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单腔气管导管在肥胖患者单肺通气中的可行性。[方法]60例择期例行右侧胸科手术患者,体重指数25~50,随机分为单腔气管导管组(Ⅰ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Ⅱ组)。Ⅰ组通过单腔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Ⅱ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观察两组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插管时间、定位时间、气道峰压、外科术野暴露程度、胸膜打开后40分钟血气分析、术中吸引分泌物时间,拔管后用纤支镜观察声带损伤情况和声音嘶哑情况,随访肺不张,肺部感染和住院天数。[结果]Ⅰ组插管时间、声音嘶哑和声带损伤发生率,明显短于Ⅱ组(P<0.05)。Ⅰ组术中吸引分泌物时间大于Ⅱ组(P<0.05)。两组定位时间、气道峰压,外科术野暴露程度,血气分析,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腔气管导管和双腔支气管导管均能应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中,在肥胖患者中应用单腔气管插管可缩短插管时间及减少患者术后声带损伤和声音嘶哑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单肺通气麻醉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应用“Robertshaw”双腔气管导管对 2 0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进行单肺通气麻醉 ,其目的是观察单肺通气在麻醉及手术期间 ,存在哪些优点或弊端 ,并对副作用进行讨论与分析。现将应用Robertshaw双腔气管导管术中进行单肺通气麻醉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选择 2 0例食管癌病人中 ,男性为 12例 (占60 % )、女性为 8例 (占 4 0 % )。年龄 4 7~ 65岁 ,平均年龄 56.5岁 ,老年患者 ( 60岁以上 )有 10例 ,肥胖患者有2例 ,均为择期手术。手术方式全部为左侧开胸 ,所有病例根据患者病史、体检、X线胸片、心电…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支气管封堵器组(BB组)30例,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LT组)30例。麻醉诱导后,在胸腔镜下DLT组和BB组分别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B组比较,DLT组插管时间和导管定位时间长,肺萎陷评分高,术后总的并发症、声嘶和喉痛发生率低(P0.05),但是两组拔管时间、单肺通气时间、导管移位发生率、低氧血症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相似,在适应证下建议首选支气管堵塞管。  相似文献   

5.
李珊珊  汪亚宏  王忠慧 《重庆医学》2018,(18):2495-2497
目的 比较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该院实施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LT组)麻醉诱导后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组(BB组)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再置入支气管封堵器.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并发症及苏醒情况.于双肺通气后5min(T1)、单肺通气后30 min(T2)、单肺通气后120 min(T3)、双肺通气后30min(T4)、拔管前(T5)、术后1 d(T6)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记录T1~T5时点吸气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Cdyn),以及插管、拔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BB组术后声音嘶哑和咽喉疼痛发生率、拔管时间明显低于DLT组(P<0.05),T2~T5时BB组Pplat、Ppeak均低于DLT组,T2、T3时BB组的Cdyn高于DLT组(P<0.05);T2~T6时BB组PaO2、PaO2/FiO2均高于DLT组(P<0.05);BB组插管时SBP、DBP、HR均明显低于DLT组(P<0.05).结论 支气管封堵器在食管癌根治术麻醉中表现出明显优势,建议首选支气管封堵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评价支气管封堵导管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胸外科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6例,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33),支气管封堵导管组(BB组)和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LT组).常规麻醉诱导后置入支气管封堵导管或双腔支气管导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完成后3 min(T1)、气管导管置人后即刻(T2)和导管置入后3 min(T3)的心率、平均动脉血压.比较两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导管的定位时间、左肺萎陷时间及萎陷效果;比较两组在气管导管位置确定后行双肺通气5 min时(T4)、术中开始行单肺通气后10 min(T5)、术毕由单肺通气转变为双肺通气后10 min(T6)的气道峰压、呼吸频率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02),术中、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和术后患者的声嘶、咽痛发生率.结果 在T0、T1和T3时,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LT组比较,BB组T2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B组定位时间明显缩短,萎陷时间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左肺萎陷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T5、T6时间点,两组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B组气道峰压均较DLT组明显降低(P<0.05);T5时间点BB组呼吸频率较DLT组明显降低(P<0.05).BB组术后声嘶和咽痛的发生率也较DLT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低氧血症.结论 支气管封堵导管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FUJI支气管堵塞器在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开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JUJI支气管堵塞器组(A组)和双腔气管导管组(B组),每组40例,分别应用FUJI支气管堵塞器联合单腔气管导管插管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行单肺通气麻醉。记录两组患者PaO2、PaCO2、PAW的变化和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失败率、插管时间、术野暴露情况、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结果:单肺通气后30,60min和单肺通气结束时A组的PaO2显著高于B组(P〈0.01),PaCO2、PAW显著低于B组(P〈0.01);A组术野暴露优良率、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B组(P〈0.05),插管时间、插管失败率、声嘶咽痛发生率少于B组(P〈0.05)。结论:FUJI支气管堵塞器在胸外科手术单肺通气中应用,具有插管和定位容易,氧合充分,气道压力低,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少,术野暴露满意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单肺通气技术,尤其适用于困难插管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Coopdech支气管阻塞管单腔气管导管外置管在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 Ⅰ ~Ⅱ级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组,全部选择左侧双腔管)和Coopdech支气管阻塞管导管外置管组(C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导管移位发生率、肺萎陷指标、术后咽痛声嘶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单肺通气前,单肺通气后30min两个时间点的SpO2、PET CO2、PAW变化.