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1999年 12月 5日我们成功地救治了 1例肠系膜上动脉、上静脉同时破裂的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和上静脉同时破裂者少见 ,出血多 ,病情重 ,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经 45d的精心救护患者治愈出院。1 病例简介患者男 ,45岁 ,无明显诱因上腹疼痛 9h ,伴腰痛 ,加重 6h来诊 ,T36 5℃ ,P 96次 /min ,R 2 4次 /min ,无恶心、呕吐 ,无腹泻 ,WBC 9 8×10 9/L ,N 5 7 9% ,腹部平软无异常 ,B超示腹腔内有少许渗出。观察期间突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休克症状 ,腹部抽出不凝血 5ml,BP 11/ 7kPa,腹痛加重 ,以腹痛待查收入院…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常伴胃、十二指肠溃疡,两病之间有一定关系,如不警惕易漏诊,进而导致治疗不当,使术后产生严重并发症。作者认为胃镜和X 线检查联合应用是避免漏诊的重要手段。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Hofmeister 法〕加十二指肠空肠吻合、空肠空肠Roux—Y 吻合术,是两病同治的合理术式。本组5例病人手术后长时间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肠系膜上动脉压缩综合征的超声显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儿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31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SMAS)的病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 1992 - 0 8~2 0 0 2 - 0 8我院门诊及住院经 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 SMAS儿童 16例结合外院确诊为 SMAS儿童 15例。结果 :首先全部经保守治疗 ,好转 2 1例 ,痊愈 9例 ,1例因仍反复腹痛、呕吐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诊断 SMAS除具有上腹胀痛、呕吐等典型症状外 ,主要确诊依据为 X线钡餐检查。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再行手术。  相似文献   

5.
总结27例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视患者情况采用保守治疗或腔内介入治疗,根据治疗方式不同给予相应护理,并做好心理护理、抗凝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出院指导,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经治疗和护理,2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长期随访无腹痛、肠道缺血坏死或夹层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用双螺旋CT扫描,测量SMA(SuperiorMesentericArtery)和SMV(Supe-riorMesentericVein)的直径,SMA直径测量恰好在SMA的起始部,SMV直径测量恰好在SMV与门静脉汇合前。计算20例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SMA/AMV的值。治疗后SMA/SMV的值均比治疗前的增大。结论是:有效治疗后SMA/SMV的值是评价急性胰腺炎疗效一个有效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诊治急性肠系蚌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1年8月间收治的19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方法。结果:2005年前诊治12例中有5例死亡,2005午后行不同长度肠切除术+外周抗凝治疗不经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持续应用尿激酶溶治疗,7例病人均存活。结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应尽4诊治,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并留置导管持续给予溶栓治疗是具有诊断与治疗双重作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疾病(ASMO)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7例经手术治疗的ASM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患者,行肠切除术10例、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3例、肠切除及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11例、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及内膜剥脱术1例、肠切除及腹主动脉至肠系膜上动脉搭桥术1例、肠切除及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并右髂总至肠系膜上和腹腔干动脉逆行搭桥术1例。治愈13例,死亡14例,死亡率51.85%。13例术后患者获得随访3~24个月,随访期间再发本病者1例,经肠切除及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治愈。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合理选择术式、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和腹部脂肪分布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64排螺旋CT回顾性观察19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患者及238例正常检查者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的大小以及腹部脂肪体积百分率,并计算出正常人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的参考范围以及腹部脂肪体积百分率的范围.结果 19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为15.74°±4.93°,腹部脂肪百分率为(22.79±8.30)%;238例正常检查者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为48.79°±25.85°,腹部脂肪百分率为(32.58±9.85)%.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01).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该夹角<25°时易发生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性病变,该夹角的大小与腹部脂肪体积百分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常延误诊治,早期确诊率低,经剖腹探查确诊后,多已发生肠坏死。现对我院2000年10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8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ndrome,SMAS), 又称十二指肠淤滞症,因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与腹主动脉(abdomial aorta,AO)间夹角变小,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容易被误诊、误治。为提高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症的认识,现将本院近期诊治的2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琳娜  杨植  刘彦春  陈磊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343-1344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少见的急腹症,表现为腹部剧烈绞痛,早期症状不典型,易漏诊、误诊,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我科于2009年11月收治1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术后并发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病防治规划。方法:选择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确诊3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31例壮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影像,对比分析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肠系膜上动脉病变观察组19例(52.8%),对照组3例(9.7%)(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观察组24例(66.7%),对照组7例(22.6%)(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年龄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呈密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提高对冠心痛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完善冠心痛防治规划。方法 对可疑冠心痛心绞痛惑者行冠状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分析影像表现,分析冠心病患者的胃肠症状与肠系膜上动脉影像变化的关系。结果 59例冠心病患者中17例肠系膜上动脉有病变(28.8%),24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中2例肠系膜上动脉有病变(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27例(45.8%),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14例(23.7%),单支血管病变32例(54.2%),舍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例(0.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有胃肠症状患者中13例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8.2%);25例无胃肠道症状者中4例肠系膜上动脉有病变(1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有相关性。肠系膜上动脉损害一般在冠状动脉损害较严重时发生。冠心病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与其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的改变有关,应重视冠心病患者肠缺血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收治的7例小儿SMAS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为目前主要的确诊手段,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小儿SMAS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漏诊较高,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超声显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50例正常人及41例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超声显像研究。正常人与患者在饮水后夹角内及其前后十二指肠横段的宽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首次提出本病的超声诊断标准:①饮水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内十二指肠横段最大宽度<10mmm。②十二指肠降段扩张>30mm。③显示“漏斗形”“葫芦形”图像。④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13°。⑤具有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为实时超声显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总结25例经桡动脉行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持续溶栓治疗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术前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症状、体征,尤其是各项凝血指标、腹痛程度及肠鸣音次数;术中注意预防桡动脉穿刺点出血和桡动脉痉挛;术后留置导管期间做好导管和鞘管的固定、冲洗以及APTT监测和腹部症状体征的观察,防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本组24例患者成功进行溶栓治疗,1例出现肠坏死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冠心病患者并发肠缺血的认识。方法:对可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分析冠状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之间以及患者的胃肠症状与肠系膜上动脉影像变化的关系。结果:59例冠心病患者中17例肠系膜上动脉病变(28.8%),24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中2例肠系膜上动脉病变(8.3%)(P<0.05)。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27例(45.8%),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14例(23.7%);单支血管病变32例(54.2%),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例(0.05%)(P<0.05)。34例有胃肠症状患者中13例肠系膜上动脉病变(38.2%);25例无胃肠道症状者中4例肠系膜上动脉有病变(16%)(P<0.05)。结论:冠状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病变之间有相关性。肠系膜上动脉损害一般在冠状动脉损害较严重时发生。冠心病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与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的改变有相关性,应重视冠心病患者肠缺血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A patient with acute occlusion of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vessels resulting in superior mesenteric vessel ischaemia (SMVI) who presents to the ED with abdominal pain and unremarkable abdominal examination risks dela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ith adverse outcome.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search was performed, and the evidence was reviewed. To-date, there are no accurate biomarkers of SMVI and so, heightened awareness among ED staff and rapidly actioning diagnostic imaging and surgical referral will help fast-track the patient with SMVI to surgical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SMVI is challenging and requires ongoing communication. Prompt surgical intervention may help reduc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SMVI. SMVI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With the lack of accurate biomarkers,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is challenging and requires heightened awareness among ED staff for prompt surgical referral and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