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 以江苏省为例,了解居民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江苏省第六次卫生服务调查家庭健康调查表中的居民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多分类 logistic 回归方法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9 450例居民中,17.36%的居民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22.06% 的居民未签约,但知道家庭医生服务,60.58%的居民表示不知道家庭医生服务。logistic结果显示,居民的城乡类型、年龄、收入水平、患慢性病对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服务有影响(P<0.01);居民的婚姻状态、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到医疗机构最快时间、健康状况评分对是否知道家庭医生服务有影响(P<0.01)。结论 需要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知晓度;聚焦重点人群,制定个性化服务策略;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助力分级诊疗制度,认知是签约利用的基础,了解社区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居民认知度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于2019年5—7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市16个区50家社区的2 500名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85.96%的社区居民认知签约服务相关政策,84.18%的社区居民认知签约服务内容。影响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情况的因素有户籍、居住地、文化程度、月收入和患慢性病情况。结论:上海市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水平较高,但宣传方式单一,应丰富宣传方式和途径,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宣传方案,实现真实有效的宣传,提高居民对签约服务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济南市市中区六里山干休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分析影响居民签约的原因,为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辖区内18~8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共发放问卷2655份,有效问卷2404份。2404份问卷中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为30.78%,签约原因前三位分别为医生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介绍、认为看病取药方便和看病费用低;拒绝签约原因前三位分别为:不了解、不需要、药品种类较少。影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因素:居民的一般情况、是否熟悉自己的签约医生、居民到最近的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可及性、与医生关系。结论影响家庭医生签约的因素有:居民年龄、职业、医保及家庭收入情况;对家庭医生服务的认知方面,不同层次人群存在很大差别;基层医疗机构能否普及、居民与医生之间的关系好坏均影响居民签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基层首诊意愿现状,分析社区居民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按比例从上海市分层随机抽取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便利抽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附近居民开展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居民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2 501份问卷,有效回收2 443份,有效回收率为97...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河南省居民首诊医疗机构选择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15岁及以上居民分析其就诊意愿,单因素分析运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3年和2018年河南省居民到基层(83.4%、76.6%)和非基层(16.6%、23.3%)医疗机构就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中青年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分析中青年对家庭医生服务的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上海市某区抽取18~6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在821份有效问卷中,85.5%中青年居民未签约(n=702)。其中:女性(OR=2.11,P=0.001),上海户籍(OR=6.98,P<0.001),患慢性病种类数≥3(OR=2.08,P=0.044),生病时会到社区医疗机构首诊(OR=2.99,P<0.001)的居民签约意愿更高;步行到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点的时间为10~15 min(OR=0.46,P=0.007)的居民签约意愿最低。除此之外,居民缺乏认知度(53.73%)、到社区医疗机构首诊的习惯(46.27%),家庭医生的诊疗水平(20.61%)、健全的医疗设施(18.75%),就诊享受医疗保险优惠政策(42.87%)、各相关部门和大众对家庭医生工作的支持(29.27%)以及家庭医生政策的宣传力度(27.86%)分别是居民、机构、政府与社会维度影响签约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 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联体内患者对医联体的认知与满意度评价,探讨医联体模式下患者就医选择、基层首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北京市15个区抽取18个医联体,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1 280名医联体内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与二元Logistic回归开展统计学分析。结果:59.12%的患者了解医联体及相关政策,39.12%的患者对医联体满意;72.32%的患者愿意基层首诊;各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就诊医院类型、医联体了解程度、医联体经历、医联体满意度对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医联体建设取得一定的效果,基层首诊意愿初步形成,但区域医疗资源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与患者基层首诊意愿具有相关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足及现行医保政策等制约医联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济南市部分社区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济南市四所医疗卫生机构前来就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50分,回收有效问卷541份,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调查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率为33.27%;不同调查地区、居住地、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医保类型、人均月收入、首诊机构及是否患有慢性病对签约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地区居民家庭医生的签约率有待提高;家庭医生相关内容宣传不到位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吸引力不足是影响家庭医生签约率的原因;建议加强宣传工作,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基层首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流动人口分级诊疗提供实证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82734名最近1次患病(负伤)流动人口数据,利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其基层首诊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82734名最近1次患病(负伤)流动人口中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15936人,基层首诊率仅为19.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农业户口、流动时间0~5年、患慢性病、至少参加1项医疗保险,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所需时间≤15 min的流动人口患病后更愿意选择到基层首诊。学历大专及以上、家庭月均收入>10000元、市跨县、东北地区、不愿意落户、自评健康状况为不健康的流动人口患病后更不愿意选择到基层首诊。结论:流动人口患病(负伤)后选择到基层首诊率较低,年龄、受教育程度、户口类型、家庭月均总收入、流动时间、流动范围、流入地区域、落户意愿、自评健康状况、是否患慢性病、有无参加医疗保险、居住地到最近医疗服务机构所需时间是影响流动人口患病(负伤)后选择到基层首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免费和付费签约居民续约意愿的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4所通州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从中随机抽取2021年8—11月1 039名免费签约和834名付费签约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种签约方式下居民续约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原因。结果 总体续约率和续约意愿率分别为85.1%和90.5%,其中免费和付费续约意愿率分别为89.3%和91.5%。免费签约中,预约就诊(OR=2.898,95%CI=1.107~4.928)、首选家庭医生(OR=2.169,95%CI=1.187~3.967)和3个月内与家庭医生见面次数(1~2次:OR=2.998,95%CI=1.594~5.640;3次:OR=4.519,95%CI=2.106~9.696;≥4次:OR=7.850,95%CI=3.326~18.527)影响居民续约意愿;付费签约中,65及以上老年人(OR=21.068,95%CI=1.047~424.064)、预约就诊(OR=6.284, 95%CI=2.248~17.568)、首选家庭医生(OR=3.420,95%CI=1.180~9.911)影响居民续约意愿(P<0.