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大鼠口服灌胃给药,评价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在SD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性质。 方法 制备姜黄素磷脂复合物,以姜黄素作为对照,检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和体外累计溶出率;取SD大鼠12只,经口服灌胃给予姜黄素磷脂复合物或姜黄素混悬液后,不同时间点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姜黄素的浓度。 结果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的溶解度、累计溶出率分别为0.150 g/L、68.04%,较姜黄素(0.057 g/L、50.68%)均有所增加。姜黄素磷脂复合物和姜黄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如下:Cmax为(74.34±5.57) μg/L和(61.64±4.29) μg/L,Tmax为(0.17±0) h和(0.25±0) h,AUC0-t为(637.38±30.04) μg·h·L-1和(172.41±31.66) μg·h·L-1,AUC0-∞为(857.80±223.69) μg·h·L-1和(191.08±43.27) μg·h·L-1。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回收率符合测定要求。 结论 姜黄素磷脂复合物混悬液与姜黄素相比吸收速度快,消除速率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介导siRNA沉默Id-1,观察其对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构建合成特异性针对Id-1基因的si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肝癌HepG2细胞系,经半定量RT-PCR鉴定筛选沉默效果最佳的细胞系,于倒置荧光显微镜(×400)下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取细胞浓度为5×106 mL-1的干扰效率最佳的稳定转染细胞系、稳定转染空载体病毒细胞系及正常HepG2细胞系悬液各0.2 mL,分别注射到转染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的裸鼠右腋皮下,每周测量肿瘤体积及裸鼠体质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28 d后处死裸鼠,制作肿瘤组织标本,行常规病理检查,采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肿瘤组织Id-1,ERK1/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p-ERK1/2的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倒置荧光显微镜显示,转染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不明显。经半定量RT-PCR筛选出Id-1基因的siRNA慢病毒载体的最佳细胞系为sh31,与稳定转染空载体病毒细胞系相比,目的基因Id-1的表达降低了80%以上,与未干扰的HepG2细胞相比降低了60%; 转染细胞皮下接种后,转染组最终瘤体大小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半定量RT-PCR显示,转染组肿瘤组织的Id-1及ERK1/2 mRNA分别为(0.389±0.058)及(0.475±0.079),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845±0.113),(0.977±0.082)]和空白对照组[(0.917±0.083),(0.978±0.056)](均为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转染组的Id-1及p-ERK1/2蛋白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 结论 Id-1基因特异性si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通过靶向抑制Id-1的表达,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推测Id-1可能通过调节ERK1/2 MAPK信号通路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阻断剂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CD4+CD25highTreg的影响,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DN中的可能机制。 方法 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A组),D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FK506干预组(C组)及ku0063794干预组(D组)。第4,8周时分别检测肾脏病理、肾组织mTOR、Raptor蛋白水平、Rictor、血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D4+CD25highTreg。 结果(1)4,8周时,B组的mTOR,Raptor和Rictor水平较A组均明显升高(P<0.05); 4周时,C组的mTOR下降,低于B组(P<0.05); 8周时,C,D组均下降,低于B组(P<0.001); 4,8周时,C,D组的Raptor均下降低于B组(P<0.05); 4周时,C,D组的Rictor均低于B组(P<0.05),8周时进一步下降,与A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D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4,8周时,B组的CD4+CD25highTreg明显低于A组(P<0.05),C,D组4周后逐步回升,高于B组(P<0.05); 8周时进一步升高,均高于4周时(P<0.05); C,D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C,D组的病理评分较B组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4,8周时,B组的血TGF-β1和IL-17均高于A组(P<0.05),C,D组下降(P<0.05); 4,8周时C组的TGF-β1低于D组(P<0.05);(5)8周时,B组大鼠的Rictor与CD4+CD25high Treg呈负相关(P<0.05),与TGF-β1,IL-17及病理评分呈正相关(P<0.05); Raptor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CD4+CD25high Treg,TGF-β1及IL-17均无相关性(P>0.05)。 