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CardioChek PA便携式血脂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卒中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差异,评估两者的相关性及偏差.方法 选择82例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清晨空腹卧位指尖采血,以CardioChek PA血脂仪检测末梢全血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脂蛋白(a)[Lp(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凝血四项指标变化与大面积脑梗死(C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治的116例大面积CI患者,根据其入院时NIHSS评分分为中度组(61例)、重度组(55例),并根据预后效果[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69例)、预后不良组(47例),测定所有患者Lp(a)、ox-LDL、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各组间Lp(a)、ox-LDL、PT、FIB、TT、APTT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重度组对比,中度组Lp(a)、ox-LDL、FIB水平较低,PT、TT、APTT较高(P<0.05);预后良好组Lp(a)、ox-LDL、FIB水平较预后不良组低,PT、TT、APTT较预后不良组高(P<0.05);大面积CI患者Lp(a)、ox-LDL、FIB水平均与NIHSS评分、mRS评分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低密度脂蛋白在脑梗塞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 78例脑梗塞患者及 3 0名健康对照者 ,分别检测血清高、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结果 发现脑梗塞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低密度脂蛋白却高于对照组 ,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 ,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监测血清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并对其进行调控 ,对降低脑梗塞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mall and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dLDL)水平与他汀类药物剂量及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 以缺血性卒中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使用2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使用10 mg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血脂代谢特点。方法:对114例ICU病区收治的危重病患者和128例同年龄段健康查体者空腹血脂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危重病组TC、HDL-C、LDL-C显著降低(P<0.01),TG亦明显降低(P<0.05);与危重病非感染组比较,危重病感染组TC、LDL-C显著降低(P<0.01),TG及HDL-C亦明显降低(P<0.05);与危重病非死亡组比较,危重病死亡组TC、LDL-C、HDL-C均降低,且以TC、LDL-C降低最为显著(P<0.01),而TG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血脂水平显著降低,且感染性危重病患者血脂水平下降更明显,存在严重的脂质代谢紊乱,危重病死亡组胆固醇水平较非死亡组更低,说明危重病患者胆固醇水平进行性下降预后不良。提示在救治危重病患者时,积极监测血脂代谢变化,对于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了 10 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OX LDL含量。③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组和脑梗死组血浆OX 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F =14.6 7,q =5 .339.85 ,P <0 .0 1) ,且脑梗死急性期较恢复期明显升高(q =4.0 7,P <0 .0 5 )。④结论 血浆OX LDL水平增高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4,(8):994-995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低密度脂蛋白(LDL-C)联合检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作为实验组,以122例同样年龄段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胆红素和LDL-C水平,并分析其与老年冠心病病情发展和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老年冠心病组血清LDL-C浓度高于对照组,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管状病变数量的增加,TBIL水平逐渐降低(P<0.05),LDL-C水平逐渐升高(P<0.05)。随着病情的进展,TBIL水平逐渐降低(P<0.05),LDL-C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胆红素和LDL-C异常与老年冠心病关系密切,联合检测胆红素和LDL-C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低密度脂蛋白(LDL)是体内转运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脂蛋白,因此它的代谢紊乱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大量临床和病理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异常增高是致AS的一个重要危险性因素[1~4],它和AS、冠心病的发病率成正比。1982年KraussandBurke [5]首先利用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将LDL分成若干个亚组份,他们发现LDL是由不同组成、理化性质、动力学行为的颗粒组成。人们开始研究LDL亚组份和AS的关系。尽管处理的方法不同,LDL亚组份的分类情况不尽相同,但从临床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对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方法:收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9例体检正常者的血清,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一步法测定LDL-C。结果:在正常对照组hs-CRP为(1.23±0.73)mg/L,LDL-C正常组的hs-CRP为(4.57±1.74)mg/L,LDL-C增高组的hs-CRP为(8.53±3.32)mg/L,LDL-C正常组和LDL-C增高组的hs-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LDL-C正常组和LDL-C增高组的hs-CRP水平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同时hs-CRP水平与LDL-C水平呈正相关(r=0.86,P〈0.01)。结论:作为炎症因子,hs-CRP和LDL-C一样参与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并可能对其发生、发展有重要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检验科常规检测和床旁即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的诊断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促凝管采集所有患者的肘静脉血,分离并收集血浆、血清和全血。之后分别进行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生化分析仪及特种蛋白仪检测CRP的浓度,对比不同检验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和生化分析仪检测的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i-Chroma床旁即时检测CRP浓度高于特种蛋白仪的检测结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在临床监测过程中采用床旁即时检测仪、特种蛋白仪以及生化分析仪检测时的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床旁即时检测仪用时较短,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诊断中结合常规检验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琪  陈晓光 《黑龙江医学》2009,33(7):506-508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检测法对70例脑卒中患者血浆LDL-C含量进行测定,同时测定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血糖水平,并详细记录病史。