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伟东  王幸丽  杨红  张义堂 《安徽医药》2019,40(10):1156-1159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脓毒症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医院PICU的126例脓毒症患儿的资料,根据其是否发生AKI分为对照组(72例)、AKI组(5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入院诊断及病情情况、治疗情况、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等,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54例患儿发生AKI,占42.86%。AKI组入院时合并休克、心肌损伤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发病至PICU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短,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长,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血小板、清蛋白(Alb)低于对照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休克、心肌损伤、发病至PICU治疗时间短、机械通气时间长、SOFA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高、血小板和Alb低,PCT、CRP及NT-proBNP高为PICU脓毒症患儿发生AK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休克、心肌损伤与器官功能衰竭、机械通气长、健康与营养状况差、感染及炎症反应程度严重等均为PICU脓毒症患儿发生AKI的影响因素,建议对此类患儿予以重点关注,并针对性实施积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义堂  王中晓  杨红 《安徽医药》2017,38(7):910-912
目的 研究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2例脓毒症患儿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比较各组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CT与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PCT水平患儿抗菌药物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 脓毒症不同严重程度各组患儿APACHE Ⅱ评分、血清PCT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CT与APACHE Ⅱ评分正相关(r=0.685,P<0.05);不同血清PCT水平患儿抗菌药物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0.5 ng/mL、0.5~10 ng/mL、>10 ng/mL患儿28 d病死率分别为8.33%、20.59%、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对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综合症(AR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50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155例)以及死亡组(n=9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对于影响患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可知,死亡组患年龄高于存活组,外肺水指数(EVLWI)、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OFA)评分、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肺损伤评分(Murray)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脉压(MAP)、脓毒症发生率、器官不全比例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EVLWI、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Murray评分、脓毒症发生率是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RDS临床死亡率高,EVLWI、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Murray评分、PaO2、脓毒症发生率是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影响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可为临床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李萌  姚莉  王菁  陈城  赵晶晶 《安徽医药》2020,41(4):463-466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0例,根据28 d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16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温、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评分(SOFA)、降钙素原(PCT)、NLR、PLR等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筛选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PSI评分、SOFA评分、PCT、NLR、PLR均高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是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NLR最佳截断点为5.7,灵敏性为62%,特异性为95%,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693~0.945)。PLR最佳截断点为189,灵敏性为75%,特异性为77%,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0.693~0.945)。结论 NLR、PLR可能有助于早期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伴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84例脓毒症伴轻度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复苏、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每次取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治疗3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透明质酸(HA)、SDC-1、硫酸乙酰肝素(HS)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urray肺损伤评分(MLIS)、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随访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生存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8、IL-6、TNF-α、CRP、MDA、SOD、HA、SDC-1、H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IL-6、TNF-α、CRP、MDA、HA、SDC-1、HS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O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IL-8、IL-6、TNF-α、CRP、MDA、HA、SDC-1、H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SO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SOFA、APACHE Ⅱ、MLI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OFA、APACHE Ⅱ、MLI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SOFA、APACHE Ⅱ、MLI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死亡率(30.95%)明显低于对照组(5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伴轻度ARDS患者血管内皮糖萼(EG)降解物HA、SDC-1、HS水平与MLIS评分间呈正相关(r=0.733,P=0.036;r=0.831,P=0.011;r=0.826,P=0.013)。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SDC-1联合氧化应激指标检测对脓毒症伴轻度ARDS患者短期的预后预测价值更大。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通过减轻脓毒症伴轻度ARDS患者肺血管内皮EG的降解,明显缓解ARDS,有效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周亮  邵敏 《安徽医药》2018,39(9):1112-1116
目的 探讨血脑钠肽(BNP)联合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拟诊为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的患者68例,给予血BNP测定,进行MEDS评分以及其他预测因子评估,根据28天结局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根据MEDS评分分成MEDS高分组(≥12分)与MEDS低分组(<12分),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性别、年龄、感染灶及MEDS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MEDS评分联合血BNP以及其他预测因子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68例患者28天病死率为48.53%,MEDS高分组病死率(82.76%)高于MEDS低分组病死率(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血BNP与MEDS评分联合预测28天病死率最佳,其中AUC值达到0.857,优于MEDS评分单独预测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S高评分提示脓毒症患者预后较差,血BNP联合MEDS评分较其他单独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毒素(ETX)、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脓毒症患者,分析不同菌种[G阴性杆菌(47例)、G阳性球菌(30例)、混合感染(19例))及不同转归(死亡(29例)、存活(67例)]的脓毒血症内毒素患者的血液ETX、PCT、CRP检测情况,并以同期4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ETX、PCT、CRP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G阴性杆菌组、混合组、G阳性球菌组、对照组ETX、PCT、CRP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存活组、对照组ETX、PCT、CRP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患者PCT(r=0.863)、CRP(r=0.724)、ETX(r=0.643)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ETX、PCT、CRP对疾病病情评估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以PCT为优。  相似文献   

8.