结论 CD4+CD25highTreg可能受Rictor-mTOR通路调控,参与DN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高盐饮食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20只实验大鼠按照大鼠品系分为对照组(SS-13BN大鼠,n=10)与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组(Dahl/SS大鼠,n=10),通过喂食盐含量为8%的高盐饲料构建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分析两组大鼠肾脏组织损伤程度及肾脏组织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收缩压为(183.82±3.87)mmHg,对照组为(129.03±3.9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Nephrinuria含量为(12.12±0.92)mg/d、肾损伤程度评分为(1.93±0.52)分、TNF-α含量为(623.14±43.12)pg/m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IL-6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2.25±0.81)、IL-1β mRNA为(2.89±0.8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IL-6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71±0.08)、IL-1β为(2.23±0.1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盐摄取会对盐敏感大鼠的肾脏造成严重的损伤,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影响肾小球等肾脏器官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炎性介质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和核转录因子在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喂食低盐 (0.05% 钠盐)饲料下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橄榄油(1 mL·kg-1·d-1);毒性组给予皮下注射CsA (15 mg·kg-1·d-1) 4周。通过观察炎性细胞浸润(ED-1) 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比较两组大鼠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采用RNA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OP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 (EMSA)分析法和免疫印迹法测定核转录因子(NF-κB 和 AP-1)的结合活性和I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毒性组大鼠表现为肾小管间质带状纤维化[(38.9±3.3)%/5 mm2vs(0±0)%/5 mm2,P<0.01]和大量ED-1阳性细胞浸润[(89±9)vs(7±2),P<0.01]。与对照组相比,毒性组大鼠 OP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729±37)%vs(103±4)%,P<0.01],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其主要位于肾小管间质损伤部位;毒性组核转录因子NF-κB [(218±19)%vs(116±15)%,P<0.01]和AP-1 [(735±225)%vs(101±4)%,P<0.01]结合活性增加,而IκB蛋白的表达减少[(9±7)%vs(105±7)%,P<0.01]。直线相关分析示OPN mRNA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r=0.959,P<0.001)和核转录因子的结合活性呈正相相关(NF-κB: r=0.773,P<0.01;AP-1: r=0.619,P=0.01)。结论 炎性介质OPN和核转录因子参与了慢性CsA肾毒性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Esmolol)能否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起到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本实验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中心实验室完成。4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n=10)、脓毒症组(CLP组,n=10)、艾司洛尔干预组(Esmolol+CLP组,n=10)、HO-1抑制剂组(Esmolol+ZnPP+CLP组,n=1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Esmolol组通过静脉输注艾司洛尔注射液,速度为15mg/(kg·h),Esmolol+ZnPP+CLP组术前1h腹腔内注射ZnPP溶液(40μmol/kg),术后同速静脉输注艾司洛尔注射液。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并且静脉输注等渗盐水,速度2ml/(kg·h)。术后12h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肠组织HO-1表达水平,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肠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与Sham组相比,CLP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43.71±6.24pg/ml vs 2742.69±221.71pg/ml,52.69±14.15pg/ml vs 482.73±125.49pg/ml,P<0.05);肠组织中HO-1水平表达升高(P<0.05);肠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CLP组相比,Esmolol+CLP组血清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下降(2742.69±221.71pg/ml vs 968.81±99.46pg/ml,482.73±125.49pg/ml vs 156.15±38.29pg/ml,P<0.05);肠组织HO-1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5);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与CLP组相比,Esmolol+ZnPP+CLP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水平无明显差异(2742.69±221.71pg/ml vs 2545.18±173.74pg/ml,482.73±125.49pg/ml vs 474.43±113.98pg/ml,P>0.05);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Esmolol能改善脓毒症诱发的肠道损伤,其可能是通过上调HO-1通路来减轻肠组织炎性反应,继而减轻肠道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分为单纯诱石组(1%乙二醇自由饮用诱导肾草酸钙结石形成)、诱石+姜黄素干预组(1%乙二醇自由饮用+20 mg·kg-1·d-1姜黄素灌胃)、单纯姜黄素组(去离子水自由饮用+ 20 mg· kg-1·d-1姜黄素灌胃)和空白对照组(去离子水自由饮用),每组8只.于实验前和实验结束时(分组处理后4周末),分别检测大鼠血、尿离子钙和镁浓度、尿草酸、尿枸橼酸及血清肌酐浓度;处死大鼠后取肾脏组织,检测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草酸钙结晶形成情况;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姜黄素组大鼠尿草酸、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肾脏组织MDA含量和血清肌酐水平轻度升高,尿镁离子浓度、尿枸橼酸盐含量和肾脏组织T-SOD活性轻度降低.