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梳理古代医药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栀子药材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产地、质量评价、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进行了本草考证。经考证,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即市面所言山栀子是中国古代药用栀子的主流品种。古代栀子药用部位主要有栀子仁、栀子皮、全栀子,以体小形圆、表皮7~9棱者为佳。栀子产地经历了由北至南的变迁,宋代之后,江西樟树、湖北荆州、福建建瓯、四川等地为栀子的主要产区。栀子古时农历九月采收,曝干,炮制方法包括修制、炒制、烧制、辅料制和其他制法。基于栀子的系统考证,建议经典名方中"化肝煎""宣郁通经汤"用炒栀子,"清金化痰汤""清肺汤""桑杏汤"用生栀子;"桑杏汤"轻宣温燥,宜用栀皮,其余全栀子入药。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相关文献资料,对白芷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逐一进行考证,为含该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白芷又称香白芷,除药用外,亦可作香料或调味辅料。经考证可知,历代白芷入药主流基原有野生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台湾白芷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var. formosana (Boiss.) Shan et Yuan及其栽培变种杭白芷A. daherica cv.‘Hangbaizhi’。宋代以前以山西、吴地(江浙皖赣交界一带)为白芷道地产区,宋代以后吴地白芷从野生转为栽培品,并于明代形成人工栽培主产区,其发展起来的栽培变种杭白芷A. daherica cv.‘Hangbaizhi’逐步成了商品主流,并被四川等地引种栽培。民国时期已形成杭、川、禹3大产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河北安国(祁州)这一新兴产区。禹白芷和祁白芷均为原华北一带野生白芷A. daherica驯化后的栽培变种祁白芷A. dahurica cv.‘Qibaizhi’。本草中记载白芷用石灰加工处理,可防虫蛀、增白,现已不用。白芷历代炮制可分见火炒制(清炒或加醋、盐等辅料)和不见火的净制、切制两类,现前者已较少使用。5首经典名方中的白芷均建议用杭白芷A. daherica cv.‘Hangbaizhi’,且用生品。 相似文献
3.
远志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关于远志品种的考证,近年来已有不同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然而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为确保经典名方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性,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结合现代文献报道与实地调研,从名称、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对远志进行考证,探析本草中记载的远志基原植物。经考证后认为历代所用远志品种主流均为远志科远志亚属内几种近缘物种,自宋代以来,主流品种当为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开心散""地黄饮子""固阴煎"等方中推荐使用此品种。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相关文献资料,对防风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逐一进行考证,为含该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防风主流基原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 Schischk.,而华山前胡Peucedanum ledebourielloides K.T.Fu、泰山前胡P.wawrae(Wolff) Su等近缘物种原也曾被作为防风入药,现仅作地方习用品。防风原广泛产于我国北方各省,以华北地区所产、有"蚯蚓头"特征的S.divaricata为佳,今因野生资源减少,古代所记载的江苏、湖北等地已不再产出防风,山东、陕西等地产量亦有减少。道地产区北移至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习称"关防风"。历代方书中均强调防风用时须"去芦""去叉枝",多用生品,极少数方剂记载防风须炒制和蜜制。建议在开发含防风药材经典名方时,使用东北等地所产关防风S.divaricata。同时如使用栽培品,需采用仿野生品,应尽量避免性状变异,以确保经典名方开发和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医籍、方书,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红花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情况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经典名方的开发选用提供参考。经考证发现,从古至今所用红花主流基原均为菊科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以新采质量为佳。不同历史时期本草典籍均记载红花出自西域,即现在的新疆及西北大部分地区。目前,红花的主产区在新疆及云南,而从其耐旱等生物学特性来看,新疆是红花的适宜产区。经考证,不同历史时期红花的主流炮制方法是以酒为辅料,与酒同煮或以酒处理后进行干燥。建议“桃红四物汤”中红花炮制方法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所载“酒炙法”,“身痛逐瘀汤”可依原方义选用加工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古代资料,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细辛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毒性与剂量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包含该类药材的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宋代之前细辛主流基原为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因历代推崇华阴为道地而得名;自明代以来,产自辽东一带的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 Kitag.成为商品主流,被认为品质亦佳并延续至今,华细辛产量则逐渐下降,目前已无商品。宋代之前文献记载细辛无毒,南宋陈承提出细辛有麻痹呼吸的作用,因而规定单用粉末服用时剂量不可超过半钱匕,后在此基础上演变成"细辛不过钱"的说法。经考证认为,细辛单用粉末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入汤剂则剂量限制放宽,但需久煎保证其安全性。结合当代生产实际,建议经典名方中细辛药材选用辽细辛A.heterotropoides var.mandshuricum为基原,加工与炮制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规定,其剂型与剂量当遵循原著。 相似文献
7.
