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珂立苏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院43例MAS患儿随机分成控制性机械通气(CMV)组23例和HFOV组20例。HFOV组应用高频振荡通气,CMV组常规机械通气,两组均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监测两组通气治疗0、2、12、24、48h后反映肺氧合功能的指标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联合珂立苏通气治疗后反映肺氧合功能的各参数在不同时间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HFOV组在时限和程度上要比CMV组显著;HFOV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CMV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肺气漏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MV组(P<0.05),而病死率与Ⅲ度以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珂立苏治疗重症MAS,肺氧合功能改善快,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可作为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抢救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NRDS 50例,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25例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组2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HFOV组患儿的血气分析值和氧合指数明显优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生气胸、肺气漏、慢性肺疾病等并发症低于CMV组(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肯定,并降低患儿对机械通气的需要,是安全、可靠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生儿MAS患儿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上呼吸机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气道充分灌洗后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100~150 mg/kg气管内给药。观察两组患儿的氧合功能、病程及预后,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并发气胸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改善MA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程,减少气胸及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5例MA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2例)和对照组(B组,33例),分别在治疗0、24、72h检测两组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并同时记录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和呼吸机使用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24、48h后,A组患儿BALF中SP-A、SP-D含量逐渐升高,高于B组(P<0.05),而VEFG含量低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气胸发生例数、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PS治疗MAS能通过促进内源性PS生成,使SP-A、SP-D含量增加,抑制VEGF的表达,从而减轻肺损伤,改善了氧合,并缩短了机械通气和氧暴露的时间,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注入与灌洗给药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重症MAS患儿共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A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原液气管内注入治疗,B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稀释液气管内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愈率、病死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氧合指数(O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患儿治愈率高于A组,病死率低于A组(P均<0.05);B组患儿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后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均高于治疗前和A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稀释液气管内灌洗给药治疗重症MAS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并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其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气管内注入给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4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治疗的重症MAS患儿64例,按治疗方案分为高频振荡通气(HFOV)+肺表面活性物质(PS)组、常频机械通气(CMV)+PS组、HFOV组、CMV组四组各16例,四组辅助处理措施相同。PS为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Calsurf),在气管插管后以100 mg/kg气管内给药,患儿依次取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平卧位,每个体位均注入总剂量的1/4,为防止药物黏滞导致气道阻塞,注药时采用复苏囊加压通气,注药完毕后继续接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记录四组患儿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气分析、PaO2/FiO2、氧合指数(OI)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转归情况。结果:HFOV+PS组死亡2例,CMV+PS组死亡3例,HFOV组死亡3例,CMV组死亡4例,其他患儿均治愈出院,四组患儿的转归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儿治疗前(0 h)pH、PaO2、PaCO2、PaO2/FiO2、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善,其中HFOV+PS组改善最为显著,其在治疗2、12、24、48 h时与另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FOV+PS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是(93.6±41.2)h,平均住院时间是(15.8±5.1)d,均短于另三组(P均<0.05)。结论:HFOV联合PS治疗重症MAS,可迅速改善通气和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2例MA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PS治疗,气管内给药,而后继续采用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氧合指数由(23.2±2.8)渐降至(12.2±3.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从(0.13±0.03)上升至(0.32±0.0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上呼吸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PS联合机械通气能够显著改善MAS患儿临床症状,有效改善MAS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气胸及VAP的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存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NO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夫强  段洋  王林 《天津医药》2012,40(7):682-684
【摘要】 目的 探讨吸入一氧化氮(NO)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0V)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方法 30例肺血管痉挛和6例解剖性血管梗阻PPHN患儿,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和吸入NO治疗。NO吸入前、后30分钟及24小时监测氧合指数、血气分析、无创血压、SPAP、心率、平均气道压、经皮测血氧饱和度(TcSaO2),NO吸入30分钟及24小时测定高铁血红蛋白(MHb)浓度与NO2浓度。结果 Ⅰ组26例(86.67%)患儿治愈,氧合指数明显改善,且无明显副作用。Ⅱ组患儿治疗无效。 结论 肺血管痉挛型PPHN患儿尽早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吸入。≥34周早产PPHN患儿可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NO吸入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联合呼吸支持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60例确诊为HMD的新生儿根据家长意愿使用PS(珂立苏)与否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2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呼吸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组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支持,对照组没有应用珂立苏。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并发症、氧疗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30 min、12 h及24 h,2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中10例无需辅助通气即能达到良好的肺通气状态,经皮氧饱和度90%左右;12例需无创CPAP即可;仅16例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且呼吸机参数较低,上机时间短。对照组患儿均辅助机械通气,与治疗组相比辅助通气时间长,呼吸机参数较高,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PS联合呼吸支持能快速、有效地改善HMD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氧合功能,降低呼吸机参数,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成本。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住院的20例重症MAS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仅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同时应用PS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及预后。结果应用PS治疗后,治疗组发绀明显改善,呼吸性三凹征明显减轻,氧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PS能有效改善严重MAS患儿肺氧合功能,促进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联用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NRD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期刊中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the CochranceLibrary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21年2月发表的布地奈德持续吸入、单剂吸入和气管滴入分别联用肺表面活性剂治疗NRDS的临床对照研究。