与单纯诱石组比较,诱石+姜黄素干预组大鼠尿草酸、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肾脏组织MDA含量明显下降,尿镁离子浓度、尿枸橼酸盐含量、肾脏组织T-SOD活性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正常饮食大鼠具有轻微的诱发肾草酸钙结石的作用,但可明显抑制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结石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探讨富马酸二甲酯对肾草酸钙结石大鼠肾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富马酸二甲酯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富马酸二甲酯组大鼠腹腔注射0.25% L-羟脯氨酸2.5 kg/(kg·d)复制肾草酸钙结石大鼠模型。富马酸二甲酯组大鼠腹腔注射富马酸二甲酯25 mg/(kg·d),连续28 d,对照组、模型组同时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尿蛋白、尿钙,以及血肌酐水平;HE染色检测大鼠肾组织草酸钙晶体形成情况;试剂盒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活性氧簇(ROS)水平;Western bloting检测大鼠肾组织p38 MAPK通路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富马酸二甲酯组大鼠肾组织SOD活性降低,草酸钙晶体含量、尿蛋白、尿钙、血肌酐及肾组织MDA、ROS水平,p-JNK、p-p38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 <0.05);但富马酸二甲酯组大鼠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 <0.05),肾组织草酸钙晶体含量、尿蛋白、尿钙、血肌酐,肾组织MDA、ROS水平,p-JNK、p-p38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 <0.05)。结论 富马酸二甲酯可能通过抑制p38 MAPK通路活化,抑制肾脏组织氧化应激反应,从而抑制肾草酸钙结石形成,进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通过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控制性降压鼻内镜手术(ESS)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对其术后谵妄(POD)的影响。 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65岁)、择期行ESS手术者60例,随机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30 min(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后1 h(T2)、术毕(T3)、术后6 h(T4)、术后12 h(T5)、术后24 h(T6)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脑氧饱和度及炎症因子等指标,于术后24,48,72 h通过谵妄等级评定量表-修正版评定POD的发生率,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 与C组比较,G组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低血压事件的发生例数更少(P<0.05); G组术中总输液量更少[(1 465±308)mL vs(1 879±496)mL,P<0.05],胶体输液量增多[(758±160)mL vs(304±145)mL,P<0.05]; G组的POD发生率为6.67%,C组为33.3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近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水肿、心力衰竭等)、死亡率及脑血管意外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G组住院时间更短[(5.2±1.3)d vs(7.5±1.5)d,P<0.05]。 结论 GDFT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行控制性降压鼻内镜手术可以稳定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改善组织灌注,减轻炎症反应,降低POD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SPF级6~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姜黄素低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中剂量预处理组、姜黄素高剂量预处理组、溶剂组。对照组,正常饲喂;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溶剂组分别等体积灌胃连续7 d。置于西北地区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设定沙漠干热环境气候模式(温度41℃,湿度10%,紫外线辐射度40W/m2)。观察各组大鼠机体的生命体征并每半小时监测核心体温变化,记录死亡时间。结果 五组大鼠从被置于沙漠干热环境开始,0~30 min,姜黄素三个剂量组的核心体温与对照组、溶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从60 min开始,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210 min、240 min7个时间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核心体温低于对照组、溶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0~240 min各时间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姜黄素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及溶剂组五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22.95±28.23)min、(231.35±40.96)min、(255.00±30.39)min、(263.80±56.71)min、(223.00±27.23)min。中、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低浓度预处理组、对照组和溶剂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显著(P<0.01)。