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引出“药食同源”的判断,认为药物与食物本是同类,是一本两支的关系。其基本特征可用“三同”加以概括,即药食同源、药食同理和药食同功。并分别对药食同源、药食同理和药食同功给出了定义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陆华 《光明中医》2013,(7):1493-1494
药食同源是说药物和食物是同一种基源。卫生部分布的87种药食同源的品种,均属不同的五行分类。传统中医药认为,药物与食物的药性和食性与五行分类关系密切,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对药性和食性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对药食的五行分类进行研究,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正> 被列为四大民族医药之一的傣族传统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贝叶经》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傣族人民不断地同自然和疾病作斗争,通过认识、积累和总结经验,创造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医药学。傣医药学理论独特,内容丰富,"药食同源"便是其特色之一。"药食同源"指的是,许多食物即是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历来注重饮食问题,认为生命健康与日常的饮食方式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黄帝内经·太素》调食篇中指出:"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意在表明食物和药物的来源相同,阐明了药食同源的思想。神经衰弱作为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海派中医陈存仁曾对如何应用食物疗法治疗神经衰弱进行过论述,重点将神经衰弱分为四大类,分别为:脑神经衰弱、性神经衰弱、因贫血导致的神经衰弱、因久病不愈导致的神经衰弱。通过探讨陈存仁应用食物疗法治疗神经衰弱的思路,用以传承和弘扬中医"以食疗病"的方法,为临床治疗及日常预防神经衰弱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菜部类、谷部类和其他药食同源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玲  郑琴  张科楠  郭园园  罗俊  肖帅  李文静 《中草药》2019,50(16):3990-3996
药食同源是古人在食物和药物之间发现总结的智慧结晶。虽然药食同源中药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有关其安全性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古代本草,尤其是食物类本草著作记载了大量的药食同源中药,并对来源、品种、功效、禁忌、用法与用量等进行了系统的概述。通过系统地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药食同源中药的安全性或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为其食疗和保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有升高趋势.高血压病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其中与饮食有极大关系.在中医药理论中,"药"与"食"本是同源的,许多食物本身也是药物,用以疗疾可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贵州药食两用同源植物资源与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贵州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分析其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方法通过踏查、资料考证和文献整理对贵州地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居民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贵州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丰富,但部分应用广而少的药食同源植物缺乏保护;部分居民存在食用石蒜、商陆有毒植物,不宜作为食物。结论必须对贵州药食同源植物以建立良种培育基地和GAP种植基地保护资源;加强向居民宣传药食同源植物的毒副作用及适宜体质类型,确保人们正确地辨认并安全地食用植物。  相似文献   

8.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中医历来讲究"药食同源"一直以来,药膳因其具备"寓医于食"之功能而广被推崇,很多人家都储备几味药材,用于煲汤熬粥。药膳并非人人适合随着冬季进补时节来临,不少餐馆纷纷打出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医古书中有"医食同源","食药同源","药补不如食补"之说.随着医疗模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认识到某些食物能治病,某些食物却会致病.尤其在哮喘病中,其发病及恢复与食物因素有着直接关系,科学、合理地进行饮食调护对防止哮喘复发以及病后调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科1998年11月~2000年5月对32例哮喘病人实施饮食指导,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食同源”的诠释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勇  肖伟  秦振娴  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2015,17(12):1250-1252
本文对中医基本理论之一的"药食同源"作了诠释,其中包括"药食同理"、"药食同用"以及"药食两用"等观点。"药食同源"的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正确指导药物和食品的摄入;作为重要的药食两用的物品将对调整机体的内稳态、防止退行性的慢性疾患以及抗衰老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药物和食品的相互渗透已成为国际上的大趋向,我们需要对此有所认识并作出政策上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自古有"药食同源"之说,因为药物有性味、功能、主治,食物也同样有性味、功能、主治,而且有些食物本身就是药物。 1食物对药效的影响 主要是食物的食性对药物的药性的影响和因食物影响药物吸收而影响药效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张晔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6):378-380
试论药膳之理论基础张晔(北京市红十字新华医院100101)祖国传统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为人体之健康状态,阴阳平衡为阴平阳秘之必要条件。为达此目的是以药攻或以食治为途径。自古食、药并无明确区分,神农所尝百草或药、或食,历代本草所载药物中亦含食物颇多,仅就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进行统计,全书所载近2000种药物中,食物占有l/3以上,更何况食物与药物同具偏性偏味,故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之说。然药、食各有所异....  相似文献   

