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替罗非班对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PCI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PCI术后予以通心络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支架内血栓形成情况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冠脉造影TIMI血流以2级、3级为主,冠脉血流达TIMI 3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血栓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未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血栓,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应用通心络胶囊和替罗非班可抑制架内血栓形成,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心血管事件,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宽胸气雾剂舌下给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冠脉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63例接受PCI治疗后的AMI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行PCI术前给予宽胸气雾剂舌下给药1次,共3喷,术后继续予宽胸气雾剂舌下给药3喷/次,每天3次,疗程7天。评价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计数(CTF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达峰时间及峰值,记录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63例患者均完成研究并纳入统计分析。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CTFC降低(P<0.05)。两组TIMI血流分级、CK-MB峰值、CK-MB达峰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使用宽胸气雾剂可改善冠脉微循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替罗非班对经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并于术后当天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当天加服通心络胶囊,共治疗6个月。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检测分析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状况和血清炎性因子改善状况,并分析患者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IMI 0级和TIMI 1级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TIMI 2级和TIMI 3级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ICAM-1、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清除PCI术后支架内血栓,提高患者冠脉血流灌注,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提高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的143例AMI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治疗后6个月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MACE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或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AMI患者PCI后的安全性相仿,但西洛他唑联合替格瑞洛对AMI患者PCI后的左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曹建成  郭璐  孙启银 《新中医》2022,54(15):48-52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 术后无复流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82 例行PCI 术的A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术前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比较2 组无复流发生率,比较2 组手术前后心肌酶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的变化,比较2 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无复流发生率为21.95%,对照组为43.9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组cTnI、CK-MB 水平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cTnI、CK-M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组SOD 水平均较术前升高,MDA 水平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MDA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4.3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西药可有效降低行PCI 术的AMI 患者术后无复流发生率,降低心肌损伤程度,有效调节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究稳心颗粒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患 者血管内皮功能、心电图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 治的 198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CI 术后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99 例。其中对照 组患者给予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稳心颗粒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每日硝酸甘油用量、症状持续 时间及胸闷、胸痛评分,血管内皮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扩张功能(FMD)、内皮素 1(ET–1)〕,心 电图改善有效率,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心肌损 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K–MB)、肌钙蛋白 Ⅰ(cTnI)〕。结果: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每日硝酸甘油用量、 症状持续时间及胸闷、胸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治疗 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每日硝酸甘油用量、症状持续时间 及胸闷、胸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3 个月后、治疗 6 个月后两组患者 FMD、 NO、SOD、NOS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治疗 3 个月后、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FMD、NO、SOD、NOS 水平高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3 个月后、6 个月后两组患者 ET–1、MDA、CK–MB、cTnI 水平均 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 3 个月后、6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 ET–1、MDA、CK–MB、cTnI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 92.93 %,高于对照组的 80.8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PCI 术后心绞痛可有效减轻患者胸痛等临床症 状,改善心脏功能,可能与稳心颗粒联合替格瑞洛能够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PCI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冠脉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左室射血分数、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在给予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左室射血分数、TMP和TIMI血流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脉再通率(98.03%)与对照组(96.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小板水平、左室射血分数、TMP和TIMI血流分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麝香通心滴丸联合尼可地尔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患者均行PCI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尼可地尔针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麝香通心滴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心肌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ET-1、hs-CRP水平及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 (cTnT)、NT-proBNP、ET-1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K-MB、cTnT、NT-proBNP、ET-1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K-MB、cTnT、NT-proBNP、ET-1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左心室射血反射(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而LVEDD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而LVED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联合尼可地尔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疗效良好,可降低血浆ET-1、hs-CRP及小肌酶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启东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共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在PCI术后给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14 d,比较2组近期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SF-36评分、实验室指标水平,随访术后6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和SF-36评分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内皮素-1(ET-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K-MB、cTnI、BNP、sICAM-1、ET-1、hs-CRP及FI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替罗非班能够显著减轻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和心肌损伤,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预防远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功能、炎症指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河北以岭医院心内科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行PCI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NBL)、全血高切黏度(NBH)。