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HCY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及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ALT、AST水平,研究Hcy与后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30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30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30例患者各组间HCY、ALT、AST水平的相关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SH血清Hcy水平较NAFL、CG均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NAFL组血清Hcy水平较CG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检测HCY作为筛查,NAFLD在常规临床诊断中的阳性率可能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冠心病(CAD)的发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CAD的预防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疑似或者确诊CAD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腹部B超检查以及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共分为CAD组(n=365)与非CAD组(n=137),观察脂肪肝在两组中的患病率有无差异,分析CAD的患病独立危险因素。对CAD组的患者根据有无脂肪肝将其分为脂肪肝组(n=167)与非脂肪肝组(n=198),研究两组Gensini评分有无差异。结果:CAD组的NAFLD患病率与非CAD组的NAFLD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AFLD是CA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2>1,95%CI:1.46~4.01)。在CAD患者中,NAFLD组的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11)。结论:NAFLD为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NAFLD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阐明其作为冠心病预测因素的价值,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疑诊"冠心病"住院的患者10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肝脏超声检查,确诊冠心病69例(冠心病组),其中合并NAFLD 44例(CHD-NAFLD组),单纯冠心病25例(单纯CHD组);非冠心病患者32例(非冠心病组),其中合并NAFLD 7例(单纯NAFLD组),未合并NAFLD者25例(对照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中NAFLD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63.77%和21.87%,P<0.01),合并NAFLD的冠心病患者以多支病变为主(P<0.05),且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可以独立地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P=0.001,OR=6.014,95%CI(2.104,17.192)〕。结论 NAFLD与冠心病存在明显的独立相关性,且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相关,NAFLD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可用其初步评估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12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2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62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BMI、腰臀比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比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氨酰转肽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两组水平相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变量分析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IMT及斑块呈显著相关(OR 8.3,95% CI 1.2~7.7,P=0.001).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机制可能与内脏性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状态下增加的氧化应激特性及血脂紊乱、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运动量及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测NAFLD患者进行与未进行运动干预前后CHE水平的变化和肝脏的影像学改变,了解NAFLD与运动量及CHE的相关性。结果NAFL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前者BMI、DBP、SBP、TG、TC、LDL—C、FBG、2h—PG、ALT、AST均高于后者,而CHE、HDL—C均低干后者(P〈0.05,P〈0.01)。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CHE、TG、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实验组在试验前后分别行肝脏超声和CHE检测,结果显示,脂肪肝较前明显好转。NAFLD形成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E(P〈0.01)进入回归方程,可认为其是NAFLD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NAFLD患者CHE水平下降,CHE检测可以早期发现NAFLD。进行运动干预后NAFLD患者的CHE及肝脏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脂肪肝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脂肪肝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指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肝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储积大于肝湿重的5%,光镜下每单位面积>30%的肝实质细胞出现脂变,称为脂肪肝(fatty liver,FL).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a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脂肪肝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肝硬化[1].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AFLD)患者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特效治疗方法,目前以生活方式干预为基础,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本文从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回顾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发展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1].近年来NAFLD发病率不断攀高,发病年龄渐趋低龄化,是目前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最常见的原因,且与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因素密切相关,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NAFLD的治疗不仅是医生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政府十分重视的社区课题. 相似文献
9.
《疑难病杂志》2020,(3)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者3 053例,收集其体检数据,并根据肝脏超声结果,将符合纳入标准者2 409例分为NAFLD病组(n=741)和对照组(n=1 668),比较2组Hp感染情况。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NAFLD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 Hp感染总体检出率为34.21%(824/2 409),NAFLD组Hp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1.43%vs.31.00%,χ~2/P=24.364/<0.01)。NAFLD组BMI、ALT、AST、UA、FPG、TC、TG、LDL-C和NAFLD纤维化评分(NF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增加,Hp感染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内,脂肪肝严重程度与BMI、ALT、AST、UA、TG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严重程度与Hp感染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 Hp感染与NAFLD相关,Hp感染可能是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但是NAFLD严重程度与Hp感染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性肝病 (简称脂肪肝 )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以肝细胞内中性脂肪异常沉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 3种主要病理类型 ,病因上则有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 ,NAFLD)之分。近年来 ,由于高脂肪高热量的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以及过度紧张的工作 ,NAFLD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并已成为健康查体血清转氨酶异常和隐源性肝硬化的重要病因。因NAFLD的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有助于阻止慢性肝病进展 ,为此 ,进行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形成中的变化情况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将其分为2组,即模型组与药物组,模型组造模后不给任何处理,药物组用罗格列酮合二甲双胍干预治疗。