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柴胡温胆汤为《三因方》卷九、十温胆汤与《伤寒论》小柴胡汤合方。20世纪80年代伊始,近现代医家将本方广泛运用于神经系统、精神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在用方精准度、泛用度方面仍存在局限。辨证当在“方证对应”思想下抓住本方用方指征,拓展用方范围,并在不同条件下探索柴胡温胆汤与其他经方、时方的合方运用。此外,目前对柴胡温胆汤药理机制的探索尚较欠缺,对柴胡温胆汤复方作用靶点的研究或成为未来新一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少才  屈小元  马战平 《陕西中医》2016,(10):1423-1424
温胆汤首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方》中,其中《外台秘要方》注明其源于《集验方》。考《集验方》乃南北朝名医姚僧垣(公元499~583年)所撰,原方由生姜、半夏、橘皮、竹茹、枳实、炙甘草六味药物组成。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温胆汤凡"三见",其中,见于"虚烦"和"惊悸"的两方用药相同,即用《千金》原方加茯苓、大枣,生姜则由原来的四两减为五片,指证不再说是"胆寒",而说是"气郁生涎(痰),变生诸证",《三因方》这一调整,遂使温胆汤之药性由温而平,临床运用也更广泛了,后世所沿用温胆汤,也大都为陈无择之温胆汤。历代医家由于未能搞清这一嬗变关系,所以不免曲为之说。刘华为教授倡导气化论,擅用活用温胆汤化裁治疗疑难危重症可谓是别出心裁。  相似文献   

3.
<正> 温胆汤方首见于唐代孙思邈之《备急千金要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组成。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原方基础上增茯苓、大枣,减生姜之量,是为今日习用之温胆汤。后世医家更灵活变通,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4.
对王有鹏教授针对儿童湿热病机运用温胆汤合方的经验进行总结。王有鹏教授临证时尤其注重小儿疾病湿热为患之病机,善用分消走泄之温胆汤治疗湿热顽邪,并以温胆汤为基础配伍不同方剂加减化裁,创制出一系列温胆汤合方用于治疗小儿各系统湿热型疾病。在疾病具体证治中,重视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以及病因病机的分析,突出运用合方思想的优势与特点,灵活运用温胆汤合方,随证治之,临床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临床治疗痰热的基本方。该方临床应用广泛,吾师李敬林教授善用此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笔者在跟师学习过程中,对其运用温胆汤治疗痰热扰心证不寐的辨治深有感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柴胡温胆汤是由《伤寒论》小柴胡汤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合方而成,其中小柴胡汤之功重在足少阳胆,而温胆汤之治偏于足阳明胃。两方合用共奏和解少阳、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之功。李素领教授运用异病同治理论灵活加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失眠、眩晕、胃脘痛、胸痹、耳鸣等病症。每获效验。  相似文献   

7.
温胆汤源出自南北朝《集验方》,经南宋陈无择化裁而大行,为中医临床常用名方,后世化裁甚多,亦有衍方名世,如二陈汤、蒿芩清胆汤、黄连温胆汤等。其方证辨识要点有三:痰湿困阻、神明不昌、胃失和降,临证应根据病机变化而灵活化裁或合方应用。根据温胆汤及其类方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举案分析,抛砖引玉,以候明教。  相似文献   

8.
秦琬玲教授从医30余年,治学严谨,经验颇丰。善于运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辨治胸痹、眩晕、中风等病,现将秦教授化裁运用黄连温胆汤之部分临证验案整理如下。 目前就温胆汤的方源大致有两种看法:其一,认为该方首载于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胆虚寒门》,此为较传统的看法;其二,认为该方出自南北朝名医姚僧垣的《集验方》,理由是唐·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七·病后不得眠方二首》有云:“《集验方》‘温胆汤,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汤法……’出第五卷。”而《外台秘要》与《备急千金要方》两书所载之温胆汤组方相同、主治相似,故认为温胆汤应出自《集验方》[1],而黄连温胆汤则出自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目前中医内科学教材里的黄连温胆汤主要由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炙甘草、大枣7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化痰、除烦定惊、和胃止呕之功效,黄连增加了其清心泻火之功效,主要用于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湿聚成痰,郁而化热,痰热内扰之证。  相似文献   

