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火针针刺激痛点及“肩三针”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治疗2周,观察组(60例)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火针针刺激痛点及“肩三针”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IL)-2、IL-17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33%(53/6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33%(41/6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70,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时疼痛强度(PPI)、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总分,血清CGRP、COX-2、IL-2、IL-17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肌力、Co...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0例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套管针刀治疗,观察组予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均每10 d治疗1次,连续治疗2次。观察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变化,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逐渐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逐渐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外展、体侧外旋、体侧内旋角度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所有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套管针刀组合火针治疗风寒湿型原发性冻结肩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刀治疗,且不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风险低、早期临床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采用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和随访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肩关节功能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火针配合针刺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在镇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火针治疗,显著提高了肩关节周围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 例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 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Constant-Murley 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解凝汤联合针刀松解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5.
苏友渺  林英华 《新中医》2020,52(11):101-104
目的:观察毫火针配合拔罐疗法对粘连性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疼痛介质、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粘连性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拔罐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拔罐疗法治疗时加用毫火针,均治疗1个月。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和随访3个月时的肩关节疼痛评分、Constant肩关节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及炎性因子、疼痛介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2组VAS评分依次降低(P0.05),而Constant肩关节评分、GQOL-74评分依次提升(P0.05)。治疗1周、治疗1个月和随访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Constant肩关节评分、GQOL-74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1个月、随访3个月,2组5-羟色胺(5-HT)、P物质(SP)含量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依次降低(P0.05)。治疗1周、治疗1个月和随访3个月,观察组5-HT、SP含量和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毫火针配合拔罐疗法在粘连性肩周炎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降低疼痛介质和炎性因子高表达。  相似文献   

6.
敖江鹏  汪丙昂  杜明瑞  余香 《陕西中医》2024,(3):328-330+353
目的:观察麻醉下松解联合地乌蠲痹汤治疗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冻结肩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麻醉下松解干预,联合组患者采用麻醉下松解联合地乌蠲痹汤干预,两组均干预14 d。比较两组冻结肩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冻结肩患者中医证候、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结果:干预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和对照组抬举受限、畏寒恶风、拘急疼痛症状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联合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余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联合组、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麻醉下松解联合地乌蠲痹汤干预冻结肩,可舒筋通络,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火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收治的5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2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芬必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火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局部封闭和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予蠲痹解凝汤口服、中药熏洗和推拿手法综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基础上配合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治疗后愈显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ROM、ADL、MMT评分以及CMS评分总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91.4%,对照组愈显率为6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缓解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疼痛症状,且对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能力、肌力等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温针灸肩三针联合舒肩通痹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0月~2019年5月收治的96例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肩三针联合舒肩通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M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5.83%,较对照组83.33%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CM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日常生活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均显著提高,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则缓、畏风恶寒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评分及中医症状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较对照组20.83%显著降低(P<0.05)。结论:温针灸肩三针联合舒肩通痹汤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建议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序贯疗法治疗原发性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常规组,观察组采取肩关节内药物注射及常规康复治疗,常规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日常生活、功能活动、上肢力量、总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综合序贯疗法治疗原发性冻结肩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火针筋节点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46例火针筋节点组(治疗组)、46例火针"肩三针"穴组(对照组)。比较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疗效均可,但火针筋节点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火针"肩三针"穴组(P0.05);在VAS评分及运功功能评分方面,治疗组能明显减轻疼痛及改善关节功能活动。结论:火针筋节点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肯定、能迅速止痛、可操作性强,且能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活动,是一种无创、安全的疗法,可将该技术推广至基层临床。  相似文献   

12.
潘吉兰  谈立明 《光明中医》2023,(18):3592-3595
目的 临床观察冻结肩方内服治疗冻结肩疼痛及活动受限的疗效。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长沙市中医医院门诊就诊的冻结肩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冻结肩方内服。观察2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表中的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肩关节各向活动度三项内容的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7 d、治疗14 d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患者患侧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冻结肩方内服治疗冻结肩可有效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改善患侧肩关节活动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贺氏火针温通法治疗风寒湿型冻结肩的疗效。方法: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贺氏火针温通法治疗,对照组用毫针刺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疼痛、肩功能、ADL积分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贺氏火针温通法治疗风寒湿型冻结肩疗效持久且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评分及肩关节运动功能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90例及毫针组90例。结果火针组和毫针组在治愈率,肩关节功能活动及30 d后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在治愈率及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毫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针刀疗法治疗冻结肩的疗效。方法:10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疗法治疗组与针灸推拿治疗组各50例。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好转8例,无效2例,与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讨论:小针刀治疗冻结肩方法疗效显著,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方温肾通督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风寒湿痹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取温肾通督汤内服配合针刺治疗,观察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Neer肩功能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的UCLA肩部评分和血清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和UCLA肩关节评分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中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通督汤联合针刺治疗肩周炎(风寒湿痹型)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配合青鹏膏外用治疗轻度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轻度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功能锻炼配合青鹏膏外用治疗组和单纯功能锻炼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在局部外用青鹏膏后,进行双手爬墙、挽背健手拉患手及前屈患手摸对侧耳朵锻炼,2次/d,每次以上3个锻炼动作各作10次,30d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进行锻炼,疗程同治疗组。采用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定量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评分、肩关节日常活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2组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肩关节疼痛评分P〈0.01,肩关节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P〈0.05)。结论:功能锻炼配合青鹏膏外用治疗轻度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肩通痹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肩周炎风寒湿痹型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两组均用舒肩痛痹方内服,观察组加用热敏灸。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M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肩通痹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肩周炎风寒湿痹型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肩痹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推拿、超短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熙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肩痹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王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肩痹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冻结肩又称粘连性关节囊炎,是肩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1]。据调查显示[2],冻结肩在40~7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达3%~5%。冻结肩属于自限性疾病,若未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将遗留永久性肩关节活动障碍,影响日常生活[3]。目前冻结肩的治疗以保守为主,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肩关节粘连。临床上关节注射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冻结肩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