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医学家与有关学科研究者从临床与基础的范围,对针灸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针灸对免疫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对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进行影响来实现的,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文献,整合针灸对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2):433-435
近年来,有关针灸作用于腧穴后对皮肤局部免疫影响的相关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机理也在不断的深入。针灸作为最具特色的传统中医疗法,施治的首要步骤就是与局部皮肤作用。文章拟通过分析中医皮部理论与皮肤免疫理论在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方面的相关性,探讨针灸对皮肤局部免疫细胞和分子的作用及其机制,为今后深入认识针灸通过皮肤免疫启动机体整体调节机制等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在抗肿瘤治疗中已显示出潜在优势。其中,针灸的治疗作用之一体现在改善肿瘤患者免疫抑制状态。本文基于针灸免疫调节作用,从刺激自然杀伤细胞(NK)的活化、增加CD8+T细胞数量、调节辅助性T细胞1(Th1)与辅助性T细胞2(Th2)、调节性T细胞(Treg)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平衡等方面总结针灸调节肿瘤免疫状态的效应机制。现有证据表明针灸能够通过多种靶点调节机体免疫抑制状态,但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调节作用及机制,亟需临床和基础研究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针灸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学者在针灸对于神经、内分泌及免疫调节方面及三者之间的联系也作了深入的探讨。1977年Besedorsky提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越来越被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一般认为,针灸信息可从外周传至中枢神经,影响不同类型神经元活动,经过中枢的整合,一方面通过中枢下行通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释放乙酰胆碱等递质及脑啡肽等物质,通过免疫器官或淋巴细胞表面相关受体产生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又调控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使垂体释放诸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等,调节免疫功能。而淋巴细胞等又可释放具有免疫活性的多肽物质影响外周神经,进而影响中枢递质神经元与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实现反馈性调控,形成调节网络。共同维持机体的自稳态。现就近年来针灸对RA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方面调节取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卢咏梅  张宏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741-745
应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一直以来倍受关注,如何预防剧烈的运动应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该文综述了近10多年来关于运动应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运动性免疫抑制的发生机制,探讨了针灸对应激性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并初步分析其作用的可能机制。为针灸在临床和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足三里等穴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一免疫的研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代医学家和许多研究者从临床和基础的角度,对针灸调节免疫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针灸能改变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功能,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足三里穴在抗肿瘤、防治变态反应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现就足三里对机体免疫调节之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都可通过针刺的作用调节发生相应的改变。为探讨针灸对免疫作用的机理,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分别从T细胞亚群的来源、分类与作用;针刺与免疫的关系以及针刺疗法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及在临床中的应用等方面,总结出针灸治疗可以调节Th1/Th2平衡以及Th17/Treg平衡。证实针灸治疗对免疫功能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针灸治疗对T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具有复杂性、多元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赵敏  高明 《上海针灸杂志》2020,39(2):238-243
目的对针灸预处理防治运动性免疫失衡的研究进展和优势特点进行综述。方法检索查阅关于针灸预处理与运动医学、运动免疫学领域等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针灸预处理通过调节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因子等,实现对机体免疫的综合调整,预防运动免疫失衡的产生。目前的主流观点是针灸预处理对CD4^+/CD8^﹢失衡和Th1/Th2淋巴细胞失衡的调节作用。结论针灸预处理具有效应累积性、调控整体性、功能多样性和方案个体化与人性化,针灸预处理在防治运动性免疫失衡方面具有肯定的效果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灸对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娟 《光明中医》2016,(1):143-144
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低下,提高中老年人自身的免疫力即可增强抵抗力防治疾病,又可以延缓衰老。自身稳定平衡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因素,机体的整体调节是作用基础。针灸对人体特别是中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能增强正常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老年人低下的免疫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动态平衡和内外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10.
