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健  卢慧  刘萍  张家庆  许家岭 《安徽医药》2019,40(2):129-132
目的 探讨手术前左室收缩功能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吻合术后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零五医院收治并拟建立AVF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54例,根据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54例患者分为LVEF正常组33例(LVEF >50%)和LVEF降低组21例(LVEF ≤ 50%)。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头静脉内径及术后2周、4周、6周、8周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比较两组患者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术前LVEF与术后头静脉内径和血流量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8周内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正常组术后4周、6周、8周头静脉内径均大于LVEF降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正常组术后6周、8周头静脉血流量均大于LVEF降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LVEF与术后2~4周、4~6周及6~8周头静脉内径变化值成正相关(r=0.270、0.305、0.308;P均<0.05),术前LVEF与术后4~6周及6~8周头静脉血流量变化值成正相关(r=0.318、0.299;P均<0.05)。结论 AVF吻合术前LVEF影响术后头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变化,高LVEF有利于术后头静脉的扩张及血流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郑峰  姜燕  江蕾  洪海娟  臧秀娟 《安徽医药》2017,38(4):411-414
目的 探讨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对长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作用。方法 以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诊治的7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血液透析(HD)33例(HD组),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治疗40例(HP+HD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40例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肱动脉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NMD)及微炎症相关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D组、HP+HD组透析前肱动脉FMD均低,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比较,HD组透析后肱动脉FMD下降[(7.10±1.52)% vs (4.75±1.65)%](P<0.05),而HP+HD组则上升[(7.08±1.60)% vs (8.40±1.53)%];HP+HD组透析后肱动脉FMD大于HD组,血清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肱动脉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多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单纯血液透析加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能有效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及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高军  马胜银  郝丽 《安徽医药》2018,39(9):1096-1099
目的 研究远红外线联合喜疗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118例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喜疗妥组(30例)、远红外线组(30例)和喜疗妥联合远红外线组(32例),对患者内瘘血流量、内瘘穿刺疼痛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喜疗妥组、远红外线组、喜辽妥联合远红外线组透析后内瘘血流量呈上升趋势,透析后3个月喜疗妥组、远红外线组、喜辽妥联合远红外线组内瘘血流量上升趋势,组内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喜疗妥组、远红外线组内瘘血流量在透析后3个月、透析后6个月高于对照组,喜辽妥联合远红外线组在透析后1个月、透析后3个月、透析后6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内瘘穿刺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内瘘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疗妥联合远红外线组患者发生感染、皮肤瘀斑、血肿以及局部出血比例低于对照组,但与喜疗妥组、远红外线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红外线联合喜疗妥治疗可有效改善AVF的功能,减轻穿刺部位疼痛感,疗效优于远红外线或喜疗妥治疗。  相似文献   

4.
吴邯  刘芳  程丽  张莹莹 《安徽医药》2017,38(6):798-800
目的 探讨不同进针角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内瘘穿刺针尖与皮肤呈35~40°,对照组为20°。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透析时内瘘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62%)高于对照组(90.45%),穿刺点渗血发生率(12.88%)低于对照组(17.81%),疼痛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35~40°角进针穿刺动静脉内瘘,可增加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处渗血、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5.
陈沛东  章秋  李安洋 《安徽医药》2020,41(4):406-408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糖尿病足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足组和非糖尿病足组,各30例,比较两组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根据预后结果将糖尿病足患者分为愈合、好转及无效3组,比较不同预后结局患者间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及Wagner分级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足组下肢血管狭窄检出率高于非糖尿病足组(P<0.05),足背动脉内径低于非糖尿病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Wagner分级糖尿病足患者间足背动脉内径及下肢血管最大狭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预后糖尿病足患者间,足背动脉内径、下肢血管狭窄率和Wagner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及其预后的预测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廖慧娟  陶一勤  胡海峰 《安徽医药》2019,40(3):285-287,288
目的 比较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中T型吻合与常规圆吻吻合两种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68例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吻合手术方式分为T型吻合组32例及圆吻吻合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发生率及术后返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型吻合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3.13%)低于圆吻吻合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中T型吻合的临床效果优于圆吻吻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左卡尼汀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7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血液透析的基础上,于每次透析结束后iv左卡尼汀注射液1 g,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和以及心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营养学指标TP、Alb、TRF、PA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T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后,治疗组TP、Alb、TRF、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减小,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较治疗前变化显著,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AD、LVDs、LVDd和LVPWT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期始末血流速度E、A峰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EF)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计算左房每搏量(SV)较治疗前显著性减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A、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SV显著性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保护心肌细胞,延缓心脏结构及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心衰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西安市第五医院诊治的心衰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1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9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伐他汀治疗,都治疗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管内皮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低于治疗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反应性充血内径变化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肱动脉基础内径与反应性充血时内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的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病变血管重建等MACE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18.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伐他汀在心衰伴ACS患者中的应用可起到调节血脂与抑制OX-LDL的双重作用,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张家庆  刘萍  王业梅 《安徽医药》2017,38(6):720-722