13.
中医食疗在胃痛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至今,中医都提倡医食同源,医食结合,特别在人们崇尚自然的今天,食疗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利用,胃与食物的特殊关系,决定了食疗在脾胃病证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对43例胃痛病人进行药物治疗与食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根据辨证论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食物治疗,使食助药力,同时也保证了人体对水谷精微的摄取,使病程缩短,复发率明显降低,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玲  郑琴  张科楠  罗俊  郭园园  吴海霞  肖帅  李文静 《中草药》2019,50(10):2505-2512
药食同源中药是我国古人通过长期实践总结的既可以药用又可以食用的物质。虽然药食同源中药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有关其安全性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中国古代本草著作,尤其是食物类本草著作记载了大量的药食同源中药,并对来源、品种、功效、禁忌、用法与用量等进行了系统的概述。通过系统地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木部类、果部类及草部类药食同源中药的安全性或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为其食疗和保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生命活动必须依靠摄取食物来维持。人类为了生活与健康,必须寻找食物,而食物的属性与医药的属性息息相关,通过从饮食文化的角度简要阐述了傣族药食同源的主要特点,初步阐述傣族医药中药食同源对人体健康、以及防治疾病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6.
曹怡鸿  刘倩  杨孜  王妍 《新中医》2022,54(21):20-25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药食同源方药治疗痛经的组方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中有关中医药治疗痛经的文献,采用SPSS、Cytospace 3.8.2 等软件对治疗痛经的中药及药食同源类中药进行频数、性味归经、功效类别、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765 首,涉及中药270 味,药食同源类中药65 味。常用药食同源类中药有当归、甘草、桃仁、肉桂等;常用中药有当归、川芎、延胡索、甘草等。临床治疗痛经的中药多以补血药和活血止痛药多见,药性多为温、寒、平,以辛、苦、甘味药物居多,多归于脾、心、肝经。临床治疗痛经的药食同源类中药多见补气、补血药,药性以平、温为主,药味以辛、甘味多见,常归于脾、心、肝经。临床治疗痛经的常用中药药对有当归-川芎、当归-白芍等;常用药食同源类中药药对有当归-甘草、当归-肉桂等。聚类分析得到5 对中药核心药物组合,主要功效有行气散瘀止痛、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止痛等;5 对药食同源类中药核心药物组合,主要功效有补益肝肾、健脾益气、补益脾肾等。结论:治疗痛经的药食同源类中药多见于补气血药物,临床常使用当归-甘草、当归-肉桂等药对配伍组合,治法多以补气养血为调补体质,辅以温里活血以止痛。  相似文献   

17.
祖国中医学认为,“医食同源,药食同用”。药膳又称食疗,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物和食物相配合,通过烹调加工做成具有防治疾病,保健强身作用的美味食品。经细探究其作用原理,与以下几方面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祖同医学认为,“医食同源,药食同用”。药膳是食品与药物的结晶,又称食疗,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药物和食物相配合,以食为主,具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医学与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9.
“发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进 《中国中药杂志》1992,17(9):564-565
<正> “药食同源”。据研究证实,中医对食物宜忌的认识早于食物治疗作用的应用。食物作为传统药物不可分割的部分,以其寒热温凉、酸苦甘辛成等不同特性与药物疗疾的原理相同。历代医家在应用食物于养生保健、却病疗  相似文献   

20.
营养学家认为,身体健康所需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良好的饮食。专家们断定,对于人类未来的健康,药物不是最理想的出路,饮食对我们的命运起决定的作用。药食同源,食物与药物一样,含有其各自的成分,如配伍不当,不但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而且严重者会形成各种急、慢性疾病,妨碍人们的正常工作,威胁人类的生命。因此食物合理配伍、合理烹调与药物的配伍和制剂类型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