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药物重整的工作模式及效果,为基层药师实施药物重整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萍乡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传统医疗模式治疗,试验组在传统医疗模式上,增加药物重整。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住院期间药品金额、药占比、总费用、住院天数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结果 住院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DR/ADE发生率、药品金额以及药占比均更低(P<0.05),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而总费用、住院天数以及出院CAT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重整能进一步降低药品金额、药占比,可保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基层临床药师为患者服务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药学监护对促进糖尿病伴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pass系统抽取2017年、2018年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伴感染出院患者各85例,将2017年药学监护前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将2018年药学监护后患者设定为试验组。比较2组抗菌药物用药合理率、住院天数、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天数及人均使用抗菌药物DDD数。结果试验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规范医嘱、不适宜医嘱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住院天数和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人均消耗抗菌药物DDD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监护工作可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水平,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及预后中开展药物治疗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肺病科接受治疗的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学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研究组予以常规管理和药师主导的药物治疗管理,并在出院时评估患者满意度。分别在危险窗(出院3个月)和6个月后从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急性加重再入院情况]、人文(用药依从性、吸入剂使用技术与疾病认知度、满意度)和药物相关问题(DRPs)解决数量3个层面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60例AECOPD患者,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在随访期内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CAT评分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人文结局和解决DRPs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满意度相近(P>0.05)。结论 在老年AECOPD患者中开展药物治疗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患者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7,(20):2847-2851
目的:评价规范化药学服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于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AECOPD患者12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传统的医疗服务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临床药师参照AECOPD临床药学路径给予规范化的药学服务,并于出院1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药品不良事件(ADE)发生情况、满意度和用药偏差,以及出院后患者对ADE的知晓程度和复诊率。结果:住院期间两组各有1例患者脱落;有33例患者未完成出院后随访。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以及对一般医疗过程和用药指导的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使用强度、ADE发生率和用药偏差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观察组患者的ADE知晓率以及对用药指导的总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D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用药依从率、复诊率和用药偏差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药学服务可明显提高住院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有助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降低ADE的发生率,减少用药偏差,但对出院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复诊率和用药偏差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初步建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模式,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MTM的应用效果。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干预组实施MTM,对照组自行按医嘱服药。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治疗前和治疗第3、第5个月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服药依从性评分、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再入院率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分析MTM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和满意度评分较治疗前有较大提升(P<0.05),ADR发生率则明显降低;且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BPRS评分较前有所降低(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由药师主导的MTM模式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ADR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路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合理用药,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水平。方法:抽取呼吸科2013年(干预前)和2014年(干预后)进入临床路径的CAP患者各100例,比较两组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指标。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师参与CAP临床路径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审核干预后,规范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了抗菌药物人均使用费用,缩短了住院天数等,提升了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南药学》2017,(2):237-24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的实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费用构成的影响,最终达到降低医疗费用,合理使用医疗资源的目的。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进入临床路径的AECOPD患者共445例作路径组,2013年未进入临床路径的AECOPD患者共470例作对照组;比较2组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以及各费用构成,并抽查对照组与路径组各60份病历,分析抗菌药物、辅助用药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结果临床路径下AECOPD患者的住院天数、检查费、总药费和辅助用药费用、中药费以及中药注射剂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的药占比、药费中的辅助用药费用占比、中药费占比、中药注射剂费用占比均比对照组下降。路径组的抗菌药物,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种类和使用次数均比对照组减少。结论临床路径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抗菌药物、辅助用药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优化费用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MDT)护理干预对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2年6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4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n=72)和对照组(n=71)。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MDT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预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遵医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1.69%(P<0.05);试验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8.61%,高于对照组78.87%(P<0.05)。结论: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期间,MDT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遵医行为,提升预后效果、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45(7):727-S1
目的 评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2名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191例纳入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另外191例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临床肺炎评分CPSI等感染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住院天数、需要机械通气人数以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白细胞计数(Z=-3.992, P<0.001)、C反应蛋白(Z=-2.634, P<0.01)、降钙素原(Z=-2.384, P<0.05)、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Z=-2.655, P<0.01)。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χ2=-2.801, P<0.001),抗菌药物使用天数(χ2=-6.799, P<0.01),需要机械通气的人数(χ2=5.793, P<0.05)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82名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191例纳入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另外191例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临床肺炎评分CPSI等感染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住院天数、需要机械通气人数以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白细胞计数(Z=-3.992, P<0.001)、C反应蛋白(Z=-2.634, P<0.01)、降钙素原(Z=-2.384, P<0.05)、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Z=-2.655, P<0.01)。