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岳小强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对其病机及主治古今医家争议颇多,刘渡舟老先生结合临证提出"胆热脾寒"之说,遂令其广为临床所用。导师岳小强在临证中对其运用广泛,治疗各类内科杂症,古方今用,颇有效验,兹推求师意,略加阐发如下。1病机探讨关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现高等教材《伤寒论》对该方的注解为少阳病兼水饮内结,认为系伤寒五六日,先以汗法解表,又用下法攻里,误治伤正,邪气内传而病未解。病传至少阳,邪正相争,则往来寒热;邪犯少  相似文献   

2.
经方即是指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方剂.喻昌称经方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经方药精方简,配伍严谨,力专效宏,效如桴鼓,久用不衰.本人在临床深刻体会到经方如果方证对应,灵活加减,奥妙无穷.现举验案3例,以现经方魅力.  相似文献   

3.
刘洪敏  曹丽静 《新中医》2021,53(11):34-35
正刘保和为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河北省名中医,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作五十余年。擅长运用抓主症和腹诊诊治各种疑难杂病,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各种疾病,或单方或合方,信手拈来,效如桴鼓。笔者有幸拜师学习,获益良多,现选刘保和教授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医案2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病因病机复杂,追根溯源,不离“风邪”“表虚”“表郁”三因;病机以表虚营卫失和为本,风邪乘虚外袭为标,“风邪”“表虚”与“表郁”交互出现。《伤寒论》中的部分经方运用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从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入手,从“风邪”“表虚”“表郁”的角度,判断疾病的邪盛正虚程度,论述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小柴胡汤四首经方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伤寒论》第147条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此表证内陷少阳,而兼饮停。盖少阳分司手足二经,胆与三焦皆属之,故水饮与邪热夹杂于三焦之故。笔者有幸入室江浙名家林丹峰,先生日诊近百之众,活  相似文献   

6.
正文:王邦才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人才,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近四十载,善用经方,尤其是对柴胡类方的应用更是见解独到,思路精巧。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得其教诲,受益匪浅,现将王邦才教授运用《伤寒论》中柴胡类方治疗内科疾病的医案5 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该方由柴胡、黄芩、桂枝、干姜、天花粉、煅牡蛎、炙甘草等7味药物组成,原方是针对少阳枢机不利而兼水饮内结之证,其功用除具有和解少阳之外兼具温化中焦之能。通过对前人经验的学习,逐渐认识到本方所治之症不仅限于外感病,在内伤杂病治疗中同样具有应用的价值,今将临床中应用本方治疗2则便秘案例的经验与各位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8.
胡经航 《新中医》2021,53(22):23-25
正文:经方,在临证上效果显著,影响深远。现就运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的医案予以总结,介绍如下。其一,附子汤加味治疗股骨头坏死,取附子汤能温阳除湿,加用补肾活血之味,慢病缓图。其二,蒲灰散加味治疗膀胱癌尿血,取蒲灰散“消瘀血”“利窍”之功效,切合病机而收功。其三,大柴胡汤合增液承气汤治疗恶性肠梗阻,取大柴胡汤能治疗少阳阳明腑实病证。其四,葛根汤加味治疗强直性脊椎炎,取葛根汤祛风通络之功效,控制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
傅俊英 《湖南中医杂志》2003,19(1):23-24,26
顽固性高热是指体温超过 39.0℃、常规中西医治疗均不能取效、持续 1周以上之发热 ,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伤寒杂病论》之方乃谓之“经方” ,辨证严谨 ,方证相对 ,用之得当 ,效果显著。因其正确反映了疾病的自然特征和药物配伍规律 ,并经数代医家推敲、检验 ,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中日友好医院史载祥教授最擅用经方治疗顽固高热 ,取仲景之理 ,圆通之法 ,辨证详察患者病位病机 ,精研方证 ,而后付诸实践 ,多有效验。现从众多病案中精选四则介绍如下。1 邪气客表 ,营卫不和顾某 ,女 ,72岁。病案号 :732 135。因发热 3天于 2 0 0 1年 7月 2 …  相似文献   