9.
温胆汤乃中医名方,首载于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炙一两”。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各2两,陈皮3两,甘草1两,茯苓1.5两”。方中药味已有变化。及至明代《证治准绳》又有十味温胆汤。温胆汤临床应用广泛,疗效卓著,历代论述颇多。本文结合临床实践,谈谈笔者对温胆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王艳  杨小军  张福利 《新中医》2014,46(3):217-219
<正>温胆汤首见于南北朝姚僧垣所著的《集验方》[1],后为《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引用,到宋代陈言在原温胆汤基础上加茯苓、大枣进而形成了新的温胆汤,并作为十大名方而沿用至今。温胆汤在《千金方》中主要治疗痰饮留于少阳的"胆寒证",如其载:"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亦服温胆汤方。"后陈言将其所治之证进一步发展,由原来的少阳痰饮证扩展为"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气郁生痰诸证"的痰证。明清时医家对温胆汤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除将其治疗范围扩大为痰湿、痰热、湿热证外,亦将其代表之法提炼为分消走泄法。正如叶桂在《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从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论述温胆汤在精神科的应用,并进一步论述了服用温胆汤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探讨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三明市中西医 结合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97 例痰浊闭阻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 例)与对照 组(48 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低分子肝素钙、发作 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增加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 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每周含服硝酸甘油用量和每天发作的次数较对照组降低,每次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一氧化氮(NO)、 前列环素(PGI2)高于对照组,内皮素 –1(ET–1)低于对照组,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常规药物联合使用中药汤剂(瓜蒌薤白半夏汤合 温胆汤)治疗,可减少患者含服硝酸甘油用量及疾病发作次数,改善临床指标,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逍遥散合温胆汤治疗躯体化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用中药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氟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对比疗效差异,探讨中药应用的优势。方法 用汉密尔顿抑郁诊断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HAMD)选择神经症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氟西汀组34例,采用盐酸氟西汀,每日20mg,每日早餐后口服1次;中药组采用逍遥散合温胆汤煎剂,每日晚餐前1次温服。每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严重程度、躯体化不适以及焦虑、抑郁和伴随的其他症状改善与变化。治疗前后分别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eneral impression,CGI)和症状自评量表90项(symptom checklist-90,SCL-90)评分,观察其因子评分变化的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两组CGI量表分变化显著,2周后平均减分率〉30%,8周后平均减分率〉70%;而两组之间CG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SCL-90量表评分显示,两组躯体化因子平均分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轻。结论 中药在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中有可观的优势,可与新型抗抑郁剂相媲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治疗以失眠为主症的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以失眠为主诉,经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舒乐安定治疗,观察组联合舒乐安定和黄连温胆汤治疗,治疗10周后,观察失眠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好于对照组的63.3%(P<0.01),观察组随访1年,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因慢性胃炎而导致的失眠,在服用西药的同时,结合黄连温胆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温胆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均为痰热内阻而导致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用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方法,选用温胆汤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更年康治疗;均以10天为1疗程。3疗程后观察两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更年期综合征改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内阻型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至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奥氮平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PANSS评分、LOTCA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Hcy和SOD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ANSS评分降低而LOTCA评分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LOT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降低而SOD水平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9.002、14.95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痰湿内阻型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小儿积滞的疗效。方法:将62例积滞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合加味温胆汤;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14天后观察两组患儿积滞总疗效及中医单项症状(食欲、腹胀、呕吐、大便)复常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4.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单项症状复常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小儿积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临床各种情绪失调所致病症的经验。方法:用黄连温胆汤去甘草、大枣之甘甜滋腻以清热化痰,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疏肝解郁,并随症灵活化裁,辅以心理疏导,治疗诸多情绪失调所致的病症,如五更泻者加健脾化湿、收涩止泻之品,如苍术、白术、泽泻、芡实、乌梅等;焦虑者加安神之品,如生龙牡、磁石、炒枣仁、夜交藤等;低热者加清心泻火,滋阴清热之品,同时佐以通腑泻热,使热邪得出,如栀子、石膏、知母、黄柏、大黄。结果:用上述方法治疗五更泄、焦虑、低热均取得了较好疗效。结论:黄连温胆汤对情绪失调所致的病症有效。  相似文献   

19.
椎动脉型颈椎病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病变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以眩晕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头痛、恶心、胸闷、耳鸣、视力下降,甚至卒倒,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笔者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芎麻汤合十味温胆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