结论 姜黄素预处理能够提高沙漠干热环境大鼠的生存时间,提示姜黄素可能在提高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耐热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姜黄素可能在沙漠干热环境中暑的防治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rat model of low calcium diet related hyperoxaluria and explore its features. Methods By means of randomized blocks design, totally 24 SD mal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low calcium diet group, medium calcium diet group, and high calcium diet group. Each group was sequentially fed on different calcium diets for 3 days. The urinary volume within 24 hours was recorded, the consistency of urinary oxalate by high-efficiency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the consistency of urine creatinine by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The consistency was corrected to the output of urinary oxalate of rats in 24 hours, and the results were evaluated by repeated measurement of variance analysis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 The output of urinary oxalate of rats in 24 hours varied with time (F=7.893, P0.05). The output of urinary oxalate of rats in 24 hours varied with group division (F=3.565, P<0.05). The output of urinary oxalate in 24 hours in three groups on the third da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first day (P<0.05). Conclusion By controlling the calcium intake, w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the model of low calcium diet related hyperoxaluria in ra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茶水提取物对腺嘌呤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采用腺嘌呤灌胃法建立大鼠CRF模型,同时用肾茶灌胃治疗。治疗第17 d测定尿液尿酸含量; 4周后,采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丙二醛(MDA)含量,并测定菊粉清除率代表肾小球滤过功能。取大鼠肾脏进行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和肾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 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肾茶治疗组肾脏病理改变轻,尿液尿酸含量增加,血清Cr、BUN、MDA含量降低,菊粉清除率升高,bFGF表达减少(均为P<0.05)。 结论 肾茶对CRF大鼠的肾脏有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肾茶增加尿液尿酸排泄、抗氧化作用和抑制肾小管及肾间质bF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枸杞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生成的干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根据诱石方式(吸烟或饮用乙二醇或两者联合)、枸杞浸泡剂干预与否以及干预浓度(10%或25%)进行分组,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分组处理40 d后,收集24 h尿液并采集肾组织样本.检测尿液中钙、草酸及枸橼酸浓度;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管草酸钙结晶沉积情况并进行等级评分;检测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TUNEL染色观察肾小管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尿钙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单纯饮用乙二醇和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大鼠肾小管草酸钙结晶评分、肾组织MDA含量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而尿液中枸橼酸浓度和肾组织T-SOD活性均低于空白对照组.10%和25%枸杞浸泡剂干预可显著降低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大鼠尿钙浓度(P<0.01);同时使单纯饮用乙二醇和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大鼠肾小管草酸钙结晶评分、肾组织MDA含量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下降,而尿液中枸橼酸浓度和肾组织T-SOD活性升高.枸杞浸泡剂两种浓度间未见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枸杞能有效抑制吸烟和(或)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生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内自由基水平,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以及减少尿液中促石成分而增加抑石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鸡内金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的作用,探讨鸡内金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用SPF级雄性大鼠40只,按体重排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鸡内金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正常饮水和饲料,模型组给予造模剂(1%乙二醇饮水+上午0.2 mL/只2%氯化铵灌胃),鸡内金高剂量组[(5.00 g/kg体重]、中剂量组(2.50 g/kg体重)、低剂量组(1.25 g/kg体重)同时在下午分别按0.2 mL/100 g体重灌胃,连续4周。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24 h排尿量和尿钙(Ca)、尿磷(P)的含量,以及肾组织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的含量,分析各组大鼠血清CAT、MDA、Ca、P、肌酐(Cr)、BUN含量,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鸡内金高剂量组肾CAT[(6.1±1.3)U/mg vs. (4.1±1.2)U/mg,P<0.05]、血清CAT[(29.8±1.5)U/mL vs. (26.6±1.3)U/mL,P<0.01]升高,鸡内金高、中、低剂量组肾MDA[(15.71±0.21)nmol/mg、(16.84±0.18)nmol/mg、(17.29±0.11)nmol/mg vs. (17.59±0.19)nmol/mg,均P<0.01]含量均降低,鸡内金高剂量组血清Cr[(46.5±3.3)mmol/mL vs. (52.1±2.7)mmol/mL,P<0.01]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鸡内金各剂量组肾组织病理损伤有所减轻。  