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ASS矫治技术在成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中支抗控制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诊治的30例成年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且上颌需要中强支抗、下颌需弱支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PASS矫治技术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并测量分析:∠SNA,∠SNB,∠ANB,∠MP-SN,∠U1-NA,∠U1-SN,∠UM-PP,∠UM-SN,UMA-PP距,UMC-PP距,UMA-PtPt''距,UMC-PtPt''距。结果 平均疗程23.4个月,治疗前后∠SNA、∠ANB、∠U1-NA、∠U1-SN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上颌前突及上前牙唇倾得到改善。治疗前后∠SNB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下颌骨的改变不明显。治疗前后∠UM-PP、∠UM-S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未发生近中倾斜而造成支抗丧失。治疗前后∠MP-SN、UMA-PP距、UMC-PP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一磨牙未发生明显的垂直向支抗丧失。治疗前后UMA-PtPt''距,UMC-PtPt''距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MA-PtPt''距的差值为(2.61±1.96)mm,UMC-PtPt''距的差值为(3.41±1.22)mm,上颌第一磨牙发生了近中移位,但达到了中强支抗的效果。结论 PASS矫治技术在不使用任何额外支抗的情况下对成年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能有效控制支抗。  相似文献   

2.
陈功  顾梦婕  殷薇薇  张尽忠  杜若鸿 《安徽医学》2022,43(12):1438-1442
目的 探究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123例安氏Ⅱ类2分类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导板组、离子垫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导板组予以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非拔牙矫治,离子垫组予以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玻璃离子垫非拔牙矫治,对照组予以传统直丝弓矫治。比较3组患者矫正前及矫正1年后的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牙弓后段宽度,上下颌位置及旋转方向指标[SUA、SNB和Y轴角],上下颌牙齿矢状面和垂直向变化指标(U1-NA、L1-NB、U1-SN),颏部软组织的线距指标[上下唇-E线矩(UL-E、LL-E)和颏唇沟深度]、前后径、矫正时间差异。结果 3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Y轴角、U1-NA、L1-NB、U1-SN、LL-E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离子垫组和导板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离子垫组和导板组矫治前后牙弓前段宽度、牙弓中段宽度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错牙矫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垫组和导板组错牙矫正时间[(12.09±3.04)个月、(11.47±3.82)个月]均短于对照组[(23.15±6.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mon Q自锁托槽联合上颌斜面导板或玻璃离子垫用于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的治疗,可解除牙列拥挤,促进上下颌牙弓的正常形态恢复,同时降低对下颌生长的抑制,缩短矫正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苯并芘(Bap)腹腔注射联合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下微泵释放法建立实验性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48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4周组、低剂量6周组、高剂量6周组。各实验组小鼠经处理后,取腹主动脉瘤、观察其大体形态;切片行HE染色、Masson染色,进行统计学及组织学的评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腹主动脉MMP-12表达水平。结果 高剂量6周组小鼠腹主动脉瘤形成率(83.3%)较其他3组(50.0%、41.7%、0)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6周组平均血管周长与其他3组比较也显著增大(1607±225μm vs 1408±246μm、1394±230μm、935±109μm,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提示高剂量6周组小鼠腹主动脉壁MMP-12表达(0.62±0.11)较其他3组(0.51±0.10、0.48±0.09、0.11±0.04)显著增多(P<0.05)。结论 高剂量血管紧张素:[0.90mg/(kg·d)]皮下微泵释放6周联合苯并芘(Bap)腹腔注射能够高效地建立腹主动脉瘤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研究拔牙矫治对于安氏Ⅱ类1类错颌畸形牙弓宽度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安氏Ⅱ类Ⅰ类错颌畸形患者并对其实施拔牙矫正治疗,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牙颌模型、比较治疗前后牙弓宽度.结果 上颌磨牙间宽度减小(2.78±0.14)mm;下颌磨牙间宽度减小(3.68±0.16)mm;上颌前磨牙间宽度平均增加(0.33±0.15)mm;下颌前磨牙间宽度矫治后平均增加(0.65±0.12)mm;上颌尖牙间宽度平均增加(0.23±0.11)mm;下颌尖牙间宽度矫治后平均减少(0.06±0.01)mm(均P<0.05).结论 拔牙矫正治疗可有效改善安氏Ⅱ类Ⅰ类错颌畸形患者牙弓的宽度,使面部形态更丰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武丽坤 《当代医学》2011,17(4):44-45