10.
经方新用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柴胡桂枝汤治疗胸痹郭某 ,男 ,2 9岁 ,2 0 0 1年 10月 2 9日来诊。自觉左胸处郁结不适 ,时满微痛已 3个月 ,多处求治无效。细询问之 ,自述无外伤史 ,胸部不适 ,于心情不好时加重 ,做心电图检查亦正常。自诉平素工作压力大 ,精神紧张 ,易怒。观其面色苍白 ,鼻尖发青 ,神情疲倦 ,怕冷 ,乏力 ,纳少 ,饭后 30min腹胀。大便先干后稀 ,日 1次。脉浮取弦 ,并有涩象 ,沉取细弱 ,舌质淡 ,苔薄白腻。证属肝郁脾虚 ,气机阻滞于胸中 ,治以疏肝健脾 ,调畅气机。方以柴胡桂枝汤加减 ,方药如下 :柴胡 10g ,桂枝 10g ,白芍 10g ,党参 2 0g ,干姜 10g ,大…  相似文献   

11.
许鸿佳  邱锋 《光明中医》2012,27(4):795-795
某男,32岁,于2011年3月就诊.患者自诉面部粉刺反复发作3年,自行尝试用多种祛痘护肤品,效果不佳.常感上半身燥热,下半身怕冷,纳差乏力,睡眠差,小便细长,大便稀烂.望诊可见患者皮疹暗红,以痛性丘疹和脓疱为主,间有结节,多分布于两侧脸颊,舌胖大,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粉刺(厥阴证);治疗以温化水饮,清上温下为主.方用柴胡桂枝于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柴胡15g,桂枝10g,于姜10g,黄芩10g,牡蛎15g,龙骨15g,天花粉10g,炙甘草6g,当归10g,川芎5g,白芍10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5g,薏苡仁30g,桔梗10g,白芷10g.  相似文献   

12.
许晶 《浙江中医杂志》2014,(10):769-769
柴胡桂枝干姜汤一方,出自仲景《伤寒论》,乃由柴胡、桂枝、干姜、栝楼根、黄芩、牡蛎、炙甘草组成,原为治疗肝胆郁热夹杂脾胃虚寒类疾病所设,临床应用以内科类疾病居多。然笔者在临证中,常移用该方治疗粉刺、隐疹等皮肤疾病,效果亦十分显著。现介绍验案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经方医案3则     
叶智  郑勇飞 《新中医》2020,52(24):28-29
正文:患者,女,86 岁,2019 年 1 月 29 日初诊。本院住院部邀请笔者中医会诊一长期反复发热的患者。患者因股骨颈骨折入院,入院不久便出现反复发热,体温 38~39 ℃。住院期间,并发尿路感染,经用左氧氟沙星针治疗后缓解,复查尿常规已正常。肺部 CT 检查提示:双肺散在感染,右肺中叶不张,左肺下叶节段性不张,双侧胸腔少量积液。血常规及 C-反应蛋白提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未见异常,C-反应蛋白132.0 mg/L。根据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先后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及口服莫西沙星片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仍反复发热。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热特点,患者于每天下午或是凌晨 2~3 时出现体温升高,最高达 39.0 ℃。患者精神不振,乏力明显,口苦,胃纳差,大便 3 天未解,偶有咳嗽咯痰、痰 少,无恶心呕吐,无潮热盗汗,无头痛鼻塞,无腹痛腹胀,睡眠尚可,舌苔厚腻。笔者特意用铁勺子刮拭患者舌苔,舌苔有根,不易刮除,脉象弦滑,重按无力,左关略弦劲。根据患者口苦、寒热往来、嘿嘿不欲饮食、日晡潮热等临床表现。《伤寒论》中有关少阳病及阳明病的具体条文与本患者的症状颇为符合,而且患者体温多在凌晨 1~3 时升高,结合中医十二时辰对应的十二脏腑经络的循行,正好是少阳胆经与厥阴肝经循行的时间。故诊断为少阳阳明同病,治宜枢转少阳,清解阳明。拟予小柴胡汤加石膏合升降散加减以清透郁热,处方:柴胡、荷叶各 10 g,黄芩、姜半夏、苍术各12 g,青蒿、姜厚朴、车前草、淡豆豉各 15 g,薏苡仁、生石膏各 30 g,僵蚕、生姜各 9 g,生大黄(后下)5 g,甘草 6 g。颗粒剂,3 剂,嘱家属将颗粒剂冲泡,总量约 600 mL,分 6 次 频服。次日患者体温明显好转,凌晨未见体温升高,下午体温基本正常。第 3 天患者复查血象,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体温已正常。……  相似文献   

