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魏氏鼻咽通气道在鼾症患者气管插管前经声门上喷射通气应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9年1~11月在解放军第九一○医院拟行全麻的鼾症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魏氏声门上喷射通气组(W组)与面罩通气组(M组),每组25例。麻醉诱导后,W组经鼻插入魏氏鼻咽通道行声门上喷射通气,M组双手扣面罩通气。5 min后气管插管,记录在给氧去氮5 min自主呼吸时(T0)、麻醉诱导后无自主呼吸1 min(T1)、2 min(T2)、3 min(T3)、4 min(T4)和5 min后插管后即刻(T5)用超声测量的膈肌波动振幅均值、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动脉血气[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过程中SpO2<90%、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波动≥术前20%的发生情况,并记录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膈肌呼吸运动振幅、PaO2、PaCO2和PETCO2指标在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组患者膈肌呼吸运动振幅和PaO2较高,W组患者PaCO2和PETCO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T5时膈肌呼吸运动振幅和PaO2升高,PaCO2和PETC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与时间对各指标的差异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组患者下颌角皮肤红肿淤青、胃肠胀气的发生率低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魏氏声门上喷射鼻咽通气道可为鼾症伴有肥胖患者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声门上通气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收集行肺叶切除术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对照组(A组)、丙泊酚组(B组)、右美托咪定组(C组)以及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组(D组)。4组均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诱导方式,B组和D组诱导插管后均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2~4 mg·kg-1·h-1,C组和D组经静脉泵注1.0 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10 min内输注完毕); A组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3组患者单肺通气即刻(T1)、30 min(T2)、1 h(T3)和2 h(T4)时的氧合指数(OI)和呼吸指数(RI); 全血中性粒细胞(PMN)计数,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 术后肺部感染和低氧血症发生率。 结果 T1时,4组的OI和RI无显著差异; T2~T4时,4组的OI升高,RI降低,且D组变化幅度最大; 与T1比较,T2~T4时4组全血PMN计数、血清中MPO浓度、XOD活性均明显升高,且D组变化幅度最小; D组术后肺部感染和低氧血症发生率较A组、B组和C组均显著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可抑制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时的炎性反应,从而减轻肺损伤,达到保护肺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徐朴  吴敬医  陈美银  陈永权 《安徽医学》2020,41(11):1309-1313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低潮气量通气联合肺复张对患者肺氧合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潮气量组(L组,n=35)和对照组(C组,n=35)。气管插管后L组给予低潮气量通气,术中间断行手控肺复张;C组给予常规潮气量通气。检测两组患者在入室时(T0)、气腹后10分钟(T1)、30分钟(T2)、60分钟(T3)及停止气腹后10分钟(T4)时动脉血气;观察并比较T0~T4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L)和术后通气相关不良反应,计算氧合指数(OI)和肺内分流率(Qs/Qt)情况。结果 L组T2、T3时MAP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3时HR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2、T3时Ppeak、Pplat低于C组,T2、T3、T4时CL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T1、T2、T3时二氧化碳分压(PaCO2)、PETCO2高于C组, T2、T3时Qs/Qt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内两组患者通气相关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L通气联合肺复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氧合功能,降低肺内分流,维持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东莨菪碱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对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和东莨菪碱,7d为1个疗程。每天检测动脉血气分析,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7d后治疗组治疗前后PaO2、PaCO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aCO2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川芎嗪和东莨菪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的肺保护效应。方法 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96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常规通气组(CV组)、100% 吸入氧浓度(FiO2)保护性通气组(PV-Ⅰ组)、60% FiO2保护性通气组(PV-Ⅱ组),每组32例。CV组VT 10ml/kg,FiO2 100%;PV-Ⅰ组与PV-Ⅱ组,VT 6ml/kg+PEEP 5cmH2O+肺复张,PV-Ⅰ组FiO2100%,PV-Ⅱ组FiO2 60%。3组吸呼比1:1.5,氧流量1L/min,调节呼吸频率维持PETCO2在35~45mmHg。于双肺通气10min(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60min(T3)、再次改为双肺通气15min(T4)、入ICU 后1h(T5)、术后24h(T6)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同时持续监测SpO2、PET CO2、MAP、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计算T1~4时肺静态顺应性(static lung compliance,Cs)。