目的分析Ⅱ类牵引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33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不拔牙患者进行Ⅱ类牵引治疗前后前牙覆盖、上下切牙位置、磨牙关系以及上下颌基骨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Ⅱ类牵引后,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前牙覆盖平均由8.0mm减少到3.1mm,上切牙平均后移2.3mm,下切牙平均向前移动2.0m,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了2.5mm,下颌基骨相对上颌基骨向前移动了1.2mm。结论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Ⅱ类牵引通过橡皮圈的力量,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下颌骨向前生长的潜力,而且可以使下颌前移,以致下颌磨牙前移,改善Ⅱ类磨牙关系,同时可以使唇向上切牙舌向移动,进一步改善深覆盖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改良术式制备压力负荷诱导大鼠舒张性心力衰竭模型并探讨其效果。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腹主动脉缩窄0.6、0.7及0.8mm组。3组模型大鼠利用改良术式将腹主动脉分别缩窄至0.6、0.7、0.8mm,观测术后大鼠存活率。术后8周及12周进行超声心动检测,术后12周检测血流动力学舒张功能指标。结果 术后模型组存活率分别为:缩窄0.6mm组46.7%,缩窄0.7mm组66.7%,缩窄0.8mm组80%。超声心动图:与对照组比较,缩窄0.6mm组:术后8周LVPWd(2.34±0.51mm)、LVmass(1.42±0.20g)、E/e(11.62±8.45)显著增加(P<0.05);术后12周LVPWd(2.47±0.50mm)、LVmass(1.75±0.31g)、E/e(19.67±4.28)显著增加,IVRT(19.68±4.05ms)显著缩短(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E/e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窄0.7mm组:术后8周,仅LVIDd(8.55±0.56mm)显著增加(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LVPWd(2.16±0.37mm)、LVmass(1.44±0.16g)、E/e(10.51±5.32)显著增加(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E/e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窄0.8mm组:术后第8周及12周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模型3组术后12周LVEDP(23.66±10.41、16.75±4.68、14.83±5.92mmHg)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缩窄0.6mm组及缩窄0.7mm组Tau值(11.32±3.33、9.01±2.74ms)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0.05);缩窄0.6mm组-dp/dt值(-36343.30±991.95)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缩窄0.6mm组术后第8周出现舒张性功能不全,术后第12周出现舒张性心力衰竭,成模速度快且模型稳定,但存活率低;缩窄0.7mm术后12周才出现舒张性功能障碍,成模速度较慢但存活率相对较高。改良术式操作简便,可降低手术危险性,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更适合于舒张性功能不全模型的制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髓内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远端第四点固定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治疗的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分型为A2.2~A3.3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42例)、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40例)、长髓内钉组(26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疗效,其中疗效评价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 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长髓内钉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致伤原因构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的骨折AO分型存在差异(P<0.01)。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手术时间为(62.26±31.03)min,短于长髓内钉组[(89.54±26.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64.53±29.22)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术中出血量为(149.19±45.97)mL,少于长髓内钉组[(230.77±57.4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153.43±40.30)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4.10±2.22)个月,长于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长髓内钉组[分别为(11.43±2.95)个月、(12.35±4.47)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Harris评分为(77.33±8.18)分,低于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长髓内钉组[分别为(85.52±10.76)分、(89.12±9.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髓内钉髓腔匹配组2例患者出现髋内翻畸形,短髓内钉髓腔不匹配组8例患者出现术后复位丢失,长髓内钉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检验,P=0.013)。结论 运用远端第四点固定技术可以减少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复位的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从而使患者早期负重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单侧股骨颈骨折合并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强化降糖治疗,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CSⅡ)与长效+速效胰岛素类似多次皮下注射(MSⅡ)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医疗费用。