适时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酒精性脂肪肝( AFL)的模型,并采用肝脏原位灌流,分离出形态良好、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库普弗细胞( KCs ),研究其在 AFL 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ieber-DeCarli液体饮食加一次急性酒精灌胃,建立小鼠AFL模型。造模周期为16 d,于第16天灌胃9 h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肝脏、血清及KCs。检测各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ALT/AST)、肝匀浆、血清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 TG/TC)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切片HE、油红染色。选取原位灌流的方法分离KCs,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KCs表型及组成的改变。荧光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组织及提取细胞中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ALT/AST、TG/TC等反应肝损伤的指标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HE及油红染色结果与之一致,表明小鼠AFL模型建立成功。肝脏原位灌流每只小鼠细胞得率约1.5×106~2.0×106个。以小鼠巨噬细胞表面标记分子F4/80及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双标设门,流式细胞术分析F4/80和 CD45双阳性细胞,在模型中肝脏固有CD68+细胞显著降低,并出现大量的浸润单核细胞。 qRT-PCR结果显示,在肝组织及原代KCs中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小鼠AFL模型建立成功,肝脏原位灌流法细胞得率较高, AFL 的发病可能与 KCs 构成、表型改变,与细胞因子升高介导外周单核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对小鼠子宫内膜蜕膜反应的影响。 方法: 将12只4周龄健康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高脂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饲喂高脂 (22?kJ/g)、 正常 (16?kJ/g) 饲料12周。每周测量小鼠体重,喂养12周后测量小鼠体长、体宽并检测空腹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将雌鼠与健康C57BL/6J雄鼠合笼交配,收集妊娠第7天子宫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细胞形态,Masson染色观察子宫内膜胶原纤维;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蜕膜反应相关蛋白表达。分离原代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油酸、棕榈酸模拟高脂环境进行干预,雌二醇、孕酮诱导细胞发生蜕膜反应后,油 红O、 Bodipy染色观察脂滴累积情况,鬼笔环肽染色观察细胞骨架,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蜕膜反应相关标志物的基因和蛋白表达。 结果 :饲养12周后,高脂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两组体长无明显差异( P >0.05),但高脂组体宽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01),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5)。高脂组胚胎着床数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01),高脂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向蜕膜细胞转换缓慢且形态异常,蜕膜反应标志物骨形成蛋白(BMP)2、同源异形框A10(HOXA10)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两组HOXA10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油红O、Bodipy染色结果显示,原代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经高脂处理后,脂滴堆积明显增多,鬼笔环肽染色发现其细胞骨架形态异常,蜕膜反应相关基因 dtprpHOXA10 以及蛋白BMP2、HOXA10、环氧合酶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 <0.05)。 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会损伤小鼠子宫内膜的蜕膜反应。  相似文献   

14.
(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根据《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标引主题词) A 癌,支气管源性 Sleeve resection of the bronchus and the pulmonary artery in the treatment of bronchogenic cancer(ZHANG Lin-you et al)(2):142 B 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的细胞遗传学研究(蔡莹等)(1):36 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系的影响(杨惠芬等)(1):63 急性白血病时纤维蛋白原溶解系统的变化(周志健等)(1):69 米托蒽醌为主联合化疗治疗白血病55例临床观察(李晓云)(6):453 白内障周边囊膜穿刺破囊法治疗囊膜破损的外伤性白内障15例(韩冰)(6):444 白内障摘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辅以斧劈式碎核式技术(佟琪等)(4):304 败血症超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新生儿败血症(姚笠等)(3):198 鼻咽肿瘤病毒感染与北方低发区鼻咽癌发生关系的初探(林春艳等)(5):371 病毒,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血清IL-10、sIL-2R、TNF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王岩等)(5):343 病毒疫苗新城疫病毒疫苗对小鼠S180肉瘤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苏雁欣等)(1):15 利用噬菌体肽库技术进行抗原中和位点的鉴定(陈鹤等)(4):246 