结果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血浆LDL-C含量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LDL-C与吸烟史、高血压史、胆固醇、血糖,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饮酒、甘油三酯水平,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LDL-C与脑卒中的多种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可作为预防脑卒中的临床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一种强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在体外可由多种细胞分泌,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SMC)。本研究采用斑点杂交方法检测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氧化修饰极低密度脂蛋白(OX-VLDL)对培养的兔主动脉SMCMCP-1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表明,培养的SMC可表达MCP-1mRNA,而且SMC暴露于OX-LDL、VLDL及OX-VLDL后,其MCP-1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分别增高约11倍、6倍和20倍。因此我们认为OX-LDL、VLDL及OX-VLDL可以刺激培养的兔主动脉SMCMCP-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其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测定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1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的血浆ox-LDL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浆ox-LDL水平分别为(747.1±76.5) μg/L和(502.7±86.2) 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血浆ox-LDL水平[(235.2±46.8)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患者恢复期的ox-LDL水平与急性期的ox-LDL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浆ox-LDL水平与神经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4和0.738,P <0.01).结论 血浆ox-LDL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有效地阻止脂质过氧化、减少ox-LDL的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用垂直转头、单个不连续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从正常人混合血清中分离低密度脂蛋白,具有操作简便、收获量大和时间短的优点,且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再用一氯化碘法与Na~(125)I标记,可得到脂质标记率低、保留生物性、比放射性适宜的放射性配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杏黄酮苷元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植物血凝素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P免疫组织化学法,探讨ox-LDL诱导下内皮细胞表达LOX-1及银杏黄酮苷元的干预作用。结果:6.25~25 mg/L银杏黄酮苷元与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共同培养6~48 h可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LOX-1mRNA和蛋白表达(P〈0.05),具有浓度、时间效应关系(P〈0.05);LOX-1拮抗剂聚肌苷酸可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LOX-1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ox-LDL可能通过LOX-1导致内皮功能障碍,银杏黄酮苷元可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LOX-1表达,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对大鼠系膜细胞分泌纤连蛋白 (FN)及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 ,探讨VLDL对系膜细胞的毒性作用。 方法 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FN的分泌 ;采用还原四氮唑盐复合物(XTT)检测系膜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1)不同浓度VLDL(10~ 5 0 0 μg/mL)、不同时间 (6~ 4 8h)与XTT光密度值 (D)呈线性关系 [r分别为 0 911(P <0 0 1) ,0 6 5 1(P <0 0 5 ) ]。当VLDL浓度达 10 0 0 μg/mL时 ,D下降。(2 )在VLDL浓度在 5 0 0 μg/mL左右时 ,随着刺激时间以及浓度的升高 ,VLDL大致可以依时间、浓度依赖关系促进系膜细胞FN分泌。 结论 VLDL可以促进系膜细胞分泌FN以及细胞增殖 ,提示其具有肾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因、发病机制、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对23例以偏侧舞蹈症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糖尿病14例;舞蹈症状累及偏侧肢体22例,双侧肢体受累1例;责任病灶多位于偏侧舞蹈症状对侧尾状核、壳核;责任病灶对侧基底核区存在病变者10例;12例给予常规治疗后舞蹈症状好转,11例加用氟哌啶醇后7例症状好转;半年后12例症状消失未再复发。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可引起偏侧舞蹈症,糖尿病是引发偏侧舞蹈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以对侧尾状核、壳核病变所致为主,同侧基底核区病变也可致病;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氟哌啶醇可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明低密度脂蛋白(LDL)分子颗粒与脑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以胆固醇负荷家兔为动物模型,从血浆LDL的脂质生化学和超微形态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随着胆固醇负荷时间的增加,血浆LDL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逐渐增加,血浆LDL分子颗粒也明显增大。结论:血浆LDL分子颗粒的增大可能是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膳食结构的改变可以预防和阻止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扶正护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以参麦注射液为工具药验证扶正护脑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 ,为扶正护脑法的确立奠定临床基础。方法 将 6 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0例 )和对照组 (2 0例 ) ,分别给予参麦注射液和尼莫地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 参麦注射液能明显减轻中风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抑制白介素 - 1β(IL 1β)、白介素 - 6(IL 6 )等炎性介质的异常升高 ;降低血浆内皮素 (ET) ,升高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恢复两者的平衡 ,从而改善血管舒缩功能 ,临床总有效率达 9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表明以扶正护脑法作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础治疗方法是可行的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联合组采用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针刺后即刻、针刺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两组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和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 ①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针刺后即刻,联合组各动脉Vm较针刺前均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V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两组各动脉PI值与针刺前比较,及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针刺2个疗程后,两组各动脉Vm均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各动脉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PCA、VA、BA的PI值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PCA、VA的P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脑血流量增加,脑血液循环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