14.
袁金声 《中医杂志》1994,35(10):593-594
袁家玑教授1931年就读于北京华北国医学院,后又师事于名老中医施今墨先生,从医60年,是国内著名的伤寒学者,临证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证,疗效颇著。兹将家父变通运用经方治难证验案2则介绍于下。1 放疗后遗味觉缺乏症黄某,男,54岁,1990年4月6日初诊。因患扁桃体癌,手术摘除后行放疗术,术后味觉缺乏,食不知味,冷热不辨,口中无唾液分泌,干渴引饮,随身必携带水壶,不断饮之以润口腔。颈  相似文献   

15.
经方治验3则     
笔者在临床中,对于疑难杂症,喜用仲景方治疗,药味少而精,效宏而专,常收奇效,数剂而愈.现举三则介绍如下以证之.1 半夏泻心汤治缺乳患者,女,25岁.产后20余天,顺产,出血量不多,恶露正常.开始乳汁能满足婴儿喂养.后家人担心产后营养不够,让其吃油腻等食物,后出现产妇脾胃胀满,不想吃饭,恶心,见饮食就欲吐,伴大便稀,乳汁逐渐减少,求治西医无效后改求中医治疗,按气血虚弱给予大补气血的中药,服后心下痞满更厉害,饮食更加减少,后又改投中医按肝气郁结治疗也没有任何效果,经人介绍来我处求治.  相似文献   

16.
17.
正文:李雅琴主任中医师为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中医临床骨干,宁波市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医疗、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博极医源,治学严谨,临床经验丰富,尤擅用古方,宗古法而变古方,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临诊,收益颇多,现仅就其在治疗荨麻疹上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靖华  郑义宏  姜丽丽 《新中医》2023,55(16):31-36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复杂,除了风邪侵袭肌表、(火) 热邪蕴于气血,多涉及脏腑功能失调。病 位包含表、里、半表半里及表里合病。郑义宏主任遵循六经辨证、方证对应的辨证论治方法,强调辨方证重于 辨六经,在辨方证的基础上使用经方灵活化裁治疗慢性荨麻疹,常获佳效。附上5 则医案以阐明郑主任辨方 证、用经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黄娜娜 《国医论坛》2021,36(4):9-10
口干是中医问诊时重要内容之一,文章认为导致口干的直接原因是津液不能上承,但导致津液不能上承的原因并非都是阴虚,气虚、阳虚、阳郁、痰湿、瘀血均可致津液输布障碍而引起口干.因此临证时当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0.
代波 《新中医》2020,52(15):30-31
<正>医家张仲景的经方,将其运用于临床中,常获效如桴鼓之功,现整理几则运用黄芪建中汤、五苓散、吴茱萸汤、真武汤及桂枝汤治疗疑难杂病的医案,以飨同道。例1:黄芪建中汤治疗脐热案刘某,女,51岁,2018年5月12日初诊。饥饿时自觉肚脐发热1年余,在院外经中西医治疗无效。诊见:时有头昏,乏力,伴失眠,饮食一般,查体:脐左侧按之有硬条索,痛连胃部,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舌淡红、苔微黄,脉沉细数。考虑中焦气虚,阴火上潜所致,予降逆建中法,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处方:桂枝、生姜、大枣各10 g,白芍、炙甘草、龟板各20 g,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