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的治疗试用药物,包括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和中药,从各药的作用机制、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综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防治策略,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关键时期,国家连续颁布了7版诊疗方案,每一新版诊疗方案对治疗药物都有补充、完善。α-干扰素、磷酸氯喹、阿比多尔、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得到了临床专家的广泛认可与推荐。本文从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禁忌、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涉及的抗病毒药物进行归纳与总结,对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与药学监护提出建议,旨在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探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抗病毒药物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药学监护策略,临床药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推荐的抗病毒药物与抗肿瘤药物之间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和药动学相互作用,提出了在COVID-19合并肿瘤患者中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的建议,旨在确保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新趋势。抗肿瘤靶向药物与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相比具有特异性高、选择性强和非细胞毒性等优点,抗体偶联药物( ADC)属于抗肿瘤靶向药物,由抗体、“弹头”药物(细胞毒性药物)通过链分子连接而成。 ADC 将抗体的靶向性与细胞毒性药物的抗肿瘤作用相结合,可以降低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治疗的选择性,还能更好地应对靶向单抗的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临床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SARS-CoV-2的特点和可能的致病机理,围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推荐的潜在抗病毒药物,以及中国药学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药学工作指导与防控策略专家共识》的相关内容,从这些药物的背景信息、药理作用、药物警戒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述。结果 与结论通过综合述评,为临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及药学监护提供了药物治疗学相关知识,也为抗SARS-CoV-2的药物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2020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提出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中医中药治疗方案及免疫治疗等。临床一线专业人员如何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和药物的药理特性选择药物以及治疗中需要监测的指标,亟需明确和权威的学术支持。为此,中国药师协会治疗药物监测药师分会等11个学术团体联合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常见合并症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指引",期望为一线医师、药师和护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合并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用药较多,为尽可能减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减少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纳入的抗病毒药物与其他治疗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阐述,并提供药学监护建议,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药物的治疗现状。方法:2019年12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2019-nCoV)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在国内陆续被发现,并呈暴发趋势;2020年3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7版)》中,治疗COVID-19患者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干扰素-α2b、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磷酸氯喹和阿比多尔。结果与结论: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并结合现有临床治疗证据,评价与分析了抗病毒药物的治疗现状和优缺点,以及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9.
潘露露  钟大放 《药学学报》2020,(11):2570-2579
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推荐的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为基础,本文对临床上用于治疗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药物包括瑞德西韦、氯喹和羟氯喹、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法匹拉韦进行了药物代谢和药动学性质的综述,同时对作者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包括阿比朵尔、黄芩苷和连花清瘟胶囊主要成分连翘苷的代谢和药动学进行了回顾,以期为治疗COVID-19药物的药效评价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唐婧  唐蕾  刘岸  艾超 《中国药师》2020,(5):931-934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比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与《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2019)中肿瘤靶向药物的种类、剂型、规格、其他标注的差异,对此类药物的目录差异进行分析。结果:与《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2019)相比,《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依照国内诊疗指南、说明书,疾病谱对收录的肿瘤靶向药物进行增删,并结合国内市场供应、仿制药研发的实际国情对药物的剂型及规格有所微调,但在药物特殊标注及纳入生物类似物等方面尚有不足。结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收录的肿瘤靶向药物与我国诊疗指南、疾病谱等基本相符,但在药物特殊标注及生物类似物的收录等方面尚可借鉴《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2019)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临床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 查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12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简称《诊疗方案》,含第五版修正版和第八版修订版),将收录药物按西药、中药、中成药分类,参考各药的药品说明书、相关临床用药指南及文献,整理各版收录药物相关信息(涉及药物收录及变更、用法用量、适应证等),梳理用药安全风险点。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的不同,历版《诊疗方案》推荐治疗药物中,西药有10种,中药饮片包括成人75种和儿童21种(有交集),中成药包括成人18种(口服药10种,注射液8种)和儿童2种(有交集),分别梳理出多个用药安全风险点。结论 可按最新版《诊疗方案》及参照梳理的安全风险点使用相应药物,确保相关药物的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2.