检测大鼠造模第2、4、6、8周末的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空腹血糖在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和药物组在造模后第4周肝脏病理均检测提示形成NAFLD。模型组在造模后前两周没有出现明显的IR,从第4周末开始出现明显的持续外周IR状态;药物干预组在前4周无明显的IR,但第6周末和第8周末,出现了持续的IR。结论IR可能并不是NAFLD发生的唯一启动因素,可能是NAFLD产生的一个结果;运用胰岛素增敏剂对肝脏病理的改善并不确切,不能阻止NAFLD疾病的发生,需要进行深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医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5年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研究作了系统回顾,从病因病机、中成药研究、专法专方研究、辨证分型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中医药治疗NAFLD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姜黄素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姜黄素对高脂肪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模型组和姜黄素组以高脂饮食12周诱导大鼠脂肪肝,同时姜黄素组予姜黄素灌胃,模型组予等体积助溶剂灌胃。至12周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及肝组织样本。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水平,肝组织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三酰甘油(TG)含量。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分离肝组织总蛋白,运用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水平和肝组织TG、γ-GT含量均明显升高,姜黄素干预后能明显降低各指标水平。双向凝胶电泳后各组蛋白质组图谱经PDQuest软件分析鉴定得到差异蛋白点30个,经串联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共获得有意义蛋白质20个,主要是线粒体功能相关酶类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结论:姜黄素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学指标,其机制与调节线粒体功能和维持肝细胞正常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脂联素、瘦素及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以了解NAFLD发病危险因素及发病机理。方法:选择病例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另择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比较各组之间的指标差异。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与酒精性脂肪肝组的脂联素、瘦素、内脂素、抵抗素指标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性脂肪肝亚组的脂联素水平与脂肪性肝炎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脂联素、瘦素、内脂素分别与抵抗素、HOMA-IR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脂联素、瘦素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患病现状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体检人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NAFLD总患病率9.1%,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②腰围、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进入多因素Logistic(P〈0.05);③NAFLD组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16.1%,高于非NAFLD组的5.2%(P〈0.05)。结论体检人群NAFLD患病率高,其中女性、年龄增长、肥胖、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其危险因素;NAFLD患者存在明显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集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日趋增长,其有进一步恶化成肝细胞癌的风险。然而目前针对NAFLD发病及进展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物学的病因,针对其社会学病因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淮安地区离退休人员社会经济地位(SES)与NAFLD的关系,以期为在社会层面干预NAFLD的发病寻找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5—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糖尿病预防项目》(ChiCTR-TRC-14005029)体检人群1 277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930例研究对象。根据肝脏脂肪含量(LFC),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LFC<9.15%,197例)、低肝脏脂肪含量组(LLFC组,9.15%≤LFC≤20.00%,532例)、高肝脏脂肪含量组(HLFC组,LFC>20.00%,201例)。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一般生化指标。结果 男性NAFLD发生率低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研究对象NAFL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LFC组年龄、血清肌酐(Scr)低于正常对照组,规律运动率、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LFC组年龄、Scr低于正常对照组,睡眠障碍发生率、BMI、空腹血糖(FP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S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LFC组男性率、BMI、ALT、AST、TG、SUA高于LLFC组,规律运动率、HDL-C低于LLFC组(P<0.05)。不同经济收入研究对象规律运动率、睡眠障碍发生率、NAFLD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经济收入与年龄、钠盐摄入率、规律运动率、TC、TG、SUA、LFC呈正相关,与ALT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收入是NAFL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淮安地区离退休人员SES与NAFLD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收入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经济收入越高,SES越高,NAFLD的发生风险越大。但如不改善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及提高其健康意识,单纯提高经济收入,反而会增加NAFL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liver diseases worldwide, causing serious economic and medical burdens. Currently, Chinese medicine (C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in treating NAFLD in China. Intestinal microecology (I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in the human body and is involved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FLD.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ystematically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IM in the pathogenesis of NAFLD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the CM treatment of NAFLD via IM regu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our own research practice, we propose that IM i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NAFLD with CM and formulate plans for future research to target limitations existing in current studi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20例。治疗组服用脂必泰胶囊,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结束时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TC、TG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如不干预可能演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细胞癌。目前评估NAFLD肝脏脂肪变性严重程度的金标准是肝活检病理,但有创性限制了其成为大面积筛查的手段。近年来磁共振成像相关检查被作为仅次于肝活检的金标准,但仍存在无法大规模应用的缺点。超声具有简便易行、价格低廉、对身体无伤害等优势,有望成为评估NAFLD的重要检查手段。本文总结了受控衰减参数、声衰减成像、超声肝/肾强度比与肝衰减率、背向散射技术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二黄去脂汤治疗痰瘀内阻证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春月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27(12):1645-1646
目的:探讨二黄去脂汤治疗痰瘀内阻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瘀内阻证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东宝肝泰片,每天3次,每次4片;治疗组给予二黄去脂汤(方药组成:姜黄15 g,酒大黄12 g,茯苓15 g,泽泻15 g,枳壳12 g,郁金15 g,丹参30 g,三七粉10 g,生山楂30 g,何首乌20 g,决明子20 g)治疗,每天1剂,水煎服.两组治疗期间均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当体育锻炼.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x2 =4.114,P=0.043<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二黄去脂汤治疗痰瘀内阻证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