不育,男性抗精子抗体阳性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Na+-K+-ATPase活性的改变(边淑玲等)(2):122 抗精子抗体阳性男性不育患者血清、精液中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边淑玲等)(4):281 C 插管,气管内尼卡地平在围气管插管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作用的研究(康华等)(4):283 异丙酚诱导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研究(姜丽华)(4):286 出血血浆凝血因子制剂在严重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于军等)(3):229 错功能调节器(FR-Ⅲ)矫治安氏Ⅲ类错畸形疗效观察(刘向岩等)(3):216 D 胆囊疾病胆囊十二指肠瘘11例临床分析(周文学等)(6)448 蛋白酶依钙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近况(隋立森等)(3):230 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大鼠卵巢黄体中的作用(于晓光等)(6):391 电生理学心肌顿抑组织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丁钢等)(5):316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病人体内高水平cICAM-1和TNF-α的研究(阎晓波等)(4):255 E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伴左房血栓的球囊成形术治疗(于玲范等)(1):51 F 肥胖症单纯性肥胖青少年体脂分布与血压及胰岛素抵抗(项莹等)(2):119 肺肿瘤新建1例人肺鳞癌细胞系(黄昀等)(4):237 应用重组基底膜侵袭技术对人肺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研究(王春梅等)(5):313 肺癌外科治疗技术的改进(张明文等)(5):360 分子生物学肺腺癌高低转移细胞系Anip973、AGZY83-a中野生型p53基因过表达研究(阎承慧等)(4):240 G 肝昏迷视觉诱发电位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王一林等)(1):65 对合并贫血的亚临床肝性脑病皮层功能的临床研究(刘春水等)(6):457 肝炎,病毒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GM-CSF和IL-8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穆锦江等)(1):61 肝炎,酒精性大鼠酒精肝模型的制备(杨致富等)(2):111 肝硬变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β2微球蛋白相关性的研究(周福润等)(6):430 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液动力学研究(张晶等)(6):427 肝肿瘤外周血中肝癌细胞转移的检测(陈克林等)(5):367 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运动前后心功能与ANP变化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关德明等)(3):193 黑龙江省1999年高血压抽样调查总结(傅世英等)(4):272 科素亚降压效果观察及对比分析(赵翠萍等)(5):35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赵洪清等)(5):386 盐酸喹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应用观察(盐酸喹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观察协作组)(6):406 高脂血症血脂康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姜礼红等)(5):352 股动脉股动脉断裂致小腿坏死误诊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报告(赵宝权等)(6):459 股骨颈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王毅等)(2):115 股骨头坏死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李毅等)(6):412 骨折内固定治疗C1型骨盆骨折8例体会(王国文等)(2):117 骨质疏松 Effect of fluoride and calcium on serum LPO in ovariectomized rats(ZHAO Ya-jun et al)(1):12 骨肿瘤尤文肉瘤细胞凋亡及p15表达的研究(张震宇等)(4):292 肢体肿瘤保肢手术的几个问题(陶天遵等)(6):418 冠状动脉疾病女性冠心病影响因素分析(关德明等)(6):436 H 红斑狼疮,全身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检测的意义(闻颖等)(5):373 喉肿瘤喉部肿瘤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研究(徐秀玉等)(5):319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维生素E和二甲亚砜对油酸型ARDS防治作用的研究(孙惠明等)(1):31 黄疸,梗阻性梗阻性黄疸犬血浆内皮素与肾脏损害的研究(杨国夫等)(3):179 J 基因定向克隆构建RAB5A基因真核细胞表达载体(陈宇等)(2):79 基因,病毒 HPV16L1重组蛋白在甲醇营养型酵母菌中的诱导表达及鉴定(李秀荣等)(1):3 基因,结构肺癌基因组nm23-H1基因的扩增及异常分析(于景翠等)(1):6 甲状旁腺人胎甲状旁腺细胞培养形态与功能的研究(邰升等)(6):409 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浆中可溶性Fas水平测定(关秀茹等)(1):71 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T淋巴细胞Fas抗原的表达的实验性研究(关秀茹等)(4):293 尖牙钛-镍螺旋弹簧与弹力线拉尖牙向远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张晔等)(6):455 尖锐湿疣重组人IL-2在治疗外阴、阴道尖锐湿疣中的应用(陈彦云等)(5):348 矫形外科学先天性腓骨缺损2例报告(赵宝权等)(1):72 胶原离心法制得角膜胶原膜的检测与实验研究(韩晓梅等)(2):100 戒毒伽玛刀联合靶点戒毒5例临床初步报告(李冰等)(1):73 结核,肺 UTILIN“S”对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孔英君等)(1):29 阿拉伯酸甘露聚糖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孔英君等)(4):279 无反应性结核病(杨朝辉等)(5):383 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临床观察(刘畅等)(5):365 K 