记录术后3天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CV组比较,PV-Ⅰ组与PV-Ⅱ组T2、T3、T5、T6时PaO2/FiO2升高,T1~4时Ppeak、Pplat降低,T2、T3时Cs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Ⅰ组与PV-Ⅱ组在各时间点PaO2/FiO2、Ppeak、Pplat和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V组比较,PV-Ⅱ组术后3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17),CV组与PV-Ⅰ组、PV-Ⅰ 组与PV-Ⅱ组术后3天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与常规通气策略比较,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改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氧合及肺顺应性,60% FiO2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更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用于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对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全身麻醉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手术(手术时间<2h)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即石蜡油组(对照组,S组)、盐酸奥布卡因组(试验组,A组)。两组患者均行左侧双腔气管导管插管,S组患者双腔气管导管前端2/3均匀涂抹石蜡油润滑,A组患者双腔气管导管前端2/3均匀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记录两组患者在入室时(T0)、手术结束前5min(T1)、苏醒即刻(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1min(T4)、拔管后5min(T5)、拔管后10min(T6)、出室时(T7)等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收缩压(RPP);观察患者在拔管期躁动、呛咳、屏气、声嘶的发生率,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h、拔管后6h的咽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舒适度。结果 与S组比较,A组的HR、MAP、RPP波动较小,更加稳定;A组躁动、声嘶发生率降低(P<0.05),A组在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h VAS评分低于S组(P<0.05),A组舒适度优于S组(P<0.05)。结论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涂抹双腔气管导管能够稳定麻醉恢复期血流动力学、降低拔管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麻醉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否能减少老年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手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障碍的发生。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OLV手术的老年患者94例,年龄60~85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7例),即试验组(S组)和对照组(C组),同时招募同年龄段的20例健康志愿者。麻醉开始前行左侧SGB,阻滞成功后开始麻醉诱导。患者入室后面罩吸氧5min(氧流量2L/min),记录此时rSO2为基础值,记录星状神经节阻滞前(T0)、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30min(T2)、手术结束时(T3)、拔管后(T4)各时点的HR、MAP、PaO2、PaCO2以及rSO2。记录术中rSO2的最低值(rSO2min)和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rSO2 max(%)]。在术前、术后3天、术后7天及出院时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志愿者相隔8天完成2次认知量表测试,计算学习效应。分别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抽取颈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S-100β蛋白浓度并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内脑卒中、心肌梗死、痴呆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S组左侧rSO2在T1时明显增高(P<0.05),S组右侧、C组左右侧rSO2在T2时明显降低(P<0.05);S组左侧rSO2在T1、T2时高于S组右侧及C组左右侧(P<0.05);S组左侧rSO2 min高于右侧及C组左右侧(P<0.05),S组左侧rSO2下降幅度低于右侧及C组左右侧(P<0.05);C组术后3天 MMSE、MoCA评分明显降低(P<0.05),S组术后3天 MMSE评分高于C组(P<0.05),S组术后神经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改善老年OLV手术患者术中脑氧供需平衡,保护患者术后神经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CV-VG通气模式对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患者肺保护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VCV组和PCV-VG 组,每组30例。记录气腹前5min(T1)、气腹后 30min(T2)、气腹后60min(T3)、气腹结束后10min(T4)各时点吸气峰压(Ppeak)、气道平均圧(Pmean)、潮气量、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采集各阶段动脉血进行分析,记录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dyn)、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及无效腔率(VD/VT);于诱导后、术毕及术后24h采集中心静脉血检测血清肺损伤标志物CC16和KL-6,此外,随访患者术后3天肺部并发症(PPCs)情况。结果 与T1时点比较,两组患者T2~3时点Ppeak、Pmean、PaCO2、PA-aDO2、VD/VT、 MAP及HR均显著增高(P<0.05),Cdyn和OI降低(P<0.05);T1~4时:PCV -VG组较VCV组Ppeak明显降低(P<0.05),而Cdyn更高(P<0.05),两组Pmean、PaCO2、PA-aDO2、OI、VD/VT、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后比较,两组术毕及术后24h的CC16和KL-6血清含量上升(P<0.05),同一时点PCV-VG组CC16和KL-6值较VCV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3天两组PPCs发生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rendelenburg体位腹腔镜手术中,PCV-VG通气模式可通过降低吸气峰压、提高肺顺应性来减少血清中肺损伤特异性指标水平,不逊于传统VCV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反比通气对病态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减容术呼吸力学和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的影响。