目的 比较支架植入与球囊扩张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手术成功率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收治的40例AVF狭窄或闭塞患者,随机分为支架植入组和球囊扩张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通畅率。结果 支架植入组与球囊扩张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无死亡病例,术后12个月支架植入组和球囊扩张组开放率分别为80.0%和43.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架植入在手术成功率与12个月内的开放率均较高,且优于球囊扩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袁家长  魏杰  李亮  邵平 《安徽医药》2016,37(8):1022-1025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立医院疑似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性病变的50例患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测,其中30例患者自愿在CTA检后1周内接受数字血管减影(DSA)检测,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0例患者CTA的图像质量及分辨血管狭窄的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参照DSA的结果,CTA对下肢动脉血管狭窄情况(≥50%)的准确度为95.55%(275/288),特异度及灵敏度分别为98.1%(106/108)与93.9%(169/180),两组对中度及以上狭窄的准确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6,P=0.999)。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血管闭塞性病变的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种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建立动静脉内瘘,根据建立部位的不同分为腕部内瘘组(43例)、上肢前臂内瘘组(37例)和上臂肱动脉内瘘组(38例),比较各组不同时间的内瘘血流量、通畅率及并发症等。结果上臂肱动脉内瘘组的内瘘血流量最高,达(336.25±70.14)ml/min,明显高于腕部内瘘组和上肢前臂内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时间、开始应用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血流通畅方面,3组1个月通畅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上臂肱动脉内瘘组1年、2年和3年的通畅率(分别为76.32%、60.53%和52.63%)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臂肱动脉内瘘组3年内血栓形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分别为21.05%、31.58%和26.32%,较其余两组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尿毒症患者血管条件普遍较差,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内瘘位置,需密切注意后期通畅率和并发症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茜  张禹  卢东徽  张立洁  朱友志 《安徽医药》2016,37(12):1534-1536
目的 分析中晚期大肝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患者的CT征象。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接受3D-CRT的60例中晚期大肝癌患者,收集患者治疗前的CT征象。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26例)和无效组(3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CT征象。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灶单发与多发、癌栓、动静脉瘘及病灶大小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部位、有无包膜、坏死及强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病灶较大、有癌栓、动静脉瘘或多发可能提示3D-CRT的早期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球囊扩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行动静脉内瘘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行PTA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行PTA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59.72±13.22)岁;试验组男23例、女9例,年龄(58.41±14.16)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更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PTA治疗前后的血管内径、血管自然血流量、穿刺针血流量及临床检验结果,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内瘘狭窄复发率。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PTA治疗后的血管内径、血管内自然血流量、穿刺针血流量、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清除率、血磷均较手术前有改善,而且试验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为12.5%(4/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1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P=0.021);术后随访6个月,试验组患者无内瘘狭窄复发,对照组患者有6例(18.75%)内瘘狭窄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 对接受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安琪  高健  廖荣丰 《安徽医药》2020,41(5):515-518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短期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光感受器层连续性及血流密度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9年1~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23例(30眼) DME且未治疗的患者,其中,11例(17眼)重度非增殖期(NPDR)患者作为重度NPDR组,12例(13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PDR)患者作为PDR组。抗VEGF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光感受器层连续性及血流密度变化。结果 抗VEGF治疗后,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子区厚度(FRT)、旁中心凹视网膜厚度(PRT)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RT、PRT及其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内节/外节(IS/OS)连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度NPDR组IS/OS连续率高于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密度及其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E患者行抗VEGF治疗后,短期内FRT、PRT降低,并且未加重黄斑区视网膜缺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吻合口动脉端狭窄致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在2019年3月~2019年8月治疗的100例需要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慢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狭窄组51例,非狭窄组49例。结果:狭窄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发生率要高于非狭窄组,狭窄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要大于非狭窄组,狭窄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要小于非狭窄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吻合口动脉端狭窄会增加自体动静脉内瘘早期失功的发生概率,增加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时间和减少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6.
王晓俊  陶悦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11):3358-3362
目的探讨消栓通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12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栓通络胶囊,6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最大行走距离、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36%、94.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踝肱指数、腘动脉最大血流速度、足背动脉血流量、最大行走距离均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纤维原蛋白水平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血脂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栓通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血脂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增加最大行走距离,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后氯吡格雷对其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经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应用氯呲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术前使用3~5 d,术后均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用药后血清D-二聚体(DD)水平、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炎症因子P-选择素水平以及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DD及FIB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24 h,对照组及观察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两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DD及FIB水平和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DD及FIB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24 h、1个月、3个月,观察组DD及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P-选择素对比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抑制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再狭窄事件的发生率,同时可抑制炎症因子P-选择素的表达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维生素C对透析后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80例接受透析治疗的肾性贫血患者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蔗糖铁静脉滴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静脉推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红细胞指标、铁代谢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数量(RBC)和未溶解红细胞比例(RB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时段的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透析时静脉推注维生素C可以有效改善肾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症状和铁代谢。  相似文献   

19.
李磊  程华根  汪勇  王传圣 《安徽医药》2018,39(6):697-70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的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一期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尿培养阳性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六安市中医院2014年8月至2017年5月一期行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患者120例,按术前尿培养结果分组,阳性患者为A组(35例),阴性患者为B组(85例),比较两组患者脓肾发生率、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天数、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脓肾发生率(20.00%)高于B组(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天数、结石清除率、输血率和系统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出现器官损伤、感染性休克、肾动脉栓塞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的PCNL一期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尿培养阳性是有效可行的,但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合理应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