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评价骨髓腔输液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急救时无法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而又急需输液治疗的创伤危重成人患者36例,对其进行骨髓腔输液,通过通道建立时间、测量血压、判断周围静脉充盈度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36例患者均在快速输液后血压回升,外周静脉充盈度良好.结论:骨髓腔输液对危重创伤患者可迅速建立输液通道,达到快速补液、用药的目的,在创伤急救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在护理应急分队成员所在试点科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护理应急分队成员进行骨髓腔输液理论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培训,经考核合格后,选取部分护理应急分队成员所在的急诊、骨科、儿科3个科室作为试点,对符合骨髓腔输液适应证的抢救患者进行采取骨髓腔输液。结果自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该院3个试点科室共对46例符合条件患者采取骨髓腔输液进行抢救,全部抢救成功;其中43例骨髓腔穿刺成功,余3例穿刺失败后改为深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率94.28%;后续跟踪随访1~12个月,随访率93.25%,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骨髓腔输液在临床急救中作为替代传统静脉输液的首选途径,取得良好应用效果,为以后应用于军事卫勤保障及灾害医学救援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骨髓内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I)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通过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的紧急输液给药方法。其作为一种紧急状态下安全而有效的外周静脉替代输液方法已被国际急救组织广泛采用长达70多年[1]。但目前,在我国急救中利用骨髓途径给药的临床报道还不多见,主要原因可能是对骨髓输液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Y型静脉留置针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对180例创伤急救患者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结果 Y型静脉留置针输液方法易于固定,不外渗,确保输液安全;操作简单,争取抢救时间;确保输液、输血速度,达到及时、合理、安全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方便术中用药,确保手术安全;方便临床采血;减轻了护士的压力与负担,提高了护士抢救技术与水平。结论 Y型静脉留置针为创伤急救患者开辟了静脉"绿色通道",成为急诊急救首选输液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骨髓腔内输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新型止血敷料的使用、免疫增强性肠内膳食在严重战创伤治疗中使用、野战战创伤护理观察电子预警系统、新型便携式救护包的设计及应用等内容,旨在针对后送转运中可能出现的伤情变化实施快速急救、给予基本生命支持、提高护理人员战创伤救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在成人危重症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号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予中心静脉置管。结果观察组输液通道开通时间、首次给药时间、血压回升及心率恢复时间、4h内抢救效果、中心静脉置管一次成功率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成人危重症患者急救中经骨髓腔输液联合中心静脉置管可提高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7.
总结58例创伤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采用骨髓输液的急救护理.严格掌握骨髓输液适应证,低血容量性休克存在周围循环衰竭,连续穿刺 3次以上,或 90 s内不能建立静脉通路者,立即行骨髓输液;选择最佳穿刺部位,经本组患者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成人首选髂前上棘为最佳穿刺部位;骨髓输液期间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肿胀、感染等征象,并及时处理;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掌握最佳拔针时机,外周静脉输液通路建立后立即予拔除骨穿针.经及时抢救本组58例患者均病情痊愈或趋于稳定,58例患者中57例骨髓穿刺成功,有1例患者骨髓穿刺失败,后改为深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3.1%,全部病例随访 1~6个月,随访期间无造血功能障碍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创伤患者急诊手术中的静脉输液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伤后进行急诊手术是损伤控制的一种急救手段,而液体容量复苏更是急救的关键。特别是多发伤、复合伤,创伤大、部位多、范围广、伤情重、手术时间长,有效循环血量因体外丢失和内渗转移的双重损耗而严重不足,故创伤患者在手术室的静脉输液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2004年9月-2005年11月我科对205例严重创伤急救护理中,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不断完善创伤急救的组织系统,使严重创伤急救的3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急危重症监护病房的监护治疗紧密相连,从而为病人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技术在危急症患儿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危急症患儿采用骨髓腔输液,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14例1次穿刺成功,输液通畅,1例患儿因穿刺针弯曲,更换另一下肢重新穿刺成功,平均穿刺时间<60 s,骨髓通路保持时间1~3 h;经抢救存活12例、死亡3例。结论对危急症患儿采用骨髓腔输液,能有效替代静脉途径,提供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11.
