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魏酸(FA)对高糖诱导损伤的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功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和培养人脐带血EPCs,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双荧光染色法及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等技术对培养的EPCs进行鉴定.将鉴定成功的EPCs用30 mmol/L的葡萄糖预处理120 h后,分别在不同浓度梯度FA(0、1、2、4、8、16 mg/L)条件下干预培养,确定FA促高糖受损EPCs增殖的最佳浓度.另将高糖诱导损伤的EPCs随机分为实验组(最佳浓度FA干预)和模型对照组(PBS干预),同时设置正常EPCs对照组(PBS干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黏附能力测定试验、Matrigel体外成管试验、划痕实验及ELISA法检测FA对细胞增殖、黏附、成血管、迁移能力及对EPCs分泌SOD的影响.结果 FA促高糖受损EPCs增殖的最佳浓度为8 mg/L;与正常组比较,高糖受损EPCs增殖、迁移、黏附及成管能力显著降低(P<0.05);当用FA干预后,高糖受损EPCs增殖、黏附、迁移及成血管能力显著增强(P<0.05).ELISA检测发现,与正常组比较,高糖受损EPCs分泌SOD能力显著下降(P<0.05),而用FA干预后,能部分逆转EPCs分泌SOD能力,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处理能改善高糖受损EPCs生物学功能,但对高糖受损EPCs分泌SOD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ological Ⅳ,AS-Ⅳ)对高糖受损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分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和CXC趋化生长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的影响。方法:从足月健康新生儿脐带血中分离培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CD31抗体联合DAPI核染及FITC-UEA-I和Dil-ac-LDL双荧光染色法鉴定EPCs。用30 mmol/L葡萄糖预处理EPCs得到高糖受损EPCs。用不同浓度梯度(25、50、100、200、400 mg/L)的AS-Ⅳ干预EPCs,经ELISA法检测分别确定AS-Ⅳ促SDF-1α和CXCR4分泌的最佳浓度。用最佳浓度AS-Ⅳ干预受损的EPCs,分别于6、12、24、48、72 h收集样本以确定AS-Ⅳ的最佳作用时间。将受损EPCs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设置空白组。实验组用最佳浓度AS-Ⅳ干预,对照组及空白组用等容量的PBS液处理,用ELISA法检测各组SDF-1α和CXCR4的含量。结果:100 mg/L的AS-Ⅳ作用24 h时受损的EPCs分泌SDF-1α的量达最佳;50 mg/L的AS-Ⅳ作用48 h时受损的EPCs分泌CXCR4的量达最佳。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EPCs分泌SDF-1α、CXCR4的含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EPCs分泌SDF-1α和CXCR4的含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Ⅳ能促进高糖受损人EPCs分泌SDF-1α和CXCR4,且分泌量能达到正常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河北中医》2021,43(6)
目的观察研究人参皂苷Rg1(GS-Rg1)对高糖诱导损伤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h UCBMSCs)生物学特性及分泌干细胞因子(SCF)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分离和培养h UCBMSCs,并取第4代细胞进行成骨、成软骨、成脂诱导分化鉴定。将鉴定成功的h UCBMSCs用含3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120 h,分别用不同浓度GS-Rg1(0、5、10、20、40、80 mg/L)处理,确定GS-Rg1促进高糖诱导损伤h UCBMSCs增殖的最佳浓度。将高糖诱导损伤h UCBMSCs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另将用含5.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培养的h UCBMSCs作为正常组。试验组用最佳浓度GS-Rg1干预,对照组和正常组用等容积磷酸盐缓冲液(PBS)干预,分别观察各组对高糖诱导损伤h UCBMSCs的增殖能力、黏附能力、迁移能力、抗凋亡能力及分泌SCF功能的影响。结果 GS-Rg1促进高糖诱导损伤h UCBMSCs增殖的最佳浓度为40 mg/L。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h UCBMSCs的增殖密度(OD)值、黏附数、迁移宽度及SCF含量均明显下降(P 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h UCBMSCs增殖OD值、黏附数、迁移宽度及SCF含量均明显增加(P 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 0.05)。结论 GS-Rg1对高糖诱导损伤h UCBMSCs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保护作用,能够明显促进h UCBMSCs增殖,提高黏附和迁移能力,减少细胞凋亡,并能促进SCF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抑制高糖状态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分为2组,AICAR组分为正常对照(NC)组(葡萄糖浓度5.6 mmol/L)、高糖(HG)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HG+AICAR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AICAR浓度2.0 mmol/L)、HG+AICAR+二甲双胍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AICAR浓度2.0 mmol/L+二甲双胍浓度200 mmol/L)4个亚组,Compound C组分为NC组、HG组、HG+Compound C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Compound C浓度0.5 mmol/L)、HG+Compound C+二甲双胍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Compound C浓度0.5 mmol/L+二甲双胍浓度200 mmol/L)4个亚组,作用时间均为24 h,MTT法检测各组HBZY-1细胞增殖的情况;如上分组,作用12 h,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内p-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p-AMPK)和AMP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①与NC组相比,高糖刺激24 h后HBZY-1增殖明显(P均0.01);与HG组相比,加AICAR干预后HBZY-1增殖明显抑制,加Compound C干预后系膜细胞进一步增殖,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HG+AICAR组相比,加二甲双胍干预后HBZY-1增殖进一步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HG+Compound C组相比,加二甲双胍干预后HBZY-1增殖明显抑制,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与NC组相比,高糖刺激24 h后HBZY-1细胞内p-AMPK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0.01);与HG组相比,加AICAR干预后p-AM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加Compound