结论  鸡内金能有效预防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并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川芎嗪(TMP)对肾结石模型大鼠肾组织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MP组和阳性对照组,经预实验后,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乙醛酸盐原液80 mg·kg-1腹腔注射构建肾结石大鼠模型,同时TMP组大鼠采用盐酸TMP注射液100 mg·kg-1腹腔注射,阳性对照组大鼠采用肾石通颗粒3.12 g·kg-1灌胃,对照组大鼠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 mL·kg-1腹腔注射,连续用药10 d。取各组大鼠肾组织切片,Von Kossa染色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中钙盐沉积情况和病理形态表现,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及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Von Kossa染色可见明显的钙盐沉积,结晶量化分级评分明显升高(P<0.01),HE染色可见肾组织细胞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肾组织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TMP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肾组织Von Kossa染色可见钙盐沉积,结晶量化分级评分明显降低(P<0.05),HE染色可见肾组织细胞病理损伤减轻,肾组织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SOD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肾结石可引起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导致肾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改变和Nrf2/抗氧化反应原件(ARE)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变化,TMP干预处理后可激活该信号通路,从而发挥对肾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枸杞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生成的干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根据诱石方式(吸烟或饮用乙二醇或两者联合)、枸杞浸泡剂干预与否以及干预浓度(10%或25%)进行分组,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分组处理40 d后,收集24 h尿液并采集肾组织样本。检测尿液中钙、草酸及枸橼酸浓度;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管草酸钙结晶沉积情况并进行等级评分;检测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 SOD)活性;TUNEL染色观察肾小管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尿钙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单纯饮用乙二醇和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大鼠肾小管草酸钙结晶评分、肾组织MDA含量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而尿液中枸橼酸浓度和肾组织T-SOD活性均低于空白对照组。10%和25%枸杞浸泡剂干预可显著降低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大鼠尿钙浓度(P<0.01);同时使单纯饮用乙二醇和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大鼠肾小管草酸钙结晶评分、肾组织MDA含量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下降,而尿液中枸橼酸浓度和肾组织T-SOD活性升高。枸杞浸泡剂两种浓度间未见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枸杞能有效抑制吸烟和(或)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生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内自由基水平,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以及减少尿液中促石成分而增加抑石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单味中药金钱草、石韦、车前子对大鼠肾结石模型肾的保护作用。方法:9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采用1.25%乙二醇和1%氯化铵制备大鼠肾结石模型。造模同时用上述三种单味中药的免煎剂型分别按剂量给各中药组大鼠灌胃,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枸橼酸钾组用枸橼酸钾灌胃。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肾脏损伤情况。结果:各中药组大鼠肾脏损伤情况(肾充血、炎细胞浸润、肾小管扩张)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与枸橼酸钾组相当。大鼠肾脏损伤表现为肾皮质明显充血,近曲小管水肿,髓质充血,间质水肿,远曲小管可见草酸钙结晶,程度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乳头管也可见结晶,肾盏内见脱落细胞。结论:单味中药金钱草、石韦、车前子对大鼠肾结石有良好的肾保护作用,促进尿中草酸钙结晶排泄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Eda)对百草枯(PQ)急性中毒所致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因子、HO-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百草枯建立百草枯中毒模型,并予以依达拉奉腹腔注射进行干预,ELISA法观察氧化应激因子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监测HO-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Q组在1、3及7天时CAT、SOD水平较低,21天时明显升高,MDA在1天时表达水平较高,随后逐渐下降,21天时有所回升(P<0.05);PQ+Eda组1天及3天时CAT、SOD及MDA表达水平均较NS组低,7天时均有所升高,SOD表达呈现峰值,21天时表达接近NS组(P<0.05)。Eda组CAT及MDA表达较N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OD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肾脏组织中HO-1表达Eda组及PQ+Eda组较PQ组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促使肾脏组织SOD及CAT表达提高,MDA表达降低,并可上调HO-1表达,对肾脏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