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耿波  刘勇  廖锐 《河北中医》2022,(4):599-603
目的 观察活血清胰汤灌肠辅助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瘀毒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急性重症胰腺炎瘀毒互结证住院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ERCP以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清胰汤灌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AMY)、脂多糖(LPS)及尿淀粉酶(UAMY)水平,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中医证候评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AMY、LPS及UAMY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59...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活血清胰汤灌肠辅助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2组均行ERCP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活血清胰汤灌肠治疗,持续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血清TNF-α和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CD4+和CD4+/CD8+均显著升高(P均<0.05),CD8+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IgA、Ig G和Ig M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活血清胰汤灌肠辅助ERCP治疗肝郁气滞型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治疗7 d。结果两组治疗前胰腺炎特异性指标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血清脂肪酶(LPS)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胰腺炎特异性指标AMS、UAMY、LPS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反应状态指标白细胞(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差别均不大(均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反应状态指标WBC、TNF-α、IL-6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胰汤、大柴胡汤鼻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肝郁气滞及肝胆湿热证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经中医辨证予清胰汤、大柴胡汤鼻饲和中药灌肠,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血淀粉酶(AMS)、脂肪酶(LPS)、尿淀粉酶(UAMY)、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血清标志物水平、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清胰汤、大柴胡汤鼻饲联合中药灌肠能够改善肝郁气滞及肝胆湿热证急性胰腺炎的胃肠功能,降低血清标志物和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理气清胰汤治疗气滞邪壅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气滞邪壅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0.9%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理气清胰汤保留灌肠,两组均治疗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淀粉酶(AMS)、血清脂肪酶(LPS)、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及Balthazar CT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AMS、LPS、WBC、hs-CRP、IL-6水平及Balthazar CT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水平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理气清胰汤可降低气滞邪壅型急性胰腺炎患者AMS、LPS、炎性因子水平及Balthazar CT评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汪丽伟  刘大勇  周森 《新中医》2021,53(2):66-69
目的:观察清胰汤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将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1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5例。2组均择期行ERCP手术治疗,对照组手术前后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胰汤治疗。观察2组术后血清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比较2组淋巴细胞(LYM)计数及其亚群等免疫细胞的变化,以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术后7 d,2组AMS、CRP、IL-6水平均较术后2 h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LYM及CD4+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CD8+低于术前(P<0.05);且试验组LYM及CD4+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汤能显著减少胰腺炎ERCP术后炎症反应,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评价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AMS)、尿淀粉酶(UAMY)、血清脂肪酶(LPS)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两组患者中转手术或ICU人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AMS、UAMY、LPS和CRP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转手术和ICU人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通腑解毒汤内服联合灌肠疗法可以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AMS、UAMY、LPS、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赵文钱  马占房 《新中医》2023,55(10):53-57
目的:观察复方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屏障功能、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清胰汤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肠道屏障功能、免疫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78.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胰承气汤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清胰承气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4 d。结果两组治疗后尿淀粉酶(UAMY)、血淀粉酶(AMS)、血清脂肪酶(LPS)、白细胞(WBC)、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首次排大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承气汤可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UAMY、AMY、LPS、WBC、IL-6、TNF-α、AST、ALT、TBIL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腹痛,促进排便,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恢复正常体温及受损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效率、胰腺炎特异性指标、炎症反应状态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试验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排气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试验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淀粉酶(Serum Amylase,AMS)、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胰通腑汤保留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胰汤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58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0例、接受清胰汤联合西医治疗的观察组28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递质、肝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递质、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腹痛、痞满燥实、恶心呕吐、口干口渴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炎性递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人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清胰汤辅助治疗可显著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全身炎性反应、保护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张宁  周晓丽  刘帅 《中成药》2020,(2):351-355
目的考察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对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美沙拉嗪、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葛根芩连汤,疗程4周。检测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疗效、肠镜Baron评分、膜屏障功能指标(HIF⁃1α、DAO、D⁃LA)、血清促炎因子(IL⁃2、IL⁃6、TNF⁃α、IFN⁃γ、CRP)、血清抗炎因子(IL⁃4、IL⁃10、IL⁃13)、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NK细胞)、凝血功能指标(FIB、APTT、PLT)、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肠镜Baron评分、膜屏障功能指标、血清促炎因子、CD8+、FIB、PLT、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血清抗炎因子、CD3+、CD4+、CD4+/CD8+、NK细胞、APTT升高(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联合常规治疗能有效缓解重度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保护肠黏膜,降低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分泌、促进抗炎因子分泌、激活免疫功能、改善凝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小柴胡汤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同时观察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02月至2016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晚期患者60例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2例接受单纯静脉药物化疗,观察组患者28例接受静脉化疗药物治疗的同时口服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临床症状改善率、广谱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含量、免疫指标变化(CD3~+、CD4~+、CD8~+、CD4~+/CD8~+、IgG、IgA、IgM)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1)2组患者治疗后生命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60.71%,与对照组3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治疗后CEA、CA153、CA125浓度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4~+/CD8~+、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2组不良反应均以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肾损害、白细胞下降、脱发及心脏毒性为主,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可通过增强乳腺癌患者的免疫能力而提高临床疗效,优化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参胡桃汤在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门诊和住院确诊为的肺气虚型的COPD患者130例,通过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方药人参胡桃汤口服,同时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生命质量、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生命质量与6 min步行距离较前改善(P0.05),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的淋巴细胞及免疫球蛋白进行比较,其血清CD3~+、CD4~+、CD4~+/CD8~+、CD19~+、IgA、IgM、IgG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使用人参胡桃汤后,肺气虚型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命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这可能与其的激发患者免疫机制,提高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15.
黄芳  王冬梅  于永慧 《河南中医》2020,40(3):415-418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艾灸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2例CVA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清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orced exhalation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有效率为80.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儿CD4^+及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PEF、MV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玉屏风汤联合艾灸可明显缓解CVA患儿症状,提高患儿免疫能力,且对炎性因子水平调节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析清气凉营汤对脓毒症(Sepsis)患者HMGBL、sRAGE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急诊留观室、ICU收治的Sepsis患者60例,单盲试验原则,数字标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标准治疗方案,清气凉营组30例,在标准方案基础上联合清气凉营汤用药.比较两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脾虚证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对照组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行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2组营养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肠道菌群以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术后8 d较术后1 d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F)均显著升高(P0.05);与术后8 d比较,观察组ALB、PA、TF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8 d较术后1 d的CD3~+、CD4~+、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拟杆菌、真杆菌、酵母菌、消化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梭菌、肠球菌、肠杆菌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脾虚证胃癌患者应用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并对肠道菌群的平衡性形成一定的影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清胰汤对治疗急性胰腺炎肠麻痹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电针联合清胰汤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确诊肠麻痹后至肛门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3.5±1.0)d,对照组为(5.2±0.8)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清胰汤灌肠可明显改善急性胰腺炎肠麻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清胰汤能否预防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需行ERCP术的患者术前随机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2h试验组予清胰汤水煎剂口服,对照组预同量的生理盐水口服。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2h、术后2h和术后24h抽血检测淀粉酶、C反应蛋白和IL-6含量,比较它们在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后出现胰腺炎5例(4.9%),均为轻症胰腺炎,试验组2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淀粉酶血症总数为34例(33.3%),试验组15例,对照组1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前2h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IL-6无明显差异,术后2h、24h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及IL-6的数值均进行性升高,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24h的C反应蛋白、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清胰汤能减轻ERCP术后的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