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吗啡(Morphine, M)戒断反应中痛觉过敏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吗啡腹腔注射创建小鼠吗啡戒断反应痛觉过敏模型,根据药物处理随机分为Control、M、M/Dex、M/Min、M/Dex/Min。Von Frey测定各组小鼠机械性痛阈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激活变化,Western blot和PCR检测各组脊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并用微透析测定脊髓内炎症因子水平,最后电生理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脊髓抑制性突触后电流(Spontaneous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 sIPSC)的影响。结果 同Control组相比,M组机械性痛阈显著降低,吗啡戒断痛觉过敏模型创建成功,同时小胶质细胞激活增加,脊髓背角CGRP及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同M组相比,M/Dex、M/Min、M/Dex/Min组痛阈显著升高在模型创建后4h最明显,同时三组小胶质细胞激活均明显减少,脊髓背角CGRP及炎症因子表达降低。电生理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显著增强脊髓背角神经元sIPSC的振幅和频率。结论 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减少CGRP的表达并减轻脊髓炎症反应,且能够增强脊髓抑制性电活动,从而缓解吗啡戒断反应中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大麻素CB2受体激动剂AM1241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CI)大鼠机械痛阈、脊髓背角P2X4P2Y12和P2Y13受体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假手术组、CCI组(坐骨神经结扎+鞘内注射0.005% DMSO生理盐水)、1 pmol/LAM1241处理组(坐骨神经结扎+鞘内注射AM1241 1pmol/L) 、10 pmol/LAM1241处理组(坐骨神经结扎+鞘内注射AM1241 10 pmol/L)、100 pmol/LAM1241处理组(坐骨神经结扎+鞘内注射AM1241 100 pmol/L).CCI组及不同浓度AM1241处理组大鼠均于鞘内置管7d之后行坐骨神经结扎,连续14 d鞘内注射,每天2次;分别在术前1d,术后第1、3、5、7、10、14天注射1h后测定机械痛阈(MWT),分别在术后第7,14天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脊髓背角P2X4、P2Y12和P2Y13受体表达变化.结果 ①CCI组术后第1、3、5、7、10、14天MWT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10 pmol/L AM1241和100 pmol/L AM1241处理组术后第1、3、5、7天MWT明显高于CCI组(P<0.01);但10 pmol/L AM1241处理组术后第10、14天MWT与CCI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100 pmol/LAM1241处理组术后第10、14天MWT仍高于CCI组(P<0.05);②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术后第7、14天脊髓背角P2X4、P2Y12和P2Y13受体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CCI组相比,100 mol/L AM1241处理组在术后第7天抑制脊髓背角P2Y12和P2Y13受体表达(P<0.05),在术后第14天抑制背角P2X4受体表达(P<0.05).结论 大麻素CB2受体激动剂AM1241的镇痛效应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X4、P2Y12和P2Y13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大鼠选择性结扎镜像痛模型脊髓中的激活情况。方法:实验组选择性结扎(SNL)镜像痛模型大鼠20只,对照组SNL非镜像痛模型大鼠20只,取第4~5腰椎段脊髓做石蜡切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非手术侧(镜像痛)脊髓背角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增多,平均荧光强度增高,与手术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非手术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病理性疼痛镜像痛中,镜像侧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并参与了镜像痛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介导雷公藤甲素(TW)对外周神经损伤所致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和SNL-DMSO组、SNL-TW组,每组6只。对SNL-DMSO组、SNL-TW组大鼠行脊神经结扎手术,建立神经病理性痛动物模型,检测不同干预措施对各组神经病理性痛行为学的影响,并通过免疫荧光组织化学观察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表达情况。结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对照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较低。SNL-DMSO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升高,SNL-TW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明显低于SNL-DMSO组。与对照组比较,SNL-DMSO组、SNL-TW组术后3d机械性痛阈均明显降低(P<0.05);与SNL-DMSO组比较,SNL-TW组术后3d机械性痛阈明显升高(P<0.05)。结论 鞘内注射TW可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3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缓解脊神经结扎导致神经病理性痛的机械性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质量200~220 g,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神经病理性痛组、米诺环素组、乳铁蛋白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仅分离坐骨神经,不结扎,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8μl;其余3组大鼠采用结扎坐骨神经的方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神经病理性痛组鞘内仅注射生理盐水8μl;乳铁蛋白组鞘内注射乳铁蛋白100μg,米诺环素组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活化抑制剂)100μg。