C干预后p-AMPK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HG+AICAR组相比,加二甲双胍干预后HBZY-1细胞内p-AMPK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HG+Compound C组相比,加二甲双胍干预后p-AM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内p-AMPK的表达水平来抑制HBZY-1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ginsenoside Rg1,GS-Rg1)对人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体外增殖和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GS-Rg1通过EPCs介导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取正常剖宫产胎盘中的脐带血,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单个细胞;通过CD31免疫荧光鉴定和双荧光染色的共聚焦拍摄(DiI-acLDL和FITC-UEA-1配合DAPI染核)共同对EPCs进行鉴定;将鉴定成功的EPCs分别在不同浓度梯度Gs-Rg1(0、5、10、2、40、80 mg/L)下干预培养48 h,确定Gs-Rg1促EPCs增殖的最佳浓度。另将获得的EPCs随机分为实验组(最佳浓度Gs-Rg1干预)和对照组(PBS干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流式细胞术及ELISA法分别检测GS-Rg1对EPCs的增殖、凋亡和分泌HGF的影响。结果 在一定范围(<40 mg/L)内,GS-Rg1的浓度与EPCs增殖呈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条件性永生的小鼠足细胞分为正常糖组(NG)、高糖组(HG)、甘露醇高渗对照组(MA)及HG+不同剂量(10、50、100 μg/mL)黄芪甲苷干预组(AS-IV)。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CM-H2-DCF-DA标记细胞检测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足细胞p38-MAPK活性。结果:高糖促进足细胞ROS的产生并引起足细胞凋亡,AS-IV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ROS的产生及足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高糖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AS-IV呈剂量依赖性抑制p38-MAPK活性。结论: AS-IV能减少高糖所致的足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AS-IV抗氧化及抑制p38-MAPK活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沈艺  谢南姿 《中医药研究》2012,(10):1214-1216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增殖、迁移、黏附功能、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ITC标记荆豆凝集素Ⅰ(FITC-UEA-I)、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荧光双染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单个核细胞培养4d后进行实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黄芪甲苷干预组。干预组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分别为10μg/mL、20μg/mL、40μg/mL)培养72h。分别采用四氮唑溴盐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来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来观察EPCs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黄芪甲苷组EPCs数量增加,EPCs的黏附、迁移、增殖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增强,且黄芪甲苷20μg/mL时作用最显著。结论黄芪甲苷可增加体外培养的EPCs数量,改善EPCs增殖、迁移、黏附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等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高糖培养条件下系膜细胞外基质产生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葡萄糖终浓度为5.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终浓度为30 mmol/L)、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12.5 mg/L、25 mg/L、50 mg/L、100 mg/L),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系膜细胞PDGF-B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系膜细胞PDGF-B蛋白表达、ELISA检测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结果:高糖组刺激24 h后,细胞上清液中Fn、ColⅣ含量、系膜细胞PDGF-B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25 mg/L、50 mg/L、100 mg/L)作用24 h后,细胞上清液Fn、ColⅣ含量均低于高糖组,系膜细胞PDGF-B m RNA及蛋白的表达均低于高糖组(P0.05);且银杏叶提取物浓度越高,该作用越明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以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系膜细胞PDGF-B的合成,从而达到减少细胞外基质聚集、保护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ve low density lipopmtein Ox-LDL)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鉴定内皮祖细胞.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100 mg·L~(-1))及丹参素干预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100 mg·L~(-1)加丹参素,浓度分为2,10,50 mg·L~(-1)),干预24 h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的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并取各组细胞上清液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检测.结果: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后,外周血EPCs的增殖能力、黏附能力显著受损,细胞上清液SOD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丹参素干预24 h后,显著改善了外周血EPCs的功能,各组SOD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减少.结论:丹参素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后内皮祖细胞的功能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单个核细胞(MNCs),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采用多波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scanningeonfoealmicroscope,LSCM)鉴定后将细胞随机分成:(l)对照组;(2)辛伐他汀对照组;(3)黄芪甲苷组。