方法 随机将64例单侧股骨颈骨折合并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CSⅡ治疗(33例)和MSⅡ治疗(31例)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使用剂量、手术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CSⅡ组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TTF)、餐后血糖达标时间(TTP)、空腹及餐后同时达标时间(TTB)都较MSⅡ短(46.18±25.0h vs 88.9±41.0h、64.1±25.6h vs 103.9±46.9h、66.2±24.7h vs 115.5±72.1h,P<0.05);CSⅡ组的达标时胰岛素总量、基础胰岛素用量、餐时胰岛素用量也均较MDⅡ组少(0.65±0.11IU/kg vs 0.80±0.19IU/kg、0.32±0.07IU/kg vs 0.37±0.12IU/kg、0.33±0.06IU/kg vs 0.44±0.10IU/kg,P<0.05)。平均每日基础胰岛素增减剂量CSⅡ组较MSⅡ组大[0.08±0.07IU/(kg·d) vs 0.05±0.04IU/(kg·d),P<0.05],平均每日餐时胰岛素增减剂量CSⅡ组较MSⅡ组小[0.01±0.03U/(kg·d) vs 0.03±0.03U/(kg·d),P<0.05]。两组间住院总费用、手术费用及非手术费用两者均无差别,而CSⅡ组较MSⅡ组住院时间短、术后低蛋白血症减少(13.6±2.7天vs 15.7±3.4天,1例vs 6例,P<0.05)。MSⅡ组TTB影响因素是达标基础量、基础步长(β值为0.875、-0.677,P<0.05),非手术费用的影响因素是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低蛋白血症(β值为0.445、0.392、0.389,P<0.05),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是术后低蛋白血症、TTB (β值为0.400、0.288,t值为3.596、2.101,P<0.05);CSⅡ组TTB影响因素是达标餐时量、餐时步长(β值为0.763、-0.896,P<0.05),非手术费用的影响因素是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β值为0.453、0.372,P<0.05),住院天数的影响因素是TTB (β=0.450,P<0.05)。结论 在单侧股骨颈骨折合并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前血糖控制方面,持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疗法优于长效+速效胰岛素类似多次皮下注射疗法。住院费用两者相同,但持续皮下胰岛素泵输注疗法可能通过减少住院时间进一步节省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猪慢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开胸直视下结扎前降支建立猪的心肌梗死模型,1个月后将建模成功的猪分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组和对照组,分别直视下心肌内注射VEGF和磷酸缓冲盐溶液(PBS),2个月后行MR检查比较两组心功能参数,梗死心肌组织分别做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梗死区域微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 因子注射2个月后,两组干预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差值比较分别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10.4% vs 1.8%±1.6%,P>0.05)、心排出量(CO)(2.1±1.6L/min vs 1.4±0.8L/min,P>0.05)、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Td)(2.8±0.5mm vs 2.0±0.8mm,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24.0±5.0ml vs 39.6±16.2ml,P>0.05)。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VEGF组的微动脉密度比对照组高(87.0±9.1 vs 50.8±7.2,P<0.05),毛细血管密度比对照组高(367.5±50.8 vs 188.5±14.3,P<0.05),增殖细胞核数目较对照组多(432.5±37.7 vs 132.0±29.0,P<0.05)。结论 VEGF能够促进梗死心肌的血管新生,促进梗死区域侧支循环建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与异种皮相对比,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效果差异。方法 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采用数字表法,将7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同时削痂后给予异种皮(猪皮)覆盖;观察组患者削痂后给予rhGM-CSF凝胶覆盖创面。治疗7天时记录并观察患者换药疼痛程度、创面溶痂率、完全溶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VAS和TESS分别为2.8±0.7分和5.3±0.8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第3、7、10天观察组创面溶痂率34.5%、64.6%、90.6%均优于对照组25.6%、48.7%、78.5%(P<0.05);观察组患者完全溶痂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3±3.8天和17.9±4.5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异种皮相比,rhGM-CSF凝胶可有效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溶痂率,降低患者换药痛苦,安全性高,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牙源性错[牙合]畸形在矫治中[牙合]平面的变化,以及[牙合]平面的变化对患者垂直骨向及软组织侧貌的影响,提高在矫治过程中对矫治方法的认识和掌握。方法通过26例安氏Ⅱ类1分类恒牙早期患者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上颌前牙在矫治前后高度变化3mm,第一磨牙在矫治前后高度增加2mm,OP-SN矫治前后顺时针变化平均3°,软组织鼻唇角改变了13°,上唇长度伸长了4mm,下唇长度伸长了3mm,上唇突度、下唇突度分别改变2mm。结论通过升高后牙、直立后牙、压低前牙、增加前牙唇倾度及前移下颌等方法均可使相关牙齿垂直高度发生改变,诱使矜平面发生顺时针旋转,最终影响颌面软硬组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Ⅱ类错中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下颌第一磨牙严重龋坏或缺失的Ⅱ类错患者,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一磨牙,选用常规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结果矫治后间隙关闭,前牙覆覆盖正常,磨牙关系完全安氏Ⅱ类,咬功能良好,面貌协调。