结果 C组插管时间、定位时间、导管移位发生率、术中肺萎陷程度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患者声音嘶哑及咽喉痛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插管前即刻D、C两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即刻两组的MAP及HR均较插管前即刻增高(P<0.05),但D组较C组升高明显(P<0.05).单肺通气前D、C两组的气道压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肺通气后两组的气道压峰值较双肺通气均升高(P<0.05),但C组气道压峰值升高明显低于D组(P<0.05).单肺通气前后SpO2、PET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pdech支气管阻塞管单腔气管导管外置管插管简便、定位准确、肺萎陷和手术野暴露良好,且与DLT相比气管插管反应轻、气道阻力较小、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低,可安全用于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0.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talion,OLV)是胸外科肺和食管中上段手术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通常多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s endobronchial tube,DLT),因其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和局限性,我院自2006年3月以来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阻塞器(amdt-endobronchial blockerset,AEBS)行单肺通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吻合2种方法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手工吻合与一次性吻合器吻合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2002年1月-2008年2月接受食管癌三野根治术的患者217例,颈部吻合分别采取手工吻合和强生一次性吻合器吻合,并将其分为手工吻合组135例,吻合器组82例两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观察吻合口瘘、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结杲:两组患者随访半年,手工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9.63%(13/13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5.19%(7/135)。吻合器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44%(2/82),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6.10%(5/82)。术后吻合器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均低于手工吻合组(P〈0.05);两组患者比较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颈部吻合中,吻合器的使用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不增加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是三野根治术颈部吻合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吸全麻与静脉全麻(TIVA)对单肺通气(OLV)患者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期开胸手术患者36例,年龄18~65岁,ASAⅠ~Ⅱ级.随机等分两组:Ⅰ组静吸全麻组,维持吸入1.0%~2.5%异氟烷和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为主;Ⅱ组TIVA组,维持血浆靶控丙泊酚1.0~3.0μg/mL和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25 μg/(kg·min)为主.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动脉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麻醉深度指数(CSI)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麻醉前基础值(T0)、手术切皮前5分钟(T1)、切皮后5分钟(T2)、OLV后30分钟(T3)和术毕前10分钟(T4)采桡动脉血1mL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后pH值明显下降,与T0组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升高,与T0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E值减小,与T0组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Ⅱ组下降幅度较小,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SaO2)在T3时间段Ⅱ组比Ⅰ组高(P<0.01).结论 两组患者OLV后pH值明显下降,PaCO2显著升高,但Ⅱ组BE值下降幅度较小,SaO2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行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及对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单肺通气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Univent管组和双腔支气管组。每组50例。Univent管组通过插Univent管实现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所有气管插管均由同一个熟练的麻醉医生完戍。主要观察指标:①完成插管所用时间;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③治疗后24、48、72h采用标准化问题对声音嘶哑和咽喉痛进行评估。结果①双腔支气管组的插管时间明显较Univent管组长(P〈0.05);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双腔支气管组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较Univent管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如支气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双腔支气管导管和Univent管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应用Univent管可减少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首先选用Univent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不同吸痰护理方式对气管切开患者肺通气及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深部吸痰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浅部吸痰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护理方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通气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7.3%,高于对照组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aO2、氧合指数均比护理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aCO2水平均比护理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及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依次为5.5%、1.8%,均比对照组21.8%、27.