肿瘤靶向肽偶联药物是一类由线性或环状多肽组成的新型靶向偶联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少、靶向特异性高及疗效显著等特点,已成为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新热点。但其在体内代谢快、药物稳定性差,因此合理的药物设计与合成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噬菌体展示技术、化学合成肽库筛选和计算机模拟设计等最新肿瘤靶向肽的筛选方法,同时讨论了细胞毒性载荷种类及连接基团特征等关键问题,并对肿瘤靶向肽偶联药物的设计原则和最新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易培强  陈佳艺 《药学进展》2018,74(7):506-511

随着肿瘤诊疗技术的进步,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得以延长。但是抗肿瘤治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如心脏毒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抵消了一部分的生存获益,因此应重视与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脏不良反应。靶向药物和放射治疗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学科治疗理念的指导下,某些类型的肿瘤(如部分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常需要接受靶向药物和放射治疗的联合治疗。目前已知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和胸部放射治疗会分别引起不同类型的心脏损伤,但是靶向药物联合放射治疗对心脏的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对以上2种抗肿瘤治疗联合模式下的心脏安全性相关研究进展加以讨论,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抗病毒药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尤其是需要多药联合患者中的合理性和安全性,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提到的抗病毒药物,通过查阅文献、搜集各抗病毒药物说明书和MCDEX合理用药信息支持系统的相关信息,总结这些抗病毒药物的临床药动学特征、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信息,提出合理的用药监护建议。从药动学和药物相互作用角度加强抗病毒药物在COVID-19患者中的用药监护,可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杨璐  王辉强  李玉环 《药学学报》2020,(6):1081-109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感染所致的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针对该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临床上仍以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直接靶向病毒和靶向宿主是抗病毒药物研发的两个策略,目前针对COVID-19治疗药物的研发,在这两个方向也都有相关的研究进展。现就文献报道的潜在抗SARS-CoV-2药物进行综述,旨在从靶向病毒和靶向宿主两个角度,讨论这些药物的抗病毒作用和潜力。同时结合中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发挥的作用,探讨和展望COVID-19药物治疗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抗体偶联药物(ADC)是由单克隆抗体和细胞毒性有效载荷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结合了单克隆抗体的高特异性靶向能力和细胞毒活性小分子高效杀伤作用的优点,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精准高效清除,已成为抗癌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自2000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第一个ADC药物吉妥珠单抗(Mylotarg)以来,迄今全球已有14个ADC药物获批上市。这类新型的抗癌药物正引领癌症靶向治疗的新时代。基于ADC药物的构建核心和抗肿瘤作用机制,对ADC药物的体内外代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从代谢角度为ADC药物的设计、开发、临床前药理、毒理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修正版)》推荐了3种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α(雾化吸入)、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和利巴韦林(静脉输注)。另外,一种尚未上市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也在我国展开了临床试验。本文主要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在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等治疗中的安全性数据以及瑞德西韦在动物实验、Ⅰ期临床试验、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临床试验中的安全性数据及用于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初步数据进行简要综述,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使肿瘤患者的药物治疗受到影响。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肿瘤分会专家组从落实"长处方"政策、关于用药延迟或漏用的处理、关于肿瘤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处理、药物治疗方案选择、药物使用管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管理等几个方面对疫情防控期间肿瘤患者药物治疗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疾病。抗病毒药物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首选。口服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使用方便,且适用于轻中症患者。目前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抑制剂、膜融合抑制剂、RNA聚合酶抑制剂和3CL蛋白酶抑制剂。归纳了口服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为口服小分子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菅若男  朱佳林 《肿瘤药学》2022,12(2):167-172
三阴性乳腺癌(TNBC)即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具有较高的组织学级别,较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更具侵袭性,且易发生内脏转移。目前,临床对TNBC多采用细胞毒性药物进行常规化疗,但极易产生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不耐受。使用铂类药物治疗转移性TNBC,药效持续时间短、毒性大,中位总生存期仅9~12个月。鉴于TNBC的化疗效果欠佳,临床迫切需要寻找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从而根据患者的肿瘤分子亚型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就TNBC新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