结论在非常规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减数病例中,精心设计,合理应用支抗,可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3月~2014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或髓内钉治疗,并获得半年以上回访的Neer分型3部分和4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切口长度、颈干角、疼痛评分、Constant功能评分、上臂前举角度、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无论Neer分型3部分或4部分骨折,髓内钉组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上,均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eer分型3部分骨折患者,锁定钢板组与髓内钉组Constant评分(87.4±10.4,85.2±13.5)及前举角度(152.7°±25.3°,148.9°±21.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于4部分骨折患者,髓内钉组的Constant评分(74.6±11.4)及前举角度(127.0°±22.4°),显著低于锁定钢板组(82.1±7.5,141.7°±12.7°)。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较好效果,髓内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锁定钢板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全天血糖波动的特征。方法 根据多导睡眠图检测结果选取48例符合OSAHS诊断的受试对象作为OSAHS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N组)。动态监测两组受试者72 h血糖的变化,同时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 OSAHS组全天血糖平均值比对照组(5.98±1.21mmol/L vs 5.21±0.91mmol/L,P<0.05)升高;OSAHS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夜间血糖波动幅度(NMAGE)及IRI较对照组(4.25±0.6 mmol/L vs 2.12±0.51mmol/L,1.93±0.04 vs 1.12±0.34和3.7±0.5 vs 2.4±0.2,P均<0.05)明显升高;OSAHS组:MAGE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IRI呈正相关(r=0.357、0.361,P均<0.05),AHI与IRI呈正相关(r=0.360,P<0.05)。结论 OSAHS患者全天血糖波动异常,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耿荣光  韩爽  王占礼 《安徽医学》2024,45(4):420-426
目的 探讨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治疗组分为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器组(罗慕组)和传统功能矫正器组(TB组),每组各30例。收集同期30例安氏Ⅱ类1分类但未参与早期矫治的儿童为对照组,随访观察。应用逆向工程软件(Mimics Research 21.0)、Dolphin Imaging软件测量3组患者治疗(观察)前和治疗(观察)12个月后的下颌骨、上下牙弓及头颅侧位片中各项指标。结果 罗慕组治疗12个月后较治疗前,下颌升支高度(Co-Go)、下颌基骨长度(Go-Po)、上牙弓宽度(UR6-UL6)、下牙弓宽度(LR6-LL6)、下齿槽座角(SNB)增加,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倾斜度(U1-NA)、覆合、覆盖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组治疗12个月后较治疗前,Co-Go、Go-Po、UR6-UL6、SNB、下颌平面角(FMA)、下颌角(Ar-Go-Me)、下颌中切牙倾斜度(L1-NB)增加,ANB、U1-NA、覆合、覆盖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比较,LR6-LL6、FMA、L1-NB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罗慕组主观性评分高于TB组(P<0.05)。结论 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器可以矫治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同时有改善下牙弓宽度,控制下颌平面角和前牙唇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HGAC(头帽式肌激动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选择门诊患儿25例,年龄9~12岁,采取HGAC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制取分析模型、拍摄头颅侧位片及颌面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治疗结束并观察2年无复发,25例患儿磨牙关系为中性,前牙覆合覆盖基本正常,颜面侧貌明显改观,ANB角平均减小2.3°。结论:运用HGAC治疗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安氏Ⅱ类与Ⅲ类患者数字化牙颌模型进行测量分析,为临床矫治计划的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30例安氏Ⅱ类与30例安氏Ⅲ类患者,扫描其石膏模型生成数字化模型,使用三维测量软件对数字化模型的牙弓宽度及基骨弓宽度进行测量,采用SPSS 25.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各测量牙位数据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区牙弓与基骨弓宽度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牙弓宽度为(52.94±1.85)mm,基骨弓宽度为(52.31±3.03)mm,其他牙位测量数据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氏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牙弓宽度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安氏Ⅱ类与Ⅲ类错牙合畸形基骨弓宽度对比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区、上颌第二磨牙区、下颌第二前磨牙区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牙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安氏Ⅱ类上颌尖牙区宽度较安氏Ⅲ类患者大,其他部位牙弓宽度较Ⅲ类患者小; 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基骨弓宽度大于安氏Ⅲ类患者,而下颌基骨弓宽度小于安氏Ⅲ类患者。  相似文献   

18.