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深部吸痰护理方式相比,对气管切开早期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浅部吸痰护理方式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几率,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PCR Assay芯片技术,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患者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推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胸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60个单肺通气病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右美托咪定干预前与干预后1,3天所有患者静脉采血立即提取RNA做PCR Assay基因芯片检测.结果 右美托咪定干预后炎症相关基因CCL11、CCL19、CCL2、IL17A、IL1a、IL1b、IL2的Fold绝对值趋向于干预前水平,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绝大多数Fold值变化并不大.结论 右美托咪定干预使用可调节单肺通气患者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使围手术期紊乱的炎症反应趋于正常,从而起到对单肺通气患者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不同的序贯通气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肺通气功能和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患者89例,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有创-无创和无创-有创两种不同的通气方式。结果: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对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无创-有创序贯治疗组的患者小,肺通气功能改善明显,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情况均要少于无创-有创序贯治疗组(P<0.05)。结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陈锡华  黄冰  黎阳  阮林  顾永辉  易娟 《广西医学》2011,33(4):416-420
目的研究两种单肺通气(OLV)方式下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变化。方法建立两种OLV大鼠模型:夹闭左侧肺门OLV组(A组),过深插管OLV组(B组)。按不同通气时间分亚组A1、A2、A3和B1、B2、B3。设双对照组:双肺通气组(C组),同样分亚组C1、C2、C3;空白对照(D组)。免疫印记法检测肺AQP-5的表达。结果 A、B、C组AQP-5的表达均较D组减少(P〈0.05);各亚组左右两侧肺AQP-5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组内各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B1、C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2、B2、C2组间比较,A2比B2和C2均有减少(P〈0.05),B2与C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3、B3、C3组间比较,A3和B3均较C3组减少(P〈0.05),A3比B3减少(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致大鼠AQP-5表达下调,与时间相关,夹闭法OLV和插管过深法OLV对AQP-5表达的影响超过双肺通气,前者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乳酸清除率(LCR)、脉搏变异指数(PVI)与下腔静脉内径呼吸变异指数(IVCrvi)液体治疗对单肺通气老年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拟行单肺通气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10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中给予常规液体治疗,观察组术中给予以LCR、PVI与IVCrvi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比较两组术前(T0)、单肺通气前(T1)、单肺通气15 min(T2)、单肺通气1 h(T3)及单肺通气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和心脏指数(CI)。比较两组液体出入量及药物应用情况。同时记录术前和术后肺功能参数。结果两组各时间点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4时间点MAP、CI和SVV、LCR高于对照组,CVP、PVI、IVCrv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肺通气时间、晶体液用量、总输液量、尿量、出血量及使用去氧肾上腺素占比低于对照组,胶体液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LCR、PVI与IVCrvi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可稳定单肺通气老年患者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局部脑氧饱和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 年3 月—2018 年3 月义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单肺通气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 组,每组50 例。A 组采用常规液体,B 组采用目标导向液体,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 组总输液量、尿量、晶体液用量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均少于A 组(P <0.05),但是胶体液用量多于A 组(P <0.05)。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拔管时间为(126.25±10.48)min,少于A组的(158.52±10.06)min(P <0.05)。B 组血乳酸、尿酸和血肌酐水平低于A 组(P <0.05)。两组在入室桡动脉连接监测系统时、单肺通气45 min、拔管后5 min 的HR、MAP、CVP、SVV 和rSO2 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时间、组间、两组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B 组rSO2 和rSO2min 高于A 组,而rSO2%max 低于A 组(P <0.05)。结论 对老年单肺通气患者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有助于缩短拔管时间,且不会对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血流动力学造成过大的影响,促使脑氧供维持在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金泓  刘国斌  钟莉 《吉林医学》2013,34(15):2855-2857
目的:观察有创与无创正压通气对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含量的改变及影响。方法:将6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有创正压通气治疗,并根据情况进行调节,对照组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 h血浆脑钠肽浓度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后血浆BN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调节参数后进一步下降,且心率、呼吸及血气分析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正压通气可以有效降低呼吸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减轻心脏负荷,效果优于无创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