管光辉  浦秦华  钱何布 《天津医药》2023,(12):1360-1364
目的 探究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水平与入院后28 d内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者(AKI组)和117例单纯脓毒症患者(非AKI组),另选取同期136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基本资料并检测肾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13和VASH-1水平;观察脓毒症并发AKI患者入院起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83例和死亡组37例。比较对照组、非AKI组、AKI组及AKI组不同预后患者基本资料、肾功能、血清MMP-13、VASH-1水平;Pearson法分析脓毒症并发AKI患者血清MMP-13和VASH-1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并发AKI患者入院后28 d内死亡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MP-13和VASH-1对脓毒症并发AKI患者入院后28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AKI组比较,AKI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李亚南  倪刚  葛晓忠  吴勇 《安徽医药》2018,39(12):1505-1507
目的 研究临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对评估老年重症肺炎病情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在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1例为重症肺炎组,根据14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30例)与死亡组(21例),另选择同时期在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住院的45例老年普通肺炎患者作为普通肺炎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血清cTnI水平。结果 入组第1、3、7天,重症肺炎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清cTnI水平均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第1、3、7天的APACHE Ⅱ评分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第1天,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患者入组第3、7天的血清cTnI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患者入组第1、3、7天,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TnI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在临床诊疗中,APACHEⅡ评分及血清cTnI检测对评估老年重症肺炎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发生血小板(Plt)减少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ICU 28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72例)和存活组(262例)。比较两组的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Plt减少、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和血乳酸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年龄大,入ICU 24 h时的血乳酸、降钙素原(PCT)、SCr水平、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升高,而氧合指数和第7天Plt计数降低(P<0.05)。Plt减少以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lt减少、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血乳酸水平预测脓毒症死亡的AUC分别为0.819、0.857、0.848和0.859(P<0.01)。Plt减少的约登指数为0.638,其预测脓毒症死亡的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72.14%。结论 脓毒症患者早期1周内发生Plt减少,对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盆腔脏器炎症,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诣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妇康栓、聚焦超声治疗及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愈慢性宫颈炎,并且切除宫颈移行带,减少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5.
片剂溶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丽  商萍 《黑龙江医药》2006,19(5):379-380
目的:考察片剂溶出度的影响因素,提高片剂溶出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方法:通过实验,研究各种参数对片剂溶出度的影响,选择出最佳工艺条件,如改进处方、控制颗粒硬度和大小、控制压力等工艺参数,用于指导大型生产,提高片剂溶出度。结论:崩解剂及润滑剂的用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较大,颗粒的硬度及大小、粘合剂的温度,压片压力对片剂的溶出度亦有影响;片剂直径大小对片剂溶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给予大鼠槲皮素后血浆中代谢产物的定性检出条件。方法:给予大鼠槲皮素单体(100mg.kg-1)后腹腔静脉取血,血浆样品经2mol.L-1盐酸(甲醇-水溶液)水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样品中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大鼠给药后3h内取血、血浆样品经盐酸水解处理4h,可稳定检测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样品在—20℃条件下贮存稳定。结论:血浆样品采集时间、盐酸水解时间及贮存方式等不同均可影响代谢产物的有效检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均采用综合治疗,A组62例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B组60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C组60例用静滴氢化可的松,观察三组喘憋、哮鸣音消失和住院时间。结果A组喘憋、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B,C组缩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安全、方便,明显加快治愈过程,优于布地奈德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18.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该院住院患者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住院使用抗菌药物病历544份。依据《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原则》等相关规定进行评价,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结果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为31.8%,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有选药不当、高起点用药、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严重,医院应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对天津市北辰医院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是对上市药品安全性的再评价,是公众安全合理用药的保障,是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中心对天津市北辰医院103名医务人员进行了药品不良反应相关知识认知度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部门的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