吴丽莉  李新  洪莉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12):125-128,173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能源电针分离术与微型剪刀机械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7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机械组36例,术中给予微型剪机械分离,能源组40例,给予等离子电针分离。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腔形态、宫腔容积、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能源组20.05±7.30ml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机械组32.30±13.3ml,能源组14.75±3.43min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机械组26.39±5.39min(P<0.05)。能源组对宫腔形态恢复的满意率95%高于机械组83.3%(P<0.05)。能源组月经恢复率95.0%高于机械组83.3%(P<0.05)。能源组术后宫腔容积4.76±0.78ml高于机械组4.30±0.76ml(P<0.05),能源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6.35±1.30mm高于机械组5.18±1.76mm(P<0.05)。能源组妊娠率为57.5%高于机械组33.3%(P<0.05)。结论 宫腔镜下能源电针分离术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具有良好的疗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远期稳定性。方法:选取8例在我院牙科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患者,对其矫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追踪观察,探讨其远期稳定性。结果:8例患者中,3例采取单侧上颌第二磨牙拔除,5例采取双侧拔除,治疗结果都较满意,上下牙列较为整齐,磨牙与尖牙建立中性关系,面型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追踪观察结果显示,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效果较为稳定。结论: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远期稳定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降钙素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的胶原合成和成骨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考察降钙素(CT)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的胶原合成和成骨作用。方法 将50名成人受试者分为慢性牙周炎(CP)组(n=25)和对照组(n=25)。CP组中,选择探诊深度≥5 mm的上颌前部和有骨丢失影像学证据的部位,从每例患者的6个上颌位点收集龈沟液(GCF)样本。对照组中,对没有炎症的多个部位(每名受试者10~12个)进行取样以确保收集足够量的GC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GCF中CT、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4/7的表达,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考察CT表达与临床参数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牙龈指数(GI)及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用携带CT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CT)感染hPDLSC,并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TGF-β1、BMP2/4/7、碱性磷酸酶(ALP)、骨钙蛋白(OCN)和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Ⅰ/Ⅲ)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 CP组患者GCF中CT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32.62±1.46)ng/mL vs(17.70±0.76)ng/mL,P<0.01)]。CP组患者CT表达与临床参数PD、CAL、GI呈负相关(P<0.01、P<0.05)。CP组患者GCF中BMP2/4/7和TGF-β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MP2:(138.67±4.04)ng/mL vs(103.96±2.78)ng/mL;BMP4:(155.53±3.55)ng/mL vs(133.15±2.92)ng/mL;BMP7:(106.59±2.85)ng/mL vs(90.22±1.56)ng/mL;TGF-β1:(105.92±3.40)ng/mL vs(89.85±2.42)ng/mL;P均<0.01],且CP患者上述指标均与CT表达呈正相关(P<0.01、P<0.05)。腺病毒感染的CT过表达使hPDLSC中TGF-β1、ColⅠ/Ⅲ及成骨细胞标志物BMP2/4、ALP和OCN表达增加(P均<0.01)。与Ad.CT和空载腺病毒共同感染的细胞相比,用Ad.CT和特异性阻断TGF-β1小干扰RNA(siRNA)的重组腺病毒(Ad.TGF-β1 siRNA)共同感染的细胞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更低(ColⅠ:0.16±0.02 vs 0.22±0.03;ColⅢ:0.11±0.01 vs 0.15±0.02;P均<0.01)。与Ad.CT感染的细胞相比,Ad.CT和头蛋白共处理细胞中ALP和OCN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更低(ALP:0.19±0.02 vs 0.25±0.03;OCN:0.13±0.01 vs 0.19±0.02;P均<0.01)。结论 CT通过TGF-β1和BMP信号转导途径促进hPDLSC的胶原合成和成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