抗生素国产罗红霉素胶囊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杜智敏等)(6):438 L 流产,人工钳刮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软化扩张宫颈(石大维等)(2):147 流感抗病毒1号中药在鸡胚中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杨怡姝等)(5):329 卵巢肿瘤上皮性卵巢癌纤连蛋白的表达和意义(吕雯等)(2):98 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Bax与卵巢肿瘤的关系(李佩玲等)(3):174 M 麻黄素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滴鼻剂的含量(金钊等)(3):222 麻醉七氟醚注入法紧闭麻醉(郑方等)(5):354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齐玉华等)(5):377 麻醉,局部艾司洛尔在颈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齐玉华等)(4):286 麻醉,全身异丙酚,咪唑安定和依托咪酯全麻诱导对眼压的影响(毛亚红等)(2):126 安氟醚和七氟醚对腹部手术机体耗氧量的影响(崔敏等)(3):205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患者行喉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姜丽华等)(3):210 麻醉,硬膜外低温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急诊剖宫产术(程平瑞等)(3):220 麻醉前用药麻醉前应用阿托品对气道分泌物作用的临床研究(郑丽宏等)(2):129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医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张莹等)(4):306 免疫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法在淋巴管研究中的应用(张云芳等)(1):74 N 囊尾蚴病融合蛋白dot-ELISA法检测猪囊尾蚴病人循环抗体(王敏等)(1):8 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新型液体栓塞剂的研制(石忠松等)(6):415 脑梗塞急性脑梗塞的红细胞膜流动性及生化指标改变(许艳等)(1):24 以两组临床综合征同时发病的腔隙性梗塞(吴江等)(2):145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再评价(于永发等)(4):261 脑膜瘤脑膜瘤细胞X线敏感性实验研究(林志国等)(2):91 脑疝 86例车祸致颅脑为主的多发伤处理(杨立庄等)(3):214 脑栓塞和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急性期血小板体积的观察(刘芳等)(4):303 脑损伤,急性创伤性轴索损伤中细胞骨架的研究进展(张相彤等)(1):77 脑缺血 IL-1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意义(杜柏岩等)(2):124 MgSO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电生理方面的影响(杨春晓等)(4):258 脑肿瘤 X线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系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林志国等)(1):39 脑转移瘤90例临床分析(李俊石等)(5):363 尿尿NAG检测的临床应用(关庆柏等)(5):375 牛磺酸线性滴定法测定牛磺酸的含量(张乐华等)(3):221 牛皮癣银屑敌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0例疗效观察(李芍华等)(2):140 银屑病合并急性白血病14例临床分析(李晓霞等)(2):143 P 皮肤一种简单的小鼠皮肤移植方法(樊拥军等)(5):332 平滑肌肉瘤消化道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治疗(董新舒等)(1):46 剖腹产术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分析(孙嫦月等)(3):218 Q 器官保存药物H、Y、D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损伤的保护作用(孙备等)(1):88 低温灌洗UW液和Euro-Collins液保存离体鼠肺效果的组织形态学比较研究(李刚等)(2):105 青光眼氧自由基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李颖等)(2):103 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应用消炎痛的临床观察(李雪等)(2):137 R 妊娠妊娠期人类微小病毒B19感染及其防治(陈瑛等)(4):309 乳腺肿瘤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探讨(赵金鹏等)(1):18 遗传性乳腺癌(刘连新等)(2):15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杜金荣等)(5):341 S 腮腺炎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导管灌注治疗临床分析(高瑞驹等)(4):300 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0例临床观察(张金伟等)(3):203 色谱法,高速液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糖酸阿齐霉素注射剂的含量(刘红梅等)(3):225 烧伤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治疗手深度烧伤的体会(翟舒娅等)(2):139 神经胶质瘤人脑胶质瘤细胞系X线敏感性的实验研究(沈红等)(2):95 神经生长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移与基因治疗——帕金森病与运动神经元病的基因治疗进展(赵永波)(6):464 肾肿瘤 35例肾癌的CT诊断(郎兆会等)(6):458 生殖细胞人生殖细胞的冷冻保存(李庆雷等)(1):75 食管颈段食管破裂9例(金维澍等)(3):21 食管肿瘤 C-myc癌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张庆华等)(5):334 手用“X”成形术治疗手近侧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观察(王力军等)(5):379 输精管输精管动脉供应区域的实验研究(祝青国等)(4):253 睡眠无呼吸综合征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王振霖等)(1):55 56例睡眠呼吸暂停病人临床分析(刘晓民等)(4):294 T 肽类 C型促尿钠多肽研究现状(关德明)(5):388 糖尿病 75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心脑患病率关系分析(王裕环等)(1):28 