方法 选择62例病态肥胖计划行袖状胃减容术的患者,患者年龄18~65岁,BMI≥35kg/m2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或BMI≥40kg/m2,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PVG组)和反比组(IRV组),两组均采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CV-VG),调节通气压力以维持潮气量(tide volume,VT)7~8ml/kg,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12次/分钟。其中反比组吸呼比(I∶E)设置为2∶1, 对照组I∶E为1∶2,记录气管插管后5min(T1)、气腹后15min(T2)、30min(T3)、60min(T4)、手术结束(T5)时的呼吸力学指标包括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yn)、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平台压(plateau pressure,Pplat)和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Pmean)等,抽取麻醉前(T0)、T1~T5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无效腔率(dead space fraction,VD/VT),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第1、2天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7天内累积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反比组T1~T5的Cdyn、Pmean、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P>0.05);T2~T5的Ppeak、Pplat、T3~T5的VD/VT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均发生肺部并发症,且为1级并发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中,反比通气有效改善了呼吸力学和氧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清醒时血气分析变化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成人OSAHS患者212例,将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睡眠参数、肾功能、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pH值、PaO2、PaCO2的指标,并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OSAHS患者的pH值与年龄、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aS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监测时间的百分比(Ts90%)、氧减指数(ODI)及弥散功能(DLCO/VA%)呈显著相关(P均<0.05); PaO2与BMI、AHI、LaSO2、MSaO2、Ts90%、ODI呈显著相关(P均<0.05); PaCO2与年龄、AHI、呼吸暂停低通气时间指数(AHTI)、LaSO2、MSaO2、Ts90%、ODI、DLCO/VA%呈显著相关(P均<0.01)。分别以pH值、PaO2、PaCO2为因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aSO2是pH值的预测因子(β=0.428,P=0.000; β=0.289,P=0.002),LaSO2及BMI是PaO2的预测因子(β=0.269,P=0.007; β=-0.261,P=0.009),LaSO2、DLCO/VA%是PaCO2的预测因子(β=-0.392,P=0.000; β=0.213,P=0.025)。 结论 OSAHS患者白天血气分析中,酸碱平衡、白天低氧血症分别与年龄、肥胖相关,肺弥散功能对高碳酸血症有一定影响作用,而睡眠时夜间最低血氧是导致OSAHS患者血气分析紊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药动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醋柳黄酮缓释片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测定其药动学参数,计算缓释片相对于普通片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两组,分别用醋柳黄酮缓释片和普通片进行口服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应用3P97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醋柳黄酮缓释片及普通片的tm ax分别为4.87 h和2.87 h,Cm ax分别为每小时0.46μg.L-1和每小时0.56μg.L-1,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1.7%。结论:醋柳黄酮缓释片与普通片均符合一室模型,缓释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醋柳黄酮缓释片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4.
报告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术的结果。17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7~56岁。痊愈19例,另一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一周后死亡。作者就发病机理,诊断和合并畸形的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77-79
目的探讨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3例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区肿胀消退、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牙龈再附着、术后复发、骨质改建、骨质修复等情况随访观察。结果 73例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为1~4 d。7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牙龈再附着情况好,术后均未见复发。术后未见并发症。骨质改建效果好,骨质修复的效果因影像学资料过少,缺乏客观依据,暂不下有效结论。结论对上颌骨牙源性囊肿患者进行囊肿彻底刮除手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讨论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方法 分析 36例颅咽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并发尿崩症者 14例、高热 11例、电解质紊乱 8例、消化道出血 3例、癫痫 5例 ,死亡2例。结论 颅咽管瘤术后并发症较多 ,加强早期监测和处理 ,可进一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9.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