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来越来越多的认知脑功能成像研究发现,盲人和明视人在许多触觉感知任务(如“阅读”盲文、触觉物体识别)中,其视皮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激活.这提示视皮质除了接受视觉信息的刺激外,还可能参与了触觉感知活动.关于视皮质触觉感知时的跨模态变化及其神经机制,一些研究者结合功能磁共振成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盲人和明视人触觉感知时视皮质的跨模态激活及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3.
目的:通过CT图像层间插值的方法提高图像质量,从而保证放疗中患者摆位验证的精度。方法:采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算法,利用图像层间的关联信息重建中间层图像。应用卷积层、膨胀卷积层、池化层和上采样层交织的端到端的神经网络对CT图像进行处理。由于头颈部和胸腹盆部的结构差异,分别采用70例头颈部和75例胸腹盆部患者的图像数据进行训练,建立不同的头颈部和胸腹盆部模型。采用留一交叉验证的方法验证模型,将DCNN与线性插值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头颈部患者中,DCNN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36 HU,优于线性插值和GAN的62 HU和50 HU。除此之外,骨骼的Dice相似系数(DSC)为0.95,超过线性插值和GAN的0.88和0.91;胸腹盆部位患者中,DCNN的MAE为29 HU,优于线性插值和GAN的47 HU和34 HU。除此之外,骨骼的DSC为0.94,同样超过线性插值和GAN的0.87和0.91。结论:与线性插值和GAN相比,DCNN算法在重建薄层CT图像方面具有更高的精度;其显著减少了插值伪影、图像失真和锯齿效应,从而提高了放疗患者摆位验证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5.
异质性是恶性肿瘤重要特征之一。CT纹理分析(CTTA)是一项新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作为量化病灶异质性的工具。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CTTA在肿瘤成像上是一项有潜力的技术,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很多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包括肿瘤的特征分析、预后判断以及肿瘤治疗反应的预测与监测等,在肿瘤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关注。对CTTA在评估肿瘤异质性及其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综述,总结CTTA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和作为影像学标志物在肿瘤临床中的作用,以便进一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是一种可视化的影像引导放疗技术,具有提高肿瘤靶区剂量,降低正常器官受照剂量等诸多优点。锥形束CT(CBCT)是IGRT中最常用的医学图像之一,对CBCT进行快速、准确的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分割对放疗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基于配准的分割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方法。本研究针对CBCT图像分割方法、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一个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甲巯丙脯酸问世以来,相继有多种ACEI应用于临床,对心血管病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目前多数医生主张以ACEI作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第一线药物。笔者就其 相似文献
8.
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由活化的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分泌,在组织受到损伤或感染时,TNF-α介导炎性细胞的聚集与活化。研究表明,TNF-α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如脂多糖诱导的脓毒性休克、关节炎、胸膜炎、恶病质、Crohn病、炎症性肠病、自发性神经炎、神经源性疼痛等。TNF-α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全长Ⅱ型膜结合形式(相对分子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ANSYS Workbench中用不同的局部连接处理方法对某复杂薄壳结构进行模态分析,结合模态试验,研究不同局部连接处理方法的特点。方法分别在实体单元分析和面单元分析下,用两种不同的简化方法处理关注的局部连接,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计算,得到4种分析情况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 ,并通过实际模态试验对不同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通过比较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模态试验结果 ,验证了不同局部连接处理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结论本文中的局部连接处理方法研究,为复杂薄壳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同类产品的结构动态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肺癌多层螺旋CT灌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灌注作为一种非介入性评价组织血流灌注状态的功能成像方式在肺癌的诊断、抗血管生成类药物疗效判断方面有重要价值。就肺癌CT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检查方案及其成像特点和临床应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将传统医学图像转换为高通量可定量分析的数据,从而识别肉眼不能识别的肿瘤表型及微环境特征。已逐步应用于胃癌CT影像分割、诊断以及转移风险、生存率和治疗反应的预测,进一步促进了胃癌精准医疗的发展。就基于CT的AI技术在胃癌诊断、疗效评估、转移和预后预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局限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凭借大数据及深度学习使得以纹理分析(Texture Analysis)为代表的影像组学迅猛发展。随着纹理分析方法及影像新技术的不断研发应用,近年来纹理分析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研究,为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分级与疗效预测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医学影像依据。本文总结了纹理分析的常用方法、流程,并对软组织肿瘤的研究现况进行调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CT成像技术相较于双能X线吸收法对骨质疏松症(OP)的评估具有独特优势。常规CT可以提供骨骼评估数据,克服了传统定量CT的辐射和费用问题。基于常规CT的机会性筛查,主要包括机会性定量CT和直接使用椎体CT值评估骨密度(BMD),为OP诊断和骨折风险预测提供了新的可靠策略。就机会性CT筛查OP的方法、衍生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及局限性等予以综述,以期提高对这种机会性策略的认识并最终改善OP现有的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是1954年由Brisou等人提出菌属概念,1968年Baumann等人确认Acinetobacter的表型特征,其最重要的代表就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在过去的30年中,由于其具有的显著的获得性耐药能力,使其成为威胁当前抗生素的病原微生物之一,也是所有国家的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出现对所有已知抗生素有抗性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该菌通常针对最脆弱的住院患者和严重呼吸道疾病患者。根据回顾性的研究报告,医院获得性肺炎仍是由该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感染。最近,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软组织和骨的感染已经出现,这将对医疗机构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有研究认为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可诱导细菌基因发生改变形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其耐药机制为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抗生素作用靶位变异、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外排泵基因的影响。面对MDRAB院内快速传播的严峻医疗形势,加强医院感控管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和细菌疫苗的研究,为临床上防治MDRAB的产生提供治疗方向。作者主要对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和应对措施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的诊疗高度依赖临床医生对临床影像数据的分析处理,但人工分析处理影像主观、耗时。而机器学习用于鼻咽癌影像分析能够较好地实现肿瘤病灶自动或半自动分割、分类,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效率和准确度。就机器学习在鼻咽癌的MRI、CT、鼻内镜影像分割中的应用及其在影像分类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肿瘤细胞由此产生的放疗抵抗不仅严重限制了肿瘤放射治疗的效果,导致患者预后不良,最终可能造成患者出现肿瘤转移复发等状况。环状RNA(circRNA)是非编码RNA中的新成员,具有高度特异性、稳定性和保守性。本文从circRNA对放疗抵抗相关信号通路影响入手,从DNA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8.
远处转移是癌症治疗的主要障碍之一。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1,S1PR1)在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增强细胞侵袭和迁移活性、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以及诱导淋巴管与血管生成,最终导致肿瘤转移的发生。S1PR1与获得性放射抗性的产生也有密切关联。本文就S1PR1及其在肿瘤转移和放疗抵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出血转化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自然转归过程之一,也可发生在溶栓或抗凝药物治疗之后。血脑屏障破坏、缺血再灌注、侧支循环的建立等与之密切相关。早期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风险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CT平扫、CT灌注成像及CT血管成像检查对于出血转化高风险人群的检出具有较大价值。就多模式CT参数及其阈值预测出血转化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