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36/50),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LVEDV、LVESV、hs-CRP、IL-6、TNF-α、FIB、ESR、PV、NBL、NBH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SF-36评分、LVEF、SV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且降低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用于治疗心肌损伤的疗效及对心肌酶(CK-MB)和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3粒/d,3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清CK-MB和cTnI等心肌损伤指标、血小板活化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CK-MB和cTnI水平方面进行比较,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在PV、WBV、PAR和FIB水平方面进行比较,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DV和LVEF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LVESV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LVEDV和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ES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IL-6、CRP和TNF-α水平方面进行比较,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改降低程度较大(P<0.05)。结论采用参松养心胶囊用于治疗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够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将62例急诊介入诊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疗程7 d。观察2组再灌注损伤事件(再灌注心律失常、血管无再流或慢再流、心功能不全以及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12 h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P0.05),术后及酶峰cTnI、CK-MB明显减少。2组间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生脉注射液防治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CRP、IL-6水平的影响,并探讨通心络治疗与PCI治疗后早期心脏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9月—2005年4月在我院心导管室行PCI治疗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术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通心络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加用通心络口服4周。所有患者于PCI前1 d、术后第2天、术后4周分别测定CRP、IL-6,并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CRP、IL-6在PCI术后第2天即明显升高,4周后炎性因子均低于术后2 d(P<0.01),通心络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通心络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脏事件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P=0.07)。结论ACS患者PCI术后应用通心络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有可能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及对血脂代谢、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招募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1次/d,连续2周,比较两组疗效,并采集治疗前后血标本,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血脂指标及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等心肌酶谱指标的变化,统计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治疗情况的变化,记录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分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TC、TG、LDL-C、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AST、CK、CK-MB、cTnI、LDH降低,HDL-C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黏附率、AST、CK、CK-MB、cTnI、LDH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高,可改善患者血脂代谢、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谱,安全性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同时期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通心络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8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和GPⅡb/Ⅲa水平,测定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ET-1和NO, 并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比较。结果 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GPⅡb/Ⅲa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vWF因子和ET-1显著升高(P<0.01),NO和FMD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CD62p、CD63和GPⅡb/Ⅲa以及vWF因子较术前升高(均P<0.05),FMD降低(P<0.05),ET-1和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通心络组分别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 CD62p、CD63、GPⅡb/Ⅲa及vWF因子、ET-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NO和FMD增加(P<0.05,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通心络组更明显降低CD62p、CD63、GPⅡb/Ⅲa、vWF因子以及ET-1的水平(P<0.05,P<0.01),明显增加NO和FMD的水平(均P<0.01),而且治疗6个月时较治疗2个月时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降脂、降压、扩张冠状动脉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颗粒剂(1剂/d)口服、心脉隆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1次/d)。2组患者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血浆NT-proBNP、CRP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2/100),对照组为74%(74/1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EF、SV、C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NT-proBNP、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LVEF、S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NT-proBNP、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CI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心脉隆注射液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及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朱卫东 《河南中医》2022,42(3):432-435
目的:观察活血补气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自拟活血补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心肌和血脂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榆林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BNP、心肌酶和血脂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F治疗后增加,而LVEDD、LVESD、BNP、CK、CK-MB、TG、LDL-C及TC治疗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治疗后增加,而LVEDD、LVESD、BNP、CK、CK-MB、TG、LDL-C及TC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心肌酶和血脂,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及相关下游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14年1月-2018年12月在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治疗的180例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及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外周血NLRP3、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及IL-1β、TNF-α、MDA、CK-MB、cTnI、LDH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外周血SOD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2/90),83.3%(75/9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可显著降低老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中NLRP3炎性小体水平,从而发挥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解毒益气汤辅助辅酶Q10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方法患者共76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干预基础上给予辅酶Q1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解毒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本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肌酶谱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悸、心烦胸闷、发热、咽痛、大便干及小便赤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益气汤辅助辅酶Q10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有效提高症状缓解效果,改善心脏功能,且安全性值得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