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χ2=-2.801, P<0.001),抗菌药物使用天数(χ2=-6.799, P<0.01),需要机械通气的人数(χ2=5.793, P<0.05)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应用抗菌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抗菌药物强化管理措施在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可行性,寻求适合国情的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模式。方法 抽取2021年1~12月妇科住院手术病例100例作为对照组,未对其进行抗菌药物强化管理,抽取2022年1~12月病例100例作为试验组,采取抗菌药物强化管理,比较两组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临床指标及比较妇科住院部年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 试验组住院总费用(32 154.82±7 076.22)元、住院天数(11.50±3.84)d较对照组的住院总费用(34 678.58±9 773.80)元、住院天数(13.58±4.02)d明显降低(P <0.05)。试验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准确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P <0.05)。2022年度妇科病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52.69,较2021年度(64.85)明显下降。结论 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强化管理可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利用率,一定程度上节省医疗资源,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田西文 《淮海医药》2023,(3):308-311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联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3月—2022年6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联合早期肺康复训练,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干预前后阻塞性肺病功能量表(CAT)评分、改良版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VC1%)及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出院时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CAT和mMRC评分分别为(13.52±1.49)分、(1.47±0.1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31±2.25)分、(1.88±0.21)分,FVC1%为(64.67±11.19)%,高于对照组的(57.98±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17±1.38)d、(11.48±3.32)d,均短于对照组的(5.21±1.27)d、(1...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建立心力衰竭(心衰)住院患者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考察其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心衰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72 h心功能改善率、平均住院天数、预约门诊复诊率、30 d和1年内心衰加重再住院率,以及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时的用药依从性、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和用药偏差。结果:两组患者72 h心功能改善、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预约门诊复诊率、住院满意度、出院1个月后的用药依从性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0 d和1年内心衰加重再住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偏差等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全程化药学服务可降低心衰加重再住院率、用药偏差及药品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药剂科合理用药管理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作用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蔚县人民医院接治的需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9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例。试验组实施药剂科合理用药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抗菌药物管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短于对照组,药物使用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3.33%,试验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中采取药剂科合理用药管理,有利于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降低患者的药物费用,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采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前后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变化。方法调查医院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对照组)与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试验组)各2年内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试验组广泛应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统计出院时有效率、平均住院天数、自动出院率、复发再住院率、随访率、随访临床痊愈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出院时好转率稍高,平均住院天数稍增加但均没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率、随访临床痊愈率均明显提高(P<0.05或0.01),自动出院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 MTM)中引入欧洲药学监护网络(Pharmaceutical Care Network Europe, PCNE)对癌痛患者镇痛疗效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癌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癌痛治疗,试验组传统癌痛治疗联合疼痛临床药师提供MTM服务及药学干预。结果 试验组在住院期间共发现31个药物相关问题,药师提出的干预64.52%被接受,干预意见有65%被完全执行;试验组的疼痛评分及爆发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药师运用MTM服务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规范化药学监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等指标的影响。方法:设计一项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试验组患者接受临床药师提供的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医疗服务。在患者出院1个月后随访调查,考察患者出院后的用药依从性、药品不良事件(ADE)发生率、复诊(或再入院)率和满意度等各项指标,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所接受的药学服务对其出院后用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对于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的数量依从性及时间依从性,均显示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噻唑烷二酮类药的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总的ADE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可预防的和严重ADE的发生率比较2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复诊(或再入院)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满意度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药学监护,可改善患者出院后对于多数药品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可预防的和严重ADE的发生率,而对于患者复诊(或再入院)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道佩  林小华 《中国药房》2010,(22):2031-2033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AC)的疾病负担,并探讨其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AAC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剂量、种类的关系。结果:抗菌药物超量应用与AAC发生密切相关(P<0.01),以应用头孢菌素类为最高;而发生了AAC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时间为(24.6±5.0)d,未发生AAC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时间为(11.4±7.8)d,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短与AAC发生密切相关(P<0.01);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发生率与AAC发生密切相关(P<0.01);观察组住院总费用为(73541±46724)元,对照组住院总费用为(38579±28572)元,其中药费观察组为(17824±21324)元,对照组为(9856±9547)元,2组的住院总费用、药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AAC有较大的疾病负担。预防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发生AAC的关键在于综合治疗,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的互联网医疗对出院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15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试验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延续性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微信的互联网医疗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6、12个月的哮喘控制测试(ACT)水平、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依从性、肺功能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出院3、6、12个月的ACT水平、ICS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3个月肺功能监测结果FEV1、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6、12个月试验组肺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的互联网医疗可以提高哮喘患者的ACT水平、ICS治疗依从性和肺功能,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淋巴瘤患者康复影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淋巴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的治疗阶段,在入院时、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干预。通过比较治疗依从性、治疗住院天数、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住院天数为(8.38±4.06)d,焦虑评分(70.35±10.32)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时期健康教育可提高淋巴瘤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和焦虑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