给药后每隔30 min以热刺激法测试大鼠热缩爪潜伏期,共180 min,测量7次后,常规处死大鼠取脊髓背角,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Iba-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神经病理性痛组缩爪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神经病理性痛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和乳铁蛋白组缩爪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米诺环素组与乳铁蛋白组爪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间接证明乳铁蛋白可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与对照组比较,神经病理性痛组、米诺环素组和乳铁蛋白组脊髓背角Iba-1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神经病理性痛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和乳铁蛋白组脊髓背角Iba-1表达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米诺环素组与乳铁蛋白组缩爪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直接证明乳铁蛋白可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结论乳铁蛋白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神经病理性痛,对临床麻醉镇痛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氟代柠檬酸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清除剂B型酪氨酸激酶受体(TrkB)/Fc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维持期大鼠的脊髓背角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BDNF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维持期中的作用.方法:取36只成功鞘内置管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Ⅰ组为对照组,未行神经根结扎(SNL)术,未给药;Ⅱ组为SNL组;Ⅲ组为SNL+磷酸盐缓冲液组;Ⅳ组为SNL+米诺环素组,Ⅴ组为SNL+氟代柠檬酸组;Ⅵ组为SNL+TrkB/ Fc组.各组均于SNL术后7d鞘内给药,每日1次,连续5d.分别于SNL术前1h、首次给药前1h及末次给药前1h测定大鼠的50%机械缩爪阈值(50%PWT),并于末次给药后3h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手术同侧脊髓背角的BDNF表达水平.结果:除Ⅰ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在SNL术后第7天的50%PWT均较术前1h显著降低(P值均<0.01).连续用药5d后,Ⅴ、Ⅵ组的50%PWT均较术后第7天显著升高(P值均<0.01),Ⅱ、Ⅲ、Ⅳ组维持期给药后脊髓背角BDN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组(P值均<0.01),Ⅴ、Ⅵ组显著低于Ⅱ组(P值均<0.01),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氟代柠檬酸能显著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维持期大鼠脊髓背角BDNF的过表达,进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而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对维持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作用甚小.BDNF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机械痛觉过敏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大麻素受体2(CB2受体)通过抗氧化应激机制在谷氨酸对共培养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培养的N9小胶质细胞和HT22神经元分为四组(n=24):对照组(Con组)、谷氨酸组(Glu组)、CB2受体激动剂AM1241+谷氨酸组(AM1241+Glu组)和AM1241+CB2受体拮抗剂AM630+谷氨酸组(AM1241+AM630+Glu组)。Con组正常培养24 h; Glu组用含10 mmol/L谷氨酸的培养基孵育24 h; AM1241+Glu组用含2μmol/L AM1241和10 mmol/L谷氨酸的培养基孵育24 h; AM1241+AM630+Glu组含2μmol/L AM1241、6μmol/L AM630及10 mmol/L谷氨酸的培养基孵育24 h。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Con组比较,Glu组和AM1241+AM630+Glu组细胞活力和SOD活性降低,LD...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背角小胶质细胞P2Y受体激活对其[Ca2+]i的影响。方法培养并纯化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P2Y受体激活后小胶质细胞[Ca2+]i的变化。结果 P2Y受体激动剂2-mesADP在10μm即可引起小胶质细胞[Ca2+]i升高,当随着2-mesADP浓度增大,小胶质细胞[Ca2+]i升高更为明显。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Y受体激活可以促进细胞[Ca2+]i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阿司匹林诱生型脂氧素A4(ATL)对小鼠脊髓损伤(SCI)模型中神经炎症和神经病理痛的影响。方法  成年FVB小鼠T10节段脊髓进行改良Allen''脊髓撞击损伤。小鼠随机分成ATL组和Vehicle组,分别在SCI手术后4和24 h鞘内注射ATL(300 pmol)或vehicle。采用von Frey方法评估两组小鼠后脚机械刺激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两组小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标记物和细胞因子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此外,通过小鼠大脑皮层组织小胶质细胞培养来评估ATL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的直接影响。结果  与Vehicle组小鼠比较,ATL处理导致SCI诱导的小鼠机械痛敏降低;脊髓小胶质细胞标记物和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水平也下降。而且,ATL处理对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和促炎性因子TNF-α表达影响。此外,原代皮层小胶质细胞表达ATL相应受体ALX,ATL通过ALX发挥抗炎作用。结论  ATL通过ALX受体调节小胶质细胞激活和TNF-α释放,最终降低小鼠SCI后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测脊神经根结扎(SNL)大鼠脊髓背角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记蛋白胶质细胞纤丝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以及BDNF清除剂TrkB/Fc对GFAP表达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取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SNL组(n=6)。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6天测定大鼠50%机械缩爪阈值(50%PWT),末次测定后取腰膨大处脊髓背角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GFAP和BDNF的表达。