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与内脏脂肪面积(VF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559例,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将其分为T2DM合并SCH组(75例)和单纯T2DM组(484例),比较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异常率、体重指数(BMI)、VFA、皮下脂肪面积(SFA)、VFA/SFA、Android区域脂肪比例(A)、Gynoid区域脂肪比例(G)、A/G、躯干脂肪百分比(TF%)、全身脂肪百分比(BF%)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合并SCH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合并SCH组女性占比、TC、LDL-C、VFA、A、G、TF%、BF%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校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VFA为T2DM合并SC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T2DM合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收集288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VFA检测,根据VFA水平将其分为两组:低内脏脂肪面积组(VFA<100 cm2)177例和高内脏脂肪面积组(VFA≥100 cm2)111例,比较两组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C肽水平等指标的差异并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间的性别分布、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以及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内脏脂肪面积组的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C肽(2hCP)水平较低内脏脂肪面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VFA与FCP(r=0.452,P<0.05)、2hCP(r=0.386,P<0.05)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内脏脂肪面积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体内C肽水平也越高,提示V...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将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分组,即TSH(μIU·mL-1)分为<0.3、0.3~、1.0~、2~和>5.5 μIU·mL-1组.检测各组患者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患者BMI水平随TSH水平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 0.3~ μIU·mL-1组与TSH 2~ μIU·mL-1组FGB水平均较TSH 1.0~ μIU·mL-1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 0.3~5.5 μIU·mL-1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的患者,FT4上四分位组TSH水平明显低于下四分位组TS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TSH水平与FT3、FT4、FGB、HbA1c呈负相关,其与FT3、FT4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与年龄、病程、SBP、DBP、BMI、TC、TG呈正相关,其中与SBP、DBP、BMI水平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的评估、预后判断和病情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绝经后T2 DM患者VFA与BM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169例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VFA,MEDIX DR骨密度仪测定BMD值的绝经后T2 DM患者,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检测生化指标及骨代谢指标等,采用椎体骨折风险评分模型进行风险评估.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T2 DM伴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5月在笔者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 分为单纯T2DM组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其中单纯T2DM患者887例,DR患者214例,后者中非增殖期(NPDR)患者156例, 增殖期(PDR)患者58例,糖尿病诊断依据符合2014年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提出的T2DM诊断标准,DR的分期标准符合我国眼底病学会制订的2014年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结果 T2DM患者内脏脂肪面积(84.99±39.33cm2)与DR患者内脏脂肪面积(76.35±42.85c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脏脂肪面积在NPDR和PDR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高血压、内脏脂肪面积是DR的相关因素(P<0.05),内脏脂肪面积每增加1cm2,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减少1%,性别、年龄、血脂、吸烟史、饮酒史等相关指标与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内脏脂肪面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其与DR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adiposity index, VAI)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对社区40岁及以上T2DM患者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疾病史、家族史、服药史等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血脂等指标的血生化检测。以HbA1c ≥7.0%作为血糖控制不良的标准,分析其与不同水平VAI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 607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9.4±8.1)岁,平均糖尿病病程为(7.0±6.4)年,其中78.3%在接受降糖治疗。按VAI四分位数升高的次序将研究对象分为Q1、Q2、Q3和Q4组,其血糖控制不良率依次为60.6%、65.7%、70.1%和71.0% (趋势χ2=12.20, P<0.001)。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情况、心脑血管疾病史、降糖治疗情况、糖尿病病程及家族史后显示,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VAI水平关联显著。与Q1组研究对象相比,Q2、Q3和Q4组血糖控制不良的OR值分别为1.239 (95% CI 0.918~1.672)、1.513 (95% CI 1.117~2.050)和1.535 (95% CI 1.128~2.088, 趋势P=0.003);VAI每升高一个四分位数,血糖控制不良OR值为1.162 (95% CI 1.054~1.282)。结论: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VAI显著相关,VAI水平高预示血糖控制不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的特点。方法:选择我院T2DM住院患者120例为T2DM组,以同期1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超声测量其内脏脂肪(包括EAT、腹腔脂肪、肝前脂肪)及皮下脂肪厚度,分析T2DM患者内脏脂肪与皮下脂肪的特点及其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EAT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 <0. 05),且EAT厚度与Hb A1c、TG、TC及LDL-C存在正相关性,与HDL-C存在负相关性;而两组腹腔脂肪、肝前脂肪及皮下脂肪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EAT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TG是EAT厚度增加的危险因素,而HDL-C升高是保护性因素。结论:T2DM患者的EAT厚度较正常人群厚,EAT厚度与HbA1c、TG、TC、LDL-C及HDL-C存在相关性,且EAT容易被超声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面积与肾小球滤过率的关系。