严重创伤病员急救护理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2年中2577例严重创伤病员的急救护理分析认为,“急”“快”“准”是急救护理工作及提高急救水平的关键。急诊科护士应采取积极主动的配合,在专科医师赶到之前先实施初步的抢救措施;制定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合理安排护士力量有助于提高抢救效率和质量,并保证其它急诊工作的正常运转,不断强化护士的急救技能是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不论怎样的创伤,抢救能否成功,经验证明:时间是重要因素。美国马利兰急诊研究所的经验:威胁生命的损伤,伤后最初60m in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间犤1犦。有人称之为严重创伤急救的“黄金1小时”。为此,我科自2000年6月~2004年6月,在对180例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中,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不断完善创伤急救的组织系统,使严重创伤急救的3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急危重症监护病房的监护治疗紧密相连,构成严重创伤急救的基本护理工作程序,从而为病人赢得了抢救的“黄金时间”,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30例,男118例,女62例,年龄18~50岁;均无伴随疾病,医务人员到达现场时间或病人就诊时间分别是伤后10m in、4h,交通事故伤124例,坠落伤56例,创伤指数均在15以上,均须入院或手术治疗。2护理2.1院前急救护理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包括现场急救护理和转运与途中监护。到达现场后,护士应迅速对病人进行护理体检,包括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状态;观察表面皮肤损伤、言语表达的能力、四肢活动状况以及病人对伤情或症状的耐受程度...  相似文献   

13.
对136例多发伤患者急救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多发伤建立“三体一线”的创伤急救体系及实施vIPC抢救程序等的急救护理资料。结果:抢救成功129例,死亡7例。结论: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实施“三体一线”的创伤急救体系及VIPC抢救程序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输液在抢救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手足口病患儿,采取胫骨骨髓穿刺输液,对输入的药物、输液速度和穿刺时间进行分析,并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结果5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循环衰竭的情况下在2min内建立起骨髓输液通道,缩短了静脉建立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骨髓腔输液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安全的方法,结合全面、细致的护理,应用于儿童的急救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急救物品车” 应急资源应用于骨科急性创伤手术的优化配置,提高急救手术配合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 手术室中将急性创伤手术物品分类置放于“急救物品车”中,并附物品清单,由医院物流系统(SPD)负责检查并补充使用过的“急救物品车”。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全体骨科创伤组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进行使用效果调查,了解对该方法应用的满意度。结果 93%医护人员对“急救物品车”使用效果满意:取用便捷、缩短手术备物时间及抢救时间,增加患者的陪护时间等。护理人员在准备手术使用物品中消耗的时间由原先的9.2min /台缩短至2.4min /台。结论 使用“急救物品车”对骨科急性创伤手术需要物品进行归类管理,高效、便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把临床路径理念引入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使其更规范化、标准化。方法:以临床路径理念制定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计划表,按计划表流程对843名社区“志愿者”进行共8小时创伤理论及包括直接压迫止血法等10项内容的操作培训。结果:831名社区“志愿者”考核合格,合格率为98.6%。结论:应用临床路径理念进行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刘红美 《护理研究》2012,26(10):928
在小儿急诊急救过程中,建立有效液体输入路径是抢救的关键,也是难点,由于循环衰竭、静脉痉挛或塌陷,静脉穿刺失败后极易丧失宝贵的抢救时间,导致致残率和死亡率攀升,而施行深静脉插管或静脉切开并发症多、创伤大、技术难度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场地,因此骨髓腔内输液成为救治危重症患儿最有效的静脉替代途径,但任何侵入性操作都有一定风险和并发症.我科1例患儿在行骨髓腔输液过程中骨髓穿刺针出现弯曲及断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创伤,这个古老的医学命题,伴随着人类诞生至今的整个历史,在许多疾病已经因为现代医学发展而得到有效控制或治疗的今天,仍然有增无减.历次战争都是创伤的大流行;在平时,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交通伤、工伤等事故及其他灾害事件不断增多,创伤同样成为和平时期4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第一杀手,被称为“现代文明疾病”[1].构建完善的创伤急救体系,提高创伤救治水平,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成人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危重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治疗,观察组开展骨髓腔输液治疗,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抢救成功率、穿刺时间、通道建立时间、输液速度、血压正常时间、管道留置时间、脱管率、血性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脱管率、血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通道建立时间、血压正常时间、管道留置时间低于对照组,输液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成人患者急救中开展骨髓腔输液能有效缩短穿刺时间,促进患者血压尽快恢复至正常水平,提升抢救成功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因此该种输液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在心搏骤停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某院急诊科收治的96例心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行骨髓腔输液和常规静脉输液,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建立有效通道的时间、首次给药时间及输液速度等。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建立有效的输液通道;观察组患者建立有效通道所花的时间、首次给药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输液速度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外周静脉输液相比,骨髓腔输液能缩短心搏骤停患者穿刺所用的时间,实现快速给药,且输液速度未见明显降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快速输液通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