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早就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凡入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疫毒气不能着人也”;明代高武《针灸聚英》日:“无病而先针灸日逆。逆,未至而迎之也”等。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针灸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可通过各种指标来证实,笔现将近年来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芪多糖在免疫调节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是药食两用的补气中药,黄芪多糖(APS)是其含量最高的生物活性成分。APS具有多重功效,近年来尤以免疫调节为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明,APS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不经仅对免疫抑制动物模型有明显作用,而且能增强正常动物的免疫作用。当前,对APS的研究多局限于其本身结构,主要作为免疫佐剂及动物饲料添加剂被广泛使用,应用范围较狭窄,缺乏深度挖掘开发和科学研究。近年来,学术界对APS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有所拓宽,逐渐采用不同改性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修饰,并研究各种改性产物对机体免疫效果的影响机制及其量效关系,并在肿瘤免疫、抗病毒免疫及免疫相关基因的调控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归纳了APS对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因子和胞内信使物质、肿瘤免疫、抗病毒免疫方面的作用,化学结构及分子修饰对APS免疫活性的作用,以及APS对免疫相关基因的调控等7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今后,应加强对分离、纯化后的均一组分低分子量APS及APS结构特点与免疫调节作用的构效关系及作用靶点方面的研究,结合化学修饰探讨APS调节机体免疫的深刻机制,通过单体效价研究提高其有效摄入量,增强机体免疫的效果,加强APS作为人体免疫佐剂的潜力开发,推广其临床应用,将黄芪多糖的应用领域由现在的以兽药畜牧业为主逐渐拓宽至医药治疗方面。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近10年来针灸治疗糖尿病的资料,从文献、实验及临床研究3个方面进行总结概括,阐述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优势。结果发现针灸可通过调节血糖、激素水平、修复胰腺组织、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来治疗糖尿病,并被临床验证有确切疗效。针灸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多糖因在免疫调节方面作用明确,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医药从业者广泛关注,但是中药多糖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权威的结构表征方法、多方位的免疫调节机制探究途径。通过对近年来中药多糖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多糖受体的研究进展及中药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的潜能进行综述,为中药多糖在免疫调节方面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双向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实现的,既能使紊乱的免疫功能向正常状态调整,也能使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这就促使我们思考是否艾灸对于艾滋病这类免疫缺陷性疾病有着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总结近10年的临床研究,笔者认为艾灸对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可减轻和消除患者临床症状,不仅能提高T淋巴细胞和CD 4+细胞计数,还可促进非CD 4+细胞的非特异性,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针灸治疗肥胖症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总结近10年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临床科研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方法:从针灸取穴的特点、各种疗法的分析、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对近10年针灸减肥的文献进行综述.结论:针灸治疗该病取穴灵活、方法多、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但临床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属于多因素、多机制类疾病,已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和多层面的作用特点。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针灸治疗AD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针灸可通过调控脑内蛋白质的异常表达、调控小胶质细胞的生理病理状态、调控线粒体自噬、调控表观遗传修饰、发挥神经元保护效应、改善突触可塑性、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和调控能量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对AD的整体调控效应。深入探析针灸治疗AD的效应机制,揭示其深层作用原理,以期为A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世界针灸杂志》2021,31(4):309-313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CPPS) is definite, an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studies of its functional mechanism.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ed studies on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P/CPPS from five aspects: regulating immunity, anti-oxidative stress, regulating neural functions, improving urodynamics, and regulating blood circulation. It is found tha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an decrease the level of pro-inflammatory factors, increase the level of anti-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regulate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regulatory factors, thus to regulate immunit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an improve the body's ability of anti-oxidative stress, regulate the balance state of oxidation and anti-oxidation, thus to relieve tissue damage, and regulate neural functions by modulating neurotransmitters and autonomic nerve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an improve urodynamics and relieve abnormal urination symptoms by regulating the contraction of pelvic floor muscles, can also promote blood circulation to treat the pelvic congestion. It is expected that this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CP/CPPS.  相似文献   

18.
非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na-MCI)包括多种认知损害,可由帕金森病、糖尿病、脑卒中等不同疾病原因导致。现就近10年针灸治疗na-MCI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归纳分析针灸治疗该病的治疗机制研究进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最终筛选得出针灸治疗na-MCI的24篇国内外有关机制研究的文献。总结得出针灸通过促进神经功能重构、提高神经可塑性和调控生物活性物质等途径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机制,并针对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展望,希望更好地为临床针灸治疗na-MCI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以及上腹部疼痛等症状为主要特征,经过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胃容受性受损、内脏敏感性升高以及胃排空延迟等.西药治疗FD为当前主要治疗方法,为对症治疗,但存在不良反应较多、依从性较低等不足之处.针灸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