方法 应用Inbody72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内脏脂肪面积、体脂肪、体脂百分比、骨骼肌等指标测量,同时测量空腹血糖、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对人体成分参数和肾功能、血脂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线性相关分析显示GFR与内脏脂肪面积(r=0.233)、体脂肪(r=0.236)、BMI (r=0.366)、WHR (r=0.377)存在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脂肪面积(β=0.095,P=0.007)是GF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内脏型肥胖者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下降,内脏脂肪面积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是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汪宇  缪莹  万沁 《西部医学》2022,34(10):1461-1465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脏脂肪蓄积的因素,为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内脏脂肪蓄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09月~2020年10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530例。根据内脏脂肪检测结果,将纳入者分为内脏脂肪正常组及内脏脂肪蓄积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内脏脂肪蓄积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BMI、皮下脂肪面积、FPG、INS、FCP、2hCP、ALT、AST、GGT、BUN、Cre、UA、TG、HDL-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HbA1C、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皮下脂肪、BUN、T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与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蓄积显著相关(P<0.05)。 结论 性别、年龄、BMI、皮下脂肪、BUN、T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与2型糖尿病患者内脏脂肪蓄积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内脏脂肪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7—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222例T2DM合并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CT(QCT)测量患者的骨密度(BMD)、内脏脂肪面积(VFA),将VFA≥100 cm2者归为高VFA组(n=189)、VFA<100 cm2者归为低VFA组(n=33)。收集2组临床资料,分析VFA与各指标的关系,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高VFA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甘油三酯(TG)、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高于低VFA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低VFA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TG、PTH与VFA呈正相关(r=0.158~0.595,P<0.05),而HDL-C、25(OH)D与VFA呈负相关(r=-0.350、-1.43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志清  苏珂  唐灵  周燕 《华夏医学》2003,16(2):145-14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2例2型糖尿病不伴抑郁症(DM)组,32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DD)组]和32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基础血清皮质醇(F,08:00am、16:00pm)、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DST)后血F、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24h尿游离皮质醇(UFC)。结果:①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08:00am、16:00pm血F、24h尿UFC、FPG、FINS、HbA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升高(P<0.0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33例DST脱抑制,正常对照组无1例。②与2型糖尿病不伴抑郁症组比较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组血F、24h尿UFC、FPG、FINS、HbAlc、DST脱抑制例数、HMA—IR均升高(P<0.05,P<0.01)。③24h尿UFC与HbAlc、HOMA—IR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PA轴功能紊乱,加重了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抑郁症对糖尿病的进展和预后具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甲状腺激素生理范围内的变化是否能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方法选取23例糖耐量正常的健康者(对照组)、20例糖耐量减低(IGT)的患者(IGT组)和21例T2DM患者(T2DM组)。抽取血样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和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检测,分别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来评估胰岛素抵抗和敏感性。结果 IGT组和T2DM组患者FT3水平〔(4.54±0.30)pmol/L和(4.69±0.23)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3.74±0.49)pmol/L,P<0.01)〕;FT4水平〔(16.13±1.60)pmol/L和(17.62±1.63)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4.02±1.08)pmol/L,P<0.01)〕;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IS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OMA-IR与FT3、FT4水平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2和0.602,P均<0.001);ISI与FT3和FT4水平呈线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578和-0.605,P均<0.001)。结论生理范围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增加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可能是早期T2DM发展中代谢紊乱的部分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5例T2DM患者采用盐酸吡格列酮15~30mg/次,口服,1次/d,疗程12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内皮素(ET),用比浊速率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磁性分离酶联免疫法检测胰岛素(INS),用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并与对照组及治疗前后的ET、HsCRP等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NC)相比,T2DM组ET、HsCRP、ACR均显著升高(P均〈0.01)。T2DM组治疗后ET、HsCRP、ACR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HOMA-IR)减轻(P〈0.05,P〈0.01)。结论盐酸吡格列酮对T2DM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以及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住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165例,检测血清总T3 (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组、低T3综合征组和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之间糖代谢、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占34.55%,其中12.12%为SCH,19.39%为T3综合征.