经典名方的研发是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梳理经典名方组成药味的历史演变以明确中药材基原、产地、炮制等对其研发尤为重要,是保证安全性及药效的源头。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桑白皮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机制以及现代临床研究等方面,鲜有古医籍文献研究,该研究基于"尊古"原则对古籍记载的桑白皮基原、产地、炮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以考证其历代演变过程,为经典名方中桑白皮的研究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经考证可知桑白皮的别名多达20余种,现代最常用的名称只有"桑白皮""桑根白皮""桑皮"。唐宋及以前桑白皮基原主要为桑、鸡桑;唐宋以后桑白皮植物来源呈现多样性;近现代逐渐确定桑为桑白皮的主流药用品种。因此,建议经典名方研发中选择桑Morus alba Linn.var.alba作为桑白皮的植物来源。古籍记载桑树处处均有栽培,以江浙、四川地区为优,现代以河南、安徽所产桑白皮为盛。桑白皮古今品质评价结论基本一致,均以根皮色白、皮厚、味甘者为佳。现代桑白皮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生桑白皮、蜜桑白皮、炒桑白皮3种。从古代文献考证来看,除了以上3种药用规格外,历史上还曾出现过烧、焙、炙等不加辅料炮制法,以及麸炙、米泔水浸、蜜酒炙等多种加辅料炮制法,经典名方所使用桑白皮的炮制方法应结合具体药物条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升麻为临床常用药材,然历代所用品种复杂、屡有变迁,有必要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考证,正本清源,为含有升麻药材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典名方开发提供参考。以历代本草、医籍方书为基础,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及著作,对经典名方中所用升麻类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产地、品质、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变迁进行系统梳理,考证结果表明古代药用升麻的来源主要为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次为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 Maxim.、大三叶升麻C.heracleifolia Kom.及其他非正品植物,建议在开发升麻类药材经典名方时优先采用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为主要药用基原。然目前升麻野生资源较少,尚未实现人工栽培,需尽快开展升麻的人工驯化。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相似文献
9.
牛膝为临床常用中药,品种演变复杂,除了当今通用的怀牛膝、川牛膝外,尚有土牛膝、红牛膝、白牛膝以及麻牛膝等混用、误用作牛膝的情况。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进行本草考证研究,对经典名方中牛膝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及品质、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进行了考证。考证后认为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为传统药用牛膝的正品,建议在开发牛膝类药材经典名方中采用,川牛膝则为清代以来所发展的药材新品种,与怀牛膝功效有别,临床应用应注意加以区分,其他牛膝的混淆品及误用品在使用时应注意加以鉴别,以确保经典名方开发和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资料,结合现代文献,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贝母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本草考证,为包含贝母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唐代之前药用贝母主流基原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至唐宋时期贝母基原扩大至百合科贝母属植物,结合产地分布,认为这一时期贝母药材的主流基原为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和湖北贝母F.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明代贝母开始分化为"川贝母""土贝母",但是根据所记载的"土贝母"产地,认为其亦多指百合科浙贝母F.thunbergii;清代形成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三类,并延续至今。建议经典名方开发中涉及不同历史时期的贝母类药材根据考证结论进行选择,加工炮制方法参考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甘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涉及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甘草入药的主流基原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初以甘肃、陕西所产为最优,唐宋时期扩展至山西、陕西、内蒙古等产地;明清时期核心产区移至内蒙,近现代以来逐步形成内蒙古、甘肃、宁夏三大主产区。历代甘草的主要炮制方法为炙法,唐代之前未提及辅料,唐代出现蜜作为辅料的相关记载,宋代出现蜜炙法,明清时期蜜炙的相关记载进一步增多,并延续至今,形成"炙甘草"的炮制规范。故建议包含甘草药材的经典名方,原方标注为"炙"的,唐代之前可按清炒法进行炮制;唐代及以后处方中标注为"炙"的甘草药材建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炙甘草"的规定进行炮制;标注为"生"或未标注者,当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方书等文献,对古代五灵脂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为包含本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古代五灵脂的主流来源为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的干燥粪便,历代以山西、河北为主产区,可生用或炒用。清代以来五灵脂多以醋炒,并延续至今形成醋五灵脂的炮制规格。建议经典名方"身痛逐淤汤"中五灵脂药材按照199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醋五灵脂"的规范进行炮制加工。 相似文献
13.