另取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NL+安慰剂组和SNL+TrkB/Fc组(n=6),其中对照组仅行鞘内置管术;SNL+安慰剂组和SNL+TrkB/Fc组分别在行SNL术前,予鞘内注入PBS或TrkB/Fc 10μL,术后1次/d×6 d,每次注药前1 h测定50%PWT,末次给药后1 h取大鼠腰膨大处脊髓背角经Western blotting检测GFAP的表达。结果术后第1~6天,SNL组手术同侧后肢50%PWT均较术前基础值显著下降(P<0.01);术后第6天,SNL组手术同侧脊髓背角BDNF和GFAP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SNL+TrkB/Fc组大鼠手术同侧50%PWT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同侧脊髓背角GFAP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活化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对SNL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观念认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是由神经元的功能改变所引起的。然而,近来有大量的研究证实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后,释放出大量的神经活性物质、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这些物质的释放都会引起神经炎症和免疫反应,最终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尽管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众多学者认为,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类由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以自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为特征的疼 痛,目前认为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的关键机制之一。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大麻素受体1可调控神经 递质的释放,改变突触可塑性,进而抑制中枢敏化,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此外,大麻素受体1激活亦可缓解神经 病理性疼痛所致的抑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脊髓趋化因子配体2(CCL2)通过激活小胶质细胞介导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每组6只,生理盐水组,瑞芬太尼组,生理盐水+鞘内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瑞芬太尼+鞘内注射PBS组,生理盐水+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组,瑞芬太尼+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组。瑞芬太尼组大鼠通过尾静脉连续输注瑞芬太尼4μg(/kg·min)2h,建立瑞芬太尼诱导的痛觉过敏模型。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法,观察瑞芬太尼痛敏大鼠脊髓CCL2的表达。另外,观察瑞芬太尼输注前30min预先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对瑞芬太尼诱导的大鼠痛觉过敏以及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结果】瑞芬太尼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大鼠热痛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P<0.05),建模后第1天大鼠脊髓CCL2蛋白表达水平(0.66±0.07vs.0.18±0.04;P<0.001)和平均荧光密度(0.170±0.009vs.0.047±0.006;P<0.001)显著升高;预先鞘内注射CCL2中和抗体不仅抑制瑞芬太尼诱导的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P<0.001),而且显著缓解瑞芬太尼引起的大鼠热痛过敏和机械痛过敏(P<0.05)。【结论】CCL2通过激活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介导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14.
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对SN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小胶质细胞对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4组(n=16):假手术组(Sh组);模型组(SNI组);模型 米诺环素40mg/kg组(Mb组);模型 米诺环素10mg/kg组(Ms组)。其中Mb和Ms组从造模前1d起连续7d每日2次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米诺环素。分别记录全组动物在术前1d及术后1,3,5,7,14d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持续时间(TWD)作为大鼠疼痛行为学指标;各组大鼠分别在术后1,3,5,7,14d随机选取4只处死,取脊髓,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脊髓小胶质细胞标志物OX-42的表达。结果SNI组从术后1d起即出现明显MWT降低和TWD延长,与术前及Sh组术后各时点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Mb组和Ms组与SNI组相应时点比较MWT降低和TWD延长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Mb与Ms组比较MWT降低和TWD延长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Mb、Ms组与SNI组比较脊髓OX-42的表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米诺环素腹腔注射可剂量依赖性的减少OX-42的表达,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减轻痛觉超敏和痛觉过敏,提示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参与SNI神经病理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Activation of glial cells and the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 signaling pathw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neuropathic pain.Curcumin can al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以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所模拟的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在建模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学变化和脊髓组织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其受体CSF-1R在脊髓中的分布和表达。