低T3综合征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空腹C肽(CP)及胰岛素(INS)较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SCH组患者的CP、INS、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SBP(收缩压)、DP(脉压差)较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低T3综合征和SCH,合并SCH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C肽、胰岛素水平及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合并低T3综合征者C肽、胰岛素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组(DM组)和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设正常对照组34例。检测血清中游离B(FB)、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尿微量白蛋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三组FT3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78,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早期DN组FT3明显低于DM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0.05);DM组的FT,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onferroni法,P〈0.05);早期DN组与DM组的TSH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相关分析结果提示FT3与尿蛋白明显相关(r=-0.507,P〈0.01)。结论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体内存在甲状腺功能的异常,主要表现为FT3的减低和TSH的轻度升高,这可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老年2 型糖尿病(T2DM)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方法:528 例T2DM 患者(T2DM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甲状腺彩超检查结果,并与同期参加体检的312名中老年健康人群(对照组)作比较。结果:T2DM组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总患病率为 57.58%,高于对照组的45.83%(P<0.01),且以多发结节为主。男性和女性70~岁组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均高于50~岁组(P<0.05),但不同病程的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T2DM 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63.30%,高于男性患者的50.22%(P<0.01)。糖化血红蛋白<7%和≥7%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可能与年龄、性别和糖尿病独立相关。结论:中老年T2DM 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可能对病情和预后有一定影响,应加以重视,予以筛查。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该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入选门诊T2DM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检测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彩超及甲状腺激素水平,选取以上检查均正常者入选本研究.T2DM患者还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清蛋白(GA).T2DM患者按HbA1c是否大于7%分为控制不佳组与控制良好组,每组各120例.选取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对比各组受检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并分析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因素.结果 (1)甲状腺激素水平:控制不佳组与控制良好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三碘甲腺原氨酸(T3)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P值分别为0.031和<0.001;FT3:P值分别为0.039和<0.001).控制良好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3及FT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P值为0.013;FT3:P值为0.043).(2)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T3及FT3与FPG、GA、HbA1c及病程呈线性负相关(T3:r值分别为-0.202、-0.215、-0.245及-0.266,P<0.05;FT3:r值分别为-0.182、-0.205、-0.264及-0.368,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和HbA1c是影响T2DM患者FT3及T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的T3及FT3已有不同程度降低,T2DM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测定可反映其糖代谢紊乱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背景 近年来,临床上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的改变和抗体升高的现象多于非糖尿病人群,而真正危害2型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的正是其多种并发症及合并症,考虑到甲状腺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同样重大,由此引发了对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和抗体改变的思考。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及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17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2型糖尿病组,同时选取16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血压病史、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并测定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再根据糖尿病病程,将糖尿病患者分为病程<1年组(19例)、1~10年组(69例)、>10年组(84例);根据HbA1c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HbA1c≤6.5%组(67例)、6.5%10年组TGAb水平高于<1年组,>10年组FT3水平低于1~10年组(P<0.05)。不同HbA1c水平糖尿病组TGA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5%相似文献   

19.
单次急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单次急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治疗的即刻影响。方法 入选2型糖尿病患者32人,在保持原治疗方案及饮食不变的情况下,单次运动前后测定血糖、胰岛素、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并作比较。结果 单次急性运动后能有效地降低空腹及餐后2h血糖, 对胰岛素无影响,对尿微量白蛋白产生一定性增加,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运动后90min恢复正常。结论 急性运动能显著的降低2型糖尿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张喜婷  胡玲  王宁  陆君  江芳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32-133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214例,根据肝脏B超检查结果分为NAFLD组和非NAFLD组,回顾性分析了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大血管病变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有116例住院T2DM患者合并NAFLD(54.2%),98例未合并NAFLD(45.8%)。NAFLD组较非NAFLD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三酰甘油(TG)、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增高(P<0.05);且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BP、TG、GGT是糖尿病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AFLD、年龄、总胆固醇(TC)水平是糖尿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SBP、TG、GGT是T2DM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高风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