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及结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用率偏低,不同特征人群利用签约服务的水平有差异。年龄、性别、户籍、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卫生服务可及性是影响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重要因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存在城乡差异,城市居民的签约服务利用情况更易受到地区因素的影响,而农村居民的签约服务利用情况更易受就业因素的影响。建议各地结合自身情况,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政策设计,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重点关注低收入人群和流动人口的签约服务,提高签约服务利用水平,推行有价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了解成都市某农村地区残疾人家庭医生服务的签约情况,分析影响签约的因素,为促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对成都市某农村地区的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共计调查495名.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残疾人签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我国流动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升流动人口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和维护流动人口健康。方法 收集2018年5—8月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138 955名流动人口相关数据,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主要分析方法有统计描述、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等。结果 流动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的签约率为12.3%,山西省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最高,为48.6%,上海市最低,为1.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有配偶(OR = 1.284,95%CI:1.202~1.372)、流动时间为6~9年(OR = 1.090,95%CI:1.029~1.154)、流入中部地区(OR = 1.133,95%CI:1.080~1.189)、社会性质流动(OR = 1.002,95%CI:0.984~1.197)、家庭月收入少于3 000元(OR = 1.497,95%CI:1.391~1.611)、自评健康(OR = 1.092,95%CI:1.023~1.165)、已建立健康档案(OR = 38.932,95%CI:36.788~41.201)、接受过健康教育(OR = 2.488,95%CI:2.290~2.702)的流动人口签约率较高,而年龄15~24岁(OR = 0.718,95%CI:0.619~0.83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OR = 0.833,95%CI:0.766~0.907)、跨省流动(OR = 0.825,95%CI:0.782~0.871)、主要职业为生产及运输业人员(OR = 0.868,95%CI:0.818~0.921)的流动人口签约率较低。结论 目前,流动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流动时间、流动范围等为是否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调查甘肃省重点人群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现状,探讨影响重点人群签约行为的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9-12月,对甘肃省10个县市区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实施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甘肃省重点人群家庭医生服务的知晓率低,签约率存在地区间的差异(χ2=30.78,P<0.01);81.3%的人群签约了基础服务包,17.7%的人群不知道签约的家庭医生是谁,31.0%的人群不了解签约后可享受的优惠措施;重点人群认知家庭医生服务的首选方式是通过就诊时医务人员的介绍(46.8%);签约行为与地区、是否患有慢性病、家庭医生服务知晓情况、服务收费、诊疗水平、交流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效果满意情况有关(P<0.01)。结论 促进重点人群签约工作可通过加大宣传、增加服务内容、提高居民的满意度与获得感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签约居民与非签约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满意度的差异,依此验证签约家庭医生对于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采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主要使用卡方检验、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结果:签约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显著高于非签约居民,满意度的各项指标也普遍高于非签约居民。在控制了基本人口学变量后,满意度综合指标的回归结果也表明是否签约是影响满意度的核心解释变量。结论: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进而促成分级诊疗的有序医疗格局。服务利用提升的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居民对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于医防结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调查了七个地区的541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并对家庭医生团队和相关知情人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和焦点组访谈。定量资料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NVIV09.0软件进行编码、归纳和总结。结果:不同的签约服务模式对医防结合的影响不同。采用家庭医生团队的签约服务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团队成员得到有效激励的签约服务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个人付费的签约服务更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服务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家庭医生签约有助于促进医防结合。建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实施团队签约和个性化有偿签约。设计综合服务包,融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医疗及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体现医防结合理念。探索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与医保基金融合路径,加强医防结合,促使全科医生从服务守门人向健康守门人转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城市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概念框架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测模拟检验。结果: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构、投入、过程、产出、结果"绩效评价概念框架基础上拟定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现状,为进一步完善职责分工和签约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7月采用典型抽样、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江苏省3个县(区)18个乡镇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医生、护士、公卫医生、村卫生室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乡镇卫生院医生主要参与疾病诊疗护理(91.8%)、健康教育(67.6%)、转诊服务(50.5%)、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50.5%)等工作;护士主要参与疾病诊疗护理(85.0%)、健康教育(61.5%)工作;公卫医生主要参与预防接种(65.9%)、老年人健康管理(51.2%)、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51.2%)工作;村卫生室医生主要参与医疗服务和绝大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任务范围广,既参与医疗服务又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促进了医防融合,但存在护士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未充分发挥、公卫医生对自身工作职责不清、村卫生室医生工作负担较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居民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的需求状况及需求结构,探索需求差异的影响因素,为提供有吸引力的签约服务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在上海市"1+1+1"签约试点区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开展问卷调查,采集有效样本1 745份;对服务需求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居民对签约服务的需求目前主要集中在配药服务上;将20项需求指标合成为3个公因子,个性化服务需求、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健康管理服务需求,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包括性别、健康状况、就医行为与满意度,健康行为与满意度,婚姻与综合满意度。结论:药品需求仍然是居民当前最为主要的需求,不同特征的居民存在签约服务的需求差异;有必要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切实需要的签约服务,这样才能维持稳定的签约关系、引导居民下沉就诊、构建有序有效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