BGP、ALP、HOP/Cr测定与糖尿病骨代谢的关系(孙玉倩等)(5):346 W 外科皮瓣胸三角区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面颈部整复中的应用(郭杰等)(1):67 外科学,手术综合无血术野技术(代文杰等)(4):311 韦格内肉芽肿瘤 Wegener'肉芽肿5例报告(石玉枝等)(1):57 喂食喂养方式对儿童体格及疾病的影响(徐淑贤等)(5):380 胃肠道肿瘤消化道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治疗(董新舒等)(3):190 胃炎幽门螺杆菌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液中sIgA的关系(史立君)(3):184 胃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的关系(刘连新等)(1):21 胃远端癌口侧癌旁粘膜p53,p21的表达与残胃断端复发癌的关系(申强等)(1):43 青年与老年胃癌的临床特点对比研究(王锡山等)(1):53 贲门部浸润性癌预后的探讨(金晓明等)(3):157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类型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孙宇等)(3):160 胃腺癌p53基因点突变的研究(曲宏岩等)(4):243 喷洒法与口服法煌蓝色素胃镜诊断胃癌的价值(张学彦等)(6):433 胃上部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疗效比较(曲宏岩等)(6):422 X 显微镜检查,电子不同温度停搏液鼠心灌注时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观察(张海波等)(5):326 象皮病病变组织切除自体皮回植治疗下肢象皮肿(邹忠芳等)(4):296 哮喘支气管哮喘发作与血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含量的研究(陈复辉等)(1):26 消化性溃疡胃上皮细胞凋亡与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关系(关景明等)(2):109 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探讨(鲍东明)(5):385 新城疫病毒新城疫病毒NP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于健等)(5):323 新生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及随访(郎兆会等)(5):381 心电描记法心室晚电位评价AMI发生后冠状动脉供血状况的研究(关德明)(1):49 6 047例心电图普查结果分析(徐伯楠等)(4):297 心动过速冠状窦口周围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于玲范等)(4):269 心肌 p53基因导致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探讨(滕宗艳等)(6):402 心肌病,酒精性酒精中毒性心肌病致急性心力衰竭猝死2例分析(朱骥伟等)(3):封三 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若干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刘文明等)(1):33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淋巴细胞钙含量的动态观察(孙勇等)(4):290 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张淑华等)(4):277 心脏外科手术先天性心脏病胸骨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25例报告(祝沪军等)(3):188 血红素血红素加氧酶-1中第39位赖氨酸对电子传递功能的影响(王秀宏等)(3):165 血液保存新鲜脐血及其不同温度保存下凝血因子活性的动态测定(王芝琪等)(3):177 Y 牙髓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牙髓影响的实验研究(张颖)(6):445 眼,人工隧道式预置线羟基磷灰石二期眶内植入术(王巾等)(6):452 眼肿瘤 104例眼眶内肿瘤的临床治疗体会(郑建秋等)(4):302 药理学苦参碱对豚鼠心室肌细胞胞浆〔Ca〕i的影响(艾静等)(4):235 药物毒理学消抗安胎口服液慢性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张威等)(1):10 药物评价胃宝冲剂对实验性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乔国芬等)(3):168 格列吡嗪胶囊人体药动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的研究(曲福军等)(3):196 必压生治疗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石玉枝等)(3):212 泰特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刘秀丽等)(4):264 胰岛成年猪和大鼠胰岛分离纯化的实验研究(黄跃南等)(4):249 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选择(乔海泉等)(6):450 移植劈离肝移植肝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宿华威等)(3):170 肝移植术后移植肝无功能的影响因素(孙备等)(6):467 移植,同种异体活体亲属肾移植1例报告(高治忠等)(4):298 移植物排斥血浆置换在控制肾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任野平等)(3):182 移植物生存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延长移植皮片存活期(张飚等)(2):82 Z 蔗糖酶唾液蔗糖酶表观Km的测定(姜玉梅等)(2):148 真菌竹鼠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病理学研究(朱宏等)(6):404 诊断,心血管 nRT-PCR法检测心肌活检组织中柯萨奇B组病毒RNA的临床意义(张烁等)(4):266 止痛腰部硬膜外注吗啡用于胸腹部术后止痛(陆祖绚等)(2):132 吗啡用于病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与PCIA的临床比较(李淑艳等)(3):208 重症肌无力胸腺摘除及前纵隔脂肪廓清术治疗重症肌无力(谭佩林等)(1):59 周围神经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张信英等)(3):186 椎间盘移位经皮髓核摘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王宏辉等)(2):133 经皮切吸和胶原酶溶解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吴薇)(6):4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