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技术探索复方紫草油治疗唇炎的机制,为后续实验研究及扩大复方紫草油的适应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依托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复方紫草油的有效化合物和作用靶点;通过检索人类基因信息数据库(GeneCards)及人类孟德尔遗传研究平台(OMIM)选取唇炎的疾病靶点,并利用R语言取疾病与药物靶点交集;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疾病互作网络;运用STRING平台搭建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网络(PPI);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得103个化合物和相应115个靶点,其中有21个与疾病相关。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2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91条信号通路。结论:复方紫草油治疗唇炎具有生物学支撑。不同的蛋白存在协同作用,其中IL-6、STAT3和TNF等靶点起着关键作用。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受体结合、金属内肽酶活性等,并主要富集在AGE-RAGE、FssAs和TNF等多条信号通路上,发挥抗炎及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屈悦  屈文萍  李瑶  麦炜彬  秦艳虹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8):22-28,后插2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索麻黄-甘草药对治疗小儿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获取麻黄、甘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靶点,UniProt数据库提取作用靶点的基因名称,通过OMIM数据库获取哮喘相关靶点,将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进行交集,筛选得到疾病-药物成分共同靶蛋白。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活性化合物-关键靶标-主要通路"多维网络关系图。结果筛选出115个活性成分,12个作用于小儿哮喘的蛋白靶点;GO富集(P0.01)提示有24个生物过程条目、3个分子功能条目、3个细胞组分条目,KEGG富集29条通路(P0.01),关键靶点包括TNFRSF1A、TNF、IKBKG、TP53、NFKBIA、IKBKB等,关键通路包括细胞凋亡、NF-κB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RIG-I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结论该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揭示了麻黄-甘草药对治疗小儿哮喘的多维调控网络,从多角度探索了麻黄-甘草药对治疗小儿哮喘的潜在分子机制及药理作用,为其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预测小檗碱(BBR)干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CTD数据库,挖掘BBR的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出ASO的靶标。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BBR干预ASO的"成分-靶标-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关作用网络并进行关键靶点的生物功能注释及通路分析。结果 BBR可以通过干预163个靶点、155条通路干预ASO。结论 BBR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保护内皮细胞等药理作用干预ASO。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香-没药药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托GEO、GeneCards、OMIM数据库挖掘RA相关基因并进行合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乳香-没药的有效化学成分和相关靶点,使用Cytoscape 3.8.0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标-信号途径”的可视化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化合物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GEO、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出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基因4 655个,共筛选出乳香-没药药对主要活性成分46个,对应靶点90个。获得乳香-没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靶点60个,核心靶点6个。此外,KEGG通路富集结果主要包括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结论:乳香-没药药对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肾疏宁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潜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Uniprot等数据库获得肾疏宁中药的化学成分,并找出其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等数据库筛选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疾病"网络;进而对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化毒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小儿化毒散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收集潜在作用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及TTD数据库筛选人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靶点;利用在线程序绘制韦恩图并获得小儿化毒散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共同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重要活性成分-疾病靶点”作用网络图;运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应用分子对接将化合物-靶点可视化处理。结果:小儿化毒散共筛选出131个有效化合物和相应靶点107个,上呼吸道感染筛选出7 339个相关疾病靶点,并得到92个共同作用靶点,富集分析筛选后得到30个GO条目和46条KEGG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得到3个关键化合物和1个靶点。结论:小儿化毒散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能通过其关键成分槲皮素、黄芩素和异鼠李素作用于IL6、HIF1A等13个关键靶点蛋白,调节炎症反应、控制缺氧机制进而发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筛选苗药定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作用靶点并探索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筛选苗药定痛汤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TTD、GeneCards、OMIM数据库整理偏头痛疾病靶点,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Cytoscape_v3.8.0构建药物-疾病-靶点多维网络,再利用DAVID、ClueGO进行GO功能和KEGG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结果:运用TCMSP、TTD、GeneCards、OMIM,共筛选出苗药定痛汤129个潜在活性成分,2712个疾病靶点,共获得69个交集基因作为潜在治疗靶点; GO分析包含生物学过程582个条目、分子功能60个条目,细胞组分64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筛选出73条关键通路,发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13K/Akt、MAPK、NF-κB、SIRT1等多条信号通路相关。结论:苗药定痛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对该方的药理机制研究及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杜仲-续断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杜仲-续断的活性成分和基因靶点.在GeneCards、OMIM和PharmGkb数据库收集RSA疾病靶点,在Cytoscape 3.7.2软件中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基于STRING数据...  相似文献   

9.
杨琳  王振裕  范德宇  郑珺  孟袁  赵佳峪 《河北中医》2022,(10):1727-173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心衰合剂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心衰合剂中药物的活性成分并筛选出相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DrugBank、OMIM、PharmGKB及TTD数据库获取心力衰竭疾病靶点;通过R语言4.04软件获得候选治疗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点”网络,通过基因间功能关联关系数据库(STRING)对侯选治疗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再利用Cytoscape的CytoHubba插件筛选得到核心治疗靶点;通过R语言4.04软件对候选治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Vina 1.1.2软件分析核心治疗靶点与其对应的药物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得到心衰合剂活性成分216个、潜在作用靶点284个,心力衰竭靶点11 215个,候选治疗靶点255个,并筛选得到7个关键成分,核心治疗靶点15个,GO功能富集分析条目2874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路175条。心衰合剂治疗心力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索丹参治疗肝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得出丹参的活性成分,再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以及DRAR-CPI服务器筛选丹参的活性成分治疗肝硬化的潜在作用靶点,进而用Cytoscape3.6.0软件构建丹参的化合物-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3.6.0软件的Generatestylefrom statistics工具,筛选并构建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采用Systems Dock Web Site网络服务器与丹参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利用DAVID数据库对丹参的作用靶点进行GO分类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选择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作为化合物分子的筛选条件,从丹参中筛选出活性成分65个,作用靶标75个。丹参治疗肝硬化主要涉及MAPK、Toll-like receptor,Gap junction、PI3K/Akt、Natural killer 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等信号通路。结论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出丹参治疗肝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线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