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1 049例患者,持续吸入组400例,单剂吸入组265例,气管滴入组38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布地奈德持续吸入组治疗后氧合指数增加值大于气管滴入组和单剂吸入组,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辅助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率和肺表面活性剂反复使用率小于气管滴入组和单剂吸入组;气管滴入组治疗后增加值大于单剂吸入组,中重度BPD发生率、辅助通气时间、有创机械通气率和肺表面活性剂反复使用率小于单剂吸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不同用药方式联用肺表面活性剂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存在一定差异,持续雾化吸入给药是最优用药方案,其次为气管滴入给药,再次为单剂雾化吸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麻杏石甘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中检索麻杏石甘汤的化学成分及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图。在Genecards数据库中获取支气管哮喘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映射获得麻杏石甘汤作用于支气管哮喘的预测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导入Cytoscape 3.7.2中筛选麻杏石甘汤的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及Cytoscape3.7.2对麻杏石甘汤的核心靶点进行KEGG信号通路和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并构建麻杏石甘汤活性成分-核心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结果 预测结果显示,麻杏石甘汤中136个主成分可靶向98个哮喘相关靶点,关键有效成分包括麻黄碱、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核心靶点包括IL-6、MAPK3、TNF、TP53、VEGFA、JUN、EGFR、EGF、NOS3、CAT,涉及HIF-1、PI3K-Akt、MAPK、雌激素等71个信号通路和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细胞凋亡过程、ERK1和ERK2级联的正调控、上皮细胞增殖、平滑肌细胞增殖等20个生物过程。结论 初步揭示了麻杏石甘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制,为麻杏石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足月儿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应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12月收治的60例轻度ARDS足月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成双水平组、高频组各30例。双水平组男∶女为18∶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效果。方法将本院NICU收治的40例MAS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外源性PS。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死亡、气漏、败血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PS治疗MAS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减轻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入我院行机械通气的NRDS患儿分成三组,治疗1组采用PS联合PPV,治疗2组仅采用PPV,对照组仅采用仰卧位机械通气,三组患儿其他治疗方法相同。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护,分别在机械通气前、机械通气30 min、机械通气6 h、机械通气24 h监测患儿血气分析指标,了解患儿动脉血PaO2、PaCO2,以及各阶段呼吸机的平均气道压(MAP)、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详细记录患儿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三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阶段血气分析、呼吸机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阶段血气分析、呼吸机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用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组与对照组治疗24 h后血气分析、呼吸机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和对照组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发症VAP和VIL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组与对照组用机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发症VAP和VIL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机械通气能有效治疗NRDS,PPV优于仰卧位机械通气,PS联合PPV治疗NRDS能有效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提高NRDS患儿的存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应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45例使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为观察组,31例单用机械通气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乳酸水平、氧合指数、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转归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7天氧合指数为284.48±48.11,与对照组237.88±49.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95.46±17.41) h、总吸氧时间为(96.61±18.09) h、住院时间为(21.30±4.60)h,对照组分别为(112.58±20.21) h、(116.72±28.11) h、(27.12±5.14) h(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8.89%)、呼吸机相关肺损伤(2.22%)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9.03%、16.13%,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气胸发生率(4.44% vs 3.23%)、肺出血的发生率(2.22% vs 6.45%)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率(95.56%)高于对照组(80.65%,P<0.05)。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氧合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在机械通气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肺表面活性物质(PS) 预防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120 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 0.25 mg/kg 和 PS 100 mg/kg 混合液 雾化吸入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 1 采用 PS 100 mg/kg 气管插管内滴入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 2 采用 PS 100 mg/kg 雾化 吸入联合机械通气治疗。 检测三组患儿呼吸机平均气道压力( MAP)、 氧合指数(OI)、血气分析 pH 值、氧分压(PaO2 )、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磷脂转运蛋白(PLTP)的含量,比较三组患儿拔 管时间、需氧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高血糖、动脉导管未闭( PDA)、脑室内出血(IVH)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BPD 发生例数和死亡例数。 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 PaO2、PaCO2 及 pH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 MAP、OI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儿 MIF 和 PLT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试验组 MIF 含量在各时间点均低于两个 对照组, PLTP 含量在各时间点均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两个对照组比较,BPD 发生率、拔管 时间、需氧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患儿病死率、高血糖、PDA、IVH 和 ROP 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有 BPD 患病高风险的早产儿,早期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 PS 可降低 BPD 的发 生率,达到早期预防的效果,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究鼻腔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与间歇气道正压通气(NIPP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158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和观察组79例,在牛肺磷脂治疗基础上分别行NCPAP和NIPPV无创通气,院外随访30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血气指标PaO2、PaCO2、pH、PaO2/FiO2(P/F值)、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近期预后。结果:治疗后6 h、24 h、48 h两组患儿PaCO2显著低于治疗前,PaO2、pH以及P/F值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例数、有创辅助通气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2%(P<0.05);两组患儿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482,95%CI(0.175,1.326),P=0.173]。结论:NIPPV联合PS治疗NRDS,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改善氧合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足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PPHN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时间段治疗措施不同分为HFOV组、常频机械通气(CMV)+西地那非组、HFOV+西地那非组.分析各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6、12 h后的P/F比值、氧合指数(OI)、肺动脉压力,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转归.结果 治疗3、6、12 h后HFOV+西地那非组P/F、OI、肺动脉压力均优于CMV+西地那非组和HFOV组,CMV+西地那非组优于HFO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西地那非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CMV+西地那非组和HFOV组,CMV+西地那非组短于HFO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西地那非联合HFOV治疗PPHN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氧合情况,显著缩短患儿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但对患儿病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