车前子为临床常用药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制定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清心莲子饮、易黄汤和完带汤中有车前子入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车前子来源于车前Plantagoasiatica asiatica L.或平车前P.depressa Willd.的种子。为促进经典名方的合理利用,明确不同历史时期车前子的品种来源和加工方法,对历代车前子药材进行本草考证。通过对历代本草文献中车前子原植物形态描述及其所附药图进行梳理,并结合车前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及根系、叶形、花序形状、种子大小及颜色等特征,结果表明,在南北朝时期,车前子药材可能来源于车前P.asiatica、大车前P.major和平车前P.depressa等多种植物的种子;唐、宋、明清时期,车前子药材主要来源于车前的种子;平车前的种子在民国时期开始作车前子流通;近代2种都被《中国药典》所收载。考证结果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收载存在差异,鉴于车前和平车前2种植物的种子内含物质有所不同,建议经典名方中所使用的车前子均应选择车前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等古代资料,结合近现代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木通及通草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不同方面进行了本草考证,厘清古今关系,为涉及该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与依据。唐代之前历代本草中仅有"通草"之名,唐代出现"木通"别名,其药材基原均为木通科木通Akebia quinata(Thunb.)Decne.。宋代木通、通草名实发生混淆,民间多以五加科通脱木Tetrapanax papyrifer(Hook.)K. Koch.作通草用,而将前代本草中的通草唤作"木通",来源为木通科、毛茛科等植物。元代正式将木通与通草分称。明代木通药材主流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通草来源则为五加科通脱木,陈嘉谟、李时珍等曾试图对两者名实进行纠正。清代本草中木通、通草分类逐渐清晰,木通基原多为毛茛科植物,木通科木通的使用逐渐减少。近代出现关木通、川木通、小通草等药材,而关木通自马兜铃事件后被禁用。自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起收载木通、川木通2类,而通草亦分成通草与小通草2类。据记载,木通药材古代以江淮为道地产区,现代以江西、湖北资丘产者为最,农历正月、二月采枝、阴干,切粗片或剉细用,品质以色黄白而细者为佳。通草产地记载多为江南地区,秋季采茎,取出髓部,切片。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等文献,结合实地考察,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所用枳实及枳壳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历史沿革及变迁情况进行了考证。枳实、枳壳同出一物,唐代之前的本草中仅载有枳实,后因功效、采收时间、加工方式不同而分化开来。唐代及之前枳实枳壳的主流基原为枳属枸橘Poncirus trifoliate(L.)Raf,药用部位为其成熟果皮。宋代两者基原逐渐向柑橘属酸橙类转化,采收期提前至未成熟时期。明代已明确将酸橙Citrus aurantium L.作为枳实及枳壳的正品基原,枸橘被定为伪品,体现了临床优选,枳实的采收期进一步提前至农历四、五月份的落果期。历代本草中记载其主流加工炮制方式为破开晒干,多为麸炒。枳实枳壳在历史上的变迁为疗效导向下新旧品种的更替,并得到临床认可而被延续。建议经典名方中涉及到的枳实、枳壳药材,其基原应选用芸香科柑橘属酸橙C.aurantium,汉唐处方中可用破气或理气作用强的枳实入药,宋代及之后处方中的药材可与原著文献记载的名称及内涵保持一致。其基原及采收加工炮制可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 相似文献
17.
从经典名方开发的角度出发,笔者通过查阅香附相关的历代本草、医籍及近现代文献资料,对历代香附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结果表明虽有粗根茎莎草、藨草属植物等伪品曾作为香附使用的情况,但香附药材历代主流基原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建议经典名方中使用莎草科植物莎草C. rotundus。其产区自唐朝以来,广东、广西及浙江地区始终为香附的优质产区。其中广东省西部地区产者习称广香附,浙江产者习称南香附。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个大、质坚实、红棕色香气浓者为佳。延续至今常用的炮制方法为醋炙,建议经典名方中未明确注明炮制要求的香附药材以生品入药,注明炮制要求的处方根据方义选择相应炮制品入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查阅古代本草、方书、医籍和近现代文献资料,对白及名称、基原、学名演变、产地变迁、质量评价、采收加工及炮制等进行系统整理与考证,以期为含白及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考证结果表明,历代本草多以“白及”为正名,部分学者习惯以“白芨”为正名,另有“白给”“白根”“白苙”等多个别名;历代主流来源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块茎;药材品质以“身干、个大、色白、质坚、无须根、外皮去尽者”为佳,随着野生变家种的推广,其性状与野生药材存在一定差异,品质评价指标应作相应调整;历代白及著录产地较广,近代以贵州、四川所产量大质佳;采收期多在春秋两季,以秋季为佳;产地加工与炮制工艺较为简单,古代多鲜用或以粉末入药,现代则以切片生用为主。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选用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块茎,统一规范书写为“白及”,原方注明炮制要求的根据要求操作,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