方法 采用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方法建立CRPSⅠ模型,在再灌注后14 d内每天连续观察缺血足底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显示脊髓M-CSF和CSF-1R在小胶质细胞和星状胶质细胞上的分布,以及在再灌注后3 d、7 d和14 d M-CSF和CSF-1R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在缺血再灌注后1~14 d,缺血足底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较对照组降低(P <0.05);M-CSF由脊髓星状胶质细胞分泌,其特异性受体CSF-1R则主要分布在脊髓小胶质细胞上;在再灌注后7 d和14 d,缺血同侧脊髓M-CSF和CSF-1R的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 <0.05)。结论 CRPSⅠ模型在建模后14 d内,缺血同侧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缺血同侧脊髓组织中星状胶质细胞分泌的M-CSF和小胶质细胞上的CSF-1R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结扎处脉冲射频(PR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坐骨神经PRF镇痛机制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关系。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CCI假造模PRF假治疗组(SS组)、CCI假造模PRF治疗组(SP组)、CCI造模PRF假治疗组(CS组)和CCI造模PRF治疗组(CP组),每组10只。CCI造模成功后4 d行PRF治疗,在坐骨神经结扎处行标准PRF (120s、42℃)。于CCI造模前1d (D0)及造模后1、3、5和7 d (D1、D3、D5和D7)测定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疼痛行为学测试完成后(D7)取患侧L3~5脊髓背角,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Iba-1)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S组比较,CCI造模后不同时间点CS组大鼠患侧出现足外翻、跛行、脚趾弯曲聚拢和行走时抬足等行为学表现,MWT和TWL均明显下降(P<0.01),脊髓背角Iba-1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S组比较,CP组大鼠(D5和D7) PRF后足外翻、跛行、脚趾弯曲聚拢和行走时抬足等行为学变化明显缓解,MWT和TWL值明显升高(P<0.01),脊髓背角Ib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GFAP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PRF能有效缓解CCI模型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P),坐骨神经PRF可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腰5(L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致慢性疼痛大鼠接受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ulse radiofrequency,PRF)治疗后痛觉行为学的变化,检测脊髓背角自噬相关基因LC3和自噬受体蛋白P62的表达情况,研 究PRF是否能通过调节脊髓背角神经元自噬水平发挥镇痛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NL 组(行左侧L5脊神经的暴露和结扎)和SNL+PRF组(建立SNL模型后即刻给予1次同侧背根神经节PRF治疗)。分别于手 术前1 d及术后1,3,7,14,28 d观察各组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改 变,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和细胞自噬受体蛋白P62在大鼠损伤侧相应节段脊髓背角的表达改变。结果: 与Sham组相比,SNL组大鼠在术后各时点PWMT均明显下降(P<0.05);与SNL组相比,SNL+PRF组大鼠在PRF治疗术 后第1天即出现PWMT的升高,并持续28 d(P<0.05);与Sham组相比,SNL组大鼠在术后7 d脊髓背角LC3-II和P62蛋白 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SNL组相比,SNL+PRF组大鼠在术后7 d脊髓背角LC3-II和P6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 结论:SNL慢性疼痛大鼠接受背根神经节PRF治疗后出现疼痛行为学改善,PRF治疗可能通过上调脊髓背角神经元自 噬水平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P2X4受体在阿片类药物诱导的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 机分为尾静脉泵注生理盐水组(N0组)、瑞芬太尼0.5 μg/(kg.min)组(R1组)、瑞芬太尼1.0 μg/(kg.min)组(R2组)、瑞芬太尼1.5 μg/(kg.min)组(R3组)、瑞芬太尼5.0 μg/(kg.min)组(R4组)。于处理前1 d(T1),尾静脉置管后30 min(T2),停药后30 min(T3),1 h(T4),2 h(T5),24 h(T6)测量大鼠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获得诱导痛觉过敏最佳的瑞芬太尼输注速度;随后取成年雄性SD大 鼠,分为尾静脉置管后泵入生理盐水组(N组)、尾静脉置管后泵入瑞芬太尼1.0 μg/(kg.min)组(R组)。于上述处理时间 点T1,T2,T4测量大鼠PWMT和PWTL,并于停药后1 h选取大鼠脊髓腰膨大检测P2X4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另取 成年雄性SD大鼠,并将其分为切口痛模型并尾静脉置管后泵入生理盐水组(I+N组)和切口痛模型并尾静脉置管后泵入瑞 芬太尼1.0 μg/(kg.min)组(I+R组)。于上述处理时间点T1,T2,T3,T4,T5,T6以及8 h(T7)和72 h(T8)测量大鼠PWMT 和PWTL,于停药后1 h取大鼠脊髓腰膨大组织检测P2X4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小胶质细胞激活的 状态。结果:T3和T5时间点PWMT和PWTL的趋势均为R4组0.05)。与I+N组相比,I+R组大鼠在T4,T5,T6时间点的PWMT和PWTL明显降 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I+R组大鼠脊髓P2X4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I+R组大鼠脊髓背角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较I+N组明显增强。结论: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可致大鼠痛觉过敏,单纯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导致的痛觉过敏可能与P2X4受体无关;瑞芬太尼可导致切口痛大鼠出现更明显的痛觉过敏,其中小胶质细胞活化及P2X4受体可能参与瑞芬太尼诱发术后痛觉过敏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