24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PCs的增殖周期;MTT比色法、黏附能力实验检测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eells,EPCs)的增殖能力、黏附能力。结果:黄芪甲苷在10-1mmol/L~10-10mmol/L的浓度范围中均有效,在黄芪甲苷10-9mmol/L浓度时,EPCs的增殖力最强,黄芪甲苷能明显增强EPCs的黏附、增殖能力。结论:黄芪甲苷能够增强EPCs的生物学功能,对EPCs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细胞水平探索补肾活血方对高糖高脂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究补肾活血方对高糖高脂导致的内质网应激和转运Aβ相关受体蛋白的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25mmol/L葡萄糖,200μmol/L棕榈酸)刺激BEND3细胞,用CCK-8法筛选合适的补肾方(BS)、活血方(HX)、补肾活血方(BSHX)的最佳用药浓度;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BS、HX、BSHX最佳用药浓度对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磷酸化真核起始因子2α(p-eIF2α)、活性转录因子4(ATF4)、核因子κB(NF-κB)抗体以及脑内与转运β淀粉样蛋白相关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检测细胞活力,最终选定补肾方100mg/L、活血方20mg/L和补肾活血方120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刺激BEND3细胞后,GRP78、p-eIF2α、ATF4、NF-κB、RAGE表达显著增加(P<0.01),LRP-1表达下降(P<0.01);药物干预后,GRP78、p-eIF2α、ATF4、NF-κB、RAGE蛋白下调,BSHX组LRP-1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且以BSHX组最为明显。结论:补肾方、活血方、补肾活血方对高糖高脂诱导的BEND3细胞损伤均有改善作用,但以补肾活血方疗效最为突出,且对高糖高脂导致的内质网应激和转运β淀粉样蛋白受体的蛋白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芪注射液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功能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黄芪(分别为10,20,50,100g/L)培养24h,同时,对照组与黄芪50g/L组分别培养6,12,24,48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EPCs,将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来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杂交法半定量测定iNOS含量。结果黄芪能增加外周血EPCs数量,促进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并随黄芪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黄芪还能增加EPCs中iNOS含量。结论黄芪能增加EPCs的数量,促进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这可能与其增加iNOS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察麝香保心丸(Shexiang Baoxin Pill)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及分泌一氧化氮(NO)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药消渴胶囊对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GMCs体外培养技术,采用含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不同浓度芪药消渴胶囊的含药血清,筛选最佳葡萄糖浓度,在葡萄糖的诱导下,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并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下GMCs增殖情况。结果在不同时间点,空白组细胞生长最为缓慢。与空白组比较,在相同培养条件下,0.4 g/L葡萄糖组及0.5 g/L葡萄糖组在48 h、72 h对GMCs增殖有刺激作用(P<0.05,P<0.01),0.6 g/L葡萄糖组0.7 g/L葡萄糖组、0.8 g/L葡萄糖组在24 h、48 h、72 h对GMCs增殖有明显刺激作用(P<0.05,P<0.01),其中0.6 g/L葡萄糖组在48 h、72 h对GMCs增殖刺激作用较强(P<0.01)。提示0.6 g/L葡萄糖为GMCs增殖的最佳刺激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生长迅速(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芪药消渴胶囊含药血清各组细胞在48 h、72 h生长缓慢(P<0.05),提示芪药消渴胶囊对高糖诱导的GMCs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芪药消渴胶囊具有抑制GMCs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参的两种主要成分丹参素和丹参酮IIA对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分别加入丹参素5mg/L、10 mg/L及20mg/L,丹参酮IIA0.05mg/L、0.2mg/L及0.8mg/L干预72h。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法鉴定EPC,分别观察EPC的数量、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素干预组促进外周血EPC扩增,并显著改善外周血EPC的黏附、迁移及增殖能力,丹参酮IIA组对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丹参的两种主要成分中,丹参素可增加培养EPC的数量并改善其功能,丹参酮IIA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齐墩果酸的降糖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造成大鼠高血糖模型,观察齐墩果酸对模型鼠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肝糖原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齐墩果醚治疗组大鼠血糖(27.81±5.16mmol/L)明显低于造型对照鼠(33.3±0.89mmol/L);肝糖原(28.07±6.31mg/g)和血清胰岛素(5.37±0.94U)含量则明显高于造型组(20.2±4.54mg/g;4.09±0.79U)。结果提示,齐墩果醚对实验性大鼠高血糖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痹康大鼠含药血清对高糖造成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CCK-8法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选择葡萄糖浓度为5.55mmol/L组为正常组,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组做为模型组。然后制备正常组,弥可保组,糖痹康组的大鼠含药血清,将含药血清作用于高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组、高糖模型组、高糖弥可保组、高糖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并通过测定培养液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探讨糖痹康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高糖模型组比较,糖痹康含药血清能减少细胞MDA、LDH释放量,提高SOD活力及NO含量。结论:糖痹康对高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间接的起到对周围神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