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院蓬勃发展,互联网医院如何发挥其价值分担"看病难"的民生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本文中以常见的互联网医院为例,从互联网医院的模式、规模、服务质量、医保结算、处方流转等方面入手,分析我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的现状,并探讨面对的挑战、应对策略及发展前景.互联网医院的出现是医疗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市互联网医院建设情况,分析其痛点问题,为相关政策完善与地区互联网医院建设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天津市87所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采集2021年度实体医院运营数据与互联网医院的运营形式、运营数据和建设难点问题。结果:87所医疗机构中,已建立互联网医院的机构有32所,以市级医院、三级医院、实体门诊量大的医院占多数。超半数的互联网医院采用与第三方合作建设、医院独立运营的模式。由接诊量与处方量可见,各互联网医院运营效果差距较大,呈现两极化特点。公立医院在实体医院运营上处于领先地位,但互联网医院运营效果与第三方机构互联网医院没有明显差异。互联网医院医保结算与患者对互联网医院的认知不清是最主要的痛点问题。结论:天津市互联网医院发展前景较好,应增强相关政策支持,优化医务人员激励机制,发挥公立医院带动作用,提升患者对互联网医院的认可度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大型公立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为例,阐述公立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的意义、具体方案,包括业务流程、系统架构以及管理和应用等方面,指出互联网医院建设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4.
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已经成为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互联网医院的运营管理,创新互联网医院业务服务模式将是今后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服务体系建设的着力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通过总结疫情期间互联网医院建设经验,打通线上线下医疗流程,建立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并形成了覆盖八大业务...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国内互联网医院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公共价值理论构建互联网医院的战略三角模型,讨论我国互联网医院发展问题,并从战略、体系、标准等角度提出促进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是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健康”是点和面的关系,互联网医院的属性是医疗机构。慢性病患者的复诊“续药”是互联网医院的重要功能,从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来说,互联网医院的建设适合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除了方便慢性病患者的复诊续药,“互联网医院”作为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及传统医疗业务的深度融合,将是大健康领域的新生态和医疗服务领域新业态。本文从顶层设计、技术架构、业务模型、线下药品的配送和电子票据等方面,介绍国内首家实体社区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实践经验,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推动互联网诊疗与互联网医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杨燕琳  李培艺  文进 《医学与社会》2023,(3):125-130+144
目的:运用扎根理论挖掘互联网医院服务效果的影响因素,构建互联网医院服务效果的影响因素模型,为互联网医院改善服务效果、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指引。方法:对医务人员、医院管理者、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员、患者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半结构访谈,然后对访谈资料进行扎根编码。结果:经过三级编码,最终梳理出56个开放编码和17个主轴编码。以“互联网医院”作为核心范畴时,患者参与、医务人员参与、互联网医院服务质量、互联网医院服务内容4个主范畴共同构成了互联网医院服务效果影响因素的框架模型。结论:互联网医院服务效果受多利益相关方影响,需深刻理解患者需求和医务人员诉求,逐渐丰富服务内容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实现互联网医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在北京地区医疗机构互联网应用智慧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儿科专科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及应用研究能够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促进优质儿科医疗资源下沉。方法/过程 研究儿科专科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总体架构、特色功能设计和应用效果,并讨论下一步发展路径。结果/结论 儿科专科互联网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将儿科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有利于儿科智慧服务应用模式的推广,为长效提升儿童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互联网医院发展现状,提出互联网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例,阐述对互联网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为互联网医院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实践经验,阐述互联网医院建设思路、建设成效,分析互联网医院建设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包括加强互联网医院顶层建设及监管、充分调动医患线上诊疗积极性、强化互联网医院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阐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互联网医院的运行模式、功能应用、困难及挑战并提出建议,包括以技术为支撑开展导医服务,支持医生灵活应用工作时间执业;将互联网医院加入优化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中;各省应尽快建设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与互联网医院监管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符合儿童专科医院特色的互联网医院慢病管理服务模式.方法 通过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互联网医院2020年运行指标,阐述互联网医院在儿童专科慢病管理中的作用.结果 复旦儿科互联网医院目前已开通22个临床科室,登记医师数量334人,占全院医师总量的71.2%.累计诊疗39782人次,包括37722人次免费问诊咨询...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研湖南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对互联网医院认知与需求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受医务人员年龄、对互联网医院了解程度、对互联网医院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促进学科发展意义的认知程度等影响,医务人员对互联网医院需求较大。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医院指依托实体医院,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医患之间互联,通过线上与线下服务的衔接融合为患者提供全流程医疗服务的在线服务和诊疗平台。我们在儿童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流程患儿服务平台;利用健康闭环管理理念,开展线上诊疗等核心医疗服务活动;基于远程医疗技术,实现医师与医师之间的协作医疗互动服务;创建自有平台,借助系统数据交互和云技术保障信息安全与患儿体验;建立互联网医院管理制度体系,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通过儿童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既提高了医疗服务效率,也提升了患儿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15.
结合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实践,阐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医院系统技术架构、网络拓扑架构以及功能,包括导诊、诊疗、互动3大模块,介绍应用体会,指出该系统对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night-time and weekend otolaryngology service provided to an urban population slightly in excess of half a million people is analysed over a six month period. During this time, 147 calls were received, of which 116(79%) required a hospital visit by the Registrar-on-call. Children accounted for 39% of patients seen and adults 61%.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were in keeping with traditional perceptions of otolaryngology. The most common diagnosis necessitating a hospital visit was a suspected foreign body in the 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 (39 cases), followed by epistaxis (28 cases) and some form of ear sepsis (12 cases). There was a noticeable lack of primary involvement in such areas as facial and neck trauma.  相似文献   

17.
以海南省人民医院为例,阐述其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信息化技术支持模式,包括搭建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会诊服务,强化数据采集分析应用,扩展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开展线上诊疗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工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146-149
医患纠纷是由于患者在医院就医期间发生的许多问题导致的一种不和谐人际关系的外在表现。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用经济学原理,通过经济模型,分析医患纠纷的经济学内涵,以此为基础提出医患纠纷的解决方案,以维护医疗环境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医疗行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创伤性疾病和非创伤性疾病在院前急救中所占比重及两组疾病之间出诊率的差异性,为院前急救工作的重点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指导。方法将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实施院前急救的3934例伤病员,根椐病因分为创伤性疾病组和非创伤性疾病组。创伤性疾病组包括交通事故伤员和其他外伤伤员,非创伤性疾病组包括内科性急症病员、儿科性急症病员和妇产科性急症病员。将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观察两组在院前急救中所占比重及两组之间出诊率的差异性。结果创伤性疾病组占院前急救的67.54%,非创伤性疾病组占院前急救的32.46%;创伤性疾病组所占比重明显高于非创伤性疾病组,占院前急救的2/3;两组出诊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创伤性疾病组出诊率明显高于非创伤性疾病组。结论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创伤性疾病在院前急救中占比重明显高于非创伤性疾病,创伤性疾病出诊率明显高于非创伤性疾病,院前急救工作应以创伤性疾病急救为主,非创伤性疾病急救为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时间的影响因素,为加快急诊患者分流,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抢救室患者4870例的信息,通过二分类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滞留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急诊抢救室患者滞留时间>6h的因素有就诊时间段、涉及多科室、治疗依从性、病情、费用支付方式、节假日就诊、年龄、就诊月份。而患者的性别、主诊科室、离抢去向、涉及交通事故、诊断个数、救护车送入、陪人不是影响患者滞留时间>6h的因素。结论该家医院急诊抢救室部分患者滞留时间偏长,主要受就诊时间段、涉及多科室、治疗依从性、病情、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